-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游記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游記讀后感1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魔神小說,里面描述著孫悟空的身世,拜師求學以及大鬧天空,后來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師徒三人一路西天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于達到西天,見了佛祖。
《西游記》也是我最愛的一部小說記述著師徒三人一路西天取經,艱難而不放棄的精神,一步一步走下去走向了成功的道路,這種精神,讓我感到十分佩服,所以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用堅持和不放棄的精神,一直走下去,直到走向成功。讀了這篇小說,讓我們認識了重要的三個人物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和沙僧他們,跟著唐僧,走向西天的故事,在途中發生了不少危險和誤會,孫悟空一向所向披靡,幫著唐僧斬妖除魔,他那一身本事練就了火眼金睛,可以識別出妖怪的真假,是唐僧的得力助手。唐僧心地善良,幫助一路上的`路人,幫助消除當地的妖怪,但是唐僧不分真假好壞,在《三打白骨精》一篇中孫悟空,一天連續殺死了三條生命,唐僧看見后怒氣沖天,直接跟孫悟空斷絕了師徒關系,孫悟空在一怒之下回到了花果山,孫悟空前腳走后腳唐僧就被妖怪給抓去了,唐僧才明白自己誤會了孫悟空。從這一點我們要明白,不能不分真假好壞來冤枉好人,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一個品德
讀完《西游記》這篇小說中,讓我感受到到許多奮不顧身的精神,不要輕言放棄應該堅持走下去,你就會有許多收獲。
西游記讀后感2
閱過許多古色古香的文學名著,有些如蜻蜓點水一樣很快就忘記了,唯有這一部——《西游記》依然深深地刻在腦子里。
提到《西游記》大家肯定能將期中的一些片段記得滾瓜爛熟,我也一樣,再一次拿出那本已經微微發黃的《西游記》,我就愛不釋手。
《西游記》以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上跟妖魔鬼怪和險惡的環境作斗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不僅會七十二變,還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分辨人妖,所以孫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斬妖除魔,為西天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豬八戒性格溫和醇厚,但好吃懶做,還有點好色,但是這些行為都被孫悟空罵。白龍馬和沙僧任勞任怨,忠心耿耿。唐僧雖然懦弱,但有一顆堅定的心。
在“三打白骨精”中,狡猾的白骨精用了三計都未能將他們師徒打敗。當唐僧因為誤會孫悟空而念緊箍咒的時候,白骨精卻在暗喜。我多么痛恨白骨精呀!孫悟空每次被師傅趕走之后,每次都是回來搭救師傅的。他還是那樣調皮、可愛、勇敢、真誠。我們應該學習孫悟空那種不計較,知恩圖報的精神,也應該像他們那樣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的.精神。
《西游記》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讓我們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和寬容別人的精神,以及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西游記讀后感3
讀過富含軍事策略的《三國演義》;仰慕過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初讀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后嘗時,一個家族的興亡盛衰……可使我百讀不厭、愛不釋手的卻是《西游記》。
《西游記》講述了唐僧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書中以嘲笑、諷刺通過嚴肅的批判,結合在了一起。如:大鬧天宮時則反映了社會的黑暗,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以這種手法來抨擊現實,怪不得張書紳說:“曰實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在《三打白骨精》中可以看出唐僧不分青紅皂白、愚善固執。郭沫若曾評價他: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千刀萬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圣毛?
人物形象鮮明:孫悟空自大、疾惡如仇;唐僧固執、有信念;豬八戒老實憨厚、貪吃;沙僧任勞任怨、沒有主見……
故事曲折離奇:眾妖為了長生不老而選擇吃唐僧肉,正當孫悟空救出唐僧要打死妖怪的時候,妖怪總會被神仙所救,這讓我感受到:西游之行是一種考驗,是對唐僧師徒內心的磨練。
最后眾人歷盡千辛萬苦,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真經,共享極樂。一個團圓美好的'結局,正是告訴我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只要堅持不懈,任何事都能克服,闖過風雨,來迎接彩虹。
這,就是《西游記》最大的魅力吧!
西游記讀后感4
《西游記》作者是明朝的作家吳承恩,是一部章回體小說。作者運用大膽的想象和夸張的筆調,勾畫出神奇光怪的情景,抒發了鏟除邪惡勢力的愿望。《西游記》這本書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書里的唐僧,原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最后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是從花果山上的一顆石頭里蹦出來的,因大鬧天宮,結果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指山下,被唐僧所救,成為了他的大徒弟,最后被封為斗戰勝佛;豬八戒是天宮上的一員大將,因為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錯投了豬胎,在高老莊被唐僧師徒二人降伏最后封為凈壇使者;沙僧曾是天空上的卷簾大將,應在蟠桃盛會上打碎了琉麗盞,在流沙河里面做了妖怪,被觀音菩薩的弟子木叉說服,跟隨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后被封為金身羅漢。
在這本書里面讓我最喜歡的倆回合是《猴王出世》和《三借芭蕉扇》,《猴王出世》這一回合是孫悟空開始學習本領的開端,他的`老師是菩提祖師,不僅學會了使用筋斗云,還有七十二變等技能,在龍宮獲得了一件兵器,那就是如意金箍棒又叫作定海神針。
三借芭蕉扇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過程中,途經火焰山,這里面炎熱無比,孫悟空把這里的土地叫了出來,詢問得知,這里原來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把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打翻了,落在了這個地方,所以無比的炎熱,解除炎熱的辦法,只能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她卻遲遲不借,因為紅孩兒是她和牛魔王的兒子,她只知孫悟空打了紅孩兒,而不知紅孩兒給觀音菩薩當了善財童子,最后觀音菩薩出面,解除了這次困難。
《西游記》這本書中的師徒四人堅強不屈,團結一心、不怕困難,敢于面對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值得我們去發揚這種品質。
西游記讀后感5
中國的名著千千萬萬,而令我印象最深刻只有一本書,那就是——――《西游記》。《西游記》的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 吳承恩中國明代杰出的小說家,在他的`筆下,唐僧三徒被描繪的淋漓盡致,各有其特點:
孫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他有著無窮的本領和智慧。他敢作敢當,見義勇為,冒死也要守護唐僧。悟空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和退縮,一直都忠心耿耿,就算唐僧讓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一定說一不二。
唐僧的二徒弟豬八戒,他是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八戒老實憨厚,性情溫和,力大無窮。同時,他有好吃懶做,貪圖小便宜,是非不分,迷戀女色,還經常因為女色而迷失自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師父被困,他忍辱求援,可見其忠;義激猴王,可見其智。這也是八戒的可愛之處。
三徒弟沙僧他沒有悟空法力那么高超也沒有八戒智商那樣高。但他有一種美德――――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默默奉獻。他是能調和師徒之間的矛盾。是《西游記》里必不可缺的人物。
唐僧,心地善良,信仰佛教,在他打坐時,一只小蟲從他身上爬過,他都不忍傷害。然而,由于太過善良,他經常誣陷悟空,在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變成女子,老婆婆,老公公都被悟空識破,殺死了他們。唐僧怪悟空錯殺好人,念緊箍咒,疼得悟空哭爹喊娘,直喊求饒。
《西游記》告訴了我:鍥而不舍,這才是我們的人生。取經之路好似人生之路,一路上坎坷不平,跌倒了再爬起來。妖魔鬼怪就是困難,克服了,就會過去,失敗了再站起來,經歷過風雨后,我們才會看到久違的彩虹。
西游記讀后感6
《西游記》顧名思義,就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感嘆不已,扣人心弦的情節,形象奇特的人物。它是我看過的最好的神話故事書。《西游記》里的人物很多,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了,它憑著勇敢和智慧,一次次從妖怪手中救回師父。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
有一天,山上來了個漂亮的'姑娘,她說:“你們要不要饅頭,要的話我給你們一點。”當唐僧正要取的時候,孫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到那位姑娘是妖怪,就一棒打死她了,唐僧說:“悟空!你為什么要打死她?”悟空說:“她是妖怪。”可唐僧不相信,說:“這次我原諒你,下次不要這樣了。”說著,他們就又上路了。走著走著,看到一個草房,之后就出來了一個老人家,他說:“你們是不是想要一點飯?”唐僧說:“是的,請給我們一點飯。”悟空又用火眼金睛看出來也他是個妖怪,就一棒打死他了,唐僧生氣地說:“悟空,你又打死了一個人。”悟空說:“他是個妖怪。”唐僧說:“你走吧。”悟空和豬八戒、沙僧一起勸都不行,最后悟空走了。之后唐僧被妖怪抓走了,兩位師弟去請悟空就他,悟空得知后馬上去救他,最后成功救出他,唐僧說:“悟空,我誤會你了。”悟空說:“沒關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
西游記讀后感7
相傳東勝神州有一個小國,叫傲來國,千萬年來,在傲來國花果山上的一塊仙石,三丈六尺五寸高,感受了天真地秀,日月精華,化石崩裂,化成一個石猴,花果山的猴子們都拜他為美猴王,他當了菩提祖師的徒弟,還得到了如意金箍棒,可卻大鬧天宮,被如來佛壓在五指山下。500年后,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為徒弟,前往西天取經。
一路上,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僧,經歷種種磨難,和自然環境作斗爭,跋山涉水,曉行晚宿,憑著頑強的意志,克服困難的精神,堅定的信念,最終修成正果。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還記得《西游記》中的“三打白骨精”嗎?孫悟空擁有一雙火眼金睛,那狡猾的白骨精三次各變成了農家姑娘、老婆婆、老公公,都被孫悟空打死,讓我感受到了孫悟空保護唐僧的'決心和勇敢的品質。最后他們師徒倆的誤會冰釋。師徒四人一步步向西天進發。
他們心中都有一種信念,堅定希望就在前方,終于,十萬八千里的路踩在腳下,師徒四人終于克服萬難取得真經,造福百姓。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觸:人要堅定自己的目標,憑借超乎想象的毅力去努力,奇跡就會發生。《西游記》真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他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讓我們學會了面對困難的堅定決心!
西游記讀后感8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吳承恩。書中講述了唐僧在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般變化的孫悟空和好吃懶做但力氣滿身的豬八戒以及誠厚老實、忠心耿耿的沙和尚的保護下,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
書中的四個主要人物個性突出、特點鮮明。唐僧,堅定、善良、勇敢,象征凡人;孫悟空:本領大、聰明,象征人類積極向上的`一面;豬八戒:懶惰、嘴巴壞,象征人們消極退后的一面;沙和尚,明大局、識大體,象征性格中負責調節的一面。
《西游記》的語言活潑有趣,情節很有想象力。我看著看著,經常不自覺會笑出聲來。比如,孫悟空和豬八戒遇到一條大蟒蛇怪,大蟒蛇把孫悟空一口吞到了肚子里。豬八戒嚇了一跳:“猴哥,你行嗎?你還行嗎?”孫悟空在肚子里面喊:“八戒,沒事,我讓它給你搭個橋。”說著,拿金箍棒往上一頂,大蛇疼痛無比,立馬把身子拱起來,兩頭低、中間高,真像一座拱橋。豬八戒說:“這像橋,就是沒人敢走啊。”孫悟空說:“沒事,你看我讓它給你變個船。”說完,悟空便拿金箍棒往下一捅,大蛇肚子一疼,身體兩邊跟著翹起來。“光有船它走不了,我給你立一根桅桿,我讓它走一走。”孫悟空還來了勁兒,只見他讓金箍棒不斷變長,從大蛇背上捅了出去,大蛇疼得一下子躥了出去,沒過一會兒就死了。
《西游記》不僅語言精彩,故事動人,它所傳遞的道理更是深刻的,值得我們仔細品味的。師徒四人遇到的困難就像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挫折,有的需要我們和家人、朋友一起面對,有的則需要我們獨自去克服。我們一定要鍛煉自己,不斷磨練出一顆不怕困難、堅定不移、不輕言放棄的心。
西游記讀后感9
《西游記》是一部長達一章的神話小說,記錄了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終于得到真經的故事。
首先,我想介紹一下唐僧和他的弟子。唐僧的大弟子孫悟空,非常勇猛。他從不向困難屈服。他一直保護他的主人去西天取經。如果主人被妖怪抓走,他會自己或者通過尋求外援來解救主人。他不屈不撓,機智勇敢,機智善良,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眾所周知,唐僧的二徒弟豬八戒,是一只很好吃,好色,很困的豬。而且,他很貪心。遇到困難就想退縮,讓大家解散,各奔東西。你不應該向他學習。恰恰相反,唐僧的三個徒弟都是沙僧。他很努力,想去西天向師父學習。他的精神也讓我驚嘆。
唐僧是個很善良的人,但這也是他的缺點之一。因為他善良,所以他不分對錯。有一段時間,他把一個妖精變成了一個女人,把它當成了一個真正的農婦。孫悟空殺了妖精,然后事情一次又一次的發生。唐僧說孫悟空,最后唐僧知道真的是妖精。
然后講他們的故事。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是第二遍“孫悟空闖龍宮得寶,老人離地獄”。這次的`重點是:孫悟空學習了七十二變的能力,卻找不到合適的武器,于是去海邊找東海龍王幫忙。
龍王讓孫悟空試試所有的武器,他不滿意。無奈之下,龍王對孫悟空說:“我有鎮海之寶。大圣能動,我就給大圣。”孫悟空回答:“好,好。”。這個寶藏是一個奇妙的金箍。孫悟空很喜歡這個武器,很容易就拿走了。孫悟空不僅拿走了東海龍王的寶物,還拿走了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的寶物。四海龍王大怒,向玉帝告狀.
《西游記》這個故事告訴我,無論你做什么,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堅持斗爭,我們就能成功。
西游記讀后感10
唐僧師徒四人取真經后,整天沒事可做,覺得很無聊,佛祖允許他們出游幾個月。
這一天,師徒四個高高興興地出發了。你瞧,唐僧打著領帶,穿著馬仕西裝,腰里還別著手機,正悠閑地隨身聽任賢其所的《心太軟》;沙僧一邊開著豪華奔馳車,一邊收聽《天空早間新聞》;豬八戒一邊吃著葡萄,一邊看著老婆高老莊發來的“伊妹兒”;孫悟空一邊用數碼相機拍照窗外的.景色,一邊用手機打電話給佛祖,一邊……你一定會想:這么多“一邊……”他怎么忙得了呢?嘿!大家可別忘了,他有三頭六臂呢!
他們來到了火焰山。哇噻!好大的火啊!該怎么過去呢?“有了!”孫悟空拿起了自己的手機,“喂,老牛嗎?我要過山,芭蕉扇借我一用。”牛魔王接過手機吼道:“你算哪根蔥!敢叫俺老牛!好大的膽啊你!”“我是孫悟空啊,怎么,不認識我了。”“呀,對不起啊,孫老弟,你想借芭蕉扇是不?可芭蕉扇壞了,還在修呢,Sorry!”豬八戒說:“現在輪到我出場了!”他提起了自己的手提電腦,發了一個“伊妹兒”:“喂,老婆,我現在遇到了些麻煩,過來幫一下忙。”高老莊的高翠蕓(她現在是著名的氣象小姐)收到后,不慌不忙的說“OK!馬上搞定。”過一會兒,豬八戒的老婆就駕云過來了。“老婆,我建議使用人工降雨法,撲滅它!”不一會兒,一顆顆“炮彈”就飛到火焰山上空的云層里,轉眼之間,就下起了滂沱大雨。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終于把火撲滅了。師徒四人高高興興地過山了。
西游記讀后感11
《西游記》——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與一匹白龍馬歷經千難萬險,去西天尋找真經的故事。
唐僧,一個不明事理,膽小如鼠,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在《孫悟空大戰白骨精》這一章節中,唐僧屢屢被白骨精騙得團團,又聽信八戒讒言,趕走悟空,真是不講理!孫悟空分明就是用火眼金睛看穿了妖怪的變身術,打得妖怪顯現原型,但唐僧不僅只看表象,還對徒弟不信任,實在令人氣憤。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唐僧,孫悟空等人是絕對不會有耐心去往西天的`。這樣說來,唐僧還蠻有領導范兒的嘛!
說完唐僧,再來談談孫悟空,明察秋毫,除惡務盡,是人們對他的評價,可我卻覺得孫悟空異常的調皮,還任性妄為,就像是個小孩子一樣。他還會偷偷跟著八戒,在他睡覺之時,捉弄他,這不是調皮,是什么?有一回,兩個童子送人參果給唐僧們吃,唐僧推脫不要,悟空便自己偷了三個來與師弟們分吃,童子發現,質問他們,孫悟空一氣之下,打倒人參果樹,這不是任性妄為,又是什么?
不過話又說回來,孫悟空在去往西天取經的路上盡職盡責的保護唐僧,這一點倒是難以否認。
豬八戒與沙和尚,一個好吃懶做,貪財好色;一個沉默寡言,默默奉獻,兩人間簡直天壤之別。但豬八戒會在唐僧最危難時,跑去找孫悟空,沒有離棄唐僧,而且還為讀者增添了些許樂趣;沙和尚,自始自終,都默默擔著沉沉的行李,毫無怨言,就像老黃牛一樣。
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白龍馬,你們就是最佳拍檔,我最愛你們了!
《西游記》,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讀后感12
今年寒假,我讀完了《西游記》這本書。它是著名作家吳承恩先生著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內容主要講了四個和尚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分別是一心向佛的唐僧,神通廣大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憨厚老實的沙和尚,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大雷音寺尋取真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求得真經。《西游記》包含許多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孫悟空拜師學藝的事。
猴王擔心死后無法繼續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便決定尋求長生之法。猴王四處尋找神仙,他漂洋過海,游歷四方,終于在斜月三星洞內找到了菩提祖師。他誠心拜師,祖師給他取名為孫悟空,從此學習道法。這一學就是7年。一天,祖師問他修什么正果,當悟空得知祖師的道法不得長生不老時,便都不學,祖師使用暗語告訴悟空傳他長生之法。又教他七十二變和筋斗云等本領。
我被孫悟空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不遠萬里、不辭辛苦,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走了十萬八千里,尋師訪道,找到了祖師后又刻苦學習,從打掃庭院、運水種樹等最細小的事學起,堅持了整整七年。孫悟空不僅刻苦,而且很聰明,解開了祖師的暗語,才得到了長生之法。他的悟性也很強,不但學會了長生之法,還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云。孫悟空雖然十分聰明,又努力,但有些驕傲自大,在師弟們面前賣弄七十二變和筋斗云的法力,被祖師逐出師門,被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
這就是我對孫悟空學藝時的評價,如果你們想知道更多關于他的故事,就自己讀一遍《西游記》吧。
西游記讀后感13
寒假里我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作者是吳承恩。
《西游記》這本優秀的神話小說,主要講述的是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歷經千幸萬苦,戰勝了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真經。
書中描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一心想修成正果的唐僧,有能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有好吃懶惰的豬八戒,還有救苦救難的菩薩。這些人物當中我最敬佩的是孫悟空,他是唐僧的大徒弟,他一路上降妖除魔,排除萬難,為取得真經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孫悟空曾大鬧天宮,偷吃了仙丹,被太上老君練成了“火眼金睛”,這雙眼睛幫助他數次識破妖精的'陰謀,從而掃清取經道路上的障礙。他勇敢堅強,聰明機智,重情義,對師傅忠心耿耿。同時他還非常堅忍、樂觀,面對取經路上的重重困難,總是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和其他人的表現截然不同。唐僧只要聽到“妖精”這兩個字就嚇得的心魂不定,甚至“坐不穩雕鞍,嚇得跌下馬來”,更顯得唐僧懦弱和無能。而豬八戒動不動就要“散伙”“分行李”,對取經缺乏信心和恒心。他還貪財好色,好吃懶做,是一頭十足的“豬”。沙僧則忠厚老實,任勞任怨,能吃虧,寬以待人。
讀完這本名著,我想到我們學習的歷程就像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過程,我們要學習他們頑強不屈的奮斗精神,始終如一的信念,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只要認準目標,就要堅強不懈地朝目標前進,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西游記讀后感14
西游記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讀了《西游記》猶如讓我在寒假里吃了一頓精神大餐。
西游記原著共有一百回,《西游記》講述了唐朝高僧唐三藏奉唐皇唐太宗之命與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徒弟前往西天天竺國取大乖教佛法,途中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走過十萬八千里,終于到達了西天,求得了真經,修得了正果的神奇故事《西游記》。
西游記中有許多充滿神話色彩的故事情節:大鬧天宮、智斗二郎神、真假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雖然現實生活中《西游記》不存在,但是在《西游記》作者的筆下,精彩的打斗場面卻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還有那些神奇的本領:筋斗云、七十二變、分身法、鉆肚法、砍頭再生法等等,讓人目瞪口呆。更有神奇的武器:金箍棒、釘耙、芭蕉扇、紫金鈴、捆仙繩、乾坤袋,更是舉不勝舉。除此之外,《西游記》這部作品的語言也是幽默詼諧。
《西游記》這本書最吸引我的還是書中師徒四人的精神。他們不怕困難、經得住各種_;他們為了達到自己樹立的目標有著堅定的決心、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毅力。在生活中我們會碰到許多誘人的事、遇到許多困難、需要堅韌的'毅力!
比如電視節目非常好看,但往往與做作業會發生沖突;去游樂園玩,但要上興趣班。在這些時候,我們要經得住_,做應該做的事。遇到難做的數學題、琴練不好、寫作文沒有思路等等,這時候我們要不怕困難,想方設法去解決去克服。讓體育課時,跑步跑到一半跑不動了不想跑了,我們就需要有堅韌的毅力,為著自己的目標百折不撓地堅持下去。
西游記讀后感15
《西游記》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神話小說,也是我最喜歡的古代名著之一。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西游記》,先是看《西游記》電視劇,再是看《西游記》繪本,直至閱讀《西游記》原著。我總是對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孫悟空著迷,總是幻想著自己也能像孫悟空一樣具有高強的本領和神奇的七十二般變化。
今年暑假,我再次打開《西游記》,我依然被孫悟空的機智勇敢、懂得感恩、頑強執著的`優秀品質所折服,幾乎是一口氣讀完全書。
機智勇敢是孫悟空最靚的名片。孫悟空幾乎成了機智勇敢的代名詞了,從他勇敢的一躍,替花果山的猴子們尋得水簾洞開始,到大鬧天宮,面對十萬天兵天將、各路神仙及如來佛祖,他都毫不懼怕,即使被俘也是渾身是膽,毫無懼色,這些都是他勇敢的體現。在“三打白骨精”和“三借芭蕉扇”中,其機智聰慧的一面體現得淋漓盡致。面對詭計多端、變幻莫測的白骨精,總是能被孫悟空巧妙地識破,面對鐵扇公主和牛魔王,他以智取勝借得寶扇。
懂得感恩是孫悟空的重要品質。自從孫悟空被唐僧從五行山救出,孫悟空便一直跟隨唐僧,一路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從未動搖取經決心,最終保著唐僧取得真經,這既是他頑強執著的體現,也是他知恩圖報的完美詮釋。
頑強執著是孫悟空的鮮明特點。孫悟空和一遇到困難就提出分行李的豬八戒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取經路上,無論遇到什么艱難險阻,孫悟空總是上天入地想辦法,從未輕言放棄,頑強執著地堅持著,沒有他的堅持,唐僧是很難求取到真經的。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們要學習孫悟空的優良品質,做一個懂感恩、有智慧、頑強進取的時代新人,不負韶華,奮勇前行。
【西游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西游記讀后感06-12
《西游記》讀后感06-10
《西游記》讀后感06-09
《西游記》的讀后感06-30
《西游記》讀后感06-02
西游記的讀后感07-17
《西游記》讀后感04-04
《西游記》經典讀后感04-06
《 西游記 》讀后感02-03
讀后感西游記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