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覺得我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人,本來是以戲謔的心理拿起這本《鄉土中國》,想著我在湘潭看這本書真的是非常應景。但是沒想到這是一本特別專業嚴肅認真的書,我斷斷續續地看了一個月,很多地方都還是不是很懂,但是還是感覺受益頗多。這本書年代久遠,作者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的鄉村社會學,經過了十多年的研究才定稿出版。總之在那個年代,有一個學者專心致志地去做這樣的一個研究,是一件讓我特別感動欽佩的事情。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對比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涌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于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匯,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而且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不同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什么是愚什么是聰明,這是一種相對的關系。而且愚是一種智力缺陷,這樣去描述鄉村孩子是非常侮辱的。如果同樣是連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那這種嘲笑才顯得相對公正,但是并不見得絕對的知識是衡量的標準,還有身體素質和動手能力。
農村與土地的關系密切相關,溶于骨子里,血緣決定地緣,地緣就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非常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但是土地又是氏族的受著保護。作者對于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特別推崇,他認為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但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時代大沖擊上看,新問題的涌出會加劇,那么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后的,法治是必然的趨勢和進程,這是需要協調和認可的。
他過于否認農村中夫婦兩性之間的作用,鄉土社會固然是一個大的團體,但是也是以一個個男耕女織的小家庭組成,我覺得這種兩性之間的聯系不是淡漠的,而是牢固的,以這種聯系作為軸才能促進宗族和諧。
總之社會學社會現象是非常深奧的東西,是一種綜合的學科。
【鄉土中國讀后感】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8-04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29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篇01-0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3篇03-08
《鄉土中國》費孝通讀書筆記01-3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篇)02-2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28篇)08-21
鄉土中國讀后感06-10
《鄉土中國》讀后感09-09
鄉土中國的讀后感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