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仰望星空,有人看見塵埃,有人追逐風一樣的自由,有人珍惜眼前的生存。
你從哪里來?你是誰?你要到哪里去?每個人的一生都在面對這三個哲學命題,書中主人公,一個內向無趣的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在四十歲選擇離開家庭,追求繪畫的夢想。文章通過筆者以第一人稱對主人公的講述,他對主人公的見聞,描寫了這個自私冷漠,任性又富有才華的人物形象,主人公不愛任何人,他對待妻子,情人,朋友決絕無情,他也無視物質,超脫于世,最終在貧病交加中將繪畫作品達到靈魂的高度,然后死去,他的一生不是為了生存而來,而是不斷地追求自由和夢想,有些人,不屬于任何人,他生來就是為了追逐星辰的。
由于電影《77天》和這本書在兩天內陸續看完,我理解電影里的一句話很能說明書中主人公的心情,有些人30歲就死了,80歲才埋葬,有些人為了自由和真理一直行走在路上,不懼生死,受盡身體的煎熬,生與死的考驗,才能開啟他們活著的意義。如果生活一成不變,他們會感到活著也像死去。
我個人認為偉大的天才是人類中稀少的靈魂指路人,一個偉大的天才可以讓人類整體的智慧提升一些,但是每個人短暫的一生中,這種天才的活法不值得贊揚,內心極度孤獨就會造成心靈的強烈沖突,然后是身體上的病痛,太頑固和自我的人生難以體驗到快樂的感受,他一定是對自己不滿的,所以對身邊所有的人都刻薄冷酷,同時,這樣的人個性再強烈,也是人們不該選擇的對象和朋友,理性會讓這樣的人對待所有情感都嗤之以鼻,他們不能容忍身邊人的個性和想法,遇到這樣的人要遠離,人們需要相互之間的溫暖和關懷,而不是和天才的優秀結合或交朋友,優秀是一個人的事情,和別人都無關。
通過此書的啟發,我理解在一些教育不良的人群中,也會出現大批沒有多少才華,性格也如此冷漠乖張的人,指責,輕視,惡意……遇見這樣的人群都要離遠一些。因為這樣的人都有一個通性,他們的內心是暗黑的,就是光也照不亮的,同時他們不具備多數天才忽略物質的特點,他們可能既無能又貪婪。
文中還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他們有的善良又呆傻,有的為尋求刺激的生活而失去了自我,有的熱衷名利場社交圈,有的在底層無止境的抱怨生活……每個人都那么不同,而天才身在其中看似是其中一員,又顯得格格不入。
不知生活中的你我,是追求月亮還是六便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