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時間簡史》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間簡史》一書是暑假期間拜讀的,讀完之后掩卷長思,讓人對浩瀚的宇宙充滿敬畏之心。身為青年的我有責任和義務對神秘宇宙加以了解,普及知識的目的是:教會我們正確看待世界及用科學眼光看待事物,讓科學點亮智慧,讓智慧點亮生命。
一本好書不僅教會我們知識,更是呈現作者的智慧與品格,《時間簡史》是由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先生撰寫的著作,此書深入淺出的介紹遙遠的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該書中指出把量子力學,熱動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存在的問題。其中兩章印象最為深刻。讀到黑洞這一章節最為妙趣橫生,眾所眾知,黑洞是時空的區域,其中的引力非常強大,以至于沒有東西能從其中逃脫。大多數黑洞是在非常大質量的恒星在其生命末期坍縮時形成的。一顆恒星必須至少比太陽重25倍才能坍縮成黑洞。黑洞周圍的邊界被稱為事件視界,沒有任何粒子可以從這里逃到時空的其他部分。有趣的是霍金談到了他與另一位科學家基普—索恩打的著名賭。霍金認為黑洞不存在,而索恩則認為它們存在。霍金輸掉了這場賭局,因為新的證據證明天鵝座X—1確實是一個黑洞。值得巨人之間的博弈是讓人動容的,他們之所以能點亮科學的明燈,是因為有勇敢的意志和對待物理的嚴謹態度。正如霍金先生那句名言: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無異于死掉。
另一章宇宙的起源和命運中,大爆炸之前宇宙只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點,那點和點之間又是什么呢?我可以想象空間的限,就如我們幾何學里直線和平面的無限一樣,卻總也無法理解時間的無限。無始終?到底是靜止還是流動?流動可以倒嗎?我們所經歷的時間,只是一條無邊際的直線上的兩個點嗎?或者,是一條曲線上的兩個點?但我是否有可能,穿越蟲洞邂逅一分鐘前的自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不斷的探索才有可能解開這一個一個的謎團。
霍金先生無疑是最好的榜樣,或許你很難想象在全身癱瘓,不能發音,只能通過幾根手指來操作的霍金來說。但是其依舊沒有放棄理論研究的進程,在生病之后仍堅持科學研究,給人類帶來了無數優質的理論成就,多么的偉大。他用堅定的毅力和超群的智力解讀宇宙,我們也應懷著感恩之心去聆聽他的哲理,學習他的精神。
最后,從這本巨著中,深深了解科學上的很多突破都是因為科學家的獨立思考,不盲目追隨權威。對于日新月異的社會,青少年被賦予的使命將不同于往,它培養下一代卓越有能力的科學家,所以我們要拓展知識,活躍自己思維,同時培養自己多方面考慮問題的能力,通過科普活動來培養科學文化素質。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雖然我們還年幼,但我們肩負著神圣的強國使命和歷史的重托,展望未來任重道遠。伴隨祖國前進的步伐我們不斷成長,用我們智慧的雙手描繪出最美好的明天,讓祖國母親驕傲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少年強國,科技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