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更新時間:2024-10-25 14:27:17
  • 相關推薦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精選24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

  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畢生的夢想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他用一生耕耘造福人民,把對祖國的熱忱結成飽滿的稻穗。

  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1930年出生的袁隆平,直到2021年還在稻田奔波,他和他帶領的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科研難關,把畢生心血都澆灌在愛的這片土地。今年5月22日,世界著名水稻育種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在我的家鄉長沙與世長辭。我的孩子經常去參觀設在隆華酒店的隆平經濟論壇博物館,對于親愛的.袁爺爺的離世也表示非常悲痛。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珍惜糧食,減少浪費,這是對袁爺爺最好的緬懷。昨天帶著奇奇去農場插秧,體驗了勞動的艱辛,或許以后會更多光盤行動,更加懂得珍惜。

  袁爺爺培育的是雜交水稻,今天我們還把水稻?一生的故事也畫出來了,希望這個過程對稻谷的生長理解更加深入。

  今年暑假,我們會去稻田除草,秋天,我們還會去收割稻谷,在頻繁與水稻鏈接的一年,我們定會愛惜糧食蔬菜,更加珍視生命中重要的事物。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2

  我讀過很多課外書,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是《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里面的主人公是袁隆平爺爺。

  小時候的袁隆平非常調皮,有很強的好奇心,總是提出老師都不知道的問題。但老師讓他不要胡思亂想,袁隆平不聽,決定自已去尋找答案。

  有一次,袁隆平去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園藝場,從此他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盼著長大能去學農。

  長大了,袁隆平圓了小時的學農夢,他來到一所農校工作,帶著學生做實驗,還種出一個超級大的紅薯。

  那全國鬧饑荒的年代,袁隆平做了一個禾下乘涼夢,為了這個夢他一直廢寢忘食地研究水稻。

  最后,他終于成功了,人們尊稱他為“雜交水稻之父”,在國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全世界的人們都很感謝他。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平時吃飯我們要光盤行動,不能浪費糧食,正所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已經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了,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將繼續努力,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多動腦筋,堅持不懈,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和父母的教導和悉心照顧,爭取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3

  這一天,讀著《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我走進了故事……

  1936年,年僅6歲的小袁隆平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一個風景如畫的園藝場,那里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一般,美不勝收,令他流連忘返。

  在竹籬笆外放眼一望,星星點點的嫩粉、橙黃點綴在一片蒼翠之間,讓人迫不及待要進入一探究竟。

  踏進園子,充滿好奇心的小袁隆平便開始東奔西跑,忙得不可開交。瞧,碩大的蘋果壓彎了枝椏,風兒一吹,左彈右跳,似乎在歡迎大家的造訪;再往前走,滿樹的桃子像一個個嬌羞的小姑娘,紅了臉頰,芬芳滿園;金黃的梨子清脆多汁,大概是曬久了太陽,淡棕色的雀斑爬上了面頰……

  跑累了,小袁隆平佇足田埂上,抬頭望去,正瞧見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從藤架上垂掛下來,仿佛一盞盞水晶燈。“在夜里,它們估計會閃閃發光呢!”想著,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串葡萄,把鼻子湊近嗅了嗅,一股淡淡的果香環繞鼻尖,沁人心脾。他忍不住摘下一顆,剝下紫色外衣,嫩綠色的果肉在陽光下晶瑩剔透。滑入口里,酸甜可口的果肉游蕩唇齒之間。

  在小袁隆平眼中,這一切都新奇極了。沒一會兒,他的目光便被不遠處的'一簇簇花朵吸引。他蹲在花壇旁,目不轉睛地盯著,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蜜蜂一直停在花朵上面呢?為什么花朵不會因此感到生氣呢?為什么蜜蜂們。

  “袁隆平!小心!”一只嗡嗡叫的蜜蜂盤旋在袁隆平的手臂旁,但他正全神貫注地思索著,全然沒有聽到同學們的呼喊。幸好,那只蜜蜂仿佛有了靈性一般,嗡嗡地飛走了。同學們跑來拍了拍他的肩膀,他這才晃過神來。環顧四周,大伙兒正玩得不亦樂乎。

  他探出小腦袋,繼續研究花朵。咦,這一叢是什么?用手輕輕一碰這圓圓的東西,這個圓東西立馬就爆炸開來。小袁隆平忙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一顆顆小小的黑籽,左思右想,終于得出了結論:這就是植物的種子吧!

  此時此刻,小袁隆平的心里萌生出了一種奇特的想法:大自然真是一個神奇的寶庫,我們和它還是好朋友呢!他愛上了大自然的種子,而這顆種子,與此同時也永遠地埋在了他的心里,萌發出了學農之夢。

  我若有所思地翻過了這一頁畫面,我想:原來袁隆平爺爺小時候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并用了整整一輩子的時間,去追逐這個最初的夢想啊!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4

  繪本《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選自“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系列叢書。這套叢書內容取材于由中國科協牽頭主持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共三輯,涉及醫學、氣象學、地質學、航天、藥學、農學等多領域,語言深入淺出,可以讓孩子了解多個領域的科普知識,走近科學家的人生故事。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講述了袁隆平爺爺為水稻種植奉獻終生的故事。閱讀這個繪本,不僅能夠讓孩子們了解水稻種植研發之路的不易,更重要的是通過袁隆平爺爺成長的故事,幫助孩子們在心中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點亮他們的科學之夢。

  袁隆平小時候對一切都很好奇,有著追根究底的求知欲。在參觀園藝場的時候,他被眼前豐碩的果實和美麗的鮮花迷住了,從此他愛上了果園,愛上了綠色的世界,內心也因此種下了一個田園夢。

  真正讓他堅定了學農的想法,還是那些在饑餓中受苦受難的同胞。看到沿路逃難,面如菜色的同胞,袁隆平發誓一定要讓中國人過上吃飽飯的日子。從此,他便開始踏上了水稻種植研發之路。

  想要培育人工雜交水稻,首先就要在自然界找到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來作為培育雜交水稻的實驗材料。袁隆平為了尋找不育株,經常是頭頂烈日在田間、野外整日忙碌。強烈的陽光炙烤著他的皮膚,額頭上的汗一連串地往下落,袁隆平無視那一串串汗水,也無視蠓蟲的叮咬。正是因為他對科學的探索永無止境,終于,他發現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植株。

  在那之后,他還為了另一個夢想而努力——讓雜交水稻走向世界,覆蓋全球。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袁隆平堅持開辦雜交水稻技術國際培訓班,為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技術人才。他還受邀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雜交水稻。

  作為一名科學家,袁隆平真正做到了為科學事業奉獻終生,給世界帶來了福音!

  通過不斷翻閱繪本,袁爺爺的形象在孩子們心中更加立體,愈發生動。袁爺爺兩種不同的工作狀態——在田里挽著褲腿勞作和在研究室苦心鉆研,打破了孩子們以往對于科學家的想象——科學家們并不是一直坐在研究室里。孩子們這才發現,袁爺爺的研究成果,靠的是他在研究室苦讀苦學和田地間日復一日地考察,靠的是他對科學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

  繪本中所體現出來的袁隆平的良好習慣、難能可貴的品格、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他對科學永無止境的探究,正是在指引著孩子們勇于對抗失敗,挑戰自我,投身科學,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袁隆平說:人生就是一粒種子,要做一顆好種子。

  那么閱讀這個繪本就是在播種,在孩子們的心靈播下一顆科學的種子。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5

  盤古開天辟地,人類呱呱誕生,從那一刻起,擺脫饑餓、奮力生存便成了人類歷史的不朽主題。滾滾歷史長河中的歷朝歷代,各君各王,不同的國度,不同的疆域,都擁有著同一個亙古不變的夢想——解決糧食問題。

  “民以食為天。”你們知道我國雜交水稻之父是誰嗎?對,他就是袁隆平。袁隆平爺爺小時候在一次郊游中,來到一個農場,在那里,他被農場中一望無垠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袁隆平爺爺樹立了他一生的偉大志向——研究農業,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在以后的歲月里,他積極投身于農業,潛心改良水稻品種,研究雜交水稻,成功地將水稻產量從每畝300公斤提升到500公斤以上,并正努力實現著“禾下乘涼”的美夢。

  讀完《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中國農業的迅猛發展》這篇文章后,我被袁隆平這位創造魔法種子改變世界,推動中國農業迅速發展的大英雄深深感動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爺爺他真的太偉大了,他為中國的水稻種植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并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產量,他的雜交水稻實實在在地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他真是我們中國人的“米菩薩”啊!在這里,我要代表所有的中國人發自肺腑地說一句:“袁爺爺,你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我們謝謝您啦!”

  “喜看稻菽千重浪,風流最數袁隆平。”袁隆平爺爺,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做專注于田間、淡泊名利的'一介農夫。袁爺爺的學識、人品、貢獻真的令我非常的敬佩!從袁爺爺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在此我要號召大家:要愛惜糧食,并向袁爺爺學習從小立下大志向,播撒智慧,收獲富足,為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掩卷而思,一位偉大的“農民”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而同時一個偉大的志向也從我的心底油然而生……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6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這本繪本講述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本書從袁隆平的童年興趣開始,講述了他為增加糧食產量,不怕失敗,潛心研究雜交水稻,在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研究之后終于成功地培育出了雜交水稻,而他本人也擁有了“雜交水稻之父”美稱的故事,尤其重點描寫了他尋找水稻雄性敗育株的過程。我們要學習袁爺爺為了自己夢想執著追求的科學奉獻精神,從小樹立一盞科學的光明之燈。

  這本繪本講述的是中國科學家袁爺爺研究雜交水稻的`故事,從小時候夢見禾下乘涼到堅持不懈的科研實驗,最終解決中國人民溫飽。他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堅持觀察水稻生長情況,為了這一粒種子他付出了畢生的精力,這種為了自己夢想執著追求的科學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一顆顆米粒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呀,正所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應該珍惜糧食,讓我們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養成不浪費的好習慣。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因為這粒種子承載著人類的夢想,因為夢想的力量使這粒種子在悄無聲息的生根發芽,它以驚人的生命力,奮力破土而出。這粒種子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類。“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他將這粒種子種進了農田,更種進了無數人的心里。當風吹稻浪,米香盈碗之時,我們會想起您。您種下的稻田夢,子子孫孫將代代相傳,這世間定會如您所愿!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7

  在這次中隊活動中,我看了一篇繪本:《一粒種子改變世界》。它講的是袁隆平的故事:袁隆平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袁隆平小時候就很愛問一些老師都回答不上的問題。見老師無能為力,他就要自己尋找答案。多年后,全國鬧饑荒,他要種植雜交水稻,可怎么也找不到材料,他跨越許多城市,通過幾年的努力,他終于找到了材料,并成功研制出人工種植的雜交水稻,解決了人們吃不飽飯的.問題。袁隆平,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卻為全世界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袁隆平的一生都在研究雜交水稻,可又有誰了解他研究的辛苦呢?袁隆平爺爺是一個堅持不懈的人,一個偉大的人,他努力幾年研制出了雜交水稻,在這幾年中,他并沒有放棄,我們要像袁隆平爺爺學習,要向他致敬!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8

  通過這次中隊活動,讓我進一步了解了袁隆平,也讓我知道袁隆平的許多故事,這些故事出現在一本繪本《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上,袁隆平之所以會學農,是因為袁隆平在六歲的時候去了一個非常美的.園藝場。從那時,袁隆平就定下了一個學農夢,1953年8月,袁隆平從農業學校畢業。他專門研究紅薯和南瓜,取得了不菲成果。1959年至1916年是困難時期,很多人都因為沒東西吃而餓死,袁隆平下定決心要讓人們吃飽飯,在后來的努力中,他研究出了雜交水稻,被世人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一生致力于農業,我們也該學習袁隆平爺爺堅持不懈的精神,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為國家出力。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9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這本繪本講述的是中國科學家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故事,從小時候夢見禾下乘涼到堅持不懈的.科研實驗,最終解決中國人民溫飽。

  袁隆平可以說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位科學家了。本書從袁隆平的童年興趣開始,講述了他為增加糧食產量,不怕失敗,潛心研究雜交水稻的故事,尤其重點描寫了他尋找水稻雄性敗育株的過程。

  袁隆平為了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他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堅持的觀察水稻生長情況,為了這一粒種子他付出了畢生的精力。這種為了自己夢想執著追求的科學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通過《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讓孩子們了解到科學家的奉獻精神,為孩子樹立一盞科學的光明之燈。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0

  我有一個夢:叫禾下乘涼夢,我們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掃帚那么長,谷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著好高興!坐在稻穗下乘涼!我有一個夢:叫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走出國門!讓雜交水稻為世界糧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繪本故事:《一粒種子改變世界》。從袁隆平爺爺的童年興趣開始,講述了他為增加糧食產量,不怕失敗,潛心研究雜交水稻的故事!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正如袁爺爺一生踐行的諾言,我們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也正是扎根的`開始,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播下愛學習的好種子,我們要做一粒愛閱讀的好種子,用閱讀、書香伴隨種子發芽、成長!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1

  近日,組織大家觀看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讓我對“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有了一個更深入和具體的了解,在平凡中見到了偉大。袁隆平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杰出的科學家、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他作為新中國培養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決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雜交水稻科學研究,提出了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使中國水稻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貢獻。

  影片通過再現袁隆平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進行雜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風雨歷程,集中表現了以袁隆平為代表的我國當代知識分子胸懷祖國、造福人類的宏大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高尚情操。

  袁隆平是我們80后一代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名字。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但這似乎離大家的生活非常遙遠,通過影片的觀看,在深深感動之時,才發現袁隆平并不高高在上、并不遙遠,特別樸素、平實。特別在深入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跡后,除了敬佩,我們感覺他就像自己身邊的一個人,剛剛熟悉,卻很親切。了解了他的先進事跡,我深刻感到作為當代一名普通的社會工作者,應始終保持工作熱情,不浮躁、不懈怠,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2

  本周共讀繪本,毫無疑問選擇的是《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為的是緬懷一位國士——5月22日去世的袁隆平院士。

  回憶我小時候一家人餓肚子的事導入,還有外國人的質疑“中國人怎樣養活自己”。

  從封面進入,講述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本書從袁隆平的童年興趣開始,講述了他為增加糧食產量,不怕失敗,潛心研究雜交水稻的故事,尤其重點描寫了他尋找水稻雄性敗育株的過程。

  袁老出生于1930年,從小就充滿好奇心,喜歡追根究底,6歲時的一次園藝場參觀給袁老的內心種下了“田園夢”。

  1949年袁老考入西南農學院農藝系,畢業后進入湖南省安江農校教書,開始研究作物育種。袁老下定決心解決人民吃不飽飯的問題,開始了高產水稻的研究。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地觀察,經歷了無數的失敗和再失敗,“1973年,雜交水稻研究終于成功了”。雜交水稻的成功,“解決了很多人吃不飽飯的問題”,“為全世界的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人們將雜交水稻稱為“東方魔稻”,把袁老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2006年1月1日開始,“聯合國停止了對華進行糧食援助,標志著中國26年的糧食受捐贈歷史畫上了句號,并開始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糧食援助捐贈國。”這無疑是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而鑄下此碑者正是袁老。時至今日,袁老研究雜交水稻已近70年,但仍未“放慢腳步”,“仍然保持著高漲的熱情和純樸的作風”,走在培育更高產的雜交水稻的道路上。袁老真配得上“共和國脊梁”的稱號。

  袁爺爺6歲就有自己人生奮斗目標,你呢?袁爺爺遇到挫折退縮了嗎?

  孩子們應該明白了雜交水稻來之不易,應當好好吃飯,珍惜袁爺爺的勞動汗水,才能對得住袁爺爺的心血。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每一個人都聽過李紳的憫農這首詩,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我們要應該珍惜糧食,不能浪費,于是我就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這本書來告訴我們糧食得來的不易,這一本書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像袁隆平爺爺一樣有著偉大的理想的人。

  “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是袁隆平爺爺最大的理想,他在平凡的幾十年中,永不平凡的科學發現雜交水稻,他用偉大的科技成就讓人們不餓肚子,被人們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為了培育雜交水稻,他經歷了很多次失敗,在試驗田中,不斷地和學生們一起找雄性不育的植株。在試驗田里有14000多個稻穗中,只找到了6株雜交水稻。袁隆平爺爺這種不畏艱辛,為了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把自己暴露在烈日炎炎人的陽光下,這種舉動讓我產生對袁隆平爺爺更加崇高的敬意。

  還有一次,袁隆平爺爺在試驗田里的秧苗竟然全部被人連根拔起了,他不甘心自己的心血就這樣白白的消失了,于是就用手扒開試驗田中的污泥,尋找活下來的秧苗,他找到了五株奄奄一息的秧苗,他這種不放棄、不認輸、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經過多年付出的勞動和汗水后,袁隆平爺爺終于培育出了“三系雜交水稻”。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應用,為中國和世界的糧食短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袁隆平爺爺的這種愛國精神讓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2001年,袁隆平爺爺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但是,袁隆平爺爺在2016年時,在試驗田中不小心摔跤了,身為中國人的我感到很心疼,經過袁隆平爺爺不懈的努力,他試驗了1000多次,花費了四年時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在2020年,袁隆平爺爺獲得了“共和國勛章”,“共和國勛章”是中國最高榮譽獎,那時的袁隆平爺爺身穿一身西裝,他說,這身西裝是他穿過最貴的一件衣服。在平常的生活中,他都是穿幾十塊錢的T恤衫,袁隆平爺爺平平無奇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離開是對中國和全世界最大的損失,他帶著他的夢想去了遠方,他的離去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悲痛,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糧食,要珍惜糧食,袁隆平爺爺永遠活在了我們的心中。我決定好好學習,長大后要和袁隆平爺爺一樣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4

  袁隆平是一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雜交水稻專家。他一生都致力于研究雜交水稻。《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這本書中就講述了袁隆平的故事,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小時候的.他特別調皮,經常提一些老師都回答不出來的問題,六歲那年,袁隆平與同學們一起到一個園藝場去參觀,一個田園夢,在人們心中種下。

  1953年,袁隆平在農校畢業,后來,全國鬧饑荒,袁隆平決定研究一種高產量的水稻,它一直努力地研究,終于在最后得到了雜交水稻,但產量不大,所以他又在田野,荒山野嶺里尋找雄性敗育株,但結果并不讓人滿意。但最后還是找到了六株雄性敗育株。雜交水稻問世了,先進雜交水稻的產量還在不斷提高。我們應該向袁爺爺那樣堅持不懈,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5

  袁隆平,一位讓人敬佩的偉大老人。是他救了人民,救了世界。他一生熱衷于研究雜交水稻,他是人民的英雄世界的英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一書講了袁隆平一生的經歷,他到處奔波,每個農田里都留下了他的影子。他經歷過饑荒,就是因為那次饑荒,他下定決心要讓人們不再挨餓。于是,他四處奔波,為的就是找到一株野生雜交水稻。歷經多年,他終于找到了。但最終還是沒能研究成功。又是一年年的尋找,終于他們成功了,他們救活了我們,救活了世界。我們不管歷經什么困難,都要向袁隆平爺爺那樣堅持不懈,只有堅持不懈,我們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袁隆平爺爺就是這樣。他歷經苦難,找到了研究雜交水稻的.方法,他是我們的榜樣,他也是我的偶像!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6

  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畢生的夢想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他用一生耕耘造福人民,把對祖國的熱忱結成飽滿的稻穗。

  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1930年出生的`袁隆平,直到2021年還在稻田奔波,他和他帶領的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科研難關,把畢生心血都澆灌在愛的這片土地。今年5月22日,世界著名水稻育種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在我的家鄉長沙與世長辭。我的孩子經常去參觀設在隆華酒店的隆平經濟論壇博物館,對于親愛的袁爺爺的離世也表示非常悲痛。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珍惜糧食,減少浪費,這是對袁爺爺最好的緬懷。昨天帶著奇奇去農場插秧,體驗了勞動的艱辛,或許以后會更多光盤行動,更加懂得珍惜。

  袁爺爺培育的是雜交水稻,今天我們還把水稻?一生的故事也畫出來了,希望這個過程對稻谷的生長理解更加深入。

  今年暑假,我們會去稻田除草,秋天,我們還會去收割稻谷,在頻繁與水稻鏈接的一年,我們定會愛惜糧食蔬菜,更加珍視生命中重要的事物。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7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這本書給了我很深的啟示,讓我了解到即使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也可能會引發巨大的影響。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瑪麗婭的女孩,她在貧窮的墨西哥小鎮上生活,但是她卻不甘于貧困的生活,她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瑪麗婭的冒險開始于她在學校中收到了一粒番茄種子。她抱著這粒種子的夢想,開始了自己的計劃。她開始觀察和研究這些種子,了解如何種植它們,以及讓它們長成更健康的植物。她和她的同學們一起合作,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家里種植著這些植物。瑪麗婭的計劃被他們的老師提倡,這讓整個小鎮都開始了解并參與到這項計劃中來。

  當瑪麗婭和她的同學成功收獲了第一批番茄時,他們感到了極大的驕傲。不僅僅是因為收獲了自己所種植的植物,更重要的是這背后的意義。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整個小鎮帶來了好處,讓人們擁有了更多的營養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本書告訴我們,即使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也可能有巨大的影響。一粒種子的種植,不僅僅是為了單純的收獲,更是為了一種“種子”的精神。我們應該從瑪麗婭身上汲取力量,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并不斷努力去實現它們。只有不斷嘗試,我們才能創造出更好的生活和更美好的世界。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動,也許會引起一場風暴。只有堅定信念,不斷努力,才能創造出真正的奇跡和改變世界的力量。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8

  很小時,我就見到過農民伯伯稻谷豐收時的笑臉,聞到過掀開鍋蓋時白米飯的清香,當時只覺是平常,直到讀了袁隆平爺爺的故事,我才明白,這一切看似平常,其實都得益于袁隆平爺爺的堅持與付出。

  曾幾何時,饑餓的烏云,在華夏大地上久久盤旋。“誰來養活中國,誰來養活世界?”面對這樣的追問,袁隆平爺爺立下夢想:“要在禾下乘涼,要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袁隆平爺爺最主要的貢獻,就是研究培育了雜交水稻種子,簡單地說,就是通過科學的手段,讓稻穗變得更長,讓稻穗結出更多、更飽滿的谷粒,這樣就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讓更多的`人能夠吃到大米。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但你可能不知道這粒種子是怎么找到的:14天,14萬棵稻株。他左手持放大鏡,右手拿鑷子,彎腰弓步,在湘西稻田一株一株地找。

  終于他找到了一棵雄性不育株,研究出了雜交稻種。一顆種子,兩顆種子,千萬顆種子……播種下去,世界大地,秧苗茂盛,移植后,長成了金黃的稻谷,喂養了世界。袁隆平爺爺有多厲害?一般的水稻,一畝地有幾百公斤的產量,而袁隆平團隊培育出的雜交稻新品種,創出了新的畝產紀錄,水稻畝產量突破了一千公斤!袁爺爺真是個了不起的魔法師!

  媽媽對我說,她的爺爺1958年餓死在家里。我的爺爺告訴我,他們小時候沒糧食吃,在吃光了雜糧、嫩葉和樹根后,把米糠炒熟了吃。有一次因為實在太餓,感覺米糠入口特別香,就一口氣吃了兩碗,結果便秘了三天三夜,差一點丟了性命。那樣的場景我無法想象,但我第一次明白“稻米”這個詞,不只是一個名稱,不只是一樣谷物,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含義——生命!因為有了袁隆平爺爺,天下蒼生俱飽暖,挨餓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袁爺爺,天堂沒有良田,卻有白云如疇,滿天的星斗是人間捧給您感恩的珍珠。請您放心,我們會珍惜您的成果,節約糧食,會像您說的那樣,做“一粒好種子”,做腳踏實地、奮力追夢的“好種子”,用努力的汗水讓它結出飽滿而有價值的“糧食”!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19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我們特意舉行了班隊會來紀念袁爺爺,在這個班隊會上,我了解到了一本書,叫做《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這本書就是講的袁爺爺從事農學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袁爺爺奔赴湖南教學的時候,正是最缺糧食的時候,因為袁爺爺那時并不出名,許多時候連他自己也吃不上飯。

  在那時,袁爺爺就已經堅定了信心,一定要讓全國人民吃上飯,后來還做了一個夢,夢里的稻草長得比玉米地還高,果子和花生一樣大,袁爺爺在下面乘涼,舒服極了。這更加堅定了他的`理想,在經歷了無窮無盡的失敗后,終于研究出了雜交水稻。他讓我們吃飽喝足,我們還在浪費糧食,這不是可恥的嗎?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節約糧食,向袁爺爺那樣永不放棄!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20

  “叮叮叮……”悅耳的上課鈴響起,原本喧鬧的教室霎時變得十分安靜。老師走進教室在黑板上寫到“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我十分不屑,暗想道:“切,一粒米?開玩笑的吧!”

  老師打開電腦,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袁隆平院士。他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和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我越聽越發覺得每一粒種子都有可能成為世界的關鍵,正是發現了那株“野敗”,我們的雜交水稻在1976年實現了畝產700公斤的`目標,2004年畝產800公斤的目標提前實現,2011年達到畝產926.6公斤……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從當初的400公斤到現在的3000公斤,可知袁隆平獻出了多少心血啊!

  聽到這兒,我不禁想到之前的一件事。那天吃晚飯時,我隨便吃了幾口便走進臥室寫作業了,看到我沒怎么吃飯,媽媽大喊道:“回來吃飯,還剩這么多飯!”“不想吃,沒胃口!”媽媽勃然大怒,拽著我的手回到了餐桌,可我死命不肯,“不就是幾粒米嗎?有什么大驚小怪的!”我理直氣壯地回答。媽媽氣得滿臉通紅,趁她沒注意,我便偷偷溜進房間了。想到這兒,我十分羞愧,發誓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經過這節課,我們一定會珍惜每一粒米,杜絕浪費;現在認真讀書,長大像袁隆平爺爺一樣成為祖國的“頂梁柱”!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21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講的是袁隆平爺爺的`故事,袁爺爺小的時候問題特別多,很多問題連老師也回答不了,于是他就自己想辦法解決。他六歲那年,和同學們去了一個園藝場,那里非常漂亮,五顏六色的果子掛滿枝頭。從此,袁爺爺就有了一個學農夢,長大后他果然學了農,畢業后就在農校工作,他非常勤奮地種植農作物,有一次還種出了超大紅薯。

  后來全國糧食短缺,袁爺爺不忍心看人們挨餓,就去種水稻,袁爺爺也不怕風吹日曬,日夜操勞著,就為了種出大產量的雜交水稻。終于,袁爺爺克服重重困難,研究出了雜交水稻。讀完這本書,我覺得袁爺爺是一個勤勞善良的人,他看到人們挨餓就想辦法種水稻,在研究出雜交水稻之前,他不怕苦不怕累,從未放棄,一直堅持不懈,就算中國水稻產量大大提升,他也從未滿足過。

  他90歲高齡,仍然奔波在稻田里。但是,它在2021年5月22日13:07,永遠的離開了我們。袁爺爺,您是我們的大恩人,我們多么希望在稻田里守望著的您一直都在啊……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22

  寒假中我認真閱讀了《我的祖國》這本書,當我讀到《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這篇文章時深受感動。從中我知道了自從盤古開辟了天地,女媧創造了人類,人們就開始了與饑餓的戰斗。數千年過去了,人們依然沒有從根本解決糧食問題。

  如今,已經是21世紀,全世界將目光投向了中國。人口占了世界的22%的第一人口大國,耕地的面積卻只有世界耕地的7%!外國人預言中國根本沒有辦法養活13億人口。面對嚴峻的考驗,殘酷的現實,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爆發了一場“綠色革命”。

  那是一粒神奇的種子,它改變了現實;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世界!它順利地將水稻畝產提高了500公斤,是原來的三倍。這次的產量提高解決了1億多人的糧食問題,為中國做出了重大貢獻!

  可是,又是誰,送來了這粒魔法種子?他,就是袁隆平爺爺,是中國的大英雄,世界的大英雄!

  袁隆平爺爺從小立下志向,決定為農業發展做一份貢獻。

  通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袁隆平爺爺終于實現了兒時的夢想。袁隆平爺爺創造了歷史性的輝煌。可是在這無限光榮的背后,又是怎樣的.一份辛勞?

  在雜交水稻的實驗過程中,袁隆平爺爺和助手們天天頭頂烈日,腳踩爛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無論刮風還是下雨,他都不怕,堅持每天去觀察稻谷的生長情況。不僅如此,袁隆平爺爺還為水稻捉蟲,拔草,細心地照看它們。為這一粒種子,袁隆平爺爺付出了畢生心血。

  一顆顆米粒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呀,正所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想自己和身邊的同學,就不禁有點臉紅,平時吃飯不是剩飯倒飯就是把飯灑在地上,不知道珍惜,是多么的浪費呀!今后一定要注意改正。我們要從小做起,為國分憂,絕對不能浪費糧食,好好想想《憫農》這首詩吧。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當我們品嘗著可口的米飯時,要想到這是中國人了不起的成就。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無比自豪!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23

  今天,媽媽和我一起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書里講的內容是有關袁隆平爺爺的故事。袁隆平爺爺用他的一生研究雜交水稻,不斷改善雜交水稻的優良品種,為我們國家,為這個世界解決糧食問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讀著,讀著,我想到了我們家的葡萄園。

  奶奶種了一園子的葡萄,葡萄的`顏色有很多,有綠色的,還有紫色的。我曾經很奇怪,為什么都是葡萄,顏色怎么會不一樣?那時候,奶奶告訴我說,葡萄的品種不一樣,所以顏色不一樣。為了讓葡萄更好吃,水分更足,吃起來更甜,我們就會結合自己的經驗,通過培育優良葡萄苗來改善葡萄的品種。那個時候,對于奶奶的話,我還是似懂非懂。不過,通過這次閱讀袁隆平爺爺的故事,再加上媽媽的講解,我對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奶奶和袁爺爺一樣,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不斷摸索,他們或許會失敗,但他們一直在研究,一直在積累經驗,袁爺爺種出了震驚世界的雜交水稻,奶奶種出了暢銷市場的葡萄。

  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在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同時,我應該向袁爺爺和奶奶那樣,不斷去探索未知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會用我的決心,用我的毅力,不斷提高,不斷進步,為這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 2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每個人都聽過這首詩,這首詩教育我們要珍惜糧食。《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這一篇文章中就是要讓我們好好學習,做一個和文中的袁隆平一樣有著偉大理想的人。

  “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是袁隆平的理想。他在平凡的幾十年中用不平凡的`科學發現和偉大科技成就讓人類不餓肚子。被人們冠以了許多美名,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了培育雜交水稻,他和妻子一起找雄性不育的植株。在14000多個稻穗中只找到了6株。袁隆平這種不畏艱辛,為了讓人類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把自己暴露在炎炎烈日中,這種舉動讓我對袁隆平禁不住產生更加崇高的敬意。

  還有一次,袁隆平種在試驗田里的秧苗競全部被人連根拔起!他不甘心自己的心血就這樣消失了,就用手扒開試驗田中的污泥,尋找活下來的秧苗,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找到了5株奄奄一息的秧苗。他的這種不認輸、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讓我肅然起敬。

  經過多年付出的勞動和汗水后,袁隆平終于培育出了“三系雜交稻”。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應用,為世界糧食短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袁隆平的這種愛國精神讓我為我和他一樣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難道你不因為我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嗎?只是小小幾株秧苗,卻解決了全世界人的糧食問題。我決定小時候要好好學習,長大后要和袁隆平一樣為祖國獻出我的一份力量!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相關文章:

讀一粒種子改變世界有感04-15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讀后感悟(精選18篇)10-09

一粒種子作文04-29

一粒種子作文03-20

(精華)一粒種子作文02-09

做一粒的種子作文09-15

我是一粒種子作文03-19

一粒種子作文(精華)01-14

一粒種子作文【優】01-0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主页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 亚洲国产精品浪潮久久久AV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 真实强奷在线中文 |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