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閱讀后感覺專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本好書,會讓你感動,會讓你有一種自由和優雅的感覺,會讓你永遠不會厭倦閱讀,會讓你笑閱讀作為人類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自己的書開始,人類繼承文化的閱讀,打開思想。一些著名的經典閱讀是人類思想文明的本質,值得后代研究和發現。云煙情感閱讀后感覺專欄為您提供以下閱讀后感覺,我希望能幫助您!
我讀過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描述了熱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次環游世界,經歷了驚險而有趣的冒險。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我以為這是一部像《魯濱孫漂流記》這樣的小說。讀完《格列佛游記》后,我覺得翁很好。而當我翻開書,讀了書的前言才知道,原來這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但小說的童話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特征,尖銳而深刻的諷刺是它的靈魂。
他諷刺地說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無信、殘忍、憤怒、瘋狂、怨恨、嫉妒、陰險。"他諷刺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變成了臟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yahoo)。他談人性,就是愿意被金錢奴役,要么奢侈浪費,要么貪得無厭。作者不僅諷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個人類社會。耶胡代表人類,但英雄如此討厭耶胡。書中的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社會的不滿。
格列佛:18世紀英國的普通人,他熱愛勞動,剛毅勇敢,心地善良。在旅途中,他洞察到社會現實的日益墮落,得出英國社會不文明的結論。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體現。作者把自己的美德賦予了筆下的人物,格列佛不在乎個人得失,而在乎別人。格列佛是一個積極的理想人物。他總是坦率地描述自己的弱點和錯誤,而不提及自己的優點。他謙虛好學,努力用新的眼光去理解新的現實。他從不放棄自己。即使他把自己當作玩物來看世界各地的人,他仍然很平靜,保持尊嚴,以平等的態度與成人國王交談。他有勇氣幫助惡棍抵抗外國入侵,但他拒絕為惡棍國王的侵略擴張政策服務。
我希望在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下,我們的社會能夠成為像惠因國這樣的社會。我愿意為此付出代價,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讓社會更陽光,污染更少。
【感閱讀后感覺專欄】相關文章:
關于喜歡運動后大汗淋漓的感覺的說說03-05
結婚成家后感覺失去動力的抖音文案11-22
跑步后感覺治愈壞的朋友圈心情說說02-07
《駱駝祥子》閱讀體驗讀后感覺10-13
長大的感覺04-28
幸福的感覺02-21
感覺的說說04-20
感覺的作文01-25
被愛的感覺作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