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
《安妮日記》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11-07 15:30:33
  • 相關推薦
《安妮日記》讀后感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妮日記》讀后感1

  我讀了安妮日記以后有很大的啟發。

  這本書的作者是安妮·弗蘭克是德籍猶太人,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國的法蘭克福。她的父親奧托·弗蘭克經營著一家公司,家中有母親和姐姐一家四口過著安寧的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13歲生日。這一天,他收到了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她開始寫日記,并給日記本起了一個叫吉蒂的名字。

  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當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邪惡的戰爭,于花季之齡死于納粹集中營。日記是安妮在遇難前兩年藏身于密室中的生活和情感記載。

  它的特點是內容非常的簡練樸實。看完本書,希望安妮在天堂幸福快樂,一路走好。

《安妮日記》讀后感2

  這本日記本伴隨了安妮兩年,記錄了他們躲藏時生活的點點滴滴。雖然這其中也包含了安妮對這種生活的不滿和抱怨,以及對屋外戰爭的厭惡與無奈,而安妮仍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對這些災難一笑而過。

  安妮與我們同齡,可她卻擁有驚人的樂觀,她遭受著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的我們,不知比安妮要幸福多少,卻不懂得珍惜,總是埋怨生活中的不順心,不如意。而安妮卻還擁有笑容……

《安妮日記》讀后感3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著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里,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在的時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活著。”

《安妮日記》讀后感4

  安妮·弗蘭克是個猶太少女,與父母,姐姐過著富裕安寧的生活。從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證券執政后,對猶太人進行殘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過13歲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記本,從此與日記做朋友,名為“吉蒂”。這時候,德國法西斯已侵占了荷蘭,對猶太人進行更為殘酷的迫害。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樓的房屋里面,成為了他們隱蔽的“密室”,同樣為猶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進去……

《安妮日記》讀后感5

  《安妮日記》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世界大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本私人日記,真實記錄了安妮與家人等八個人躲避納粹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十三歲生日,她收到一個日記本,從此開始寫日記。一直寫到1944年8月,他們的密室被德國衛軍查抄。不久,這個不滿十六歲的女孩便被傷寒奪去了生命。這本日記成為人們對那場殘酷的戰爭進行深刻的反思的珍貴資料。

《安妮日記》讀后感6

  暑期我讀了好多書,有一本讓我難以忘懷,它就是《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是在寧波旅游途中買的,那時我一眼就看中了它,果然沒選錯。這是一個描寫猶太人和戰爭的故事……書里既沒有華麗的圖案,也沒有優美的'詞句,就是很真實的敘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看這本書時,安妮悲傷,我也悲傷,安妮快樂,我也快樂,安妮憂愁,我也憂愁……

  在后續中,描寫了德軍的殘忍,讓我們再次把和平放在心里。

《安妮日記》讀后感7

  今天,我讀完了安妮的日記,老師讓我們寫完后的感覺,我今天才開始,是最后一次寫。

  安妮的日記寫她的生活和經歷,我很同情她,但戰爭時期的同情是沒有用的,因為她已經去世。戰爭真的'是很不幸的,因為戰爭安妮等人成為逮捕的人,他們是步行逃跑,他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安靜的地方住了下來。

《安妮日記》讀后感8

  安妮總說“紙比人更有耐心”,是的!這種說法我也感受得到,對人講一些繁多的事情還不如跟紙對話!每天以日記為發泄,傾訴!她渴望自由,快樂。在這本日記中,可以看出來安妮對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從13歲的黃毛丫頭長到成熟的`15歲姑娘,再次聲明,很有毅力!

  中間也有許多的人鼓勵安妮,比如說她的姐姐瑪戈,還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讀完這本書,我非常地感動!建議大家也去看吧——你們會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樂。我接下來要看大仲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閱讀愉快!

《安妮日記》讀后感9

  今天,我閱讀了一本文學經典——《安妮日記》,我就像是進入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因為,這一部經典之作,也是構成文學世界的'一小部分,同時,這一本書也是一個完整美妙的心靈世界。

  我閱讀這本書,就像是經歷了一場奇幻之旅。在旅途中,有歡樂與希望,也有憂愁和悲傷;有陽光與鮮花,也有黑夜與風暴。

  《安妮日記》讀后感閱讀了這些最珍貴的文學經典,我會更有智慧和力量,并且獲得心靈的充實與人生的幸福。

《安妮日記》讀后感10

  前幾天,讀了安妮日記。感觸很大。安妮只是一個無辜的跟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為什么要讓她卷入這場殘忍的.戰爭?大人們為什么為了自己的野心寫自己心頭之恨,就要殘忍的殺戮那些百姓。百姓們有錯么?沒有!安妮有錯么,她也沒有。

  可是有時候她連看看外面和呼吸外面的空氣都是那么的難。成天被關在一個黑色的屋子里,還過著時刻提心吊膽的生活。難道只有殺戮才能解決問題么。請大人們想想,一次又一次的打仗只會創造出更多安妮這樣的孩子,受罪的是那些婦女老人。

《安妮日記》讀后感11

  大家可能都有寫日記的習慣。《安妮日記》就是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的的活實錄。

  讀過了《安妮的.日記》看到了這個小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成為一個記者作家。

  我想一定會有許多孩子像安妮一樣,在法西斯瘋狂怒吼中,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永遠無法忘記安妮赤裸身體被削發的空洞眼神,永遠……

  希望類似的悲劇再也不要發生了。祈求和平!

《安妮日記》讀后感12

  我讀了一本書。我給你們說說。

  《安妮日記》主要講述了猶太小女孩安妮因二戰跟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生活在密室里,每天只能吃一些爛土豆。在漫長的25個月里,她用她的筆記錄了她在密室里每一天的'成長經歷,并對戰爭、反猶太人主義、與父母的關系、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如果你自己陷入不幸,又不知道該怎么辦,你要你就更失落了。但是,不幸之外總還有美好的事物,就是在不幸之內也有美的一面。

  這是我的讀后感。

《安妮日記》讀后感13

  由于種族的歧視,安妮他們的`逃亡生活并不好過:明天都吃爛了,變質了的食物;沒有什么合身的衣服;不能在屋內遠動;不能看見陽光與光明;不能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學習;不能發出響聲……在這些惡劣的居住環境下,他們還要時刻擔心會來小偷;因為害怕被人發現而整天提心吊膽的;被突如其來的子彈和大炮嚇到;有心事無人訴說,只能在被窩中偷偷抹眼淚……

  在如此艱苦的生活下,安妮還是十分樂觀,懷揣著希望:她相信英國很快就會打敗德國;她相信這種日子很快就要到頭了;她相信她一定可以熬到重見光明的那一天……

《安妮日記》讀后感14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安妮日記》,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不公平的。下面我來寫一寫吧!

  這本書作者是:安妮·弗蘭克,他已經16歲了,想當一名作家,可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候失去了生命。在安妮的世界里:她沒有安靜的`上課,沒有和孩子們嬉戲玩耍,只因為她痛恨戰爭。

  這本書中我痛恨戰爭。因為戰爭讓許多可愛的孩子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也讓安妮這樣失去了生命,讓我們像社會發誓:請不要再有戰爭出現。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要向安妮學習,憎恨戰爭!維護和平!

《安妮日記》讀后感15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里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安妮日記》讀后感06-07

安妮日記讀后感10-16

安妮日記的讀后感01-11

(精品)《安妮日記》讀后感06-27

(優選)安妮日記讀后感07-09

《安妮日記》讀后感【精華】12-13

《安妮日記》讀后感范文12-13

安妮日記讀后感范文07-21

(熱)《安妮日記》讀后感07-1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69式 |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