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2-01-22 08:58:10
  • 相關推薦
《三國演義》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到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分別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被抹殺。他在幾十年的東征西站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有些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國王中最有才干的,魏國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為后來晉國一統天下提供了條件。此外他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他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當時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連續下了幾道求賢令。經過一番努力,曹操門下匯集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了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

  曹操的成功不僅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慘敗之后,華容道上的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曹操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綜上,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本書用較大的篇幅突出了劉備的仁義。劉備真的仁義?其實不然。

  比如,劉備在進攻益州、荊州時,表面上跟諸葛亮說,西川和荊州的太守和他同是漢室宗親,不忍殺害,可暗地里卻派人攻破了益州、荊州,還假心假意地說要好好的安撫劉璋和劉表。這豈不是表里不一?

  再如,張飛、關羽先后被東吳所殺,劉備看似仁義,報兄仇急切,結果落了個火燒連營八百里,自己白帝城托孤的可悲下場。劉備沒有想到:張飛、關羽的死是為了蜀國,而他現在是私事公辦,導致蜀國勢力大減,這不是讓他們在黃泉之下死不瞑目嗎?這樣的仁義會是真的嗎?

  當然,劉備并不是優點全無,其實他身上的優點蠻多的。他愛惜人才。曾經他將趙云拼死救出的阿斗摔在地上,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禮賢下士,待人真心誠意。求諸葛亮不惜三顧茅廬也是很好的印證。總之,劉備優缺參半,是個不錯的人物,但絕沒有書中所說的那么完美。

  以上只是我的拙見,個人觀點。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11-24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6-21

《三國演義》讀后感01-23

三國演義讀后感12-03

《 三國演義》讀后感01-10

《三國演義》 讀后感02-09

初三三國演義讀后感01-30

《三國演義》讀后感12-30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2-0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国产精品91 | 日本视频一区97看 | 亚洲综合狠狠丁香五月 |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就去吻婷婷永久网 | 日韩一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