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科學故事讀后感
科學故事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4-08-08 23:45:18
  • 相關推薦
科學故事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故事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故事讀后感1

  最近,我看了《科學的故事》這本書,它深深的吸引了我,作者是法布爾。

  這本書以通俗的語言,切近生活的語言和講故事的形式與科學知識串聯在一起,主人公保羅叔叔給他的兩個侄兒和侄女講故事。他們天天利用休息時間把身邊的.科學一起討論,一起研究。

  整本書留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兩個篇章是《植物和動物的壽命》和《雷電的現象》。《植物和動物的壽命》這一篇章主要講述了世界上一些有名的樹,有一棵種在山坡上的樹,已有3200多歲了,樹樁要三十幾個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抱住整棵樹,可見這棵樹有多大。動物中牛能活到三十歲算是高壽了,兔子頂多活九歲,豬有十八年的壽命。這些令我驚訝的數字,讓我增長了知識。《雷電的現象》講述了保羅叔叔和孩子們一起算出雷電離他們多遠,看到閃電后,數到雷聲響起后的秒數,乘上聲音傳播的速度,就知道雷電離這有多遠了。我十分佩服他們能用既科學又簡單的方法,計算出大約的答案,也讓我懂得了一個雖小而有用的知識。

  在這本書中法布爾以生活背景,更加清楚地講述了身邊的科學道理,動物的外觀,習性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科學故事讀后感2

  我們家里天花板上懸掛著的電燈是誰發明的?用來炸東西的火藥是誰發明的?那么我們寫字的紙又是誰發明的?他們是為科學而奮斗一生的人們——科學家!

  讀了這本《科學家故事100個》,我了解到許多科學家的身世:

  “發明大王”愛迪生。誰不知道愛迪生啊!對呀,他一生的發明有1000多項專利呢。但令人驚訝的是,愛迪生一生只上過3個月學!他先后在火車上當報童,在車站當報務員。但這都因為他做實驗引起爆炸而被開除。發明電燈時,他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才試驗出適合做電燈燈芯的材料。不愧是“發明大王”啊!

  還有“炸不死的人”諾貝爾。他一生都在研究炸藥,不止一次,而是幾十次差點被炸死。諾貝爾為什么不怕炸死,而要冒著生命危險去研究炸藥呢?這是因為他曾到過礦山,到過修筑道路的地方,看到工人們用鐵鏟吃力地一下一下挖著,堅硬的'巖石一點也不肯示弱,累得工人們滿頭大汗,也只能刨下一點點……于是,諾貝爾決心從事炸藥研究工作。和諾貝爾合作研究的人接二連三地落入死神的魔掌,但他毫不退縮。終于,在偶然之中,諾貝爾不小心把硝**油(一種烈性炸藥)誤放入泥土中,制出了炸藥。諾貝爾死后,他把所有遺產每年分設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和平獎金,這就是諾貝爾獎金的由來。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科學家都有一個共同點:為了科學不怕犧牲。只要為人類未來事業貢獻點什么,讓我們共同努力,攜手建造美好的明天!

科學故事讀后感3

  科學就像是一個廣闊無垠的大海,而我們就是一些魚兒,雖然現在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遨游著,但是將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水里就可能沒有了氧氣,我們就必須換另一個地方來生存,這樣換來換去,這個海洋會被我們污染了,到時候,我們沒有干凈的`海洋生存,就要尋找另一片海洋了。

  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的就是科學。如果我們不懂科學,就有可能無法生活在這社會里,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如果我們懂科學,我們才會在這個社會上有生存的余地。

  現在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科學。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越來越重要,它已成為競爭中能否取勝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我們要懂得科學,要充分發揮科學的力量,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

  我們大家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在平常生活中,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首先要努力學好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在課余時間,我們應該多看看適合我們中學生的科普書籍、報刊等讀物。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勇于實踐,敢于探索,善于發現新事物,將自己發現的成果記錄下來,再慢慢研究,最后下結論。這樣,慢慢地,我們才能真正擁有科學,掌握科學,享受科學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喜悅。這就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啟示。

科學故事讀后感4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中講述了很多的科學家的故事,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

  門捷列夫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里,他的父親雙目失明,微薄的退休金艱難地維持著生活的需要,不久就逝世了;舅舅在當地經營一個小型玻璃廠,但是不幸再一次發生:工廠遭遇了火災,化為灰燼;不過聰明而堅強的門捷列夫7歲時就同哥哥一起考上了初中,1849年中學畢業后,在父親的一位朋友的幫助下,他進入彼得堡師范學院物理系學習,23歲就成為了副教授,31歲成為了教授。在一次學術討論中,門捷列夫拿出一副牌,但這不是普通的牌,而是寫著元素、性質、原子量等的牌,他預言還有11種元素沒被發現,后來的`科學家研究出的結果證明了他所說的話。

  門捷列夫那孜孜不倦,知難而進,刻苦鉆研的精神感動了我。我們現在擁有比門捷列夫更好的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如果我們同樣擁有他那樣的學習精神,我們就一定會取得更輝煌的成就。我一定要向他學習,為我們的祖國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

科學故事讀后感5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激發創造力的書,題目是《66個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了科學家們是如何進行創造發明的。這些科學家有古代,也有現代的。有的是中國人,有的`是英國人,有的是日本人,有的是法國人,有的是美國人。他們研究的內容可豐富了,有的是地理、醫學、物理、紡織,有的是動物、農作物的,還有研究武器的。

  大多數的科學家都很勤奮,有一位特別令我佩服,他就是馴服“上帝怒火”的富蘭克林。我很怕打雷,而且大家都知道,在打雷下雨的天氣里,是不能到田野里去的,因為這樣很容易被雷電擊中。可是,富蘭克林卻冒著生命危險,故意在打雷時用風箏上的麻繩導電,然后竟然親手去觸摸雷電。他可真幸運,沒有觸電,后來又因此而發明了避雷針。可是,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這么幸運。當時,俄國也有一位科學家,做了同樣的實驗,但當場就被雷電擊中致死。

  看了這些故事,我真是既佩服又羨慕。我也想做一個能發明創造的人,所以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現在它已經成了我枕頭旁邊的又一個好伙伴,每天晚上我都要看一看。

科學故事讀后感6

  這周五,我們班主任讓我們搜集科學家的故事,我很快就完成了。我又讀了我抄寫 的科學家故事后,有感而發。就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這些故事都是描寫牛頓的糗事。第一個故事是牛頓與一個姑娘約會,但牛頓與那姑

  娘都準時的赴約后,牛頓的腦子又開了小差,在他的腦子里只有無窮的二項式定理了。他抓起姑娘的手,錯把他當成了煙斗放進點火器,痛的姑娘大叫,就離開了他。

  第二個故事是牛頓煮雞蛋,但由于他腦子又開了小差,結果煮完雞蛋后發現住的是自己的懷表。

  第三個故事講的.是牛頓請了一個朋友來吃飯,但他先回屋去研究了一個問題,朋友見他不出來就把所有的飯菜都給吃了,牛頓出來后,以為自己吃過飯了,于是他就回屋研究他的問題去了。

  這個故事可以當做一個搞笑的故事,但它給我留下的思考卻并不是搞笑那么簡單的,這說明了科學家們對科學的癡迷甚至都對平常的小事都會犯傻,甚至把一切都會用于思考。以至于這些故事都會讓我們發笑。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正是由于他們的這種精神,我們的科學才會有巨大的發展。

  因此,我們在發笑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在各方面都要集中精力,這樣才會有巨大的成就。

科學故事讀后感7

  在我的四年小學生涯中,我讀過法布爾的《昆蟲記》,讀過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還讀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講述科學家故事的書——《科學家故事100個》。

  《科學家故事100個》敘述了104個科學家一生中最有趣的一個故事和最精彩的一個鏡頭。里面講述了許多科學家,有好學、孜孜不倦的愛因斯坦,勤奮、惜時如金的愛迪生,還有勇敢、不迷信權威的哥白尼。但我最喜歡的是高斯的“墓碑上的正十七邊形”。

  故事里面講了高斯在19歲時,老師讓同學們做一道“星級題”,就是用圓規和直尺畫出一個正十七邊形。在兩千年間,沒有一個人做出來,高斯用了一個通宵的時間將這題做了出來。高斯交作業后,整個學校沸騰了!大約過了半天,“高斯”這個名字傳遍了整個德國。高斯畫出了正十七邊形這事告訴我們科學家是多么堅持,不放棄。

  讀完此書,我覺得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認真學習,努力讀書。科學家們已經給予了我們許多幫助,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像他們一樣,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堅持不懈,自強不息,爭取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讓我們為地球的明天更加美好努力吧!

科學故事讀后感8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書中寫了李時珍、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后,覺得他們真是偉大,很厲害,個性是李時珍,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科學家,我們都就應向他學習。

  李時珍三四歲就開始學習觀察植物,紅的.、黃的、白的,五顏六色的植物他都要弄清楚,等李時珍長大發現,舊本草術里有許多錯誤,于是他下定決心把本草重新整理,把錯誤的地方改過去,于是,李時珍翻山越嶺,到深山采集藥物,雖不是一帆風順,但他并沒有灰心,繼續做了下去。

  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又嘗試各種草藥上千種。經過了很多次的試驗,李時珍最后完成了《本草綱目》的修訂,記載的藥物有1892種,還附有1160幅插圖,還增補了374種新藥草。

  從李時珍的身上,我感到古人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我們就應感謝古人,感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它真是一部偉大的巨著啊。

  李時珍為了重新編寫《本草綱目》,吃盡了千辛萬苦,還親自實驗,不怕困難,不怕死亡,我們要學習他這種精神,在學習上不退縮,不怕苦,不怕累,要多向其他的同學學習,要有細心,要有信心,這樣我們的學習才會有進步。

科學故事讀后感9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一本。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幾位非常著名的科學家。

  第一位是昆蟲學家達爾文。達爾文發現的進化論打破了生物學中被神學盤踞的最后一個頑固堡壘,推翻了那種把物種看做是彼此毫無聯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變的觀點,給生物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帶來了一場革命。100多年來,達爾文的進化論經受住了種種考驗,而且它還不斷地從現代化科學的發展中吸取營養,豐富,發展,完善與生物在進化一樣,進化論也在進化。

  第二位科學家是牛頓。牛頓在1704年出版了重新整理起來的巨著——。在這期間,他還有其他許多重要的發明和發現。他還運用光學研究的成果,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開拓了人類的視野。

  第三位科學家是愛迪生。19世紀70年代,發明電燈的條件日趨成熟,就在這時,愛迪生參加了研究電燈的工作。愛迪生認為,弧光燈刺眼,用做家庭照明不太合適;白熾燈造價低廉,光線明亮而又柔和,要研究電力照明,就要向這方面努力。最后,愛迪生經過上千上萬次試驗,終于取得了成功。

  看了這三位科學家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他們持之以恒,善于發現,熱愛探索的品質。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我們班陳銀海的身影,他沒有半途而廢,一直堅持著跑完了1500米。多了不起呀!

  這三位科學家,愛發現,愛鉆研,不放棄的精神令我敬佩!

科學故事讀后感10

  科學家的故事里面記載了四海八荒的科學家們一些幼年時的故事,和創造了什么奇跡怎么樣創造奇跡為我們揭秘。

  我最喜歡牛頓的故事因為里面記載牛頓為科學問題獻出了自己的最好的年華,有一次,1685年他請司徒克博士來他家吃飯博士一來他讓朋友等等自己卻回去實驗室思考著問題,時間慢慢流去,等牛頓去飯廳的時候,司徒克先生早已離開,他卻拍拍腦門便說自己已經吃過了。

  這段故事體現了牛頓先生為科學廢寢忘食,告誡了我們要認真學習,連人家這種家喻戶曉的科學家都這么用功學習為人類鋪向光明的道路,造福自己的子孫后代人們永遠拿他做榜樣,拿他做自己的奮斗目標,我們又有河理由不認真學習呢?科學家們向著真理勇往直前的執著,為了科學而刻苦專研,他們推進了社會發展,甚至改變了人們的命運,他們用自己杰出的.貢獻在人類歷史上留了不可磨滅的標記。

  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知道科學家成才的過程,付瑩瑩為主編,這本書讓人們認定目標,不會鋌而走險走上犯罪的道路。

科學故事讀后感11

  在開學這幾天里,我把《科學家故事100個》這本書給看完了。這本書講了109個科學家的故事,他們有的為革命犧牲了,有的為航天技術犧牲了,有的為數學犧牲了……

  其中,我覺得阿基米德罪不該死。因為阿基米德是被羅馬軍隊悄悄偷襲,砍頭殺死的`。因為他們知道,阿基米德不僅足智多謀,而且還富有愛國精神。阿基米德在數學、物理學等許多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阿基米德酷愛科學,經常廢寢忘食,發現了浮力定律,后來被命名為“阿基米德定律”。刀只能砍下腦袋,不能砍掉他在科學上的功績。人們整理出版了《阿基米德遺著全集》,以紀念這位不幸遭難的科學巨人。阿基米德為他自己的國家和現在的祖國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還有許多許多的科學家都為祖國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我只講了其中一個。

  最后,作者還說,我們其中100個、1000個、10000個都會成為科學家。他還會寫一本《新科學家的故事100個》。

  我覺得科學家惜時如金,知難而進,永不滿足,孜孜不倦,捍衛真理,為祖國做出偉大的貢獻。他們的這種科學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科學故事讀后感12

  經過朋友推薦,我認識了一本書,并讓媽媽買了下來,看這本書讓我深有感觸,甚至給我了一些啟發,這本書就是《科學家的故事》。

  這本書精心挑選了一些古今中外非常著名的科學家,比如妙手回春的神醫——華佗、長壽“藥王”——孫思邈、數學之神——阿基米德等等,但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斯蒂芬—霍金的故事了。現在就讓我給你們講一個在關霍金的故事吧:1942年1月霍金誕生在英國的牛津郡。霍金喜歡探索宇宙的奧秘:人類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能在這里生活?由于物理規律制約了整個宇宙的行為,所以霍金對物理學最感興趣。中學畢業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牛津大學物理系。有一次,霍金感到不適,干什么都像喝醉了酒一樣,渾身沒力氣。經醫生診斷,霍金患了一種罕見的不治之癥,會引起全身癱瘓,只有大腦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只能活兩年。霍金的`病情不斷惡化,霍金卻沒有一絲畏懼,終于在于1988年出版了他的驚世之作《時間簡史》,創造了暢銷書的一個世界記錄。

  看了這個故事,我感到很慚愧,平時遇到一點困難我就退縮了、放棄了,而霍金患了不治之癥只能活兩年,他也不放棄他的理想,我的確應該向他學習。這些讓我敬仰的科學家,用著他們獨特的思維、廣博的知識和永不停息的進取精神,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讀讀這本書吧!希望它能使大家懂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懂得科學家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愿你在這本書中找到歡樂。

科學故事讀后感13

  提到科學家,大家一定對他們充滿了崇敬,肯定也想迫不及待地去看一看他們的故事。現在,我們穿越時空,去葉先生的書里去轉轉。

  這本書并不是看一天也看不懂的天書,也沒有寫滿N個高深難懂的方程式,而是兒童喜愛看的一本通俗易懂、充滿道理的圖書。我剛拿到書,便像海綿一樣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在這本書中,講述了一個個科學家成名的原因:勤奮。他們用了常人幾倍的時間來探索未知,就憑這點,上帝也會給他們機會,正如愛因斯坦說的: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科學家們就是用自己的汗水去澆灌成功的果實。有了勤奮,還需要好奇,面對一樣奇怪的東西,不能循規蹈矩地想,要去發現其中不一樣的.東西。

  在這本書里,介紹了日心說的創立人哥白尼、發明大王愛迪生、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自學成才的數學專家華羅庚、鐳的母親居里夫人而我最喜歡居里夫人的故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寫出了一本1000多頁的科學著作《放射性通論》,還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和其他各國科學獎章16枚,她是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她發現了鐳,無私捐獻給了社會。

  看完這本書后,我懂得了成功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科學故事讀后感14

  這本書講了四位偉大科學家的故事,

  李時珍是我國明朝著名的醫學家。他用二十七個年頭寫完了《本草綱目》。這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典,直到今天,人們還在經常使用。

  達爾文是英國的博物學家,他用二十年的時間寫出科學巨著-《物種起源》,他是進化論的創始人。

  牛頓是英國科學家,是近代科學的象征。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力學三定律,他用二十多年時間研究光學,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贊嘆的成果。

  愛迪生是美國發明家,他發明了留聲機、電燈、電影機、蓄電池……他給世界帶來光明,帶來享受。

  這四位科學家小時候并沒有特別之處,但他們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觀察周圍的事務,愛做實驗。他們都有遠大的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他們廢寢忘食地學習和工作,專心致志地研究事物。面對失敗,他們不灰心,面對困難,他們不屈服。他們為科學事業付出了畢生的`精力。我要學習他們身上自強不息、勤奮刻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做一個愛科學、愛學習的好孩子。

科學故事讀后感15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決定去向的時期,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苗壯方能根深,根深才能葉茂。只有從小愛科學,方能長大攀高峰。這是《科學家故事100個》的作者葉永烈的名言。

  翻開《科學家故事100個》里面收集了:古今中外各個領域的科學家,有建筑大師:魯班,喻皓,有神醫:華佗,有藥學家:李時珍,有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有外國的”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有鐳的母親——居里夫婦……

  整本書我看的愛不釋手,一個個科學家的故事,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里,使我最感動的科學家——居里夫婦,居里夫婦是法國偉大的科學家,一起得過諾貝爾獎,居里夫人得過二次諾貝爾 獎,居里夫人本名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瑪麗小時候生活困難,為了讓姐姐完成學業,自己為別人當家庭教師,把自己的錢寄給上學的姐姐,6年之后姐姐畢業了,瑪麗 有自己存下的一小點錢,和姐姐的幫助上了學,她的成績名列前茅,長大后她和居里結了婚。之后,一個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鐳,使他們感興趣,后來一次的`不幸,居里出了車禍死了,可居里夫人沒有被拐到在這里,最后經過努力成功,這個元素損害了她的健康,她得了惡性貧血,別人為了紀念她,把她稱為鐳的母親。

  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科學家的成長道路。 科學家們熱愛科學,專心研究,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故事啟迪我們”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努力,總有收獲。

【科學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科學的故事作文300字06-08

科學的故事作文400字01-03

科學的故事讀后感02-01

《科學小故事》讀后感03-23

科學家發明的故事(精選25則)06-18

科學的故事作文400字(集合)01-09

(精華)科學的故事作文400字01-20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7-07

科學故事讀后感15篇10-1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ay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视频 | 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 婷婷丁香五月天永久在线 | 亚洲国产第50页精品 | 亚洲国产福利小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