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牧場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牧場讀后感 篇1
《冬牧場》是李娟第一部長篇紀實散文,20xx年她跟隨熟識的牧民居麻一家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場,度過了近四個月的荒野生活。在書的后記里她提到本書的起因是因為參與了《人民文學》的非虛構寫作計劃,也提到隨著牧民定居工程的推進,曾經順應天時、自律謹慎的游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亡。或許不久的將來,這塊古老、貧瘠而又廣闊的牧場也將會被拋棄。
阿勒泰應該記得李娟,冬窩子也記得她。她把風雪捏在手里攥成了故事,但在觀察這一切時又坦誠得想個孩子。她的字句像是風吹過的沙地,有種干凈粗糙而又真實的質地。她寫新疆牧民就是誠實地與牧民一同生活、放羊、受凍,就是被戈壁灘上的風吹黑皮膚,誠實得讓人感動。
阿勒泰之于李娟就像史鐵生之于地壇。不同的是李娟在《冬牧場》里找到了一種生活和文學更加融為一體的方式,因為長時間身處阿勒泰的冬季牧場,在嚴苛的生活環境中她主觀上已經把文學和生活的邊界模糊化,書中所述就是生活的全部,我們所見就是荒野上風雪的聲音、牛羊歸圈的'聲音、煮奶茶的聲音,就是這各種聲音雜糅后的回響。這種回響帶著生命沉重的呼吸、不應被任何華麗過分修飾的辭藻遮蓋。
書中對牧民艱苦生活的描寫讓人印象深刻,牧民早上趕著羊群出發,在沙漠里不吃不喝,直到天快黑透才趕回來。最冷的時候離家還有百十米時像是走不動了一樣,下了馬就地躺倒,再慢慢坐起來,抬起腿碰一碰麻木的雙腳。羊糞塊壘成的地窩子也是后來才有的,以前的哈薩克牧民的冬天就住氈房,那里四面八方都是冬天。貧困的小孩沒有衣褲,裹一張羊皮過冬。上了年紀的牧民因為關節炎不能安眠,夜里不時起來吃阿司匹林、卷莫合煙,即使在睡夢中也會因為病痛無意識地呻吟。路過的牧民曾對李娟說:“你覺得我們哈薩克受的罪還不夠嗎?”雖然如此艱辛,人民依然堅忍又快樂地生活,或者說唯有這樣堅忍又快樂地生活才能抵御這樣的艱辛,才能度過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寒冬。現代生活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古老的游牧民族,戈壁的地窩子里有了太陽能電視,年輕人抱著手機不放,孩子們想著繼續學習以后去城里生活,到房子里干活。
自然是否能夠補充人類取得的進展?是否完成了人類半途而廢或苦苦堅持的工作?當看到牧民隨著季節流轉、作家隨著時代流轉,在塵土里成為卑微而偉大的存在,自然應該是得意的。李娟孤獨地在戈壁上尋找寫作答案,讀者孤獨地在她的敘述里尋找人生答案,尋找一個寄托來分享情感,實現完成自我認知的夢想。“像往常一樣”這是多么幸福的事,希望這片牧場上的一切在今后的時日里能夠一直“像往常一樣”,流動不息。
冬牧場讀后感 篇2
“人之所以能夠感到‘幸福’,不是因為生活得舒適,而是因為生活得有希望。”正如李娟所言,她跟隨一家熟識的哈薩克民族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場、沙漠,度過了一段艱辛的荒野生活,她或許會埋怨荒野的辛苦,但也會體會到幸福。
李娟以細膩的筆觸,觸動了我的內心,我似隨李娟踏足冬牧場,見證了哈薩克族的生活。在當今烏煙瘴氣的網絡社會,車馬喧囂的城市,我隨著她與駝隊與羊群緩緩前行,眺望聳立沙丘的牧場,步入羊糞堆砌的冬窩子,那硬邦邦的洗臉毛巾,那似刀的寒風頭過屋門,和那凌亂的頭發。在荒野之下,冰天雪地之上,生存條件艱苦不堪,但即使因條件限制顧不上對形象的要求,但仍能感受到他們生命的滾燙,對生活的熱愛的強烈。節日里的精心打扮,“鄰里”之間的問候和關心,沙沙糯糯的土豆泥,汁水盈旺的肉粒,無一不體現了荒野中的希望與幸福。
青紅相接的天空,無窮無盡的荒野,潔白無瑕的雪地,聳立高大的沙丘,成千上百的`山羊,矮小而又溫暖的冬窩子。牧人知道自然的殘酷,漫卷荒野的暴風雪,久年不見的干旱,突如其來的死亡,但他堅持漫步盡頭的跋涉,忍耐冰鋒之下的孤獨,化為阿勒泰的精靈,守護著阿勒泰的寧靜。
“風可以吹走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支蝴蝶,想飛之心,永遠不死。”或許前路永夜,即使如此,我們也要奮斗前行,因為星光微弱,也會為我們照亮前途。“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李白在遭遇仕途挫折后高歌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蘇軾在一再貶謫后留下“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而李娟以自己憂郁的筆觸,平靜地表達對生活的希望“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種,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這綿延千里的家園,這些大地最隱秘微小的褶皺,這每一處最狹小脆弱的棲身之地······青春啊,財富啊,愛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無聲。”
“天空永遠嚴絲合縫地扣在大地上,深藍,單調,一成不變。”
“那時最美的草是一種纖細的白草,一根一根筆直地立在暮色中,通體明亮。它們的黑暗全給了它們的陰影……”
“太陽未出時,全世界都像一個夢,唯有月亮是真實的;太陽出來后,全世界都真實了,唯有月亮像一個夢。”
讀完全書,我恍然意識到這一場治愈之旅已接近尾聲,這場自然與人文融合的盛會也即將結束,這場旅途漫長難捱,但好似又那么地匆忙草率。“命運是深淵,但人心不是深淵。哪怕什么也不能逆轉,先付出努力再說吧。”
阿勒泰的精靈熱情迎接了她的客人,客人譜寫出冰雪的詩篇。
【冬牧場讀后感】相關文章:
《冬牧場》讀后感01-21
《冬牧場》讀后感02-18
讀《冬牧場》有感02-20
《冬牧場》讀后感4篇01-29
《冬牧場》讀后感5篇04-13
牧場之國說課稿02-03
游關山牧場作文01-24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04-24
牧場作文600字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