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格言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格言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范的言簡意賅的語句,那什么樣的格言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道德修養的格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如果沒有德行,人類就是一種忙碌、有害和可憐的生物,不會比任何一種渺小的害蟲更優越。——培根
2、使自己快樂也使他人快樂,別傷害自己也別傷害他人,我以為這就是倫理學的全部意義。——尚福爾
3、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英國
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行人。——劉備
5、德行的實際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夸美紐斯
6、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7、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鑒》
8、如果你的道德觀念令你消沉,那它們就一定是錯誤的道德觀念。——史蒂文生
9、德行啊,你是純樸的靈魂的崇高科學。——盧梭
10、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11、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12、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康熙
13、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黃石公
14、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凱洛夫
15、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6、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17、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約翰·洛克
18、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19、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20、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21、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22、蘭芳不厭谷幽,君子不為名修。——《養正遺規》
23、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4、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愛默生
25、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徐世昌
26、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夸美紐斯
27、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2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29、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30、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31、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3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4、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3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36、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37、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38、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3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增廣賢文》
40、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41、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42、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4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4、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5、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46、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4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49、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50、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51、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52、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53、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54、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55、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56、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57、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58、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59、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60、臨難毋茍免。——《禮記·曲禮上》:在災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茍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
61、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62、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于義》
63、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64、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65、大義滅親。——《左傳·隱公四年》
66、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6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68、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69、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7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茍》: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7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在圣人治理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72、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惟義所在。——賈誼《新書·階級》
73、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淮南子·泛論訓》
74、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淮南子·修務訓》
75、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史記·太史公自序》
76、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劉向《說苑·正理》
77、圣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廢慶賞。——徐干《中論·賞罰》
7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7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80、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包拯《論星變》
81、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82、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83、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84、同創文明社區,共建美好家園。
85、愛心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86、栽樹讓后人乘涼,遇事為他人著想。
87、家庭多一份溫馨,社會多一份安寧。
88、獨門獨戶不獨居,相親相敬常相知。
89、文明展現美好形象,愛心展現人格魅力。
90、家家爭做文明家庭,人人參與創建活動。
91、衰老是自然規律,敬老是永恒美德。
92、用心呵護下一代,俯首敬重老年人。
93、用愛心召喚真情的陽光。
94、文明創建人人參與,和諧社會家家受益。
95、構筑愛心長城,托起明日之星。
96、呵護下一代,敬重老年人。
97、若要子女走正道,家長身教重言教。
98、加強鄰里和睦團結,營造和諧人際關系。
99、幫困扶貧雪中送炭,助學興教錦上添花。
100、點點愛心點點善,處處陽光處處暖。
101、幫助他人,才能讓自己更快樂。
102、愛心奉獻匯成江河,希望工程揚起風帆。
103、麻將少打,書報多看;貓狗少養,花草多栽。
104、幫困扶貧樂善好施,社會處處充滿溫暖。
105、關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就是關心祖國的未來!
106、城市的文明,離不開您的努力;優良的秩序,少不了您的支持。
107、愛心是生活里最美的鮮花,文明是人生中最美的語言。
108、愛心是生活里明媚的陽光,文明是生活中溫馨的春風。
109、關愛老人,就是關愛自己的未來。
110、草木森森,因為有您的一顆愛心;河流清清,因為有您的一份深情。
111、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黃石公
112、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盧梭
113、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于個人。——羅素
114、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115、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116、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117、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118、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119、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徐世昌
120、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德謨克利特
1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122、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12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124、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者至矣。——呂坤
125、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思
126、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127、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128、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薩迪
129、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30、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子
131、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132、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毛澤東
133、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134、有真道德,必生真膽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135、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王安石
136、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137、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貝多芬
138、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柏格森
139、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140、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141、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14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43、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44、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4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46、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4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48、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14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15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151、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152、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5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5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56、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5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58、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59、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6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6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62、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63、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164、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65、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66、品格能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 ——弗·桑德斯
167、勞動受人推崇。為社會服務是很受人贊賞的道德理想。 ——杜威
168、道德是一種獲得——如同音樂,如同外國語,如同虔誠撲克和癱瘓——沒有人生來就擁有道德。 ——馬克吐溫
169、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洪自誠
170、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戴圣
171、有道德的人時刻注意光明正大。 ——金纓
172、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德謨克利特
173、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康德
174、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 ——劉向
175、不守時間就是沒有道德。 ——蒙森
176、德是燒身硝焰,色為割肉鋼刀。 ——馮夢龍
177、道德的名言道德是真理之花。 ——雨果
178、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孟軻
179、人應當頭腦清楚,道德純潔,身體干凈。 ——契訶夫
180、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 ——列夫·托爾斯泰
181、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瀾
182、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康德
183、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潔凈的。 ——契訶夫
184、道德應當成為科學的指路明燈。 ——布夫勒
185、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18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禮記
187、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 ——布萊希特
188、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輕重人。 ——宋綞
189、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 ——普盧塔克
190、道德能幫助人類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類社會擺脫勞動剝削制。 ——列寧
191、美德對于每個人,都是善;不道德對于每個人,都是惡。 ——沙甫慈伯利
192、道德是自由的保衛者。 ——斯米茨
193、道德方面的偉大,就在于對朋友始終不渝的愛,對敵人不可磨滅的恨。 ——萊辛
194、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 ——蘇軾
195、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林肯
196、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望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
197、富潤屋,德潤身。 ——西漢學者戴圣
198、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 ——子夏
199、仁義為友,道德為師。 ——史襄哉
200、人類最不道德之處,是不誠實與懦弱。 ——高爾基
201、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 ——謝覺哉
202、問心的道德勝于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于理智的生活。——失光潛
203、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卻不須由外表表現出來而仍感滿足的人。 ——帕拉圖
204、即使不考慮道德因素,不誠實的廣告也被證實無利可圖。 ——李奧貝納
205、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劉鶚
206、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月缺魄易滿,劍折鑄復良。 ——梅堯臣
207、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將摧毀利己主義。 ——海涅
208、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培根
209、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管仲
210、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蘇格拉底
211、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狄德羅
212、道德的損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芥川龍之介
213、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呂坤
214、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 ——章炳麟
215、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寧,為善事者子孫興。 ——方孝孺
216、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羅素
217、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武者小路實篤
218、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愛。——雪萊
219、道生于安靜,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儉,命生于和暢。 ——莊子
220、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 ——蘇霍姆林斯基
221、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羅素
222、有真道德,必生真膽量。 ——宣永光
223、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包拯《論星變》
224、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爾巴特
225、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 ——林肯
226、金玉滿堂莫收,古人安此塵丑。獨以道德為友,故能延期不朽。 ——(魏晉)嵇康
【道德修養的格言】相關文章:
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275則03-17
人生格言09-04
勵志的格言06-12
經典人生格言06-12
人生的格言06-12
莎士比亞格言06-12
自勉的格言12-29
有益的格言12-29
誠實的格言01-27
奮斗的格言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