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本篇文章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格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6、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7、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8、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9、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
10、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學而)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
12、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13、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4、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在回也! —— 孔 子 《論 語》
15、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框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16、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
1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而實現使命的道路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奮斗,這不也是很遙遠的嗎?")
18、三思而后行。
19、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20、往事已不諫,來者猶可追。
2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2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志 曹操龜雖壽
23、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2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泰伯》
25、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出處:《論語》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出處:《論語顏淵》
28、不貳過。——《論語·雍也》
29、君子以當仁不讓。——《論語》
3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出處:論語
3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處:論語
32、朋友切切思思。出處:論語子路
3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處:論語
3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7、有殺身以成仁。
3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出處:《論語》
39、"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40、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4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42、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4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處:論語
4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5、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4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47、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機繇內泄。悔從醒生。
48、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于口以御人耳。
49、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50、仕則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5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論語
5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論語
54、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論語
5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
5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論語
5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
58、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59、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60、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經典論語格言】相關文章:
論語的格言07-26
經典論語格言(精選30句)11-28
經典論語格言句子60句09-24
經典論語格言(通用40句)07-25
論語格言句子40句10-14
論語中的人生格言12-06
論語的格言【精華15篇】09-15
論語格言匯總50句精選10-25
經典論語格言語錄40句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