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偨Y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學校校園手機管理工作經驗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手機給予我們的便利不言而喻。但是手機的危害性日益顯露,除了出現近視、頸椎疾病等對身體上的摧殘,手機里的世界更加蠶食和毒害著學生的精神生活。在手機多功能的誘惑面前,學生的自覺性、自控力、自我教育顯得蒼白無力。青少年“手機成癮”作為一種普遍社會現象,已成為擺在教育面前的一大難題,更是不少家庭的煩惱。為了落實“五項管理”規定,更為了保護學生視力,防止其沉迷網絡和游戲,促進學生專心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XX第十六中學(XX中學)全體教師、家長齊心協力,積極展開了“放下手機,認真學習,陽光生活”活動。讓孩子不再成為“手機控”,我們共同約定,堅定行動。
一、制定措施,有章可循
20xx年開學初,學校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制定了《XX第十六中學(XX中學)關于學生手機管理暫行辦法》,以及《關于禁止學生攜帶和使用智能手機的通知》;20xx年XX月,根據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xx〕XX號)文件要求,學校再進一步細化措施,而后《XX第十六中學(XX中學):落實“五項管理”之手機管理篇》出爐。
學生手機管理制度全面到位,對手機的危害性、管理措施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部署,這有利于精細化管理,并在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
二、細化管理,狠抓落實
為了讓該制度更好地落實,提升制度執行力,從20xx年開始就展開了系列行動。
1.通過家長會分析學生攜帶手機入校園的利弊關系,并通過學校公眾號、家長微信群及《致家長一封信》等方式將《關于禁止學生攜帶和使用智能手機的通知》、《XX第十六中學(XX中學):落實“五項管理”之手機管理篇》等文件傳達給家長,以期在手機管理方面達到家校合力的效果。
2.通過國旗下講話、全校集會等方式宣傳學校手機管理規定。
3.班會課上引導學生圍繞手機管理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明確學校的管理目的,消除抵觸情緒。
4.德育工作會議中要求段長、班主任學習手機管理辦法并在年段、班級組織落實。
5.通過發放《關于加強學生手機管理致家長的一封信》,組織家長、學生就“同不同意學校規定”“需不需要帶手機進校園”提出反饋意見。從反饋結果來看,所有學生家長都同意學校規定,個別因周末需聯系車輛等原因需帶手機進校園的,均按要求進行申請。
6.設立手機保管箱及校園公共電話
原則上學生不能帶手機、電話手表等進校園,如確有需求,需由家長向學校(班主任)提出書面申請,進校后將手機或電話手表交班主任、生管等統一放置在手機保管裝置進行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同時,學校在門崗、年段室、生管辦公室等處設置了免費公用電話,這既保證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通訊需求,又避免了手機對學校課堂秩序的影響。
7.每學年新生開學前,學校都會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新生入學須知”就手機管理問題進行強調。
手機有效管理工作的前期落實,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為了使這項工作具有實效性,我們做好兩個“重點抓”。
1.重點抓“手機督查”
學校行政、值日教師在午休、晚就寢時段重點在教室、宿舍做好每日檢查工作。政教處、年段長、班主任不定時使用金屬探測儀對學生帶手機情況進行檢查。
2.重點抓“違背誠信”
對違規使用手機的學生,先沒收并幫學生保管,然后對其陳述利弊、循循善誘,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變消極抵觸為積極配合。
三、持之以恒,效果顯著
網絡誘惑力極大,手機管理屬于棘手問題,這一項工作需持之以恒,如果中途松懈,可能就會前功盡棄。兩年來,我校在手機管理方面決不松懈,剛柔相濟,不斷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依賴手機的危害,切實從思想上提升對手機危害性的認識,從而在行動上自覺杜絕將手機帶進校園。
總之,學校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著想,通過系列舉措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學校手機管理制度,如今,學生私自攜帶手機進校園的現象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這為形成良好校風、學風,共同創建一個健康和諧的校園做出了新的貢獻。
當然,手機管理工作艱辛且道路漫長,要想取得完全的成功,我們還需繼續努力。
【中學學校校園手機管理工作經驗總結】相關文章:
中學校園文化標語02-07
中學校園廣播稿04-23
中學校園文化標語09-28
中學校園文化標語10篇02-23
中學校園文化標語(10篇)04-25
學校雙減工作特色經驗總結10-25
學校雙減工作經驗總結05-23
中學校園藝術節活動方案05-31
中學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方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