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愛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愛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工作總結1
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民大量涌入鄉鎮種地、打工或經商等,到我校就讀的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多達21人。為此,我校嚴格遵照《海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工作的意見》及東方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工作》的通知精神,努力完善社會、學校、家庭三結合的網絡教育模式,彌補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讓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家長安心在農場工作。
一、妥善做好進城務工隨遷人員子女入學工作。
凡在我鎮經商和務工的人員在其子女入學時,提供真實有效的工商管理機構和務工單位出具的相關證明,我校就會安排其子女隨班就讀,與本鎮學生共享相同的教育資源。本年度里共安置21名務工隨遷子女,確保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鎮兒童享有同等的政策,享受同等的`優質、公平的教育條件和教育機會。
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本地學生同享各項政策。
我校堅持免費免試入學原則,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當地學生一視同仁,并采取免試入學、同編班級,免收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等政策措施,切實減輕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教育費用負擔。本年度住宿生受助16人。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本地學生同享各項政策,在學生管理、評優獎勵、入隊入團、考試競賽、文體活動等方面與農場兒童少年同樣對待。
三、幫助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樹立學習生活的信心。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大多家庭經濟困難,家長忙于生計,無暇照顧孩子,或者是觀念陳舊,無法科學引導孩子,因此部分學生學業基礎較差,缺少關愛,有很強的自卑感。對此,我校教師經常家訪,并與家長保持電話和校訊通聯系,了解學生校內外情況,經常找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談心,對他們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平時注意鼓勵表揚他們,在各種活動中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在學業和生活上幫扶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xxxx年3月,我校組織全體住校生開展了才藝展示表演,為這些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提供了展現自我風采的平臺,使學生們在活動中找到自信,增強了進取精神,對引導學生積極向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縮小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本鎮學生之間的差距。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大多來自落后的、教育質量不高的農村學校,教育水平、教學進度、早期教育、家長文化水平有著明顯差異,因此學生的學習基礎與本鎮學生差別很大。為此,我校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進城務工子女,加強輔導,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為了能夠盡快縮短這些差距,很多老師除了完成正常的課程外,他們還利用休息時間、課外不辭辛苦,主動為他們無償補課,并向家長傳授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在老師們的無私奉獻中,孩子們在學習上不再自卑,而是不甘落后,有的學生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甚至超過了本地學生。
關愛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工作總結2
胥浦中學處于城郊結合地帶,是外來人口集中地區,我校近些年也接收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入學,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關于做好外務工子女入學就讀的意見精神,我們學校從實際出發,做了一些實際探索,下面匯報如下:
一、多種措施,摸清情況
從xxxx年開始,學校就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針對外務工子女父母的基本情況和外務工子弟的生活、學習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很多外務工子弟由于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并且忙于生計,整天在外務工、經商,與孩子相處時間太少,很難與子女交流,使得孩子產生了孤獨、膽怯心理,形成孤僻性格,并且缺乏對孩子的有效輔導,致使他們的學習成績普遍偏低。
二、成立關愛小組,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為更好地關愛外務工子女,形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校關工委負責對外來務工子女進行安全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班主任則負責他們的學習及生活的體系。這些舉措,既確保了關愛外務工子女活動順利開展,也提高了外務工子女的自我保護,自我管理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三、營造氛圍,健全制度
1、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溫暖
學校將關愛外務工子女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在家訪中,在課堂上,在團隊活動中對外來務工子女充分關注,要求所有教師在學習和生活的各方面多問一問、拉一拉、摸一摸,讓外來務工子女真正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2、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
為了讓確保關愛外務工子女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建立外務工子女檔案。我校在調查研究的前提下,建立了每個外務工子女的檔案和聯系卡。便于老師與家長聯系溝通,配合教育。
建立健全家校聯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師依據建立起來的`外務工子女檔案,通過家訪、電話聯系等方式,了解外務工子女的在家生活情況,指導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外務工子女的父母進行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外來務工子女的制度。在每班外務工子女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外務工子女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外務工子女談心,隨時掌握外務工子女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初一(1)班楊琴,四川人,父母離異后隨母親來儀征生活,學習認真,但不愛運動。班主任張繼老師發現后,詢問后得知其一旦劇烈運動,肚子便會疼痛不已。其家長在張老師的建議下,帶她去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被確診為卵巢囊腫,需手術治療。但她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承擔手術費用。張老師主動幫她申請了困難生生活補助,并幫她從網上查找相關資料,讓她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個真實的了解,打消了她的顧慮。待她痊愈回到學校上課后,又積極主動安排相關同學照顧她,幫她補習落下的功課,使她在隨后的期中考試中仍然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
四、開展關愛活動,快樂成長
學校制定了外務工子女工作實施方案,開展關愛活動,加強對外務工子女的特殊關心和監護,全方位關注外務工子女的健康成長。努力做到對外務工子女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參加。
在經濟上,學校盡其所能,對外來務工子弟進行扶貧濟困,給予關愛。近幾年,胥浦中學在政策允許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讓外務工子女貧困生享受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兩年來共幫扶我校貧困學生三十八名,其中外來子女有二十八名。我校初二年級二十名外務工學生還收到了團市委的青春邀約微夢成真公益圓夢活動捐贈的心愿禮包。
在生活中,關心他們的思想、身體的健康成長。學校每學期都邀請胥浦衛生院醫護人員為外務工子女進行體格檢查,讓他們免費接種健康疫苗。醫生們一邊為孩子檢查,一邊宣講著保健知識,極大限度地關愛孩子,保證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學校每年都會邀請法制副校長到校,為外來務工子弟舉辦一場專題法制教育講座,以增強外來務工學生的法制意識,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法制觀念。
對于外務工子女,胥浦中學的每一位老師不僅僅傳道、授業、解惑,更是時時刻刻扮演著他們父母親的角色,關心著他們的點點滴滴。初二(1)班李方方同學,她總是穿著很破爛,總是臟兮兮的。班主任陳宏香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過調查,原來她家里有三個小孩,父親中風不能勞動,一家人的生活靠母親擺小攤賣水果來維持,家里經濟比較困難。于是陳老師利用放學后的時間找她談心,了解她的思想,鼓勵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來可以改變家庭的面貌。還將自己女兒的羽絨服悄悄地送給她。在我們老師的關愛下,小姑娘身心健康,學習優秀。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居于年級第一,她還連續兩年被評為儀征市三好學生。像這樣的事例在我校還有很多。
為拓寬外務工子女的眼界,學校還定期組織校外實踐活動。我們學校的外務工子弟大多是來自四川、河南等偏遠山區的。由于父母平時工作繁忙,他們很少有機會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針對這一現象,我們主動聯系儀征市團市委,說明情況。在儀征市團市委的組織下,在相關愛心企業的贊助下,5月18日,儀征市團市委組織我校二十名家庭條件相對困難的外來務工子弟,到上海參加榕僑愛之旅青春心愿行活動。兩天的行程是短暫的,但留給這些外務工子弟的印象是深刻的。來自河南的班紫薇同學說:雖然以前我隨父母去過很多地方,但從沒有真正的看過外面的世界,這次去上海參觀,我感到非常高興。今后我們會更加努力學習,不辜負大家的希望,長大做個有愛心的人。一定報答社會上所有關愛我們的人。
由于我校給予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以特別的關愛,從而使得他們能在我校安心的學習,愉快的生活,健康的成長,使他們享受到了與我們本地學生一樣的待遇,較好的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為穩定社會的安定、創建和諧社會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以上是我校在關愛外務工子女工作中的一些摸索,還有待進一步創新。以后我們將更務實工作,不懈努力做好關愛外務工子女工作,讓每一個外務工子女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關愛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工作總結3
20xx年,為適應社會發展,做好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我縣教體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受到了廣大群眾的贊譽。20xx年秋季進城務工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隨遷子女應入學人數2693人(其中小學1934人,初中786人),100%安排入學就讀。目前,我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接收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入學2634人,其中小學1934人,初中786人。公辦學校招收1803人,民辦學校招收831人。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整合城區教育資源,加強城鎮中小學規劃,加快學校建設
1、改擴建學校:城區中小學校積極籌措資金,加強學校餐廳和宿舍樓等硬件建設,為學校接受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工作奠定了基礎。
2、選址再建新校:縣教體局積極爭取政府學校建設投入,落實經費保障,督促學校建設進度。去年秋期,我縣二初中正式建成,招生20班(遠期36班),有效緩解了城區就學壓力。
(二)加強管理,暢通入學渠道,確保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全部就近入學
1、今年秋期開學前,教體局下發了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意見,對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要求城區各中小學校做到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與城區范圍學生同等對待。
2、于今年8月份印發了《xx縣教育體育局關于20xx年城區招生工作的通告》,明確了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的招生原則、招生劃片范圍、招生辦法程序和招生政策,推進了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招生行為的.進一步規范。《通告》下發后,縣教體局對城區學校的招生工作,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問題加強了領導,進行了專項督查,推進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工作的有效落實。
3、在進城務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中,縣教體局強化服務意識,在方城教育信息網上公布入學政策和咨詢電話,在城區的顯要位置張貼《招生通告》,接受家長的咨詢。同時,簡化進城務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手續,根據城區各學校的實際情況,按照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以公辦學校為主,統籌安排,確保了我縣進城務工人員子女100%入學。
(三)完善優化措施,加強教育、幫扶、資助工作,確保進城務工子女進得來、留得住
1、認真組織城區各學校學習關于進城務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文件、政策及相關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學校應擔負的責任和義務,做好了接納進城務工子女入學的前期準備工作。
2、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保證進城務工子女進得來、留得住。要求城區各學校完善制度,把做好進城務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作為學校工作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城區各學校教師提高思想認識,把教育好進城務工子女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多給進城務工子女以關愛,多從正面引導,重視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加強文明禮儀訓練,使他們盡快融入到學校及班級中。要求多從生活上關心,學習上指導,對他們學習興趣、學習水平等,盡快摸清,針對學生不同情況認真擬訂出幫扶計劃。要求加強對進城務工子女家庭進行走訪,做到學校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家長了解學校工作,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要求各學校多創造條件,設計活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互相了解,互相認同,努力構建“多一點關心,少一點冷漠;多一點感情,少一點指責”的和諧氛圍。今年春期,城區各學校開展了“手拉手、一本書、傳友情”活動,充分發揮團隊組織優勢,通過手拉手結對形式,通過主題隊會、紅領巾廣播、雛鷹假日小隊,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學習和生活上的服務和幫助,使他們在讀到一本好書的同時,交到一個好朋友,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記憶。
3、動員各方力量,關心進城務工子女。縣教體局積極聯系團縣委、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形成教育合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開展進城務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努力使這一特殊群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全面發展,爭做優秀學生。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我縣城東新區再新建一所小學,建成后為城區招生緩解壓力。
2、縣政府已研究規劃并將衛莊小學遷址新建,新建學校計劃36班規模,有效緩解城區學校尤其是城區一小、龍城小學的辦學壓力。現在資產處置工作正在進行。
3、縣政府、縣教體局和釋之街道中心學校正在協調有關方面,整合城關二小、四小資源,在魯姚路南原南關小學舊址改擴建一所寄宿制學校,由原來20畝地的基礎上再征地10畝,學校建成后將容納學生1500人。
【關愛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子女隨女方生活離婚協議書06-07
隨班就讀工作總結06-01
子女隨女方生活離婚協議書實用2篇07-09
(必備)隨班就讀工作總結06-09
隨班就讀工作總結(熱)12-30
隨性的文案03-13
隨班就讀工作總結(精選20篇)06-26
隨班就讀工作總結(精選16篇)03-04
高冷又隨性的句子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