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綠皮書》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綠皮書》觀后感1
自從嘗鮮到百度網盤下載好的片子可以實現免費快速播放,我就養成了一個“良好”習慣,看電影,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忍不住想快速播放,覺得看懂劇情就行了,而且這樣更“高效”(當然是節省時間呀)。
你可能猜到了,會有但是。是的,綠皮書是越看越有味道,快速播放會影響觀感和體驗。所以,我就破天荒地以正常速度觀看完了1個半小時多的電影,而且毫無枯燥之感。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電影的主要故事,那就是一位才華洋溢的黑人鋼琴家和一個暫時下崗的意大利白人從互相排斥到成為好友的故事。
電影所處的大背景是美國種族隔離時期。小背景是黑人音樂家因為要去南下巡演,需要招聘一名司機。意大利白人Lip因為超高的人脈得到了這份工作。
一路南下的旅程讓兩人的感情逐漸變好,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各種不公。電影中的黑人只有在表演時才能受到尊重,一下臺就會受到不公。他只能按照綠皮書GreenBook上的指示,去指定的`餐館、酒吧。
兩個人的人格魅力也隨之展現。黑人音樂家的修養與自尊心贏得了Lip的青睞。Lip的處事能力非同一般,這樣的能力
《綠皮書》觀后感2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托尼因為科帕酒吧的封停失去了職業,無奈之下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司機的工作:為一個名為唐謝利的黑人做司機。唐給他提了很高的報酬但要求托尼當他的男仆,為他擦鞋等等。經過一番波折后托尼答應只當他的司機把他安全地送到南方并不使他缺席每一場演出。
唐·謝利,是一位有文化,有素養,有錢,過著托尼羨慕的高層生活,可是只有博士自己知道,他已經活成了木偶,沒有朋友,沒有親人,白人把他當做舞臺上的木偶,捧的很高,下了舞臺同樣不把他當做同類,在黑人眼里他也成了怪物,那種孤獨只有他自己能體會,所以他在晚上的時候只能借酒澆愁;托尼沒錢,沒文化,過的灑脫奔放,可他有一個善良美麗的妻子,溫暖的家庭,這是博士沒有的'。兩個月的旅途令他們各自找到了他們的歸屬,成為了朋友,也都放下了各自的偏見。
“世界上孤獨的人就是因為害怕踏出第一步”,托尼所說的這番話讓我感觸頗深,有時就是缺少了這份勇氣,才使得事情變得不那么美好。與每一個人的交往都要認真去對待,放下偏見與歧視才能贏得他人的認可。
《綠皮書》觀后感3
奔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光環去看了電影綠皮書。
整體感覺不慍不火,比較典型的情懷,整體上輕喜劇的風格,關于種族歧視的話題卻拍的并不沉重。家庭里人情味,兩個極大不同的男人在相處中逐漸產生的友誼還是給人印象深刻。
一個沒什么文化的白人,因為混不下去不得已做了另一個黑人鋼琴家的司機。鋼琴家要去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回演出。黑人鋼琴家有自己的教養和學識卻要適應那個受歧視的環境,混社會的白人靠著充足的`社會經驗幫助著鋼琴家。兩個人在一路的相處中了解著彼此,理解了彼此。建立了友誼。說到底,還是用電影的形式講了一個老套的故事。
這個故事有真人真事的背景,盡管存在各種爭議,我認為藝術加工也無可厚非。能把種族歧視這么沉重的話題,這樣輕松點講出,使人在輕松觀影后有所思考就可以了。畢竟時代在進步,那個年代逐漸遠去。奧巴馬作為黑人都能當總統了不是嗎?
看到托尼那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濃濃的人情味撲面而來。方能理解出自這個家庭里的托尼為什么能和那個高冷的黑人鋼琴家產生了友誼。
對于電影或者文學作品,人情味是永不過時的話題,因為它能帶給人溫暖……在這個越來越冷漠的時間。
【《綠皮書》觀后感】相關文章:
綠皮書觀后感06-13
《綠皮書》觀后感06-12
綠皮書觀后感04-21
《綠皮書》觀后感02-21
《綠皮書》觀后感【熱】06-16
《綠皮書》觀后感【精】06-14
《綠皮書》電影觀后感07-08
電影綠皮書觀后感11-21
電影《綠皮書》觀后感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