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你好李煥英》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1
賈玲是名喜劇演員,賈玲導演并主演的《你好李煥英》是一部喜劇電影,但讓人在快樂的同時也能哭泣。
近年來,穿越類主題的影視作品較多。其主要原因是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事情,但能回去的事情很少。由于回不去,便后悔莫及,便想穿越,便想有一個月光寶盒,能重來一次。
世事莫大于親情,親情莫大于母愛。命運就是命運。努力可以改善,但是很難改變。因此每個人都要全然接受,都要保持本真的'活著,用盡全力去珍惜。
一個普通車間的工人可能學歷不高。但是有一顆本真的心,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和生活。另一方面,現在很多家長可以盡快給孩子報太多培訓班,希望孩子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導致孩子累,壓力大,然后開始逆反,讓父母累,家庭不開心。
其實開心真的有那么難嗎?劇情中,有一臺黑白電視,可以讓一群人開心;有一輛自行車騎,引起了很多人真誠的羨慕。人的一生真正需要的其實很少。
真情實感是真人生,賈玲在電影中更多的不是表演,而是用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來表達他對母親的思念。讓觀眾笑中帶淚,感人至深,不得不佩服賈玲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就這么成功。
人生如果不珍惜,很容易錯過。人們不想錯過,只有珍惜,學會珍惜,才能成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這種珍惜就是認真生活,用心體驗。
在《文心雕龍》中,劉勰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賈玲演得很投入,我看得也很投入。賈玲哭了,我也哭了。生活,其實需要經常感動!
人們常說喜劇的核心是悲劇,所以做喜劇演員真的不容易。他們需要一種。
強的轉化能力,就是把面對悲劇的態度變成一種面對喜劇的態度。就如同茶葉一樣,把苦澀都留在自己的心底,散發出來的時候全是清香。
喜劇并非全都是披著無厘頭的外衣,喜劇也可以體現著一種精神,讓人思考著生活的哲理。這種哲理就是好好生活,用心體驗。
不管未來發生什么,只要勇于憧憬,留給世界的只會是背影;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逝水流年,光陰荏苒,歲月促促,如白駒過隙。常常回憶,常常總結,常常感恩,便能使人生延續!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2
“我未來的女兒啊,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是賀歲電影《你好,李煥英》中賈曉玲的媽媽李煥英所說一句臺詞,戮中了無數人心中的淚點,我就是其中之一。
人生是一場漫漫旅途,途中風光無限。有時,我們會靜靜的坐著,看鄉間夕陽;有時,我們會慢慢地走著,享自在風光。影片中描述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故事,讓母愛與孝親的片斷觸動了漫漫旅途中人們的心弦。
《你好,李煥英》的走紅,加深了我對母愛的理解。片中的賈曉玲經歷了失去至親的痛,感受了天地倒塌的苦。我覺得影片中一幀一畫都不是強行煽情,而是賈玲作為女兒滿滿深深的遺憾。這部電影也并非只是賈玲和李煥英過去的故事,而是全天下大多數親情關系的縮影。
記得歌手費玉清在母親去世后說了這樣一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那么真實,那么扎心。歲月在父母身上留下越來越多的痕跡,使他們衰老得越來越快,我們卻像沒長大的孩子,一直留戀路上的風景,從未認真觀察他們身上的變化,了解他們的內心需要。父母總是費心竭力促子成龍、助女成鳳,一路走來他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大多數的孩子雖未成龍成鳳,也想報答父母恩,但遺憾的是有許多子女的報恩愿望還未來得及實現,就成了一生遺憾。這正應了南京大學蒲熠星的一句話“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但最痛苦的是再也沒有機會說再見。”李煥英是因為意外而去世的,那時的賈玲才18歲。“你說我當你一回女兒,連讓你高興一次都沒做到。”這部電影沒有華麗的詞藻,卻用這句樸實的話語深深鑿在想報恩的孩子心上,而媽媽的.一句“我寶”就讓多少觀眾流下了感恩的眼淚。
這部電影讓我們更早體會了世事無常,不要再想著來日方長,也提前學會了珍惜當下,減少遺憾。人生終有一別,但在那一天來臨之前,請你加倍的——愛你所愛之人。
在人生這場漫漫旅途中,請你緊緊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走。日后的富有不如父母雙手的溫暖,功名的幸福不及父母溫柔的話語。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其實是孝順。
“我以后肯定有出息。”
“那肯定的”
“那你得等我!”
漫漫旅途,希望來處是你,歸處也是你。你好,媽媽!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3
今年的大年初一過得有些異常,破天荒地去影院看了一場新上映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去時雖然有些不情愿,可是看著看著我不知不覺被影片吸引了、代入了、感染了……
影片是以回憶的方式開始的。從一個九斤多重的女孩兒呱呱墜地到她高中畢業。女孩兒賈曉玲在成長的過程中貪吃,笨拙,經常惹出一些是非,但絲毫沒有影響母親李煥英對自我女兒滿滿的疼愛。隨著賈曉玲的慢慢長大,她逐漸體會到了母親李煥英對女兒無私的愛,對生活的艱難。為了安慰母親,她想用一張假錄取通知書哄母親開心,結果弄得啼笑皆非。她雖然令母親出丑,但母親并沒有過多的指責她,還用自行車馱著女兒回家,此時杯具驟然降臨,發生了車禍,母親李煥英受重傷,深度昏迷,女兒賈曉玲追悔莫及,淚如雨下,她覺得虧欠母親的太多、太多。
影片中,賈曉玲帶著極大的遺憾,穿越到了1981年,那時母親李煥英還沒有結婚,年輕漂亮,是化肥廠的一名職工。賈曉玲以李煥英表妹的身份,竭盡全力的為李煥英做一些能使她高興的事情:幫李煥英買電視,艱難地促成排球賽,幫李煥英找對象談戀愛。這些情節是以喜劇的形式展開的,讓觀眾在被賈曉玲孝心感動的同時,又被一些巧妙安排的情節逗的.開懷大笑。
影片的精彩之處在于讓你笑著笑著,突然一個點的轉折,直擊你的內心深處,讓你感動的眼淚奪眶而出。
母親李煥英與父親賈文田領證后,賈曉玲覺得自我該走了,她坐在馬路邊,看到母親為自我縫補的漂亮的補丁,講述著母親為自我縫補衣服的過往時,突然領悟到了此刻和自我共處的李煥英也是母親穿越過來的,一向是母親在陪著她,幫著她完成自我的心愿。賈曉玲哭著、喊著、跑著去尋找自我的母親,并且不時地回憶著和母親的溫馨日常。影片結束時,我意猶未盡,眼淚還一向流著。不僅僅是我,我還聽到了周圍觀眾細細碎碎的抽涕聲,足以可見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此時我也感到女兒的用意。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融合了賈玲的親身經歷,記載了她對已經去世媽媽的回憶和感情。影片是她用最異常的方式來紀念去世的母親,表達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酸。這部影片更大的意義還在于告訴眾人要珍惜眼前,珍惜身邊關愛、關心你的人,愛留人間,不要留有遺憾。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4
新年剛過,不得不提起熱播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我也被這個電影深深的感動著,在觀影的過程中笑著笑著就哭了。
故事里的女主是個笨丫頭,她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一件讓母親開心的事,所以,意外穿越到母親年輕的時候后,她決定,改變母親的命運,讓母親一直高興下去。劇情到這里,正式進入搞笑的情節,無論是裝慘幫母親買到電視,還是讓母親參加排球賽,包括干涉母親的婚姻,這里面,爆笑不斷。就在觀影的人身心得到放松時,劇情翻轉。原來,女主母親也穿越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比女兒早一會兒,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女兒在感恩母親的事,一下子變成了母親對孩子濃濃的愛。不得不說,挺讓人意外的。最后,電影在溫馨的場面下結束,臺下的'我們流下了感動淚水。
如果非要談電影的某個細節,我覺得,年輕時候的母親,安慰尿褲子的女兒,最讓我感動。換做一般人的反應,也許會責怪自己的孩子,好一點的,會告訴孩子沒事兒,下次注意就好。可是,劇中的母親,用夸獎孩子的方式,直接免去了孩子的自責。不得不說,這樣的教育方式,讓人羨慕。
電影是賈玲為了緬懷自己已故的母親拍攝的,此電影確實能給我們產生一些共鳴。雖然我很幸運,父母健在,但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并不多。高中畢業就去了異地上學,大學畢業選擇了留在外地工作。背井離鄉與陪伴父母,這也是很多奮斗在大城市年輕人心中的痛。我們離開父母來到異地打拼,是為了讓父母為我們驕傲,讓父母過上好更好的生活;等我們有錢了,等我們有出息了,等我們實現夢想了……
可惜我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然而父母一天天老去,他們不一定等得起。很慶幸自己在背井離鄉在外地工作7年后又選擇了回家工作,選擇了三尺講臺,選擇了陪在父母身邊,陪在父母身邊的這一年里,感受到了父母的用心良苦和暖暖的愛。
似水的母愛,潺潺流淌,涓涓成溪,但應該有魚蝦在其中玩樂,這汪水才富有生機。世事無常,行孝需趁早。也希望世間所有的媽媽都能被時光溫柔對待。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5
2021年的賀歲檔中唯獨有一部電影吸引了我的關注,那就是《你好,李煥英》。熟悉的朋友們都知道它是由賈玲的同名小品改編而成。很多觀眾已經對這部劇的劇情、套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它不像《唐人街探案3》有那么多之前積累的群眾基礎,也不像《刺殺小說家》有那樣炫酷的特技加持。說白了,《你好,李煥英》就是一部講著以前故事的甚至有些平平無奇的小制作成本電影。
但就是這樣一部小成本電影,以賈玲母親及其生活背景為大環境,極真切地展示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生活條件。
國家經濟開始起航,人們雖然不是特別富裕但卻充滿著干勁兒和希望。在這樣積極向上的環境影響下,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是質樸而熱烈的感情。而李煥英奔向從天而降的賈曉玲時,那張開的雙臂,那一聲“我的寶兒。”蘊含了太多的愛意與溫暖……
女兒對母親的熱愛,是哪怕犧牲自己也想要母親的下半輩子可以花團錦簇,富裕快樂。
母親對女兒的關懷,是小心翼翼呵護著她來到這里的夢想,是哪怕“重蹈覆轍”也不愿錯過。
這樣的母女,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扶持,這樣的歡樂與淚水,正是家人與家人,親情與親情間碰撞呀!
而在電影的最后,當知曉一切的賈曉玲邊哭邊奔跑在那熟悉的街道上時,兩邊的風景也如同回憶一般讓觀眾跟隨著她的記憶而不斷涌現。
母愛,溫柔而無聲,像四月的微風迎面吹來,卻又像萬家燈火熠熠生輝。我愿意讓你參與到我的過去,我愿意始終用自己的方式來守護你的夢想,你快樂所以我也快樂。可是若要讓我用所謂的榮華富貴來錯過你,那我的寶兒,我不愿意!因為我是你的母親,我愿意用一切再遇見你……這讓我想到了疫情之下的我們,只有經歷過失去,重逢時,人們才會將心中最質樸的感情投入在社會中,體現在每個人的身上。這樣的感情可以是同事與同事間的互幫互助,可以是親戚鄰里間的互相關心,也可以是親情,友情乃至愛情的高度升華。
或許在最專業的影評人眼中《你好,李煥英》可能僅僅只是一部及格的電影作品。但放到當前的大環境下宏觀來看,它又何嘗不是一部溫馨而又寓意的影片呢?人們或許是需要感官上的新鮮與刺激,但“平平無奇”的溫暖,又何嘗不像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當母親為女兒的褲子上縫上了可可愛愛的圖案,女兒為了踐行對母親的承諾將八十年代的紅色大眾改成了敞篷。平平常常,萬家燈火,卻是最暖人心扉。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6
如果說喜劇都有一個悲劇內核,那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你好,李煥英》是導演為懷念自己母親而創作的一部“穿越”片。都說細節觸人心,整部影片以歡笑為主,以溫情鋪墊,以細節勾勒。往往一件尋常的小事,便能勾起心酸的回憶,曉玲的,亦是我的,我們的。
故事開頭交代女主人公賈曉玲做夢穿越到幾十年前,尚未結婚生子的母親身邊,和母親以姐妹相稱,共同度過了一段奇幻歡樂的時光。
現實是賈曉玲的母親因為車禍去世,賈曉玲傷心過度,在醫院昏睡著做了一場夢,這場如夢似真的夢,這是現實和虛擬的錯位。影片中間有許多包袱性的故事情節,令人捧腹大笑。看著這些美好,就像看著將要凋謝的花朵。花兒越美,凋落的時候越讓人傷感。影片最后一段,描述了很多賈曉玲和母親的瑣事日常,平凡亦珍貴,溫暖亦殘酷,因為她再也沒有機會經歷了。美好的夢境即將破滅……
一個真實的故事,圍繞著賈玲過世的母親展開,一場時空的穿越,賈曉玲回到媽媽年輕的年代和媽媽對話。樸實又簡單,只是當故人已逝我們才懂得她的珍貴,什么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被完美詮釋。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不管身處何處,父母對孩子的愛都不曾改變,不會因為距離,時間而減少。也讓我想到: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我們對于父母總是覺得理所當然,總是索要,卻從不曾付出。只是因為他們是父母。父母不需要被愛嗎?不值得被愛嗎?導演賈玲給母親的'雙開門冰箱買好了,那件綠色的皮衣也買好了,只是你卻不在了…
這部影片笑中帶淚,通過一些簡單的故事,描繪出了母親給予我們的那些從未知曉的關愛。母親就是這樣,簡單而普通,但在為人母這件事情上,母親做的不簡單,或者是在別人眼中看似的簡單,已經是母親傾其所有了。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母親,或者說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母親。
影片前半段充滿歡笑,后半段讓人淚流滿面,內心伴隨著深深的感動。原來藝術的意義不只是傳遞歡笑,感動和歡笑可以同時存在,這或許就是導演賈玲想要表達的情感。
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電影就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們在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只是我們都是第一次經歷人生,而且生活也從來不給我們學習的機會,我們試著以觀影的方式與電影產生共鳴,以此學習。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7
我未來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歡樂就行了。——題記
相信這句話看哭了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隨著新年的鐘聲響起,影視行業也呈現了許多好看的賀歲電影,供大家欣賞,其中有一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好,李煥英》。
影片是由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喜劇演員賈玲自導自演,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一部電影。她用一部電影彌補了自我對母親內心的遺憾,電影中講述了“賈曉玲”在經歷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之后,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回到了1981年,回到她母親年輕的時候,展開了一場讓人笑中帶淚的故事,令人回味無窮……
人們都說最害怕喜劇演員演杯具,因為一個懂得制造歡樂的人,必須是嘗遍了這世界的苦,賈玲將自我對母親的遺憾想極力挽回,讓母親不吃苦受累演得淋漓盡致。電影中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臺詞貫穿著整個故事情節。
電影中有很多讓我淚流滿面的情節,比如賈曉玲和英子喝醉酒時,賈曉玲對英子說“下輩子咱倆必須得做母女”,還有李煥英說的那一句“我未來的女兒就讓她健康歡樂就行了”這一句話表達了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愛惜,不圖別的,只圖她健康歡樂,我就安心了。當時我和我的母親對視了一下,不用說什么我也明白,她也只期望我能健康歡樂,不貪圖什么榮華富貴。
在電影中,李煥英看到賈曉玲和沈光林的小品表演,但其實賈玲的母親并沒有見到過她的表演,就意外去世了,這也是賈玲的一大遺憾。電影中賈曉玲也和李煥英說過“媽,我此刻是喜劇演員。”“媽明白”這句話也讓我淚奔了,賈玲的最大期望就是想讓她的母親去看她表演一次。
電影中也穿插著許多搞笑的.情景,很好地把握了觀眾什么時候該喜、什么時候該被電影中人物感化,影片同時還加入很多場景描繪,比如夕陽西下和金黃色的稻田及他們在草地散步的情景描繪的出神入化。
這部電影歌頌了母親對孩子的那種無私的愛,同時也表達出賈玲在母親在世時,沒有讓母親感受到關愛而感到無比自責的情緒。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緊緊的握住媽媽的手,哭得淚流滿面。其實每個年代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她們總是想著把最好的留給自我的子女,自我卻默默承受著生活的艱辛。
在此,我期望天下所有的母親都能夠健康長壽,也能平安喜樂。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8
今年的大年初一過得有些特別,破天荒地去影院看了一場新上映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去時雖然有些不情愿,但是看著看著我不知不覺被影片吸引了、代入了、感染了……
影片是以回憶的方式開始的。從一個九斤多重的女孩兒呱呱墜地到她高中畢業。女孩兒賈曉玲在成長的過程中貪吃,笨拙,經常惹出一些是非,但絲毫沒有影響母親李煥英對自己女兒滿滿的疼愛。隨著賈曉玲的慢慢長大,她逐漸體會到了母親李煥英對女兒無私的愛,對生活的艱難。為了安慰母親,她想用一張假錄取通知書哄母親開心,結果弄得啼笑皆非。她雖然令母親出丑,但母親并沒有過多的指責她,還用自行車馱著女兒回家,此時悲劇驟然降臨,發生了車禍,母親李煥英受重傷,深度昏迷,女兒賈曉玲追悔莫及,淚如雨下,她覺得虧欠母親的太多、太多。
影片中,賈曉玲帶著極大的遺憾,穿越到了1981年,那時母親李煥英還沒有結婚,年輕漂亮,是化肥廠的一名職工。賈曉玲以李煥英表妹的身份,竭盡全力的為李煥英做一些能使她高興的事情:幫李煥英買電視,艱難地促成排球賽,幫李煥英找對象談戀愛。這些情節是以喜劇的形式展開的,讓觀眾在被賈曉玲孝心感動的'同時,又被一些巧妙安排的情節逗的開懷大笑。
影片的精彩之處在于讓你笑著笑著,突然一個點的轉折,直擊你的內心深處,讓你感動的眼淚奪眶而出。
母親李煥英與父親賈文田領證后,賈曉玲覺得自己該走了,她坐在馬路邊,看到母親為自己縫補的漂亮的補丁,講述著母親為自己縫補衣服的過往時,突然領悟到了現在和自己共處的李煥英也是母親穿越過來的,一直是母親在陪著她,幫著她完成自己的心愿。賈曉玲哭著、喊著、跑著去尋找自己的母親,并且不時地回憶著和母親的溫馨日常。影片結束時,我意猶未盡,眼淚還一直流著。不僅僅是我,我還聽到了周圍觀眾細細碎碎的抽涕聲,足以可見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此時我也感到女兒的用意。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融合了賈玲的親身經歷,記載了她對已經去世媽媽的回憶和感情。影片是她用最特別的方式來紀念去世的母親,表達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酸。這部影片更大的意義還在于告訴眾人要珍惜眼前,珍惜身邊關愛、關心你的人,愛留人間,不要留有遺憾。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9
《你好,李煥英》上映后,我和家人就一起去觀看了這部期待已久的親情電影。看完之后,催人淚下,一場車禍喚醒了賈曉玲對母親的愧疚與柔情……
20xx年賈曉玲冒充考上大學,她的媽媽不幸遭遇一場車禍。悲痛欲絕之下的她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也就是她出生的前一年。之后她就和當時年輕美貌的李煥英成為了朋友,為了讓她媽媽高興,賈曉玲使出了各種招數,又幫助媽媽買電視,又是幫她相親,也讓媽媽把顏面都找了回來。最后李煥英幫她縫褲子時賈曉玲發現了一個秘密:就是李煥英也和她一樣都是穿越回來的,因為當時母親還不會縫褲子。
看完了電影我感觸頗深,雖然前半部分的笑點不斷,但后來劇情大反轉。中間有一段讓我淚流不止,那時賈曉玲發現廠長的兒子愛上了她媽媽,于是她就想讓媽媽和廠長的兒子成家,生下爭氣的孩子,而母親說了一句話:“我只希望她健康快樂”,當時令賈曉玲瞬間淚崩。
世上哪個母親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生活,不需要掙大錢只需要你健康,這樣她就已經很知足了。“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我對這部電影最深的感悟!父母老去的速度遠大于我們成長的速度,我們應盡所能努力學習,不讓父母操心,并且給予父母更多的陪伴。親情是與生俱來,最俱永恒的一種情感,不要在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有些人坐飛機就可以見到,而有些人我們要坐時光機才可以見到,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吧!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12
看完這部電影想起了那句話:“你討厭父親的平庸,卻不知道他也是個曾經懷揣夢想的少年;你嫌棄母親的嘮叨,卻不記得她也曾是個對鏡貼花的姑娘”。人生,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拿著父母提供的`物質,學著他們不懂的知識,見識著他們沒有見識過的世面,體驗著他們沒有體驗過的人生,到頭來卻嫌棄他們那樣笨拙。
父母不僅給予了我們愛與保護,還給了我們心靈上的寄托,即使所有人都要我們直面成年世界里的現實和殘酷,但父母依舊是我們可以依靠的港灣。
趁時間還來得及,給他們最好的愛和陪伴,因為陪伴才是世間最長情的告白!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10
這件事要從年三十開始說起,我聽朋友說“抖音”有免費抽影票的活動我就打算參加這次活動,我先和我的家人說這個活動可除了姥爺以外的所有人都不相信,我心想不信你們早晚會后悔的!很快抽獎的時間到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按下了抽獎按鈕3。2。1,我緊張的把眼做做睛瞇上!可惜我并沒有抽到。我生氣把手機丟到一邊,就在這時姥爺說:“孫子你看看我這個是不是中獎了。”我湊到姥爺的手機邊仔細一看。天啊!居然中獎了還是兩張。我興奮的和全家人分享這件事。他們的眼神也從難以置信轉變為深信不疑。
第二天一大早便開始在“淘票票”訂《你好,李煥英》的門票,還好,總算搶到了兩張。我們9點到影院看電影。
賈玲是主演也是導演,她的媽媽名子叫李煥英,本是一個慈愛的母親,卻在賈玲考上大學的那一天因車禍而去世,賈玲也穿越到了1981年,那時的李煥英還是個少女,但賈玲從小就沒有干過一件值得媽媽高興的事情,終于長大了考上大學,有機會報答母親了,可惜母親已經不在了,這就是真實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體現,賈玲也想通過穿越這段時間,從而讓媽媽高興一回。
這真算是一個遺憾吧,好不容易考上一個大學,還沒來得及為母親掙錢就發生了意外,賈玲趴在李煥英病床上哭著說出這些話,李煥英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就好,這也許是做為一個母親對孩子最基本的要求吧。其實,李煥英也是穿越到1981年的,在賈玲從天上掉下來時,是李煥英跑過去墊在她身下;而在賈玲和沈光林跳二人轉時,她在臺下邊哭邊拍手;在賈玲坐車去學校時,她不舍坐車返回而冒著大雪步行回家......這一舉一動都是為了賈玲的幸福快樂,所謂親情就是如此簡單而重要。
看完這部電影以是下午出了影院我問姥爺哭了沒他說沒有的事。可我卻看到他那紅了的眼角。
看過這部電影我發現,每個孩子的母親都是如此,讓孩子健康快樂是母親最大的愿望,而我們眼中不僅要有自己,還要顧及著父母,請珍惜與父母一起相處的時光吧!有時,只有真正失去時,才能更深的感到她對你有多重要,我能夠理解賈玲內心的那份孤寂和難過,痛失母親,誰不是如此呢?母親真偉大。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11
經常上網的同學應該知道賈玲自己導演了一部電影叫做《你好,李煥英》從宣傳片和一些博主的視頻當中可以看出這是一部不錯的喜劇,但是前面有多好笑,后面就有多好哭。
電影主要講述了賈玲和她母親李煥英的故事,從20xx年賈玲拿的冒牌考入名牌大學開始,在回家的路上,在和母親回家的路上,出了車禍。賈玲在病床上哭的時候意外地回到了自己母親的年代1981年,她先是聽到了電視發出的聲音,然后看到了黑白的畫質,就開啟了危險的穿越,然后壓到自己母親的年輕時候,到了醫院之后,她扮成了李煥英沒見過的親戚,和她每天呆在一起,因為她的母親在中年的時候總是被一個叫王琴人壓一頭,因為王琴在中年的時候,在買電視上的時候,王琴拿到了全廠第一臺電視機,兩人甚至為此大打出手,賈玲扮成盲人還有一個失聰的弟弟,用了群眾的的`內心買到了全場的一臺電視機,她知道自己的母親在年輕的時候總是錯過一些好的東西被王琴占領。
她幫母親相親因為她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一件讓母親開心的事,就覺得母親可以不嫁給自己的父親會過的更好,更快樂,更幸福。就像她說的一句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事一點辦法都沒有”,但其實是卻是李煥英和賈文田(賈玲的父親)領證了,并說出了宣傳片的一句戳人淚點的話;“我未來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
可她漸漸意識到不對她在和媽媽的朋友李琴自己的母親,自己的母親以前不會縫褲子,后來才學會縫可愛的小動物,她知道自己的母親也一起穿越回來了,所有的畫面全都出現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小時候闖禍,但卻有一些驕傲的事,跑步第一卻把褲子磨破
看著這些畫面讓整個電影院氣氛沉了下去。讓我鼻子一酸的一幕是,李煥英先穿越過來,看見了自己的女兒從天上掉下來,李煥英看見了,沒來得及反應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向她掉下來的方向跑去,喊著;“我寶,寶。”把自己摔傷了,賈玲沒有摔傷。
我忽然意識到,不管是我們學走路或者騎車,都會因為母親在身后,不怕摔倒受傷因為我們知道背后有人在保護我,不會讓我受傷。觀閉電影,不少的人還沉浸在那種感動中,她回到1981年為的是讓自己的母親更開心高興,彌補前些年的過失深情之極,令人潸然淚下。這部電影為了懷念自己的母親,由真實故事改編拍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想要干什么,就現在吧!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12
《你好,李煥英》于20xx年2月12日正式上映。這是一部關于母親的電影。一個普通的工人,一個充滿遺憾的生活,反映了一個普通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賈曉玲飾演的賈曉玲是一個普通的工廠孩子。在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之后,她發現自己一無是處,這不僅使她母親的臉變得遲鈍,甚至成為別人嘲笑她母親的理由。我甚至不記得什么時候讓我媽媽開心地笑了。看著母親頭上的白發,賈曉玲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在一場起起落落的鬧劇之后,賈曉玲意外地回到了她母親在20世紀80年代工廠的大門口,這部電影的故事也在此刻拉開了序幕。
我非常感謝我的同事們,他們把我拉到一起看電影。如果不是因為他的邀請,我可能會錯過這部精彩動人的電影。作為一個在同一個環境中成長并在類似環境中工作的人,我對賈曉玲的經歷感到同情。我的父母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撫養我,但我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讓我的父母快樂。眾所周知,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們可以安全地工作,快樂地回家。
自從我加入這項工作以來,我已經工作了五年了。由于我逐漸熟悉了工作場所的環境,我降低了對工作場所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的警惕。我無意識地把工廠里的這些危險因素視為一個小問題,并放松了我的警惕。看似明亮整潔的生產廠,到處都是高壓和高溫管道,以及隨時運行的電動轉換,到處都有風險。回想一下進入工廠時的安全培訓。那一幕的痛苦教訓案件實際上離我并不遙遠。也許我的疏忽已經成為我終生后悔的原因。人們在熟悉的地方工作得越多,他們犯錯誤的可能性就越大。想想這些曾經讓我頭痛的.大真相,我現在感覺特別親切。正是這部電影讓我重新理解了我的安全和健康對我的父母和我的家庭是多么重要。正是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父母對孩子健康和幸福成長的最大期望。從現在起,我將更加認真地學習我的專業知識,閱讀公司的相關規章制度,并牢記我的安全責任。做好預防生產現場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的工作。用你自己的行動讓父母的關心不在落空;用你自己的改變讓你父母的笑容更燦爛。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13
帶著孩子看《你好,李煥英》,剛開始大家笑的可開心了。可是當劇情反轉(好像是我第一次沒有猜到劇情),淚水便控制不住的流下來了。孩子在我身邊,轉過頭來看著我,我想控制卻控制不住,伊伊還沒有到能夠理解父母為什么會哭泣的時候。在劇情高潮部分,在我們淚眼婆娑之際,前排有一個觀眾突然沖出了影院,隱約看到她在揉拭著眼睛,應該是控制不住自己了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好的藝術作品能夠深深的撞擊受眾,就因為這淌在影院里的無數的淚水,我就認定這部電影要勝過今年春節檔排片最多的《唐探三》(雖然我還沒有看)。
在劇中,李煥英說,我未來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是母親對孩子的真情告白。賈曉玲一心想讓母親為自己驕傲、自豪,這也是每個孩子心中的愿望。但是母親們要求的可能并不多,也許健康快樂其實才是真正的成功。優異的成績,驕人的工作,傲人的財富。這些其實都比不上心靈的滿足。中國人從來都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我們中國人活著的一個最明顯的動力就是為了父母,為了子女。做父母的要為孩子準備一切,讓他們幸福。做子女的想要“立身揚名,以顯父母”。有的時候,因為這,彼此傷害。而更多的時候,因為這,彼此成就。有最好的父母才有最好的子女。反過來,最好的子女身上從來都映射著父母的光輝。
看電影時,我想到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同樣的想要讓母親得到光榮,同樣的“子欲養而親不待”,同樣的“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個讓我印象極深的情節是,賈曉玲讓母親做車回家,她甚至要看到母親買票,然后心安理得的走了,卻不料母親會退票,走進了茫茫的大雪中。穿越回來的賈曉玲看著雪中母親漸行漸遠的身影痛哭不已。而這就是母親,而這就是為母則剛。史鐵生說,孩子的痛苦在母親那里是要加倍的。而這樣的感覺,深陷痛苦中的'年輕的他是不會有的。這就是人生吧,我們感謝史鐵生,感謝賈玲給了我們觀照母親的視角。而這種理解,這種智慧,也許真的無法復制粘貼。
我們都無法回到過去,就像目下我的孩子也許不久就會忘記父母今天看電影時流下的眼淚,她還在問,你們為什么哭啊?我們都希望有能回到過去的能力,因為很多東西一旦過去就再也無法回頭,如影片那熟悉的黑白照片,父母年輕時候英俊美麗的容顏。我們也在逐漸老去,逐漸老去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就是真正長大的過程。真希望年輕的時候,就能有年老的智慧啊!娑婆世界就是這樣令人悲欣交集!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14
如果給你一次穿越的機會,你想怎樣用?好好學習,權傾天下,估計你我的答案都不會相差太遠。《你好,李煥英》是賈玲對于剛才那個問題給出的答案,她答案很異常:我想穿越到,我媽結婚前!
世界完美的情感有許很多種,唯獨父母之愛,這樸素無求。有時候是刻板、嚴厲、不可理喻,其實歸根到底全是給予,全是承載,全是包容,全是愛。《你好,李煥英》中當女兒高速墜下時,母親只會滿懷擔憂雙手去接她,口中還要喊:我的寶!可是她的寶體重已經將接近200斤,奮不顧身不自知,也無需他人知。而有朝一日,一旦體悟,卻發現自我其實蒼白無力如孩童,只能如賈玲一樣,一路狂奔,哭喊膝行至母親腳下:下輩子,換我來當你的媽!
子欲養而親不待,無法彌補的遺憾,經過光陰實現了和媽媽的對話。媽媽們仿佛都一樣,總愛嘮叨,可是我們忘了他們也曾是花季少女。當我用自我攢的`零花錢給媽媽買了護膚品,她就嘮叨,為啥要亂花錢?我說你能夠送別人,她卻說是你送的,那可不行。有一種冷,是你媽媽覺得你冷。無論多大,你在媽媽的眼里永遠都是孩子!
《你好,李煥英》里有很多感人的細節。賈曉林開著敞篷車,車牌號HY1012,那一天是賈玲媽媽李煥英的忌日。在電影的一張大合照里,賈玲媽媽的扮演者穿著綠色皮衣,這是賈玲買給媽媽,卻因為媽媽意外離世,沒能穿上的那一件。電影看完,我也哭成了淚人。
賈玲的母親去世了,作為女兒,她努力讓全世界有更多的人明白她的母親,認識她的母親。她要讓不認識她母親的人認識她,讓認識她母親的人牢記她,最終她還要將她母親的名字寫進教科書——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票房破30億的女導演叫做賈玲,她的處女作《你好,李煥英》是一部懷念她母親李煥英的電影。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遠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以往無悔的付出,用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后,母親的愿望從來不求我們有多出息,只盼我們能健康歡樂的生活,就是她最大最歡樂的心愿。愿我們能陪父母,多說多孝順父母!
大年初一,感激這部電影,在流淚中,我明白了許多,在我還有足夠時間陪伴父母的時候覺醒,這碗雞湯唱得太有營養了!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15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愿意把自己的悲劇故事抽絲剝繭展示給大眾,本身就是一種勇氣,更何況是以喜劇之名。
20xx年,賈玲在喜劇總動員的舞臺上上演了一部封神之作——《你好,李煥英》。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前半段笑成花,后半段哭成狗。而這次,賈玲把它改編成電影,搬上了大銀幕。
看點:真情流露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親子關系中最深的遺憾,《你好,李煥英》放下了這種遺憾,把對于不可抗外力的糾結,變成了能夠掌握主動權的一次風風火火、充滿喜感的行動:主角賈曉玲意外穿越回80年代,想要通過自己疑似“婦聯工作者”的努力,以閨蜜的身份,讓年輕的媽媽收獲更好的'青春、“更高興”。
于是影片得以用藝術化的形式,幫助那些抱憾的人們消解念念不忘的執念;也提醒那些幸運的人們,珍惜身邊的親人,在仍有機會的時候,能將電影里虛構的、其實無法真實擁有的相遇,落地為現實中的陪伴、不留遺憾。
影片“笑順爸媽”的宣傳語,表明了創作者的美好期望:讓爸媽由衷地笑出來其實很簡單,你的出現、你的陪伴就是他們最好的禮物,在死亡將你們分隔之前,一切都可以用“笑”來平復。這也許就是創作者在實現喜劇的逗趣功能之外,想要觸發的現實寄托。
看點:神仙陣容
電影不僅有出演小品的原班人馬:張小斐、陳赫,更是有“大哥”沈騰重量級助陣,魏翔等經驗豐富的喜劇演員也紛紛加盟——堪稱“神仙級”陣容。沈騰、陳赫的喜劇感自不必說,張小斐的相親系列小品,當年也是火爆全網。相信有了這些實力演員參演,影片的質量也會非常有保障。
看點:真實布景
在電影“1981留念版海報”上,是一張寫有“一九八一年和媽媽留念”的帶有鋸齒的老照片,背景是那個年代人手一冊的影集,打開很多人心里封存的記憶。影片在布景、服化道、宣傳物料等細節設計上,也還原了關于上個世紀80年代的記憶畫面:樸實的廠區風貌,文藝匯演的舞臺,國營商店,李煥英的麻花辮,沈光林的白襯衫、毛背心和鴨舌帽……
作為導演的處女作,在高手云集的春節檔上映,也是頗有勇氣的選擇。讓我們懷著期待的心情,大年初一去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