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長安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觀長安,它用一座又一座的建筑,堆砌起了大唐王朝的榮辱興衰,堆砌起了君王將相的悲歡離合,堆砌起了平民百姓的喜怒哀樂。
長安,我愿你一世常安。
隋起· 村
隋文帝楊堅建國以后,仍然居住在歷經了七百八十年滄桑歷史的漢朝宮殿之中,一天他無事路過楊興村,發現其地勢平坦,位于龍首原以南,向陽且無北風,而且隋文帝姓楊,被稱為“大興公”,所以他認為楊興村是上天賜給他的寶地,便召了設計師宇文愷,讓其以楊興村為中心修建都城,并把長安城改名為“大興城”。
一座小村莊的炊煙裊裊,在歷史的快放中逐漸被城門的莊重威嚴,人群的熙熙攘攘所替代,留下的卻是唐長安城的無限繁華。
觀楊興村,在它的華麗蛻變之中,感受君主的家國情懷。
盛世· 池
楊貴妃的天生麗質,促使唐玄宗在公元七百四十二年至七百五十六年這十四年間,把華清溫泉加大擴充,改為華清宮。白居易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史書記載,楊貴妃駕臨華清池次數高達四十三次。唐玄宗一邊坐在涼臺邊飲酒,一邊聽著陽春白雪,看著宮女服侍貴妃洗浴,期盼美人出浴時的容光煥發。
就這樣南依驪山,北臨渭水的一泓溫泉,卻蕩漾出了他們的愛恨纏綿,浣洗出了盛唐的繁華無限。
觀華清池,在它的奢侈氣派之中,感受帝王的浪漫愛情。
轉折· 門
安史之亂的一聲令下,逼得盛唐無處可走,匆匆謝幕。安祿山的軍馬直逼長安城,皇帝卻還沉醉于鶯歌燕舞。當朝宰相楊國忠勸皇帝悄悄逃跑,監察御史高適卻堅持誓死守城。但此時的唐玄宗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拼命三郎了,他一邊鼓勵軍民堅持到底,一邊拉著貴妃心腹偷偷從興慶宮跑到了禁苑,從延秋門逃出了長安城。
延秋門邊,安史之亂的刀光劍影還是刺破了唐玄宗華美的夢,這個愛江山愛美人的君王終究沒能給我們一個地老天荒的盛唐。
觀延秋門,在它的思緒萬千之中,感受帝國的淡淡憂傷。
落幕· 鎮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朝廷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各地節度使此消彼長。唐昭宗因王珂、王珙爭奪河中節度使的繼位權而左右為難。一時長安城軍閥云集,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唐昭宗不得不從啟夏門一路逃至如今的引鎮。因此,后人就傳說,古代有位皇帝在這里迷路了,當地的老百姓牽著他的馬帶他回了皇宮,這里便被稱為“引駕回”,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引鎮。
盛世繁華終究不過一瞬,能守到最后的,也大概只有百姓們居住的引鎮了吧,可它早已沁入微涼,不聽眷戀,不訴離殤。
觀引鎮,在它的人來人去之中,感受王朝的失意落寞。
……
在許多個無意中,我舌尖觸碰的一麥一粟,一菜一湯,都流轉著大唐土地的味道,我踏足的每一塊磚瓦,每一片土地,都沉吟著繁華盛世的傳奇。曾經的歷史過往,已是尋常,曾經的君王將相,已成篇章,但這一座又一座古老的長安建筑,讓我的思緒在大唐的歷史風煙中肆意縈回——長安,你那時的輝煌與文明,張揚與柔性,早已滲透進我的血脈里,烙印在我的骨髓上。
鼙鼓響,踏碎清夢一場;一壺瓊漿,換我平生思量;一身月光,醉看水榭霓裳;一只游舫,湖上晚風夜涼;一襲輕裝,唯愿長安,一世常安!
【觀長安有感】相關文章: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最新09-20
《長安十二時辰》觀后感11-13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小學生09-25
夢回長安作文12-19
長安公園作文12-19
讀《長安的荔枝》有感02-20
觀《故宮》有感02-22
觀《飛天》有感01-15
觀《旗艦》有感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