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穹頂之下》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穹頂之下》觀后感1
今天下午我看了柴靜的《穹頂之下》,有朋友說我現在看太晚啦!意思是說環境保護概念股今天暴漲,不,不晚!我看這專題和股票無關。環境保護概念股先知先覺資金在3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抓住大底買進了,好多上漲近十倍。絕大多數粉絲都知道現在價位的環保股不是我的菜。反而,環保股的對立面那些高污染行業是我現在的持倉,比如煤炭、造紙,石油,有色,鋼鐵,電力等。投資是很內斂很個性的活,你追高也好你抄底也好;你搞技術分析也好你研究基本面也好;你聽消息也好你搞量化也好;你什么都搞也好~~~只要你的方式能長期在這個市場盈利你就堅持下去,別管什么是投資還是投機?那些都是偽命題。我無數次說過:投資里賺錢和虧錢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浮云。"記住!一定要長期的時間來驗證你的投資方式,別幾百年搞到一個漲停板就來跟我說,我鄙視你然后再拖你出去。哥我以前每年十幾個漲停板,去年開始已經不止了,但我并不需要漲停板,我要的是總凈值的上漲幅度。每一次買股票從來不是沖著可能出現的漲停板去的,但卻很多時候我就遇到漲停板,而且從頭吃到尾。就好像我從來屏蔽消息面,但很多次我買了股票不久就出現利好。為什么會這樣?這是秘密。OK!這篇不是寫股票分析的,到此為止。我們還是回到柴靜的《穹頂之下》~~~
這專題絕大多數人的反應是震撼。我倒沒有,因為環保和我的關系很奇怪,我天生就對環境有很大的愛心,我非常的熱愛大自然。青山綠水,一草一木都能給我帶來很輕松很安定的感覺。一直覺得這地球所有的東西都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我們只是一個暫時的使用者。我很小很小開始懂事時我就從來不浪費東西(我身邊的親人朋友可以作證),并且對別人的浪費行為很憎恨,盡管是浪費他自己的東西。浪費是可恥的!
專題里面的一組組的數據大家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觸目驚心,無可救藥,千瘡百孔,腐敗,麻木,墮落,無奈,無助,認命~~~我們知道現在的環境污染很嚴重,但究竟有多嚴重呢?這些數據給我們量化了出來,不再讓我們只停留在想象,確實也超出我的想象。我覺得大家不要只停留在看,不要震撼、訝異之后就忘了。我們要做,我們不能改變現實但我們能做好自己,你做好自己了你就改變了一點點現實。
來說說我自己,不是要人家都學我,只是一些榜樣一些參考。下面這張圖左邊是三張電費單,每張一個月,各42元43元46元,也就是說我每個月的電費不到50塊;右邊這張圖是我最近三個月的水費單7元,9元,10元,每個月多數時候水費不到10元,這里面還包含1.5元的垃圾費。這可是352平米的居所,這可是我的工作在家里也就是說我長時間在家里消費的數據,驚訝吧?專題里面建議人們5公里之內盡量不開車坐公交,我太多時候5公里以內是走路。在廣州生活工作時更經常。當然,如果我說我只是為社會節約能源可能大家要拍磚了,更主要的原因是我要鍛煉,另外我覺得散步真的是很美好的事情,同時被動節約了能源。現在在澄海在農村,我也是經常走路,人家都覺得怪怪的.。一個無比正常的樸素行為多數人都覺得很奇怪是不是社會的悲哀?幾年前人家看電視云南干旱,發出很大的感慨,甚至流下了淚水,然后我觀察這些人沒有幾天還是依然習慣性的浪費著水資源。請問?你那淚水怎么解讀?人的劣根性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人很奴性于自己的習慣,即便是錯誤的習慣,人不喜歡改變,改變的不確定性總給他們帶來不安全感~~~
有些人總是不斷的向大自然索取,有些人總是不斷的保護著大自然;有些人覺得來到這世上是來消費的,有些人覺得來到這世上是來付出的。一種力量的存在同時也就存在了力量的對立面,制衡。
這是一篇說教的文嗎?可能是吧!文于有緣人,看得懂得人會看懂。
《穹頂之下》觀后感2
最近網絡上藍黑與白金不斷混淆著我們的視覺,開學風也不斷襲來各種版本。正想著該寫點兒什么的時候,突然看到央視辭職后的柴靜,自費近一百萬調查探尋問題的答案,這部由母親柴靜完成的紀錄片《穹頂之下》,不由得讓我們沉思……不得不讓我們震撼。剛剛大學畢業的我們,是一群希望改變世界的人,期望著在未來世界變得更好更方便。我們在科技的路上高效地奔騰著。然而,有一天,我們發現這個世界已經病了。我們引以為傲的陽光和空氣,不再是那么美好,當呼吸干凈的空氣變成一種奢侈,當孩子再也看不見星星,當你不再放心把自己守護的生命,交到自由世界的廣闊戶外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么?我們又能做什么?
我只知道,作為一名火力發電廠的普通電廠工人,我很驕傲我們公司為了給_1機組脫硫提效,為了環保減排,于_年_月_日正式啟動了濕式電除塵器技術改造。直至今日無意中登高而望,才發現不知不覺中,這座鋼架結構的大家伙已經初顯輪廓。我也知道,這是我們公司對環保減排的極大重視。我更知道,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參數。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的燃煤火力發電廠,環保減排我們一直都沒有間斷過,我看見了,我們為之努力了,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從未停歇。
是啊!正如柴靜在視頻里所說的那樣,除了悲觀,我們還可以有更多的作為。請相信,天空會更藍,世界會更美!就像我們小時候那樣。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后感600字2
很久以來就非常敬重這位美麗的央視記者,佩服她敢于直面社會最危險最黑暗的行為和一些最尖銳的社會現象,繼而和它們作斗爭,全然不顧個人安危,敢于說真話,在這個噪雜的社會用她最大的聲音呵斥了諸多無恥或者麻木的靈魂!她是新聞界鮮有的有擔當,真正具有新聞傳播職業素養的媒體人,這種精神這種責任感不能不讓我們贊嘆!片子長達一百多分鐘,以女兒生病她辭職在家照顧女兒展開,〝在照顧女兒的過程中,對霧霾的感受越來越強烈〞。霧霾嚴重時,擔心孩子生活在污染的空氣中,因此一直把女兒關在家里不敢讓她外出,她害怕有一天女兒會問〝為什么老把我關在家里〞。〝霧霾是什么〞,因而啟動了霧霾調查。為了這個調查,她自費百萬,歷盡千辛萬苦,頂著巨大壓力,輾轉奔波多個國家。她的這種偉大的母愛之情以及由母愛產生的對全社會的'博愛之情,不能不讓我們為之動容!忘了自己從何時起,每天早上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習慣性的拉開窗簾遠眺一下,看看視野有多遠,清不清楚,是不是有霧霾;臨出門前我總是習慣性的看看手機里空氣質量預報,顯示〝良〞的日子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或是重度污染,從沒出現過〝優〞,因此出門戴口罩也成了常態,雖然只是一種心理安慰。當空氣重度污染時,說實話真的不想出門,但是沒辦法,得上班。每到此時,多么想自己是西游記里神通廣大的孫猴王,一口氣把霧霾吹走;或者特別期盼冷空氣到來(雖然我很怕冷),因為每次冷空氣過后,我們總會享受最多一天半的藍天白云(多次觀察的結果)。在霧霾常態化的今天,僅僅一天半的藍天白云也是奢侈。
霧霾的危害早就耳聞,但是看完紀錄片后更震驚于它的危害之深。可怕之處。看得觸目驚心,看得心痛沉重!柴靜從對中外權威專家的訪談。對科學問題的細致分析。對專業數據的通俗解讀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
另一方面,政府也應做好監督工作,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讓那些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尋求眼前利益的現象和行為沒有容身之處。 真心希望紀錄片《穹頂之下》能喚起這片土地上大多數人的良知與覺醒,讓我們同呼吸,共命運。
《穹頂之下》觀后感3
首先說一下我自己的生活環境:從小時記事起我就生活在山東省微山縣的一個普通鄉下村落。直到去年考上大學,自己才算真正的走出眼下的這一畝三分地。作為1993年出生,一個出生在世紀之交的幸運兒。20年間,自己有幸親眼見證啦自己家鄉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追求溫飽,到享受生活;從拼命的蓋房,到安家縣城;從以農為生,到集體務工;從真實的落后農村,到徹底的小康社會),當然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也親歷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切的變化與進步都與當時國家的經濟體制,煤炭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以前的我為自己的家鄉感到幸運,幸運在我的家鄉的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尤其是自己所在的鄉鎮,大大小小的煤礦更是遍布在自己村子的周圍。說是被煤礦包圍,其實一點也不會夸張。正是由于煤礦數量的增加和煤炭資源的大量開采,因而有啦前幾年大批煤場和一些洗選廠的如春筍般拔地而起的局面。企業的發展直接帶來的就是人們就業機會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鄉村面貌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時也伴隨著公路上汽車的擁擠,空氣中大量煤塵的彌漫,大片耕地的.塌陷,地下水的污染和漸漸枯竭。更有一些人因為煤炭而一夜暴富,造成地方的消費力和購買力不斷提升,房地產業的不正常擴張以及官員腐敗加劇。而現在隨著國家經濟的轉型,在經濟新常態的轉變中,煤炭產業逐漸沒落,()一些以前的暴發戶更負債累累,更有甚者家破人王。直接造成的便是房地產業泡沫和政府的幾十億的負債。
誠然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犧牲給我帶來啦可觀的經濟效益確實。但現在我們是不是是時候應該想想在自遠及近枯竭,環境不斷惡化的今天,作為政府,作為普通大眾我們又該何去何從。是忽視?抑或行動?
最后說一下令人聞之恐懼,頭皮發麻的癌癥。放在以前我們應該無法想象小小的一個村莊,總計大約幾千的人口, 每年卻又不下五六位的人死于一些以前聞所未聞的疾病,這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癌癥。看看村里一些熟悉的人死去,其中不乏一些正值壯年,上有老人,下有兒女的年輕不幸者。因為奇怪,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還迷信的認為是不是我們村的風水出啦問題。慶幸由于現在電視上一些新聞對于環境問題的大量報道,我明白真正的原因在于那每天空氣中彌漫的煤塵,那公路上每天飛馳的拉煤車,那每天轟鳴的機器,那路邊路邊水溝里隨意排放的洗煤剩下的廢水。從五年前我慶幸自己家鄉有著豐富的煤炭的資源,也確信我們的生活將因為煤炭而徹底改變。五年過去啦,生活也確實地發生啦改變,但現在大量的事實,讓我開始懷疑,作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我們,并且以后若干年也將繼續地生活下去,對于煤炭,到底是機遇,還是災難?
不可否認一部紀錄片能夠在一夜間引爆網絡,更是兩天間破記錄的播放過億。這背后除啦選擇啦霧霾這一大眾敏感的話題,柴靜略帶煽動性的演講以及大量的科學和事實依據之外,肯定也和發布者的精心的策劃注定分不開。這其中包括啦選擇啦在新環保法剛剛實施,兩會召開在即的恰當時機,人民網和眾多傳播平臺的大力推動和視頻內容的精心選擇等等。但我們應該相信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去關注這部人們期待已久的紀錄片,關注環保,關注霧霾。從而真正的能夠喚醒我們的民眾,倒逼我們政府,去改變,去行動。作為一位媒體人一些觀點一些解釋可能在一些專業的學者看來確實不是那么的準確,存在一些的偏移和個人誤解,但這應該是在我們所能包容理解的范圍之內。對于一些人的謾罵甚至詆毀自己也真的不能理解。
最后作為一名生長在新世紀的普通學生,真心認為這個社會確實需要更多的"柴靜",去呼吁,去行動。
《穹頂之下》觀后感4
就在兩會籌備之際,柴靜將她的調研資料都提交給了全國人大,引起了有關部門和專家的高度關注。也就在20xx年初的臘八節,她站在了星光影視園的演講臺上,面向觀眾和攝像機背后的大眾,心情起伏地講述著霧霾是什么、它從哪里來、我們怎么辦不需要任何講稿,那些想要說的話,已經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上線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億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訪、一組組的對比、一個個的案例、一串串的數字,令聽眾們不禁陷入深思。與人們休戚相關的大事讓觀眾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運”在這樣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號,而是實在緊迫的問題。
拜訪國內外多家研究大氣污染的權威部門和學術機構,調研污染空氣的企業、事主及其背后的執法困境,柴靜用了數百個數據、幾十張圖表,為我們撥開霧霾背后的層層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對低質、前端缺少清潔、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這些問題的監管執法又很難落實。沒有嚴懲不貸的手段,就難有改進和創新,就會讓金山銀山和礦山毀掉青山綠水和藍天。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擔當曾為新聞媒體人的社會責任。關心每個人健康,帶給每個人希望,這不是女神是什么。
當然,個人調研畢竟并不專業,難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一些內在的關聯性還不直接,一些系統的解決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啟蒙引導的科普作用,讓人們對霧霾、空氣乃至水源清潔等諸多令人怵目驚心的環保問題倍加關注。有關注就會有監督,有呼吁便能有進步,而認識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往往能決定至少是影響解決問題的速度。我們衷心期待著互聯網的公民行動精神,能夠盡早盡多地從線上走到線下,能夠從一人一事一時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變。
據柴靜自述,促使她展開霧霾調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兒沒出世便患有腫瘤,從一出生就接受手術,因此她決定辭職,打算用相當一段時間照顧孩子,并幫助更多的孩子尋找霧霾的真相。柴靜這種因為心底有愛惜而去做什么的初衷的確讓人感動,不過,我們不禁思索這樣的調查報告的撰寫者為什么是柴靜我們更加希望下一次這樣的報告不再是公益性質的個人調查,不再是柴靜和霧霾的私人恩怨。柴靜的聲音,打開了一個黑匣子,應該讓更多的民眾“看見”,也需要讓更多的高層聽見,正如人民網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頂之下別讓柴靜太孤單”。
新的《大氣防治法》正在醞釀,環保部門和環保組織的權力將被加強,也許能就此長出“銅牙鐵齒”。然而,我們不應就此靜默等待,而應立即采取行動,因為,每一天我們都在呼吸,每一天我們都被傷害,我們又豈能等待作為個體,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多,但縱觀歷史,許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發于每個微乎其微的努力匯聚起來的力量。公眾監督的力量是絕對不能低估的,因為它無處不在,特別是在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網絡覆蓋如此廣泛的'今天,群眾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暢通,我們豈能懶于作為從公權力部門抓起,落實各項法規,重拳懲治不作為的部門、鉆空子的企業、無視法的個人;從身邊改起,與有污染的企業、有揚塵的工地、冒黑煙的車輛、排油煙的飯店作堅決的斗爭;從自己做起,少燒煤爐子、少開私家車、少買排碳量大的企業產品包括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書賺來的百萬稿費拍攝和制作了這部讓人震撼的紀錄片,以及由此引發人們對環境保護、綠色發展、能源體制改革話題的升級式討論,也是一個喚醒人們麻木神經的實實在在的行動。若是人人都這么毅然決然地捍衛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的環境,人類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諉,我要站出來做一點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穹頂之下》觀后感】相關文章:
穹頂之下觀后感05-16
《穹頂之下》觀后感06-27
穹頂之下觀后感(熱)10-31
《穹頂之下》觀后感通用09-13
穹頂之下觀后感(精選25篇)12-23
《穹頂之下》觀后感15篇11-27
穹頂之下觀后感((精選36篇)11-25
錦衣之下觀后感11-15
《異人之下》觀后感(精選5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