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八佰有感7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觀八佰有感700字1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個加強營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的英勇故事。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八佰》里既有戰士們的熱血精魂也有小人物的掙扎堅守,既有真實的人性弱點也有令人動容的人性閃光點,既有戰爭的殘酷無情也有抗戰者的血色浪漫。電影里展示了戰士們身為兒子、丈夫、父親在國家和親情之間做出的選擇,呈現出平凡的中國軍民共同奮勇抗戰的英勇情懷。希望與絕望并存,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震撼著我們每個觀眾的心靈。
影片中的三個細節令我熱血沸騰。
第一個細節是國旗,謝晉元團長最后決定在倉庫樓頂升起國旗,這無疑是激怒具有絕對優勢的日軍。謝團長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他不僅要在樓頂升起國旗,他還要在人民心中升起希望的旗幟。在炮火連天中,染血的國旗無數次倒下又重新升起,直到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基石,國旗在人民的心中就再也倒不下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真正被喚醒了。
第二個細節是電話線,為了將送電話線送入戰場連線起前方和后方,戰士們一個又一個的犧牲,電話線卻始終在橋中央不能移動半步。在租界幫蓉姐管理賭場的小刀,一身狠戾之氣但身手不凡,他是一個在亂世中只為謀生的人,但是在看到對岸軍人的壯舉時,他扎起頭發,飛奔到青幫大佬面前,在投名狀上義無反顧地按下血手印,用生命完成了他的承諾送電話線過橋。
最后一個小細節是白馬。身騎黑馬的日本軍官和身騎白駒的謝團座無疑是影片中一大沖擊波,邪惡與正義、絕望和希望,對比十分震撼。奔馳在殘垣斷壁中的白馬,影片最后從廢墟中帶著血紅色的傷口踏出,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白馬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一起,重新燃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了中華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從電影院出來,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銘記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激發每一位中國人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
觀八佰有感700字2
今天終于有幸在煒華見識到了《八佰》這部影片。
我認為這確實是最能扣動我心弦的一部戰爭片。
然則,要進行分析,最直觀的方法是比較(fhj老師說得好)在這里我想和7-8年前看過的一部影片《狂怒》進行比較。
首先的不同是二者的地域文化差別,同是二戰,一個是國軍抗擊日軍,一個則是美軍抗擊納粹,都體現戰爭的殘酷與血腥,然則兩者表達的主題在最主要的銘記歷史,守衛和平之下,略有差異。
我認為狂怒他很好的體現了人性,人性最震撼的地方就在于成長性,即從懵懂出發,到堅強乃至異化為殘忍,最后終于把生存本身奉為圭臬,可能這對于我們有些人來說算是局限的世界觀,屬于一種關在果殼中的悲劇,然則仔細思考,這恰恰也是對于反戰最好的呼聲,我認為影片最后諾曼被一個納粹軍少年放過是點睛之筆,但又顯得力道不足,少年意味深長的笑容似乎超越了這個時代,對于一個偏向紀實的戰爭片確實不合常理,我認為他真正的意圖不是為了體現侵略者超越國家立場能夠獲得人類共同體的同理心,而是一種人類摸爬滾打誤打誤撞走到的明哲之路(因此少年的.表情完全可以有一系列的變化)可這如同一個閃耀的火花,與百年后我們的心靈相呼應,隨后又在百年前的洪流中熄滅,說到底,也是悲劇。
八佰則是以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與史實聯系在一起構成了一部血肉分明的戰爭巨作,編劇顯然是有心把中華曾經生過病和仍然有希望的兩個維度纏繞在一起,然則我認為生過病這個部分很不巧的被橋那邊的激憤呼聲所沖淡(可能是我本人的問題,但我是直觀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這不屬于對這部影片的苛責,因為這部影片的表現手法注定了達到兩者的平衡交融,以致還原歷史真實模樣的同時還不忘傳遞精神已經是最難最難的事了。為什么?影片用了一個絕妙的表現手法租界和四行倉庫中間的那一座橋,極大極大放大了戰爭的悲劇性。這里大致有三點:租界和四行倉庫僅僅數百米天差地別的景象令人咋舌,令人難過,令人絕望,仿佛剛要游出水面,岸上有人看著你眼睜睜的被一種力量瞬間又抓回水底一樣;而橋不僅作為連接的載體,更在于是一個作戰的場景,日軍從中期的進兵突擊到后面的狙擊式獵殺其實角色定位是略有不同的,前者有著一種正面公平對抗的感覺,后者日軍不見人蹤影,只有子彈在一個一個射穿士兵們的胸膛,仿佛是死神而不是侵略者,絕望瞬間拉滿一層,所以隨著時間的進展,會將絕望拉到更深,因此戰士們的覺悟越來越高,才尤為可貴。最后橋也扮演了一種生命通道,距離很近,實則很遠,這顯然是編劇明示的內容,以及影片頭尾諸多意識流手法不多贅述。
寫到這里突然有一些尷尬,說是對比,其實只是闡述了兩個影片不同而各有魅力的優點,未來若能更加完美的將二者合為一體,我想歷史戰爭對人心的震撼和教育意義,也將銘刻在每一個中國人,乃至每一個世界公民的心中!
【觀八佰有感】相關文章:
觀《八佰》有感02-21
觀八佰有感03-17
觀電影《八佰》有感11-03
觀電影八佰有感11-03
觀《八佰》有感(精選22篇)09-28
觀《八佰》有感15篇11-03
觀八佰有感15篇11-03
觀八佰有感(15篇)11-03
觀《八佰》有感800字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