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隱秘的角落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1
“所以究竟是相信真相,還是相信童話,是你們每個人的選擇。”
初看《隱秘的角落》,我便被這部今夏大火的劇吸引。欣賞它富有深意的劇情設置、有條不紊的細節處理的同時,我的思緒也在震撼中開始靜靜渲染。
這部劇中線索眾多,其中網友們熱烈討論的“童話”“現實”兩個版本對數學家笛卡爾的人生進行不同演繹,對劇中不少細節起到暗示作用,同時穿插了整個劇情。在我看來,“童話”和“現實”,一個是善惡之報鮮明的大團圓式結局,一個是揭露了生活中一些并不那么理想化的東西。關于笛卡爾,童話的版本是他與公主兩情相悅卻因外力阻撓最終死于疾病,現實的版本卻是,笛卡爾在公主的背叛下消沉至死,兩種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劇中強烈的對比還有很多,比如頻繁出現的插曲《小白船》,耳熟能詳的童謠、純凈的童聲都給人留下純美無邪的印象,和較為復雜揭露人性多樣面的劇情對比明顯,造成心理的認知誤差。
正如劇名所言,每個人內心都有隱秘的角落,會有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陽光越強烈,陰影就越強烈。從這一點上講,也可以將童話和現實看作人心中的光明面和黑暗面。如劇中的張東升,作為連環殺手內心固然陰暗,但酷似幻想中女兒的普普卻也觸動了他心中的溫柔;朱朝陽外表儼然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經歷了誤解和偏見后卻開始算計身邊可能影響他的人;而劇中多次被吐槽智商不在線的嚴良卻將善良持續到了最后。我認為《隱秘的角落》之所以廣受好評,一部分原因就是全劇沒有單純地塑造善或惡、光明或黑暗,而是刻畫了人心的兩面性甚至多面性。或許很多事情并不是純粹的非黑即白,人心的善與惡有時也不過是一念之間,但我們依然要保持本心依舊。“人之初,性本善”可以詮釋為生命伊始什么都沒有,人們在年月的流逝中擁有善念,也可以說人生之初其實什么都有,只是惡念在成長中消失。
心只一隅,便會被陰暗的角落占滿,外界的黑暗也無疑會被放大;而你若是善念不滅,心里放得下人間萬般好夢,天大的煩惱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無論如何,相信童話的人,以及龜縮在隱秘的角落的“惡者”內心深處的善念,有權得到相同的尊重。愿那些身倦力疲卻心懷憧憬的童話主角們,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2
20xx年6月28晚—29上午,連續追完整部劇,說實話我是在該劇熱度高漲的前提下抱著好奇心追完的。29日下午看了些許的解說視頻與文章,有驚嘆也有不贊同的點,對于該劇喔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其實看完整部劇,它帶給我的感覺并沒有多么的震撼或驚嘆,或許事先期待過高。不過劇組的細節處理確實用心,從片頭動畫、鏡頭切換、背景音樂等等各個方面都讓人回味無窮,加之選角我認為是比較成功的。最讓我有感觸的可能就是鏡頭的切換,最先接觸到方面是在B站看了王寶強主演的《哈嘍,樹先生》以及選修影視鑒賞的MOOC課程,鏡頭切換、色調轉變、加入標志性事物(給觀眾留下線索)以表現虛實,想象與現實。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某集末尾三個孩子坐在船內飄向天空云層深處,之后一個俯瞰鏡頭,慢慢穿透云層,慢慢向下,大海上漂浮著張東升妻子的尸體。這個鏡頭的轉換讓我很吃驚,有回味無窮之感,我突然覺得攝影拍攝也可以很有趣。
全劇講述的是三個孩子無意間拍攝到殺人犯在六峰山行兇的畫面,于是寫警告信、勒索30W、晶晶墜樓、王立、交易、空卡一步步越陷越深,最后的結局也讓人陷入思考,我傾向于結局是所謂的童話,或許從永平水庫開始,便不是現實,而是朝陽想要相信的童話,是朝陽日記所展現給我們的童話,而現實可能是普普死了,朝陽做了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有關晶晶、王瑤甚至他的父親朱永平。讓我比較困惑地另一個角色便是普普,普普可以說是兼具嚴良的勇氣和朝陽的聰慧,情商和感染力都很優秀。劇中的普普表現的看似很善良。但是我卻不禁懷疑了起來,畢竟所有重要的事件轉折點都是普普推動的。從逃出福利院、提議拍照、早晨刷鞋讓朝陽放下戒心、寫警告信、暗示勒索30W、晶晶墜樓從晶晶墜樓前普普的回憶/想象來看,普普的弟弟欣欣或許和她的父母親一起早已經死了,而她想代替他弟弟而換上了岳普的名字。原版小說中的普普貌似就是個心思陰沉的孩子,我認為劇組或許是保留了小說中的該部分,但是并沒有明說,僅僅是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這部劇在我看過的劇中算得上是很優秀的,《輪到你了》反而令人遺憾,在《隱秘的角落》中,我并沒有討厭或者恨某個角色。對于每個角色的做法,我在某種程度都可以理解,不管是王瑤喪女后的潑辣不講理,還是朝陽母親的教育方法和控制欲、朝陽的謹慎心機、張東升的無奈殺意、朱永平的偏心、馬主任的背叛每個人物塑造的都很真實,讓人恨不起來,只能輕嘆一聲。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3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上映評分9點多,主要講述沿海小城的三個不同生活背景下的孩子在景區游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由此展開冒險的故事。電視劇為了過審做了很多的美化,給了觀看者很多思考,在現實主義之下已經是最大限度的還原了原著。
整部劇圍繞著笛卡爾的故事,拋出了一個問句,相信童話還是相信現實。電視劇是個童話,而原著是個現實,每個人內心更愿意接受哪個,會導致看劇的心理狀態不同。
每當劇中的人物產生一絲黑暗面時,就會有個詭異的BGM響起,也暗示著角色們開始面臨抉擇,善惡僅一念之間。
學霸朱朝陽給福利院的嚴良和普普,開了一扇門,由此一切開始走向不歸路。
張東升每次開刀前的那句我還有機會嗎?決定了接下來的所作所為。
普普在音樂教室看著晶晶,幻想著自己在唱歌的場景,變成了后面悲劇的'導火索。
全劇無尿點,每一集結尾總會拋下懸念。
高光時刻:
第一集:朱晶晶玩鬧中一腳踩臟了朱朝陽的新鞋,朝陽眼神發生變化,這時BCM響起。片尾張東升將岳父岳母推下懸崖,制造意外墜亡。
第二集:張東升精湛演技騙過警察,片尾晶晶墜樓。
第五集:王瑤到周春紅工作景區鬧事,片尾周春紅用廣播說出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六集:朱永平帶著錄音筆來詢問朝陽關于晶晶的死,朝陽發現錄音筆后將計就計字字誅心地回答朱永平。
第九集:王立抓走朱朝陽,結果被張東升反殺。
第十二集:嚴良讓朱朝陽不要成為第二個張東升,而朱朝陽說“我最后悔的事,就是給你們開了門。”
原著中,朱朝陽成了最大贏家,不見血得讓工具人張東升一步步按著自己的計謀走,帶走11個人頭,成為BOSS。
電視劇里,美化后的三個小孩都活著,但是在第十一集和第十二集其實都有著不同彩蛋,朱永平知道兒子是發現了錄音筆,而晶晶的死,從普普那句,“她要摔下去了。”細思極恐。
壞人一定就是壞人嗎?
一個人犯了一次罪就再也沒有機會嗎?
一步步錯下去的動機說到底是源于心里那顆在黑暗中發芽的種子。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只不過是在剛好的時機,促使了這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著。
如果張東升的岳父岳母,告訴他有機會。如果朱永平可以再離朝陽近一點,如果普普不經歷那些難過的事情,如果救贖比惡念來的再早一點兒,一切或許就都不會發生了。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4
還記得最初追這部劇源于看到豆瓣評分高達9分以上,而且好評如潮,而且還是懸疑劇情,對于像我這樣很久沒有關注國產劇的人來說也算是足夠吸引眼球了。
該劇由號稱文藝片擔當的秦昊主演,還有實力派王景春,張頌文加盟,可謂陣容強大,但看過之后感覺更出彩的是三位小演員,影片就如片名一樣充滿著懸疑的氣場,既隱蔽又讓人生畏,在膽戰心驚的同時卻又仍不住被劇情緊緊抓住,不舍離開。影片一共12集,剛開始看時感覺并不隱蔽,犯罪現場清晰明了,更像是故事片,探究人性和原生家庭的故事片,看到中后端才深刻感受到原來隱蔽的角落不在秦昊,而是出在小演員身上,影片不僅內容隱蔽懸疑,而且處處充滿著隱喻,片頭曲、對白、燈光設計等等,真是心思縝密,也能看到整個創作劇組的用心和努力。
朱朝陽和張東升,朝陽和東升,連劇中人物的名字都能讓人有所聯想,片頭動畫中在黑影追逐下的三個小朋友最后僅剩下了一位,普普留下了一封信,朝陽的日記等等,整部劇看過之后,其中的場景卻仍歷歷在目,難怪豆瓣評分如此之高。“我還有機會嗎?”“一起去爬山吧”,臺詞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網紅“詞語。
除了對影片整體的感受,重點來聊聊內容吧,該劇改編于著名推理作家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如果說影片前半部分主要講張東升的不幸婚姻生活,那整部劇都在描述朱朝陽的原生家庭。張東升作為數學老師,笛卡爾的愛情故事對他意味深長,笛卡爾的愛情故事有兩個版本,一是公主因笛卡爾一生未嫁,笛卡爾給公主的最后一封情書,就是著名的心形函數。二是公主根本就不在乎笛卡爾,而笛卡爾死于背叛。就如張東升所說,相信真相還是童話是個人的選擇。
朱朝陽是學習成績非常好卻有些不合群的.孩子,自小父母離異,父親新組建了家庭,從此對他不再關心。在母親眼里,學習好是第一位的,單親家庭的母親性格極其敏感,時時刻刻在宣泄自己的控制欲,特別在身不由己,不能擺脫世俗觀念的環境下更展現的淋漓盡致。
難怪小說如此生動,因為紫金陳說朱朝陽就是他的原型,童年經歷讓他敏感又自卑,需要活得更通透一點。影片也很好的展現了出來,心思縝密的推理,跌宕起伏的情節,對得起如此高的評分。不管你是喜歡懸疑推理,還是喜歡探究人性,這都是一部值得看的電視劇。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相關文章: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05-24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05-27
觀隱秘的角落有感06-18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7篇06-25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6篇06-26
隱秘的角落觀后感7篇06-28
非常隱秘的表白句子04-08
角落的作文06-09
一條河流的隱秘作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