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編寫導游詞是必不可少的,導游詞可以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龍頭的導游詞最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龍頭的導游詞最新1
澄海樓高居長城之上,臨峙萬里海崖,其氣勢絕非一般長城樓閣所比。清代自康熙至道光的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關外祭祖。出關、入關經過山海關共11次,登澄海樓也是11次。究其原因有二:一來是觀看大海,賞景吟詩,二是來求個吉利。龍,是傳統的皇帝的象征。這里是老龍頭,無論哪條“龍”,都想在這里抬抬頭。
皇帝每次來這里,都和侍從諸大臣觀海、飲宴、賦詩。在二樓的條案上,經常擺著文房四寶。這澄海樓建筑奇巧,即使是刮風的天氣,外面波濤洶涌,四面揚沙,樓內門窗敞開著,風也吹不到樓里。皇帝揮筆題詩連鎮紙都不用。這“海亭風靜”的.特點,可以和山東蓬菜閣的“避風亭”相媲美。
據不完全統計,清朝皇帝以《澄海樓》為題的詩有51首,形式多樣。其中有七篇禁體詩聯句,是乾隆八年皇帝首倡的。他登澄海樓,與諸大臣約定寫禁體詩聯句,以詠海為主要內容,禁用“水”字或帶三點水偏旁的字,違者罰酒三杯。還規定寫52句的排律,嚴格使用平仄,除開頭兩句以外,各聯一律使用對仗。后來,嘉慶、道光紛紛效仿,在澄海樓詠禁體詩聯句,被傳為佳話。由于皇帝們頻頻登臨,澄海樓名聲大噪。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爭著來老龍頭觀光,即景抒懷,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盛極一時。
老龍頭地勢險峻,天容海色,澄海樓更是居高臨下,吞波吐浪。古往今來,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即興賦詩。
1987年,復建澄海樓時,在樓兩側墻壁上鑲嵌了8塊臥碑。其中有4首清帝詩,分別是康熙八年九月,康熙皇帝寫的《澄海樓》,雍正在康熙38年寫的《澄海樓》詩,乾隆19年(1754年)的《再題澄海樓壁》,以及道光皇帝的七言絕句《澄海樓》。還有四首詩均寫于明朝,作者分別是萬歷年間山海關兵部分司主事張時顯、崇禎年間兵部分司主事朱國梓、文人蔡可賢(一說朝鮮使臣)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我來分別給大家介紹一下:
澄海樓
作者:愛新覺羅·玄燁
危樓千尺壓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歸領袖,往來萬國奉梯航。
波濤滾滾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閬苑蓬壺何處是,豈貪漢武覓神方。
愛新覺羅·玄燁(公元1654—1722年),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年號康熙,8歲嗣位,在位61年,治國頗具才干,對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展有重大貢獻。這首詩是康熙八年九月寫的。那時康熙皇帝剛18歲,卻流露出君臨天下躊躇滿志的心情與氣魄。此詩寫得很有氣勢,高高的澄海樓俯鎮大海,放眼遠望云霧茫茫。大海容納江河無數,海面上船只來來往往。波濤滾滾顯得天地更大,天空明亮借的是日月之光。面對著這樣壯觀的景象,詩人不禁發問,神仙住地在哪里?我是不會學漢武帝那樣尋找神仙的方法,因為這里就是仙境。登澄海樓
作者:愛新覺羅?胤禛
觀海登樓日未斜,晴空萬里凈云霞。
才經一陣風過檻,倏起千堆雪浪花。
貝闕鰲峰如可接,鵬津鮫室豈終遐。
詭詞未許張融賦,到此方知語不夸。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1722—1735年在位。此詩寫于康熙38年,當時他22歲是雍親王,是代表父親康熙皇帝到東北祭祖,經山海關登澄海樓所作。這首詩著意寫風和日麗突變,風起浪涌展現的濤天景象。可想而知,大海在雍正帝的眼里是多么神奇壯觀。
再題澄海樓壁
作者:愛新覺羅·弘歷
我有一勺水,瀉為東滄溟。
無今又無古,不減又不盈。
臘雪難為白,秋旻差共青。
百川歸茹納,習坎惟心亨。
卻笑祖龍癡,鞭石求蓬瀛。
誰能忘天倪,與汝共濯清。
老龍頭的導游詞最新2
請看,樓頂上掛著的那塊匾“雄襟萬里”,是明朝內閣年夜學士兼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孫承宗所題。孫承宗先后兩次受命督師薊遼駐守山海關,成立了豐功偉績。雄襟萬里默示了他的偉年夜肚量和理想理想。他這個內閣年夜學士襟懷胸襟和帶還一樣寬廣,裝著萬里山河。
請看樓中心的這塊澄海樓的匾是乾隆45年狷介宗御筆親題,派官員年夜北京特意送來的。
匾元氣混芒,傳說,六合未分時的混沌之氣叫做元氣。元氣混茫,意思是茫茫年夜海就象六合未分時那樣迷迷蒙蒙。
楹聯吉日曜月華年夜太始,意思是:太陽月亮的輝煌來自原始的`自然界,天容海色本澄清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句,乾隆皇帝隨手拈來,可見他讀的書還不少呢。
老龍頭的導游詞最新3
明清時,澄海樓四周城臺上是有不少碑的,經由八國聯軍的洗劫,只剩下這塊碑了。天開海岳四個字把老龍頭美景作了高度歸納綜合。“開”字用的最好,可以做“開創”講。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老成頭海山美景神工鬼斧,是年夜自然的賜賚。“開”也可作“開拓”講,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老龍頭美景在六合寄睜開。怎么講怎媚暌剮理,怎么講怎媚暌剮味。
這塊古碑很古老,專家剖斷是唐碑,當地群眾口口相傳叫“薛禮碑”,雖然跟“薛禮(仁貴)”不必然有關系,但也紡暌鉤了年夜致的年月。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吧,到此刻至少也有一千年了。這塊碑是歌詠景色的,足可以證實老龍頭成為游覽勝景已有一千多年。
關于這塊碑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哩!相傳英國侵略軍占了老龍頭后,看見石碑傲然聳立,很不愉快,于是用幾匹馬把它拉倒了。可是年夜這往后天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年夜手把英國哨兵一把抓走。如斯幾夜,英國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順敬地把這塊碑年夜頭樹立起來。傳說老是傳說,事實是1927年張學良快要來到這里,發現倒地的石碑,馬上派人把它樹立起來。“天開海岳”碑代表了中華民族的'莊嚴。
這是明萬里長城的獨一的海上的敵臺。
嘉慶44年(1565),山海關兵部門司主事孫慶元始建這個臺。萬歷初年,薊鎮總兵戚繼光整修長城,筑敵臺1017座,這是第一座,命名為“靖鹵藤?錚“鹵”指海水,又取諧覺得敵虜的虜。所以,這個臺有兩層意思:一是使海水舒適,一是平定敵虜。一名雙關,各有意義。
敵臺的首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駐兵、屯刀兵,察看敵情,還有箭窗,可以向外射擊。如不美觀您想體味敵臺的機關或遠望遠方。不外樓梯狹小請注重平安。
【老龍頭的導游詞最新】相關文章:
老龍頭的導游詞01-15
老龍頭導游詞06-07
(精選)老龍頭導游詞09-10
老龍頭景區導游詞06-19
河北老龍頭導游詞04-17
秦皇島老龍頭導游詞02-26
河北老龍頭的導游詞02-27
[薦]老龍頭導游詞07-20
河北老龍頭導游詞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