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新疆導游詞
新疆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05-27 15:32:18
  • 相關推薦
【優】新疆導游詞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那么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疆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疆導游詞1

各位團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終于來到了傳說中的天池了。相信各位定不需此行。

  昌吉位于烏魯木齊西北35公里處,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北疆重鎮,它著名的名勝古跡和游覽勝地有天池、五彩灣、巖畫。

  這是一座在兩百余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海撥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說天地是西王母梳妝臺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絳繞的云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季,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松”、“海峰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

  龍潭碧月

  龍潭是指位于天池下方約2千米,海拔1660米,盤山公路西側的“西小天池”。傳說是西王母當年用的洗腳盆,實則它是天池湖水透過地下湖壩粗大的冰漬物滲漏下來的泉水,在山嘴交匯的低洼處形成的一個積水深潭。池周塔松競秀,滿山蒼翠,每當夜幕降臨,皓月當空,山峰樹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靜影沉壁,月影微顫,有詩贊曰“一弘碧流成龍潭,青松白雪鑲翠盤,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廣寒。”

  南山望雪

  游客佇立天池冰磧堤壩上,翹首南望博格達雪山,但見“遠處皚雪近處松,野花似錦綠偎紅。湖光山色潑墨畫,春夏秋冬一景融”(謝玉康)。觀此勝景,如臨仙境,令人飄然蕩魂。

  定海神針

  傳說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常亂施淫威,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忘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威泄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頭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水之寶。這棵由王母娘娘頭上的碧玉簪變成的榆樹就被后人稱為“定海神針”。

  天池西側山勢相對緩和又位處陰坡,由冰磧石和泥石流堆積物組成的山坡比較疏松,蓄水條件好,特別適宜于林木的生長。這里云杉林連峰續嶺,濃陰蔽日,是旅游最好的去處。“西山松”,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清晨天池觀日出,較之泰山觀日出別有一番情趣。在晨曦中天山的冰峰、杉林與色彩斑斕的湖水融為一體,使人猶如置身仙境。有詩贊曰“云遮霧繞萬仞隱,晨曦初露景色新。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

  懸壺飛瀑

  天池下游東北方冰川終磧堤上建有人工水閘,天池瀉水形成瀑布。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練垂空,聲震山谷,瀑布于谷底沖出碧潭一方,人稱“東小天池”。此處環境極為幽秘。東小天池北岸為斷崖峭壁,瀉水又形成一條高達百米的瀑布,流銀瀉玉,瀑聲如雷,在陽光照射下,彩虹飛舞,形成“懸泉飛瀑”勝景,有詩云“珍珠數泉懸半空,銀鏈高掛霧蒙蒙。煙水飄渺嬌陽艷,長虹飛架青巒中。”

  經過一天的愉快行程,我們的旅游活動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游,能給大家帶來一個好的心情。我們真誠地期望大家再次光臨。謝謝大家!

新疆導游詞2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除了能歌善舞之外,還有許多那些饒有趣味的風俗。

  維吾爾族的服裝與漢族截然不同:男生穿長袍,右邊斜領,無扣,腰系長帶,他們稱為“袷袢”。女生則多穿寬袖連衣裙,外套黑色的對襟背心,喜歡帶繡花小帽,她們稱之為“朵帕”。她們還喜歡戴耳環、手脫項鏈等做裝飾物。

  維吾爾族熱情好客,崇尚禮節。他們對長者十分尊敬:走路讓長者先行,談話讓長者先說,坐下時讓長者坐上座。維吾爾族待人平等,因為他們的禮節中也有規定:親友相見需握手問候,互相致禮問好,然后右臂撫胸躬身,再問對方家屬平安。如果你去了那兒,一定要注意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維吾爾族十分注重干凈,并且方法也與漢族有些不同:洗臉要用水壺燒水,不用臉盆,喝茶吃飯前定要洗手,洗后的手必須雙手緊握,擠出殘留的水在擦。洗滌餐具,讓其自行晾干不用擦拭。

  維吾爾族姑娘美麗得叫人不敢正視。她們有密密的眼簾,深邃的眼睛,笑起來像花兒一般美麗動人。那里的小伙熱情俊朗。維吾爾的姑娘、小伙不但漂亮,能歌善舞也是出了名的。“十二木卡姆”是傳世音樂之作,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保留的節目有刀郎舞、頂碗舞、大鼓舞等。如果你去那,一定要欣賞。

  維吾爾族是五十六個民族中最燦爛的一顆星,那些饒有趣味的風俗還不止這些。如果你去那,一定會被他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所吸引!

新疆導游詞3

  Guangxu (1882), eight years ShaMu hu sauter inheritance, palace for the expansion and renovation. After the expansion of for more than 880, size nine gate house. Is a gate structure of match modation, guards and storage ordnance, entertain guests. O, the sitting room is after palace garden. Little garden for rest back to the king and his household. TingXie design is exquisite, qing sai-jo to DE zong color portrait of the emperor, like the use case, vermilion on the memorial tablet, s as a s.

  ShuiMoGou sports leisure tourist area for positioning, urumqi nanshan scenic area, the surrounding tianchi scenic spot, prehensive tourism service base, and at the same time create a qualified quality of provincial scenic spot.

新疆導游詞4

  喀納斯景區位于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中段,地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的黃金地帶,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始終保持著原始風貌而被譽為“人間凈土”。根據《大喀納斯旅游區總體規劃(2005-2020年)》,喀納斯旅游區以北緯48°13′為南部邊界,東以禾木鄉為界,西北至國境線,規劃面積10030平方公里,包括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布爾津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納斯村三個原始圖瓦村落等國內外享有勝名的七大自然景觀區和三大人文景觀區,其中喀納斯湖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湖泊”。

  喀納斯旅游區在地質、地貌、生物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生態環境效益和產業經濟發展潛力;在景觀美學、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在地緣優勢方面,未來喀納斯口岸的.開發,將成為中國西部國際貿易領域中最具潛力的國際貿易合作區。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評價喀納斯的資源品位和開發價值為“中國一絕,世界一流”。

  春天的喀納斯山花爛漫、芳草萋萋,夏天的喀納斯郁郁蔥蔥、湖波蕩漾,秋天的喀納斯層林盡染、水色碧玉,冬天的喀納斯銀裝素裹、冰清玉潔,喀納斯的風景四季不同、隨氣候變化而氣象萬千。正如一位聯合國所說:“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塊未被開發的地方,她的存在證明人類過去有著無比美好的棲身地”。

新疆導游詞5

  一:引言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中道上,吐魯番地區有兩個著名的姊妹故城,一個叫高昌,一個叫交河,它們曾經在歷史上創造出燦爛的文明,今天我非常有幸帶領各位參觀其中的一座——交河故城。

  二:位置

  交河故城位于吐魯番以西13公里的雅爾乃孜溝中,當地的老百姓稱它為“雅爾和圖”,我們乘車15分鐘就可以到達。

  三:名稱的由來和交河故城的形狀

  交河一詞最早的由來見于班固《漢書.西域傳》:車師前國,王治交河,河水分流繞城下,故號交河。交河故城外觀的土崖因河水切割呈柳葉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南北最長1650米,東西最寬處300米,因四周河谷環繞,讓人覺得它更像一艘被擱淺的歷史巨輪。

  四:歷史沿革

  ①由于這是一塊天然的、地勢險要的黃土臺地,因此,公元前3世紀左右,姑師人為了躲避戰亂、洪水、猛獸,選擇了這里定居下來。②自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朝在交河與匈奴進行了5次大的戰役,史稱“五爭車師”。到公元前60年,漢在西域設置了西域都護,從此交河歸屬于中央王朝的管理。③兩晉南北朝,吐魯番的政治經濟中心偏移到了高昌,交河成為了一個陪都。④公元640年,唐滅高昌曲氏王國,并設西州,安西都護府的旗幟一度在交河上空高高飄揚。唐代詩人李頎的“白日登山望峰火,黃昏飲馬傍交河”應該是這一歷史時期的真實寫照。⑤公元840年,回鶻人西遷,公元866年,一支回鶻人在這里建立了高昌回鶻國,交河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軍事重鎮。⑥1275年,由于蒙古族后裔海都、篤哇的攻打,守城半年之久的高昌回鶻國被攻破,交河也隨著高昌一起毀于戰火之中。⑦1442年,明朝吏部侍郎陳誠游歷交河,寫下了“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設危城水上頭。斷壁懸崖多險要,荒臺廢址幾春秋。”由此可見,當時的交河已經被廢棄多年。從此,交河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五:布局

  交河故城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子午大道,把交河分成了3個區域,交河故城總面積約43萬平方米,以現在的建筑來統計,建筑面積大約在22萬到30萬平方米,現在的交河是它鼎盛時期的規模,大體為唐代遺存。子午大道的東側為東區,主要有民居、官署、練兵場、嬰兒墓和一座東門,建筑面積約78000平方米,西區分布著許多手工作坊,當年的集市一定是在這里,北區也就是子午大道的最北端,以大佛市為主體的有大佛塔、西北小佛塔、西南小佛塔。城北區還有一組十分壯觀的塔群,可能是安葬歷代高僧的塔林,塔林的中央是一座土坯壘砌的金剛寶座式大塔,上部曾有塑像,現在已蕩然無存,四角各有25個小塔,排列縱橫成5的方正,總計101座塔。

  六:建筑特色

  ①交河故城是一塊天然的'黃土臺地,離兩側河谷高達30米,所以沒有城墻,是這個城市的特色之一。②古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依賴天險而保護自已。進入故城,房屋的建筑很奇特,尤其是東區的居民區,可以看到古代的百姓利用“減地法”簡單而且迅速建造了自己的家園。③除了用大量的“減地法”建造民居外,北部的寺院區,多用“干打壘”的形式,所筑的板夾泥垛墻,也是交河故城的建筑特色之一。④交河故城在不同的區域間有寬大的街道相連,但奇怪的是,在街道兩側的土崖上,竟然看不到一扇門和一扇窗,相必這也是古代的百姓為了防止敵人入城之后而設的保護手段吧!

  七:幾大亮點

  ①和平時期城中的百姓可以打開東門進入河谷中取水,戰亂時怎么辦?據考古工作者考證,交河故城有古井300多處,至今仍有多處古井依然有水,這就解決了戰時整個城池百姓用水的問題。②歷史上許多人一直認為交河故城只有南門和東門,但最近這些年的考古證明,交河故城還有第三座城門:西門。南門古時是運送糧草之門,是座可操作的吊橋,戰時收起,與對岸隔絕,東門是進入河谷東岸取水之門,此門還有一軍事設施——甕城,看得出來,戰時這里也成為誘敵和殺敵的場所。西門因為是在西側的斷崖處,最近幾年才被考古工作者發現,據說是古代戰時凱旋的將士們進入之門。③位于東部官署區練兵場西側,有大大小小200多個嬰兒墓穴坑,這為我們留下了交河的千古之謎。

  八:結尾

  當漫步在這黃色高大的迷宮中,感受故城的殘缺之美,咀嚼歷史的厚重,歲月的無情,它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幽思。

新疆導游詞6

  熱瓦克佛寺遺址位于和田洛浦縣玉龍喀什鎮40公里的庫拉坎斯曼沙漠中,周圍沙丘茫茫無邊人跡罕至。熱瓦克,維吾爾語意為亭臺樓閣,因佛塔中土塔聳立,故名熱瓦克,又譯洛瓦克、姚瓦克、拉瓦克。 介紹熱瓦克是一組以塔為中心的佛寺建筑,由正方形的院塔和院外的廟宇組成。寺塔坐北朝南,南端中部和西角有兩個門形缺口,院墻每邊長45米。東墻外有一小廟,部分墻壁殘存,內壁涂石膏,廟東墻內壁有穹形壁龕,壁上滿刻逐層縮小的穹形紋路,線條規整流利,據說曾有立佛在內,此廟現毀壞殆盡。

  四面院內外壁上均有泥塑佛像殘跡,以西、東墻居多,塑像有些埋在沙丘中,有些裸露于外,有些則毀壞不存。佛高約3米,每隔0.6米即有一尊。在未風化的墻壁上均有壁畫,供養人像,此丘云氣紋和圖案插于佛佝之間,色彩單調,以褚色為主,泥塑佛像有明顯的健陀羅風格。

  院中為佛塔。塔系土坯砌筑,多處被人挖壞。塔基基本為正方形,高約6~7米,塔身為復缽式,殘高為3米,為典型的`印度復缽式佛塔。寺院內外散布著紅、黑鈀和少量彩軸陶片,還有散亂于地表的人骨、泥塑佛像殘體和剪輪五珠銅錢,附近有屋宇建筑的痕跡。

  關于熱瓦克的歷史沿革和興廢年代,史無記載。學者據出土文物和佛像,壁畫風格,以及以塔為主體的建筑格局推斷為南北朝及唐代所建。熱瓦克佛寺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疆導游詞7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終于來到了傳說中的天池了。相信各位定不需此行。

  昌吉位于烏魯木齊西北35公里處,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北疆重鎮,它著名的名勝古跡和游覽勝地有天池、五彩灣、巖畫。

  這是一座在兩百余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海撥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說天地是西王母梳妝臺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絳繞的云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季,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松”、“海峰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

新疆導游詞8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這句精當、貼切的贊語,隨著西部打開發的聲浪不徑而走,傳遍五湖四海。它說出了所有來疆客人的共同感受,也說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伊犁人民的自豪之情。

  伊犁確實很美。它美的獨特,美得不同凡響,連滋養它的伊犁河也是悠悠然向西流的。伊犁是中亞腹地一個溫馨綠島,是遙遠西陲一方天賜寶地,是千里塞外一片杏花開放的江南……,少有這樣鮮亮的藍天碧野;少見高山下的萬頃良田!在這里,雪山長河落日映襯小橋流水人家;在這里,牛羊氈房牧場與現代城鎮疊合在同一個畫面……

  伊犁沒,美就美在幅原遼闊面積大

  伊犁位于祖國西北邊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稱。轄八縣一市,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209萬,地區行政公署設在“花都”伊寧市,這里是北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伊犁地區為天山各支脈環繞分隔,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異的自然景觀。這里地處中亞腹地,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的要沖,東西文化薈萃,加之民族眾多,具有濃郁的民風民俗,形成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令人神往的游覽勝地。

  這里降水充沛,氣候宜人,風景秀麗,資源雄厚,物產富。伊犁地區北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東北與塔城地區的烏蘇市相連,東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縣毗鄰,南和阿克蘇地區的拜城、溫宿縣連接,西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交界,邊境線長421公里。

  伊犁美,美就美在民族風情特色濃

  這里的居民有40多個民族成份。主要有漢、哈薩克、維吾爾、蒙古、錫伯、滿、回、俄羅斯等13個民族。這么多民族的不同生活習慣,組成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民間風情畫。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強悍、驚險的哈薩克叼羊、賽馬、姑娘追;也可以看到歡快、風趣的維吾爾“麥西來甫”。你可以聽到深情優美的回族“花兒”;也可以欣賞到錫伯族弓箭手百步穿楊的風采。你可以走進哈薩克氈房去作客。你可以去維吾爾農家看他們的藍馬車迎新娘,你可以吃一吃這里香噴噴的抓飯、抓肉,嘗一嘗鮮嫩爽口的烤全羊……

  伊犁美,美還美在歷史久遠源頭長

  這里是漢武帝吟詩贊頌的“西極天馬”(今天的伊犁馬)故鄉,是“烏孫國”故地,是漢朝使節張騫率300人使團到達的地方。公元前108年,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遠嫁烏孫王,播下了民族親情的種子。隨她后來的解憂公主,在這里嫁給軍須靡,翁歸靡,泥靡三代烏孫君王,一共生活了五十多年。這里是中國最早的“軍墾”地,是成吉思汗西征集結大軍的地方。這里曾收留過林則徐、鄧廷楨這樣的名士,也曾留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在這里“下放勞動”的足跡,據考證,伊犁河谷還是母系社會“西王母之都”。

  伊犁美,美更美在觀光旅游景點多

  賽里木湖,伊犁之行第一站。藍藍的湖水,藍藍的天,雪山環抱,白云千載空悠悠。

  懸壺飛瀑

  天池下游東北方冰川終磧堤上建有人工水閘,天池瀉水形成瀑布。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練垂空,聲震山谷,瀑布于谷底沖出碧潭一方,人稱“東小天池”。此處環境極為幽秘。東小天池北岸為斷崖峭壁,瀉水又形成一條高達百米的瀑布,流銀瀉玉,瀑聲如雷,在陽光照射下,彩虹飛舞,形成“懸泉飛瀑”勝景,有詩云“珍珠數泉懸半空,銀鏈高掛霧蒙蒙。煙水飄渺嬌陽艷,長虹飛架青巒中。”

  阿勒泰地區西鄰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北鄰蒙古國,貫穿全區的額尓齊斯河是我國唯一流向北冰洋的河流,喀納斯湖水向西流淌進入布爾津河,最終匯入額尓齊斯河流向北冰洋,全長4千多公里。

  喀(ka)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喀納斯湖位于布爾津縣境北部,距縣城150公里,湖面海拔1374米,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比聞名的博格達天池整整大10倍,湖水最深處達198米閣下。湖面碧波萬頃,群峰倒影,湖面還會跟著季候和氣候的變革而時時調動顏色,是著名的“變色湖”。

  從北緯47度俯瞰地球的境界線:迷人的阿爾泰群山之間坐落著遺落人間的凈土喀納斯。在這片土地之上,自然勾畫出了大片綠色:蔥郁的森林、蜿蜒的江河、澄凈的湖泊,一切都泛著綠光,充滿生機。

  喀納斯湖呈彎豆莢形,湖東岸為彎月的內側,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臺,使湖形成有條不紊的6道灣。每一道灣都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個中第一道灣的基巖平臺有一個龐大的羊背石,好似一只臥羊仰面觀湖;三道灣的觀湖臺,是賞湖上斜陽的最佳所在;當旭日東升或夜幕降姑且,搭船或站在第四道灣平臺上探尋湖心奧秘,命運好的話還也許看到時隱時現的隱秘“湖怪”。北端的入湖三角洲地帶,大片沼澤濕地與河灣小灘共存,地形平展坦蕩,各類草類與林木共生,一派朝氣勃勃的情況。喀納斯湖上端,有湖心島浮于水面,附近皆叢林茂密,湖水碧綠純凈。

  環湖附近原始叢林密布,陽坡被茂密的草叢包圍,每至秋季層林盡染,景致如畫。這里是我國獨一的南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漫衍區,發展有西伯利亞區系的落葉松、紅松、云杉、冷杉等貴重樹種和浩瀚的樺樹林、已知有83科298屬798種。有獸類39種,鳥類117種,兩棲爬行類動物4種,昆蟲類

  300多種。喀納斯湖水中發展的有哲羅鮭、細鱗鮭、江鱈、阿爾泰鱘、西伯利亞斜鳊等珍稀魚類。出格是哲羅鮭,體長可達2—3米,重達百十公斤,因魚體呈淡赤色而被稱為大紅魚。有專家考據喀納斯湖怪就是所謂的哲羅鮭。

  橫亙在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宏偉壯觀,其主峰情意峰終年被冰雪包圍,是我國海拔最低的當代冰川之一,喀納斯湖就位于風光奇麗的情意峰南坡,面積約25萬公頃的喀納斯國度掩護區內。

  喀納斯湖不只天然資源和生物物種很是富厚,并且旅游情形和人文資源也別具異彩,喀納斯具北國風物之雄渾,又具有南國山川之嬌秀,加之這里尚有“云海佛光”、“變色湖”、“浮木長堤”、“湖怪”等名勝、絕景,怎能不稱得上西域之佳景、仙景!北面是白雪皚皚的阿勒泰山脈、高聳如云的情意峰,湖周重巒疊嶂,山林如同畫屏。差異的植物群落條理理解,色彩各異。每至秋季更是萬木爭輝:金黃、殷紅、墨綠各呈異彩。葉茂,枯葉朽木上苔蘚、野草遍生。林間安定草甸如茵,山花艷麗。風靜波平常湖水似一池翡翠,跟著氣候的變革又改換著差異的色調,自晨至夜調動著風范。每當煙云繚繞,雪峰、春山若隱若現,恍若隔世。夏日,雨后朝晨,登上湖南段的駱駝峰則可觀覽佛光奇景。二道灣景區是湖怪出沒的處所。

  2006年7月阿勒泰地域行署創立喀納斯景區打點委員會,利用準當局職能,對喀納斯區域資源的開拓操作和掩護實施同一打點。

  2007年5月8日,喀納斯景區經國度旅游局正式核準為國度喀納斯AA級旅游景區。

新疆導游詞9

  艾提尕爾清真寺位于市中心廣場,是中國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據說此處原是一片公墓,1442年,喀什噶爾的統治者沙克色孜?米扎爾后裔在此建起一座小寺,用以祭禱親友亡靈。1538年,其后人烏布力阿爾伯克將寺擴建,成為聚禮用的大寺。之后,又經幾番修建和擴展,形成現有的規模和恢宏氣勢。

  全寺總面積16800平方米,由禮拜堂、教經堂、門樓和其他一些附屬建筑物組成。寺門用黃磚砌成,石膏勾縫,門高4.7米,寬4.3米,門樓高約17米。門樓的兩旁不對稱地各堅一個18米高的宣禮塔,塔頂均立有一彎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聲呼喚穆斯林前來禮拜。門樓后面是一個大拱北孜,頂端也托著一個尖塔。進入大門后,是一個巨大的庭院,院內有花木及水池。南北墻邊各有一排共36間教經堂,供主教阿匐講經之用;禮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個高臺上,分內殿和外殿;寺頂由158根淺藍色的`立柱托著,呈方格狀。頂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繪的藻井圖案。主殿內正中墻上有一壁龕,內置轎式寶座,每逢做禮拜時,大毛拉站在龕內誦讀經文;若逢節日,大毛拉則在此宣教。穆斯林進人廊檐必須脫鞋,不分貴賤,依次進人。

  艾提尕爾寺地位的顯要還不在其規模,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每天到這里禮拜的人已達2——3千人,星期五“居瑪日”下午,遠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周之內最莊重的禮拜,這時人數約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加上本地的,大禮拜人數可達2——3萬人。大禮拜之后,大寺內外游樂的人摩肩接踵,歡快的鼓樂奏鳴。穆斯林合著節拍,跳起了“薩滿舞”(女性不能參加),狂歡至通宵達旦。

新疆導游詞10

  賽里木湖的水真美啊。早晨,太陽從遠山的背面露出半個臉,紅霞簇擁著太陽,大半個天都是紅彤彤的。頓時,賽里木湖面上灑滿了金子似的光,波光粼粼。太陽的臉全露出來了,湖面又變成了無數色彩組成的魔鏡,五顏六色的波光變換著,漂亮極了。太陽越升越高,湖面上又亮晶晶的,好像無數顆鉆石在閃爍。慢慢的,湖水又變成淺藍色的,像一面藍色的鏡子。賽里木湖真像一面魔鏡,隨著時間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我看的都入迷了,我的身上也灑滿了燦爛的陽光。

  賽里木湖邊的草好俊啊。湖邊的草被太陽光一照,嫩嫩的,綠綠的,更美了。草叢中五彩繽紛的野花像星星一樣,在綠草叢中閃亮。其中黃色的花最多,最美。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中綻露笑臉,更美了。金黃色的花瓣,金黃色的花蕊。像是用黃金做的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花讓草地變成了漂亮的花地毯。我清不自禁的躺在“花地毯”上,軟軟的是那么的`舒適。一股淡淡的花香味,青草味迎面撲來,好清新的空氣啊!四周的小花好奇的看著我,我也看著他們,看著看著我也變成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和他們一起跳舞、唱歌、玩耍......

  多美的賽里木湖!多美的綠草地!我愛賽里木湖,更愛美麗的新疆!

新疆導游詞11

  如今提到“世界屋脊”,人們都知道指的是青藏高原。但除了青藏高原,還有一個世界屋脊,它就是帕米爾。中國古代稱蔥嶺,古絲綢之路在此經過。

  帕米爾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是亞洲多個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帕米爾”是塔吉克語“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擁有許多高峰。該高原是地球上兩條巨大山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帶和帕米爾—楚科奇山帶)的山結,也是亞洲大陸南部和中部地區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喀喇昆侖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脈,它群山起伏,連綿逶迤,雪峰群立,聳入云天,號稱亞洲大陸地區的屋脊。帕米爾高原的最高峰是喬戈里峰,位于中國和巴基斯坦交界處,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新疆帕米爾高原在清朝全盛時期,帕米爾高原全境屬于中國所管轄,1890年間,由于俄國急欲指染中國新疆、英國對西藏有野心,因此兩國簽定英俄協定,由英國取得瓦罕帕米爾,俄國取得北部。中華民國成立以后,帕米爾高原始終無法有效統治。但中華民國政府始終將帕米爾高原西邊的噴赤河視為是中國的極西點。在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富汗簽訂邊界條約,正式承認放棄瓦罕帕米爾。1990年塔吉克斯坦獨立,在簽訂條約時也承認放棄帕米爾北境,中國極西點向東移至今日位置。現在郎庫里帕米爾的一部分和塔克敦巴什帕米爾仍屬中國,瓦罕帕米爾屬于阿富汗,其余帕米爾的大部分屬于塔吉克斯坦。

  在帕米爾高原上,居住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們擁有純正的歐羅巴血統,顏值逆天!他們世代守衛祖國的邊疆,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他們就是“高山之鷹”、“冰山上的來客”——塔吉克族。如果你走在塔吉克人聚居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族自治縣的大街上,可能會產生一種錯覺,仿佛是來到了歐洲。你會看到大街小巷的人長得都是這種高鼻梁、大眼睛的樣子——

  塔吉克族是一個崇拜太陽,以山鷹為圖騰的'民族,所以在他們看來,任何見不得人的茍且之事,都逃不過鷹的眼睛,“草原是牛羊的天堂,不是窩藏豺狼的地方”。因為塔吉克人有崇拜蒼鷹的習俗,所以他們的主要樂器鷹笛都由山鷹的翅骨制成,最主要的舞蹈鷹舞也是以模仿山鷹的動作而形成的。塔吉克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都與鷹有關,鷹總是會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化解災難,是勇敢、正義的化身,也是英雄的象征。一般在重大節日或婚禮的時候,大家就會跳起優美蒼健的鷹舞。

  數千年來,塔吉克人在這片神奇壯美的高原上,創造出燦爛多彩的民族文化。塔吉克族鷹舞、塔吉克族婚俗、塔吉克族引水節和播種節、塔吉克族民歌、塔吉克族馬球運動、塔吉克服飾等六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心靈手巧的塔吉克人,還擅長制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這些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正不斷的走出帕米爾,走向全世界。

  新疆石頭城,位于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城北側,海拔3100米,是新疆境內古道上一個著名的古城遺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勢極為險峻。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的城垣,隔墻之之間石丘重疊,亂石成堆,構成獨特的石頭城風光。石頭城據考證,為唐代遺存。該城為古代"絲綢之路”上一個極有戰略地位的城堡。

  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塔吉克族的先民沒有先進的工具,但卻完成了石頭城——這項浩大而宏偉的工程。可惜,沒有文字記載,但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卻很值得回味。

  傳說古時色勒庫爾國有位出色的國王,他想修建一座宮室,供南來北往的商隊歇腳,只是苦于沒有修建的辦法。有一位神秘過路的老者給出了個主意,于是,國王立即下令,讓全國的百姓排成行,從塔什庫爾干河一直排到山上采挖和傳送石塊,經過40個晝夜的苦戰運來了足夠的石頭。接著他們又在山下挖土和泥,一桶一桶地傳遞到高地上,經過40天的努力,運來了足夠的泥土。又經過40個晝夜的奮戰,—座寬敞宏大的宮室建成了,傳說這座宮室就是的石頭城。

  阿拉爾金草灘就在塔什庫爾干縣城東側,在石頭城下。因那里有個叫阿拉爾的鄉村,故得名阿拉爾金草灘,塔什庫爾干河流經此處,這里水草豐美,牛羊遍地,和遠處的雪山白云藍天交融在一起十分漂亮,是帕米爾高原上的一片濕地。夕陽夕照,草灘一片金色,羊群都沐浴在夕陽下,阿拉爾金草灘由此得名。

  站在阿拉爾金草灘欣賞石頭城美景是最佳的選擇,滄桑的石頭城鑲嵌在雪山的懷抱中格外的美麗。雖然石頭城也只剩下了殘垣斷壁,周圍的雪峰、草灘、河流,配上濃郁的塔吉克民族風情,甚有幾分粗獷豪放之美。

  帕米爾景區的介紹就講到這里,希望我的講解能為您的旅途增添色彩,感謝大家一路的配合,然望有機會再來帕米爾,謝謝大家!

新疆導游詞12

  HuoZhou authors, is a "peach garden". The ditch every east to garden vineyard, oa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ighur architecture, folk folk peasant life, experience the Uighur ethnic village, etc.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authors is famous for e raisins go home. About 15 to 20 yuan per kilogram, price is a little expensive than that of turpan city, but cheaper than the price of urumqi.

  Uygur dance in grape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ject, developed into the collective "MaiXiLaiFu" song and dance shopletely free. The museum displays a history of hundreds of pictures and a large number of precious cultural relics,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tourists Mr Luobin plishment and little-knos, and numerous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only country and autonomous region leve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there are fourteen. Is still standing bath for over tb complex,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que islamic architecture in qing dynasty, su gong tie is toe a treasure of ancient cultural heritage assemble and harmony "HuoZhou", "wind state", "bar" and "oasis" as one of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history museum.

新疆導游詞13

  位于新疆博樂市境內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蒙語稱“賽里木卓爾”,意為“山脊梁上的湖”。賽里木湖風景區是以塞里木湖為中心,包括湖周圍風光旖旎的山地森林和湖濱草原,組成一個湖泊型風景名勝區。

  賽里木湖,是一個山間大湖,湖中有一個小島,要不是能看見遠處雪山延綿,真會以為它是茫茫大海。黃昏的湖水呈灰褐色。雖然太陽已經下山,但天邊還泛著金黃,在落日余輝的映襯下,山色很美,剪影分外美麗。到天色漸黑的時候,山頂處一條紫紅色的鑲邊將山脈和天空分開,給人一種莫名凄美的感覺。

  湖水像海浪一樣拍打著岸邊,嘩!嘩!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古老而又凄美的哈薩克愛情故事(傳說賽里木湖是由一對為愛殉情的年輕戀人的`淚水匯集而成的)。

  湖泊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454平方公里,水深86米,湖略呈卵圓形,湖南海拔2073米,蓄水量210億平方米。賽里木湖水面坦蕩,碧綠清澈,四周群山巍峨,幽林繡草。湖面黃鴨群集,水鳥啾鳴,天鵝掠水,魚翔淺底,充滿盎然生機,四周漫山遍野層層疊疊的松柏蒼翠墨綠,湖濱碧草繁花,氈房星點,馬嘶羊咩,風景如詩如畫。湖周有烏孫墓、巖畫、石刻分布。

  賽里木湖長期以來流傳著湖怪、湖心風洞,旋渦與海底磁場等傳說。這里還有的節慶活動——賽里木湖那達慕大會,每年7月底、8月初,當地的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牧民,都要在這里舉行。那時是您到這里觀光旅游的好時機。

新疆導游詞14

  達瓦昆沙漠風景區有面積2萬多畝的天然流動湖泊水面,有200萬沙漠環繞湖泊,可謂沙水相依,碧波蕩漾。新建的歐式風情別墅,極具維吾爾族風情的氈房和民族風情園點綴湖畔。夏日里,湖光瀲滟,煙波浩渺的湖面上船影點點,游艇的`馬達聲與游客的歡笑聲打破了亙觀,其石廳形怪狀,形態各異,或巨齒獠牙,如同猛獸血口,或層層翻卷如大海波濤。其中有一石極像古代牧人,頭著氈帽,神態安然。走進石林總讓你遐想聯翩。在馬牙山頂,北望天池,滿目錦繡;東看博格達,雪海三峰盡收眼底;西眺烏魯木齊,廬舍田莊,歷歷在目。

新疆導游詞15

  大家好!歡迎您走進新疆,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那拉提景區的基本概況:那拉提景區位于伊犁河谷最東端,是整個伊犁河谷的東大門。冬暖夏涼,氣候溫潤,景區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已開發利用960平方公里,1999年實施開發,2004年被評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2005年4月被上海吉尼斯世界總部授予“哈薩克人口最多的草原”,2011年1月14日被評為國家級5A級景區。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水量880毫米,夏季平均溫度在20攝氏度左右,氣候條件得天獨厚,有“塞外小江南”之稱。

  那拉提景區地大物博,但用一句“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圍玉帶河縱橫”便可恰當的描述景區的地理概況。左手邊的這座山是阿吾熱勒山,全長280公里,右手邊的這座山是那拉提山,全長150公里,他們都是天山的支脈,也是一對姊妹山,兩座山向前延伸與我們正前方的安迪爾山相連,形成了三面環山的格局。三山聳立,積雪消融,就融匯成了我們左手邊的鞏乃斯河,鞏乃斯,是準格爾蒙古語,意為“向陽坡”,它也被當地的哈薩克牧民親切的稱為“阿納蘇”意思是母親河,因為她養育了新源縣30萬的人口,滋潤著1800平方公里的那拉提草原。鞏乃斯河全長為258公里,發源與艾肯達阪,將于喀什河,特克斯河相匯流入伊犁河,最后直奔哈薩克斯坦的巴爾喀什湖。我們大家知道“一江春水向東流”,而我們這條鞏乃斯河呢,他卻是向西流,因此他也是一條逆流河。河里生活著高山冷水魚,魚身呈圓長狀,肉質鮮美,是景區的一道特色野味。

  前方就是景區第一站點塔吾薩尼,哈薩克語,意為“美麗的山溝”。在這里您可以看到遠處白雪皚皚的山峰,茂密的森林,碧綠的山丘和平坦的草甸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可謂是一山四景,景景不同。我們的車會在這里稍作停留,大家要抓緊時間拍照留念,下車后請大家沿著木棧道走,不要踩踏草坪,謝謝合作!塔吾薩尼至烏孫古墓

  那拉提草原是著名的北絲綢之路——天山道的咽喉要塞,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幾千年來上演了無數悲壯,哀婉的歷史故事。柔然,匈奴,突厥,回鶻,烏孫等各個民族,各色人種互相角逐,征戰,廝殺和馳騁,遷徙和定居,貿易與和平,共同演繹了新疆千年的傳奇。其中在我們草原上生活時間最長的就是烏孫,他們在伊犁河谷生活時間長達500年之久。公元前161年烏孫國成立,由于勢力范圍比較小,邊境經常受到匈奴的侵擾,烏孫向漢朝提出了政治聯盟,歷史上把這種政治聯盟稱為和親。中國歷有昭君出塞遠嫁匈奴單于,文成公主嫁到西藏。而在伊犁河域的烏孫國曾先后迎娶了細君與解憂兩位漢朝公主,她們的功績不亞于昭君出塞,文成入藏。

  西漢后期,烏孫王獵嬌靡派使者向漢朝天子提出愿得尚公主為昆第,并以千匹良馬為聘禮。于是漢武帝選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遠嫁烏孫國,細君從小生活在深宮大院,才華橫溢,但由于她性格內向,體質纖弱,不適應烏孫的生活加之思鄉心切,在烏孫國生活了5年便香消玉殞。留給烏孫的只有女兒少夫

  和一首凄慘的《黃鵠歌》。經過2000多年的歷史變遷,烏孫人也已經消失了,我們只能看到他們留下來的一座座烏孫古墓。大家看右前方有一座凸起的山丘,就是烏孫古墓了,這座古墓高6.5米,直徑46米,是一座土堆式的古墓,除了這種古墓類型外,烏孫古墓還有石堆墓、石棺墓等類型,大小不等。據考古挖掘,鞏乃斯河谷一帶的古墓出土過大量的古陶器、古錢幣、古銀飾、銅武士像等隨葬品。站在這里我們既能欣賞人文景觀,了解歷史文化,又能欣賞美麗的那拉提風光,是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新疆導游詞】相關文章:

新疆導游詞06-22

新疆導游詞05-27

新疆吐魯番導游詞08-11

新疆天池導游詞08-04

新疆景區導游詞07-06

新疆喀納斯導游詞07-06

新疆概況導游詞11-26

新疆天山天池導游詞11-07

新疆導游詞20篇11-0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色八a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 一区二区免费不卡在线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中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