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優秀1
一、活動背景: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長城在我們的語文、社會、歷史、地理等各種學科課程中時常出現的頻率很高,但孩子們又有多少會關注家鄉的長城呢?離我們最近,然而卻很陌生,其實當你真正走進家鄉的長城的時候,你會驚詫,甚至你會羞愧……,作為每一個盧龍人,我們有責任來了解和關心家鄉的長城。同時又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有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的長城,知道家鄉的長城在萬里長城中的重要地位,使學生對家鄉長城的驕傲與自豪升華為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學生對長城的保護與合理開發的關注,又增強了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責任使命感。長城腳下曾經的戰火風云和純樸的風土人情,又讓學生倍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過活動,逐漸提高學生們自主實踐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溝通的能力和搜集整理信息以及多媒體技術應用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每一個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三、活動課時安排:
第1課時:確立活動主題,提出問題,并歸納整理研究問題。各小組策劃、擬定活動方案。
第2、3課時:各小組匯報活動方案,討論方案的可行性。
第4~7課時(國慶長假):根據活動方案,開展研究活動。
第8、9課時成果匯報:
第10課時:活動評價
四、活動過程:
(一)主題形成階段:
1、播放一段長城的視頻,創設情境,并引發談話:你們到過長城嗎?你們知道我們的長城嗎?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說,知道,有的說,不知道,有的說,我們要去長城旅游嗎……
2、指導學生確定活動主題:學生問題如下: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什么時候開始建的,到底有多長?現在看見的長城是什么朝代的長城,起點和終點是哪,分布在哪些省份?盧龍境內的`長城是哪個朝代的長城,是誰修的?長城腳下的村民生產生活有什么特點?長城的現狀,怎樣保護開發長城?
3、教師引導學生對問題歸類,共選出5個研究課題①萬里長城探源②盧龍長城調查③長城腳下的民風民俗④長城資源的保護及合理開發。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愿分組,選擇自己的小組子課題,各小組擬定自己的活動方案。
4.交流完善活動方案。
(二)實踐研究階段
1、各小組按照制訂好的方案開始實踐、調查,并隨時記錄出現的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記下當時體會與心得。
2、教師在學生實踐的過程要做必要的跟蹤與指導,確保活動的質量與方向。盡可能把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想全面。
(三)總結交流階段
1、資料匯總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獲處到的資料。
(2)教師指導學生篩選整理出有價值的資料并鼓勵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呈現活動主題。
(3)全班討論確定主題匯報形式。
2、攜手共享:同學們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觀察、調查、實踐,大家都有了沉甸甸的收獲,對中國的長城特別是綏中的長城有了更深層面的認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享大家的收獲與快樂吧。第一組:介紹中國萬里長城的有關資料。并帶來了明長城圖。第二組:演示盧龍長城的走向,段落,介紹相關資料。第三組:詳細展示盧龍境內長城的各個部分的照片,介紹相關知識。用講故事的形式描述當年發生在此的重大事件。第四組:展示自己的觀察日記和心得體會。第五組:有感情配樂配圖朗讀有關長城被破壞的剪報。
3、活動拓展:每個小組用自己方式,為綏中長城今后的發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議。
4、學生互評。
五、活動總結:
活動中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把它寫下來。
教學反思:
對于七年級的學生,可能是主題深了一些,孩子們對長城還沒有那么深的情結,因此活動剛開始時,學生的興趣不是很高,隨著對家鄉長城的逐漸了解,孩子們的興致開始高漲,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有很大的收獲。合作的過程仍存在一些問題,孩子們不注重興趣的統一,而過分強調關系的遠近。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優秀2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初中物理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的素質,包括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實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表達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養成“探索――發現”品質,熱衷發現、向往發明,勇于創新、敢于嘗試,以及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二、參評對象
全市初中二、三年級學生,分初二、初三兩個組別分別進行評選。
三、參評選題
參賽選手從“自然現象的探究、生活中物理問題的解決、物理知識的應用”三個方面考慮自主擬定活動主題(可以是教材上的綜合實踐活動選題,也可以是其它選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每組3至5人。
四、評選內容
依據“科學性、實踐性、創新性、過程性、綜合性”的原則對參賽選手提交的.以下三個方面的材料進行綜合評審:
(一)活動方案
1.選題的提出:選題要有創新性,要有對物理學科,物理與自然、物理與生活的獨到思考。
2.活動計劃:設計合理、詳細、操作性強,針對科學探究中的各個環節合理運用實驗方法。計劃中應包含指導老師、小組人員分工、合理的日程安排以及相應的任務分配。
3.實施方案:要有實驗的物理原理以及實驗設計的思路,物理原理或物理定律運用正確,實驗設計的思路要新穎、巧妙,實驗器材不限。
(二)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以過程性資料形式呈現,包含過程活動記錄,主要實驗過程的照片、視頻、實驗數據及現象記錄,活動過程或某環節的反思評價,活動方案調整資料等。要求資料詳實、數據完整、現象明顯。
(三)活動成果
活動成果以“綜合實踐活動報告”的形式呈現,參加蘇州市級評選的選題要報送不超過10分鐘的校內匯報展評和答辯錄像。
五、評分標準
(一)創新性
活動選題新穎;在技術思路、物理原理、方法運用上有獨到的理解;提交的成果與以前已有的成果相比,有創新見解或有特點的實物制作。
(二)科學性
活動涉及的物理原理或物理定律運用正確,符合學生思維特點;選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實際;研究有一定的深度;研究過程方法科學;問題分析透徹,所得結論經得起推敲和驗證。
(三)實踐性
課題的整個研究過程,必須由參賽學生親自完成;學生表現出積極地參與熱情;團隊成員有明確的分工與協作;“知與行”、“動腦與動手”的結合與統一;活動中學生認知和體驗不斷加深,具有生成性;活動結束時“知、能”均得到發展。
(四)過程性
在網上活動專區按照要求及時上傳:選題思考、活動計劃、實驗方案及修訂方案、實施過程資料(包括文檔、圖片、影像等)、活動成果呈現。上傳資料應反映活動的主要過程,具有真實性。
(五)綜合性
活動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技術、藝術、道德的統一。
成果不得抄襲。如有抄襲現象,取消參賽資格。
六、評選方式
評選活動采用書面與錄像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一)參評選手登錄z實驗教學研究網(z)初中物理優秀綜合實踐活動專區上注冊報名,上傳活動有關資料,每組限報一個課題,每小組限一名指導教師。
(二)評選分初二與初三兩個組別分別進行評選,每組分初
評和復評兩輪進行。
1.初評
各市、區教育裝備管理部門負責對所轄地區所上傳的作品進行初評,按比例推薦參加全市評選選題。
2.復評
蘇州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復評,復評根據活動網上上傳資料和成果展示錄像綜合評分。
七、獎項設立
本次評選每個組別分別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并給參加活動的學生和指導老師頒發證書。根據省文件精神推薦優秀作品參加省級比賽。
八、時間安排
(一)初三組
1.20xx年11月1日-20xx年2月15日為注冊報名和資料上傳時間,20xx年2月15日18:00停止資料上傳。
2.20xx年3月10日各市、區完成初評工作,20xx年3月30前底完成全市復評。
(二)初二組
1.20xx年3月1日-20xx年5月30日為注冊報名和資料上傳時間,20xx年5月30日18:00停止資料上傳。
2.20xx年6月20日各市、區完成初評工作,20xx年7月15日前完成全市復評。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優秀】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03
暑期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15
【推薦】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5-12
【精】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5-12
有關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5-13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熱門】05-08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精】05-08
【薦】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5-08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