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迎國慶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迎國慶活動方案1
金秋十月,彩旗招展,丹桂飄香,合家團圓!在這萬家歡慶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祖國媽媽73歲的生日,為了使同學們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小學部為大家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活動一:祖國發展我體驗
“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的號角吹響了,我們的祖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你感受到了嗎?
一二年級:走進一處社區,進行一次義務服務(清理垃圾、打掃衛生、清除雜草、美化環境等)。
三四年級:拍攝一組以“文明濱州”或“生態濱州”為主題的照片或視頻。
五六年級:設計一份反應祖國發展變化的手抄報。
活動二:祖國河山我去游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國慶假期,秋高氣爽、疊翠流金,我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制定出游計劃,漫步祖國的山山水水,品味祖國的大好河山,并用相機記錄精彩瞬間,回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活動三:生活達人我爭當
利用假期爭做生活小達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做中國好兒童,開學后我們將進行“生活技能賽”。
一年級——穿脫衣服、鞋子;
二年級——整理書包、佩戴紅領巾校卡;三年級——洗小衣物等;
四年級——筷子夾玻璃球;
五年級——疊衣服;
六年級——縫沙包、包禮物。
活動四:精品書籍我來讀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利用假期,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走進書店或圖書館,咀嚼知識,品味讀書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活動五:社會調查我開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開展社會調查,豐富成長見聞。
一二年級:和父母一起上一天班,看看他們是怎樣工作的。
三四年級:調查家鄉文化,搜集家鄉風俗、村名由來、地名傳說,感受家鄉自然風光、民族風情。
五六年級:調查市場禮品盒包裝狀況,提出合理化建議。
活動六:創意分享我設計
把自己假期的點點滴滴,或編輯成文章,或彩繪成圖畫,或拍攝成微視頻,或制作成PPT,在記錄中感受活動的多姿多彩。然后和家人分享,回校后和同學分享,一起體驗假期的豐富經歷。
十月的金秋碩果累累,十月的歡歌聲聲不斷,十月的花開萬紫千紅,十月的江河澎湃壯觀。金秋十月,有豐收的喜悅,有成長的幸福,十月,真好!
迎國慶活動方案2
作為一名萬榮學子,理應為此次“慶豐收迎國慶”出一份力,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豐富個人閱歷、加深對國情、民情、社情的了解,增進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民族優秀文化的真摯情感,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向社會宣傳萬榮,讓萬榮走向社會。依據《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有關精神,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活動主題:
在實踐中“豐”富,在實踐中“收”獲,在實踐中成長。
二、活動目的:
1、走進豐收節,了解萬榮歷史,體驗風土民情,增強愛國情感。
2、傳承農耕文明,增強勞動意識,培養動手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3、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3周年之際,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弘揚學生的愛國精神。
4、月是期盼,月是掛牽,月是思念,通過對“月”詩詞佳句的搜集,增強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三、活動時間:
9月22日—10月8日
“慶豐收迎國慶”
主題攝影
要求:
1、題材:
①人物(可以是豐收的.表情,勞動的場景,銷售經營的場面,田園場景等
②萬榮名勝古跡(不同角度、時間、情景:晴、雨、風、早、中、晚)
③特色民俗文化(剪紙、花饃、小吃、文藝匯演等)
④喜迎國慶
2、收集方法:
①生活采集(親自攝影)②各平臺收集圖片
3、后期制作:以各種拼圖形式呈現
任務分配:七、八、九年級
誦讀《秋風辭》
誦國學經典,揚民族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讓民族文化根植于學生心靈。
要求:以多種形式展示,可以對誦、表演誦、配樂朗誦等形式。形式新穎有創意,體現學生獨特的精神風貌。
任務分配:七年級學生
硬筆書法《秋風辭》
要求:
1、字體以行楷、隸書為主。
2、章法講究,字體優美。
3、形式多樣,符合書法要求。
任務分配:八、九年級學生
做“萬榮美食”
要求:
1、以萬榮小吃、特色美食為題材。
2、制作美食所需食材。
3、制作詳細步驟。
4、制作過程照片或小視頻。
任務分配:七、八、九年級學生
繪《萬榮名勝》
要求:
1、以線描畫為主
2、造型準確、生動
3、有創意處理
任務分配:八、九年級學生
繪中國地圖
展特色農業
要求:
1、繪制中國政區圖(包含省區輪廓圖)(A4紙橫放)
2、在各省區的輪廓圖上描畫出特色農產品(如山西省地圖上畫出蘋果)
任務分配:七、八年級
祖國頌中華贊
要求:
以“愛祖國,從小事做起”為主要內容,開展“弘揚美德,奉獻愛心”活動。
1、做一個快樂的“愛國者”。收看國慶節有關新聞節目,體驗祖國的繁榮與昌盛。
2、做一個快樂的“志愿者”。關愛老人、孝敬父母,主動分擔社會責任。
3、做一個快樂的“文明使者”。文明出行、綠色出行,學習宣傳禮儀知識,禮貌待人接物。
要求每個同學撰寫一篇以《祖國頌》為主題的征文,辦一期以《中華贊》為主題的手抄報(A3紙)。
任務分配:征文:九年級;手抄報:七、八年級
話說國慶
要求:
1、搜集有關愛國的名人故事。(八年級)
2、搜集有關“愛國”的詩詞佳句(每人搜集20句)。(九年級)
3、開展XXXX親子互動活動,為父母制作賀卡。作品以詩配畫的形式上交,紙張大小為A4。七年級)
評獎表彰
各班級進行初選,每班每項送五份優秀作品,學校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評選,設個人獎和團體獎。
個人獎:每項分年級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10名。
團體獎:學生個人成績記入班級總分,各年級分別獎前3名。
迎國慶活動方案3
積極開展《“學校+”勞動教育課程基地建設》項目工作,在創設的校本化勞動周活動中組織學生開展居家生活勞動承擔、家務勞動分擔及服務勞動勇擔。在學生的勞動歷練、體驗中培養他們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及勞動精神,在學生家長的家庭勞動教育實施中引導他們樹立家庭勞動教育觀,形成系統的孩子勞動教育指導意識和方法。
活動時間:10月1日——7日
活動人員:全校師生、學生家長
活動地點:學生家庭及臨近處
活動內容
1、生活自理:起床——整理床鋪、穿衣系帶、洗臉刷牙、梳理頭發,清洗——清洗紅領巾、清洗茶杯(壺)、清洗衣物(含鞋襪)、清洗書包等,整理與清潔——整理與清潔自己房間、衛生間及衣柜、書桌。
2、生活勞動(含家務)——使用電飯鍋蒸飯、煮粥,炒制簡單的菜品,清洗鍋碗瓢盆及其他餐具、食品,進行居家(客廳、廚房、陽臺等)整理與衛生(擦、掃、拖、理),洗衣曬被及進行房屋內外綠植盆栽的管理,進行家用物品購買及田間蔬菜采摘等。
3、服務勞動(含孝敬長輩與參與公共衛生)——能為父母及其他長輩端茶倒水、盛飯拿筷等,能進行房前屋后、院內外及公共區域垃圾箱的清理,能有序投放垃圾,在長輩中開展“喜迎二十大”主題的微(小)講解而讓他們了解二十大。
活動形式
學生在假期前能在老師和家長指導下擬定假期7天的可以具體到烹飪什么菜、洗刷什么物品)勞動周計劃表,并在假期中“件件能落實,天天有堅持”。
活動要求
1、每個學生都要積極主動參與計劃與落實,能在勞動中學會勞動,能在勞動周活動中提升勞動技能,形成較強的'勞動實踐意識和勞動安全意識。
每個學生家長要充分把握本次勞動周契機,做好自家孩子的活動指導、監督、評價、推介(發送圖片、文字到班級群)
2、每個班級都要組織開展并跟進關注好活動進展,能及時做好動態指導,能“事先有布置,事后有收集”地做好本班學生勞動周活動的小結(一次專門晨會、主題班會,有學生講述勞動情形和勞動收獲)并班班有美篇。學校將進行匯總后的美篇制作并上傳到學校微信公眾號。每班在節后返校時加以“勞動周小標兵”評選并報學校予以專欄表揚、展示。
迎國慶活動方案4
國慶節期間,根據學校《感恩教育實施方案》,圍繞“立德樹人、多元成才”的育人目標,學校決定開展“十個一”活動,加強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勞動教育、感恩教育,培育愛國主義情感,鍛煉健康體魄,激發內生動力,增強拼搏精神,把學生行為習慣的規范落實到學科成績的提升上,助推學生實現多元成才的目標。活動通知如下:
一、參加一次升旗儀式
國慶前夕,學校舞蹈社團編排了手勢舞——《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10月1日,學校組織“感恩逐夢前行勵志強國有我”主題升旗儀式;引導青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升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感,在全體師生中引起強烈共鳴。各級部、班級結合這次活動內容,開展一次“我和我的'祖國”征文活動,各級部推薦優秀征文,10月7日前報學校團委,組織優秀征文評選。
二、開展一次社區志愿服務
利用國慶放假時間,到就近社區活動中心等場所擦拭健身器材,清理周邊衛生,為鄉親睦鄰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養成以后每逢過大周,必到社區活動中心等公共場所開展志愿服務的習慣,讓志愿者精神發揚廣大,把責任擔當意識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行動,展示我們海岳學子的風采。
三、進行一次家務勞動
在家期間,力所能及幫助父母干不少于3小時的家務勞動;邊勞動邊談心,與家長交流自己的在校生活,交流自己的學習目標和生涯規劃,創設在學業發展上與家長心心相通的合力;同時,結合《通用技術》、美術鑒賞及文化課等課程的學習,留心觀察生活中的學科元素,主動適應新高考命題“生活化、情境化“的要求。
四、開展一場“不缺席的陪伴”活動
當前正是楓紅菊黃、天清水碧的金秋時節,重陽節也將會如約而至。重陽節這天,同學們正在校學習,無法回家與老人過節。假期期間,與家長探望家中的祖輩老人,與他們談談重陽習俗、曬合影話親情、做美食品味“家”,在“一談一曬一做”中展現老年人的獨特魅力,用文字重溫歲月,用照片定格幸福,用美食傳遞孝心,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倡導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各級部推薦10幅優秀照片,10月8日前報辦公室。
五、進行一次縣情體驗教育
今年以來,我縣錨定“高質量發展、加速度趕超”目標,認真組織實施“一二五五一”思路舉措,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1—7月份,在市統計局公布的22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我縣14項指標增幅居8個縣市前3位,5項指標增幅居8個縣市第1位。在開學典禮和國慶升旗儀式上,馬校長對師生、家長進行了縣情教育,假期期間家長陪同學生通過企業參觀、景點旅游、風俗體驗等形式,進一步感受家鄉的發展和變化。
六、學唱一首紅色歌曲
一首歌能代表一個時代和體現當今時代的精神風貌。紅歌之所以一直流傳,是因為它特殊的感染力和其精華部分,代代相傳。在當今人們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紅歌更能凝聚人心,使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情感入耳、入腦、入心。國慶期間,每位同學在家學唱《歌唱祖國》等經典歌曲,開學后各班利用音樂課時間組織一次“愛國主義歌曲大家唱”活動。
七、觀看一次新聞專題片
八、開展一次黨的偉大精神解讀活動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9月29日,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之際予以發布。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是:建黨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東北抗聯精神、南泥灣精神、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大別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區精神、張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紅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壩精神、“兩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遷精神、王杰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鐵路精神、女排精神;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絲路精神。假期期間,組織一次黨的偉大精神解讀活動,增強青年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深厚情感。
九、開展一次學習總結與方法交流
新學期開學以來,學校按照“開學就規范、起步就領先”的要求,深入開展“規范管理提升月”活動,“三級”并進、“四課”聯動、“五策”施力,課題引領,課標通研,課堂高效,課程構建,打造教學質量提升的“動車組”,近10所學校來校觀摩學習,《濰坊教育發布》《濰坊教育》等媒體推介學校做法。近日,各級部均舉行一次質量檢測,各位同學靜下心來,認真總結一月學習生活的得與失,級部和班級擇機召開一次家長座談會、學習總結與經驗交流會。
十、開展一次“感恩之星”評選
圍繞《海岳“廿四”孝行規范》,各級部根據學生日常表現和月考成績,組織9月份學校、級部、班級“感恩之星”評選活動。學校感恩之星每級部評選8人,10月7日前將名單和頒獎詞報辦公室。高一推薦對象要求:對待父母要恭敬、常與父母心交流、假期大周做家務、父母教誡耐心聽、對待長輩懂禮貌、遇見師長打招呼、人際交往親賢能、遠離危險父母寧;高二推薦對象要求:集體場合講秩序、言行舉止要得體、凈桌光盤倡節儉、著裝規范不攀比、學業發展目標明、勵志拼搏奮斗中、課堂聽講要專注、自主學習重效率;高三推薦對象要求:珍惜時間用心學、動靜結合勤反思、積極鍛煉身體健、午休晚休要及時、講究衛生勤清理、同學相處重友誼、比學趕幫多相助、自信自強知感恩。
迎國慶活動方案5
活動內容
(一)“向國旗敬禮”網上簽名寄語活動
全校學生登錄中國文明、央視或其他鏈接站,以個人名義,也可以采取小組、團隊、班級或家庭等方式進行簽名,同時留言寄語。留言寄語內容要主題突出,健康向上,反映真情實感。
(二)與家人一起觀看由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閱兵典禮。
(三)主題活動
七年級
“綠色生態,知行合一”開展“生態環保行”主題實踐活動。
(1)以“愛我家鄉,保護環境,為建設和美景陽做貢獻”為主線,開展繪畫、攝影、環保小制作活動。(任選一種形式,展示活動成果),每班上交作品五份。
(2)以“我的家訓”為主題開展征文活動,要求字數在800字左右,題材不限,收假后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評比后上報優秀作品3份參加校內評比。
八年級
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手抄報比賽”活動。
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明確“三個倡導”的豐富內涵,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要把“三個倡導、24個字”的基本內容體現在手抄報作品中,每班上報作品5份。
九年級
開展社會調查活動
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去關心社會發展,去關注社會問題,去嘗試解決自己研究的社會問題,成為學生課余生活的有益補充,開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會實踐的新途徑。學生以個人分散活動或由居住相靠近的4-6人組成社會實踐活動小組,自己推選組長,可以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年人(最好邀請自己的家長參加)為指導老師。
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必須注意自身形象,認真參加活動,為學校和個人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假期過后的一個星期內以班為單位擇優上交社會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內容主要為自己實踐活動的內容,過程及活動心得,報告字數在800字左右)。
參考主題如下(也可自選主題)
1)關于生活用水狀況調查研究
2)關于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可行性調查
3)白色污染調查研究
4)交通安全問題研究
5)村民交通意識及對策
6)中學生的消費觀念與行為研究
7)中學生的體育鍛煉現狀
8)中學生的飲食與營養問題研究
9)中小學零用錢數量的'調查
活動時間
10月1日——7日
社會實踐活動要求
活動前做好各種準備,并遵守以下原則:
1、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活動期間要注意安全,保證活動的高質量,高效益。
2、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在學校周邊、學生家庭所在的城鎮社區或者鄰近村社開展活動。
3、遵守“誠實守信”、“文明守紀”原則,注意培養公德意識,嚴格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物。認真參加活動,為學校和個人樹立良好形象。
4、各班按要求及時上交假期實踐活動各項材料,此項活動進行學生和班集體評比表彰,納入班級考核。
活動安全
活動期間要求所有同學自覺遵紀守法,注意國慶長假的相關安全事宜:
防欺凌:不欺凌弱小,不參與各種霸凌活動,如發現相關不良現象應及時舉報。
防溺水:嚴禁下河洗澡,遠離有安全隱患的河道,堤壩。
防詐騙:學會保護自己的財務,學會甄別各種信息,不輕信他人。
出行安全:假期出行注意交通安全,保管自己的隨身物品。
消防安全:防山火,禁止在田間山頭玩火。注意電器,液化氣等使用安全。
網絡安全:要求文明上網,綠色上網。不傳謠,不信謠,不隨意進各種QQ群,微信群,且不允許發表反黨反社會的言論,弘揚社會主義正能量。
食品衛生安全: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三無食品,不吃垃圾食品,要求合理膳食。
十月溫馨提示一號
請各位家長在國慶節放假期間,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開展好實踐活動,特別關注孩子的安全,切實履行監護責任。
【迎國慶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迎國慶活動方案09-04
迎中秋慶國慶活動策劃方案05-29
迎中秋慶國慶主題活動方案09-09
迎國慶慶中秋主題活動方案09-20
社區迎中秋慶國慶活動方案09-20
社區迎國慶唱紅歌活動方案10-17
迎五一活動方案04-21
迎“六一”系列活動方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