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活動方案>捉泥鰍活動方案
捉泥鰍活動方案
更新時間:2024-09-13 00:39:46
  • 相關推薦
捉泥鰍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捉泥鰍活動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捉泥鰍活動方案1

  授課對象:

  小學四年級授課人:音樂系a班王丹

  課題:

  捉泥鰍

  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積極引導學生走進音樂,感受音樂。參與音樂知識的各項實踐活動,讓音樂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學會基礎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感受能力。

  教學內容:

  學習歌曲《捉泥鰍》以及基礎音樂知識四四拍的意義和強弱規律、附點節奏型,接唱。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歡快活潑的演唱捉泥鰍

  2、認識附點節奏和四四拍并知道其意義。

  3、學會有感情的接唱歌曲教材分析:

  選自蘇教版第七冊音樂教材。這是一首富有生活趣味和田園風味的歌曲。歌曲表現了雨后孩子們急切想去田間捉泥鰍的情景。全曲共有六個樂句組成,自然小調式。一三五等單句的節奏基本相同,雙數小節的節奏略有變化。旋律在逐漸變化中層層遞進,推向高潮,生動地描繪出了孩童在田間嬉戲的形象。四年級這個階段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范圍逐漸擴展,感受和創造能力在逐漸增強,因此選擇捉泥鰍這首體驗生活的歌曲有助于學生真切的感受音樂。

  教學重點:

  歡快的準確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捉泥鰍教學難點:

  附點節奏的準確演唱。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教學過程:

  分為三大步驟:感受音樂13分鐘、學習音樂22分鐘、分享音樂10分鐘。感受音樂由三個小結構組成

  (1)導入——說一說。教師提問:“同學們假期或者課余時間喜歡做些什么活動呢?”“喜歡大自然嗎?為什么?”在學生回答完自己的看法后,積極引導學生向往自然,傳遞熱愛生活的態度。3分鐘

  (2)欣賞歌曲——事先不告訴學生他們欣賞的歌曲是捉泥鰍,在播放歌曲前提出問題:“仔細聆聽歌曲,看看里面提到了哪些景物?”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積極思考的能力,順便也對心歌曲有一個良好的.初步印象。5分鐘(3)揭示主題——老師要明確告訴學生們今天學習的歌曲就是捉泥鰍。然后出示歌譜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之后提問學生對泥鰍有無了解,待學生回答后,出示準備好的圖片以及泥鰍的相關知識作為輔助,擴展學生的知識面。5分鐘學習音樂由三個部分組成:

  (1)教學附點節奏型——老師帶領學生朗讀會以鋼琴作為輔助,彈奏出附點節奏伴奏朗讀。讓學生對附點節奏型有一個初步感受。然后才出示附點節奏型,讓學生認識并用手打擊。學習過后,要讓學生自己感受附點和非附點的不同之處。引導學生理解有了附點歌曲感覺更加輕快和歡樂。7分鐘

  (2)教學四四拍——提問學生:“同學們知道這個是表示什么意思嗎?”然后解釋四四拍的書寫形式和意義以及它的強弱規律。實際運用到捉泥鰍這首歌曲中,讓學生找出每小節中的強弱拍7分鐘

  (3)學唱歌曲——開始是由老師分句為學生帶唱,唱熟后將會和學生一起合著鋼琴完整有感情的演唱。8分鐘分享音樂——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復習與鞏固。復習分為三個小點

  A、附點節奏型。

  B、四四拍的意義。

  C、四四拍的強弱規律第二部分是歌唱。

  a、學習有感情的齊唱

  b、男女接唱

  教具:

  鋼琴、多媒體、打譜軟件

  課堂小結:

  在這節課中,同學們學習了臺灣校園歌曲捉泥鰍、附點節奏型和四四拍。感受了在田間捉泥鰍那種愉快的心情,也體驗了游戲和創造的快樂。

捉泥鰍活動方案2

  設計意圖:

  我班的自然角里飼養了幾條泥鰍,前段時間,孩子們在給泥鰍換水時不小心把泥鰍掉在了地上,幾個孩子手忙腳亂地抓了起來,“呀,真滑啊!”“真不好抓。”“太滑了,抓不住。”孩子們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發現。我知道孩子們對泥鰍不容易抓的現象產生了興趣,于是,就自然生成了―――《泥鰍》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并了解泥鰍的主要特征,體驗捉泥鰍的樂趣。

  2、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激發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了解了魚類知識。

  2、泥鰍數條、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介紹泥鰍主要特征及粘液作用的相關錄像。

  活動過程:

1、觀察感受泥鰍,了解泥鰍的外形特征。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泥鰍是什么樣的,有沒有特別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待會兒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為便于幼兒觀察,事先在幾個大臉盆中放若干泥鰍和水)

  幼兒觀察后自由講述自己的發現。

  幼:眼睛小小的。

  幼:嘴邊有胡須。

  幼:背上有鰭,尾巴上也有,游起來很靈活。

  師:是呀,這一點和誰一樣啊?

  幼:和魚一樣。

  師:是的,因為它也是魚家庭中的一員啊。你們有沒有發現泥鰍有趣的事情呢?

  幼:它身上很滑。

  幼:它身上滑溜溜的,老從我手里滑走。

  幼:它身上很粘。

  師: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么呀?

  幼:叫粘液。

  師:這些粘液對泥鰍有什么好處?

  幼:能幫它逃走。

  幼:因為很滑,別人不容易抓住。

  師:除了幫它很快逃跑,粘液還會有什么好處呢,你們猜一猜?(幼兒可能回答不上來),好吧,老師請你們看一段錄像,看了就知道了。

  看錄像,梳理有關泥鰍的知識。

  師,剛才我們說的,錄像中都說到了。現在你們知道了吧,泥鰍的粘液還有什么作用呀?

  幼:能幫它的皮膚呼吸。

  幼:能幫它在泥地里很快地行走。

  師:粘液對泥鰍的好處真不少啊。

  2、嘗試體驗,比較發現粗糙材料易捉泥鰍的現象。

  幼兒徒手嘗試捉泥鰍后集體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說泥鰍身上滑滑的,不好捉。現在你們去試一試,是不是真的很難捉。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怎么捉的?

  幼:我捉了很長的時間才捉到兩條。

  幼:真不好捉啊,我先用一只手沒捉到,后來用兩只手才捉到的'。

  師:泥鰍在你手里是怎樣的?

  幼:我剛把泥鰍捉到,它就馬上從我手里滑走了。

  幼:它在我手里拼命扭動,要從我手里逃走。

  師:泥鰍這么難捉,是什么在幫它的忙啊?

  幼:是粘液在幫忙。

  師:哦,有了粘液,泥鰍真不容易捉啊。剛才我還看見幾個小朋友用老師給你們擦手的毛巾在捉掉在地上的泥鰍呢,這個辦法也挺好。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用這些材料試試捉泥鰍。

  幼兒嘗試、比較,發現不同。

  師:用這些材料捉泥鰍,你們有沒有發現有趣的事情呢?

  幼:用棉手套好捉,我捉了好多呢。

  幼:我覺得塑料薄膜手套太滑,捉不到泥鰍。

  幼:我用毛巾把泥鰍身上的粘液都吸掉就好捉了。

  師:為什么棉手套捉泥鰍容易些,塑料手套就不容易?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有什么不同?

  幼:棉手套粗糙,塑料手套光滑。

  師小結:粗糙的棉手套捉泥鰍時,阻擋泥鰍滑走的力量變大了,泥鰍就不容易滑走了。塑料手套自己也是滑滑的,它捉泥鰍時,阻擋泥鰍滑走的力量還是很少,所以不容易捉到泥鰍。

  3、聯系生活,知道如何用粗糙材料防滑。

  師:剛才我們捉泥鰍,把地板弄得很濕。瞧,地板變滑了,為什么我們在濕濕的地板上沒有滑倒?誰在幫忙?

  幼:我們穿了鞋子?

  師:為什么穿了鞋子就不滑了?

  幼:因為鞋底有花紋,很粗糙。

  師:這個道理和我們用棉手套捉泥鰍是一樣的。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讓滑滑的地板變得不滑呢?

  幼:可以鋪些紙板。

  幼:放塊地毯。

  幼:放塊厚棉布。

  師:生活中還有好多的地方是滑滑的,有些危險的,請小朋友回去找一找,然后想辦法解決吧!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玩體育游戲――“捉泥鰍”。

  2、請家長和幼兒共同探討生活中的防滑方法。并請家長幫忙做筆錄。

  活動評析:

  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立足于泥鰍的主要特征的觀察和感知,在活動一開始,就讓幼兒自由觀察泥鰍的外形特征,了解外形特征與其生活環境的密切關系。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帶著“泥鰍長的什么樣?它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等問題進行探究,活動中始終讓幼兒處于一個寬松、和諧、自由的觀察氛圍,不要求幼兒獲得完整知識,只要是幼兒有自己的觀察與發現就行了。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與同伴、老師交流,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地建構相關知識,而教師此時只是一位積極的引導者、支持者與合作者。在幼兒描述自己的發現時,我們針對“粘液”這一難點展開分析、設疑,讓幼兒自己發現、猜想,而后在操作實踐和觀看錄像中得到答案。

  孩子們對活生生的泥鰍不易抓是抱有濃厚探究興趣的,我始終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在活動中以抓為主線,在抓的過程中發現泥鰍因為粘液的幫忙而容易逃脫的現象。在此基礎上,材料的出現使探究活動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在這個過程中,我重復在讓幼兒比較粗糙材料與光滑材料捉泥鰍的不同現象,只有發現奇特的現象,才能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讓幼兒發現事物間的關系,獲得新經驗。在活動中,幼兒在親自操作和體驗中自然地發現了棉手套易捉泥鰍的現象,同時,幼兒認識了兩種材料的特點,發現了材料特點與捉泥鰍難易程度的關系,從而讓他們自發地構建起粗糙的材料有防滑作用的經驗。在這一過程中,我的任務是觀察孩子用材料嘗試捕捉泥鰍的過程,提供適時的幫助,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共同探究這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有助于幼兒重新思考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發現,促進感念和思維水平由低到高的不斷發展。

  科學活動應來源于生活,更應回歸于生活。本次活動的延伸也是繼續探索的起點,正如《綱要》中說,孩子們在科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的探究活動,孩子們不僅能學會學習,還將發展在社會生活中所必要的能力和行為。所以,我從捉泥鰍的現象中生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幼兒知道,之所以探索這個現象,探討這個問題,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為我們的生活所服務的,為幼兒理解科學對人們生活的實際意義提供了直接經驗和實際背景。

捉泥鰍活動方案3

  一、教學內容

  《捉泥鰍》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以輕快、富有彈性の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鰍》,并且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體驗“捉泥鰍”の快樂。

  2、學生能夠認識四四拍の拍號并了解其意義。

  3、欣賞校園歌曲《蝸牛和黃鸝鳥》《讓我們蕩起雙槳》

  三、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以輕快、富有彈性の聲音,有表情の演唱歌曲《捉泥鰍》。

  教學難點:附點の演唱、四四拍の強弱規律の掌握。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話題導入。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情境創設,實圖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呀?”(課件:泥鰍圖片)你們玩過捉泥鰍嗎?它容易捉嗎?(課件:泥鰍の介紹)

  師: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見識幾位愛捉泥鰍の小朋友。聽!他們來啦!(課件:播放歌曲)板書:捉泥鰍

  第二環節:歌曲新授

  1、初聽

  師:請同學們說說你們聽后感受到の歌曲是什么情緒呢?(歡快地、活潑地、風趣地)

  2、二聽

  師:我們再認真聽一聽,想想從哪些歌詞中你能感覺到小朋友特別想去捉泥鰍呢?(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課件:播放歌曲)

  3、三聽

  師:誰來說說歌曲の最后幾句歌詞出現了什么情況?(出現了反復,唱唱反復部分,說明了孩子想去捉泥鰍の急迫心情)(課件:播放歌曲

  歌譜)

  4、學習附點部分の歌唱。

  師:請同學們在曲譜中找出附點節奏,并數一數有幾處?(8處)

  師:這些是八分附點音符,這些附點節奏在歌曲中增添了歡快の氣氛。

  5、跟琴分句學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來跟琴一句一句の學唱這首歌曲。

  6、接唱練習。

  師:你們唱帶有附點の

  一、三、五等單數句,老師接唱雙數句。

  7、難點解決。師:在歌唱中你覺得還有哪里唱起來比較困難?

  8、完整地歌唱歌曲。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完整の唱一遍這首歌曲。

  9、理解拍子: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首幾幾拍の歌曲嗎?

  (四四拍。它表示の意義: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唱四拍。它の強弱規律為:強、弱、次強、弱)

  10、聲勢訓練:以第一句為例子,

  第一拍:跺腳

  第二拍:拍腿

  第三拍:拍手

  第四拍:拍肩

  11、師:我們自己打著拍子再來完整の演唱一遍這首歌曲。

  第三環節:自主創編:

  1、師:每首歌曲都有它の情節,這首歌曲里描述了哪幾個人?

  2、師:你能將這其中の人物表現出來嗎?你可以找搭檔配合,同學們想一想,動一動,一會請同學們表演唱。

  3、請同學們表演并評價。(課件:播放歌曲伴奏)

  第四環節:歌曲欣賞

  1、師:捉完了泥鰍,好累呀!現在我們來休息一下,聆聽校園歌曲《蝸牛和黃鸝鳥》《讓我們蕩起雙槳》。(課件:播放歌曲)

  2、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今天開心嗎?美妙の世界,動聽の校園歌曲給我們帶來了歡樂,那么我們也要努力學習本領,讓世界變得更精彩。

【捉泥鰍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捉泥鰍作文03-28

捉泥鰍作文(集合)12-18

夢見捉泥鰍魚09-07

捉泥鰍作文(優)10-28

(集合)捉泥鰍作文12-25

捉泥鰍作文(熱)11-14

捉泥鰍作文(精選13篇)11-30

捉泥鰍作文15篇05-17

捉泥鰍的作文400字02-2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色多多 | 婷婷激情综合五月 | 在线se国产精品 | 香蕉伊在线视频观看 |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