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一顆小豌豆》的教學反思大全,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顆小豌豆》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寫的一篇童話故事。全文主要講述了一顆小豌豆在一座小樓的窗臺裂縫里發芽、長葉、開花,小豌豆頑強的生命力,使一位身得病的小姑娘鼓起勇氣戰勝了病魔,小豌豆也從中得到了快樂這樣一件事情。
教學本文,首先我認真閱讀了課文,雖然是一篇童話故事,讀完整篇文章感覺作者不是在寫故事,而是在講故事、說故事,那童稚的語言、口語化的描述,都能讓人感覺到作者好像正坐在人們面前,抑揚頓挫地給人們講小豌豆的故事:“時間一天天過去,豌豆莢慢慢的變黃了,豌豆也慢慢的變黃了,它們長大了,長得結實了”,“不一會兒,小房子給打開了,五顆豌豆滴溜溜一齊滾了出來”,“第五顆,就是那最小的一顆豌豆,飛到了一座小樓的窗臺上,骨碌一滾,滾到一條裂縫里,那裂縫里有點兒泥巴,上面還長著青苔”,“猛勁兒長”,“可不是嘛,小姑娘的臉色好多了,她還能自己坐起來,坐上整整一個鐘點呢”……語言淺顯,讓學生可以容易理解。而“綠陰陰的,好像一間綠色的小房子……它們一排兒坐著,誰也不跑來跑去”、“春天到啦,樹枝該吐出小芽兒來了。
小草兒也該從土里鉆出小腦袋來了”則是完全從兒童那種非常天真的角度來描寫,用兒童的眼睛、兒童的耳朵和兒童的心靈去看、聽和感受,極富情趣,表現了兒童單純樸素的情感世界。學生在閱讀之后,也可以較快較好地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能感受到小豌豆的活潑、熱情、樂于幫助別人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也隨著著名的童話故事而自然的滲透到學生的心中。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與思考,從中感悟小豌豆活潑、熱情、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呢?這是全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這是一篇長課文,涉及到的內容十分豐富,而其中,文章所蘊涵的思想教育的內容又十分深刻,如果在有限的時間里,面面俱到地進行教學,就猶如蜻蜓點水,造成教學重點不突出,主攻目標不明確的現象,教學效果自然就不夠理想。
因此,對一堂課的教學安排,要善于突出一個重點。教學時,我以“這是一顆怎樣的小豌豆?”這個問題貫穿全文。抓住這一問題就可以把全文的內容串聯起來,從而形成一條清晰的主線。教學中從重點句入手,把理解句子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從詞句到篇章再回到的詞句的閱讀過程,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重點突出。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好的方面一是教學目標明確。
從整個教學過程看“學什么”,“怎樣學”,一目了然。教學中采用默讀、自由讀、指名都、范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感悟小豌豆的奉獻精神。二是多媒體課件的運用達到了幫助學生直觀形象理解感悟重點、難點的作用。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抓住重點句段,體會感悟小豌豆把綠葉和鮮花奉獻給生病的小姑娘,讓她看到了生的希望,看到了美麗的世界,給了她戰勝病魔的勇氣。
在指導學習這一重點時,我先要求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句子,然后組織討論交流,教師隨機出示豌豆長出葉子,一天天使勁兒長,開出粉色的鮮花,小姑娘的心情一天天變好,并能站起來的動畫課件,小豌豆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操,小姑娘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態度深深地印在學生心中。三是以學生能力訓練為主。
導入新課新穎,直奔重點,用課件把一盤綠瑩瑩的豌豆展示在學生面前,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無論識字還是朗讀感悟都做到穩中求扎實,注重識字、理解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教學民主。
當然本節課教學中也存在許多不足,有些問題問得有些模糊,導致學生無從下手。由于課文較長,在學生理解感悟過程中,如果能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時間,對學困生多關注,相信教學效果會更好。
【最新《一顆小豌豆》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顆小豌豆作文06-09
《一顆紐扣》教學反思04-22
《小青蛙》教學反思02-17
小松樹教學反思04-09
《小麻雀》教學反思04-22
《小蝸牛》教學反思03-25
《小露珠》教學反思04-22
小扇子教學反思04-22
小蝸牛教學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