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說課稿
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3-10-28 07:13:23
  • 相關推薦
說課稿集錦范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集錦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集錦范文1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說課的題目是《石頭變形記》,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活動方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說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石頭變形記》選自江蘇教育出版社大班科學領域。活動為幼兒介紹了大石頭在陽光、雨水、風的作用下碎裂成小石塊,在河水沖擊下相互摩擦碰撞,最后被磨成鵝卵石的科學知識。《綱要》明確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本活動內容緊扣幼兒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能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動將通過幼兒的觀察討論,一方面了解鵝卵石的形成,另一方面了解鵝卵石在生活中的運用。

  在對教材地位與作用的分析上,特制定如下的三維目標:

  1.情感目標:能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運用各種感官,提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能力。

  3.認知目標:了解鵝卵石是怎樣形成的。

  《指南》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和理解事物本質和事物間關系的過程。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了解石塊在各種自然力的作用下,最后形成鵝卵石的過程。而難點在于幼兒能關心周圍環境,在玩中體驗科學的重要和趣味。

  二、說學情

  “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發”是的幼兒教育理念之一,所以在開展活動之前要先了解幼兒的特點。下面我對幼兒情況做簡要分析:

  大班的幼兒好學好問,能初步理解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展,但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從問“是什么”上升到“為什么”,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這一時期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增強,記憶力有明顯的發展,但由于缺乏知識和經驗不足,還需要老師正確的指導。因此這些都將成為我組織活動考慮的因素。

  三、說活動方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采用以游戲法為主,觀察法、討論法為輔,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與同伴討論,達到了解鵝卵石的形成過程,同時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交流觀察的過程和結果。

  四、說活動準備

  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位教師,為了給幼兒提供了可供直接感知操作的物質材料,方便幼兒動手嘗試,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我的活動準備如下:

  1、《變形金剛》簡短視頻一段;

  2、鵝卵石實物若干;

  3、鵝卵石形成的過程圖片若干幅;

  4、橡皮泥若干。

  五、說活動過程

  基于以上分析,下面具體說說我的活動過程,設計如下環節:視頻導入,激發求知;實物展示,感知對象;圖片展示,深化理解;游戲活動,增添趣味。

  1.視頻導入,激發求知

  好動是幼兒的特征之一,而具觀賞性的視頻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此,我會采用視頻導入活動。在活動之初,我會向幼兒播放《變形金剛》的簡短視頻。在幼兒觀看后,并因勢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影片中的是什么嗎?”在幼兒說出答案后,伺機引出活動主題:“石頭變形記”,以此調動幼兒的好奇心。

  2.實物展示,感知對象

  在幼兒對“石頭會變形”這個問題有強烈的求知欲時,我會呈現鵝卵石這一實物。請每位小朋友來摸一摸鵝卵石,同時說一說摸到的感覺,觀察鵝卵石的特點,達到幼兒能了解、認識鵝卵石的活動目標。在幼兒對鵝卵石有了初步的認識后,我會引導幼兒聯系實際生活,想一想、說一說鵝卵石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應用。這樣有助于幫助幼兒獲得經驗,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圖片展示,深化理解

  之后,我會繼續向幼兒展示教材提供的鵝卵石形成過程圖片,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分組討論,能自己發現鵝卵石的形成過程。在此基礎上,我會進一步啟發幼兒描述圖片中的內容,想象大石頭經歷了哪些自然力的作用,最后變成漂亮的鵝卵石。這樣不僅可以發散幼兒想象思維,還可以提高幼兒的膽量,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達到培養幼兒對圖片內容的領悟能力。

  4.游戲活動,增添趣味

  以競賽判別輸贏的游戲,有助于滿足大班幼兒日益增長的好勝心理,因此活動的最后我將組織幼兒進行“制作鵝卵石比賽”比賽。首先我會將幼兒分成3個小組,每組發放一大塊橡皮泥,通過比賽捏鵝卵石的形狀、速度來制定輸贏。通過這樣的環節,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機會,幫助幼兒獲得更完整的經驗。同時激發幼兒的興趣,為整個活動增添趣味。

  六、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動,特別是對幼兒能力、習慣的培養,活動延伸不可缺少。因此,在活動之后我會鼓勵幼兒在周末的時候邀請父母一起走進公園,去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鵝卵石。這種方法有助于幼兒把本次活動中學到的知識繼續延伸。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說課稿集錦范文2

  《浪之歌》,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十課《組歌(節選)》的第一首。下面就按照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與手段、說教學過程設計四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簡介

  《浪之歌》與本單元的其他文章一樣,也是散文詩,主要運用抒情的表達方式。在這首散文詩里,海浪被詩人賦予一個浪漫的花的形象,它不僅是“海岸”的情人,在它的形象里融入了更深廣的喻義,它成為人世世界的守護者。

  2、教學目標

  結合本單元的特點,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積累“執拗、憔悴、饋贈、真諦、海誓山盟、長吁短嘆”等詞語;理解作者筆下海浪的形象。

  能力目標:學習文章優美的語言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把握詩文的節奏和美妙的意境,并從中理解詩歌的主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悟詩中閃爍著的理性光輝,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敬畏生命。

  3、分析教材編寫思路、結構特點及重點難點

  不同于真實世界,在這首散文詩里,海浪首先是作為“海岸”的情人出現,前四節里鋪陳出的是一個熱戀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復始的潮汐律動中與愛人難舍難分。接下來,這個女性形象融進了更深廣的喻義,它成為人間世界的守護者。在這里,海浪已經幻化為詩人自己的形象。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情感內涵;理解作者筆下海浪的形象。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情感內涵。

  二、說學生

  散文詩的內涵較深沉,對初二的`學生來講,要理解難度較大。但由于學生生活在海邊,對大海、對海浪比較熟悉,學習本文,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重點突破。

  三、說教法與手段

  依據新課標標準理念,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法:對于詩歌,朗讀尤為重要,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內涵。

  2、自讀探究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揮集體的力量,自主學習,探究詩歌的內涵。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3分鐘

  同學們,你去過海邊嗎?你看過海浪拍打海岸與礁石的情景嗎?在你的眼中與心中,海浪是個什么形象?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在他的散文詩《組歌》中為我們塑造了關于海浪的全新的形象,那他的想像與你的想像是否有一些相通之處?下面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浪之歌》。

  (本導語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能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3分鐘

  讀準字音和解釋詞義

  (通過“開火車”的形式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為后面理解詩歌的內容做鋪墊)

  (三)整體感知:6分鐘

  學生聽配樂朗讀后思考:作者筆下的海浪是怎樣的形象?

  (學生通過聽讀,將作者筆下的海浪與自己心中的海浪進行比較,加深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為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深入探究:13分鐘

  1、作者對海浪賦予怎樣的感情?

  2、你從文中哪些詩句體會到這種情感?

  (逐層深入,引導學生更準確地把握詩歌的情感內涵)

  (五)協作質疑:10分鐘

  我們對詩歌的情感已經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把握了,但詩歌的語言有時難以理解,對這首詩,你還有什么疑惑呢?

  小組討論解決,全班交流。

  (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6分鐘

  引導學生仿寫課文中的詩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七)小結:2分鐘

  (八)布置作業:2分鐘

  1、仿寫詩句

  2、預習《雨之歌》

【說課稿】相關文章:

說課稿范文說課稿 范文10-04

《絕招》說課稿08-12

白鵝說課稿04-04

《氓》說課稿04-21

《狼群》說課稿04-17

足球的說課稿05-07

功率說課稿06-07

《牧童》說課稿05-12

詠雪說課稿05-27

老王說課稿05-24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五月婷婷久亚洲有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 色天堂在线观看 | 精品99精品在线观看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妖 |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