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晏子使楚》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語文組x號考生。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晏子使楚》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教材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組的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真切地講述了在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要出使楚國,而楚王通過三次不同的言行舉止侮辱晏子,想以此來顯示楚國的威風,而晏子卻用巧妙的語言予以回擊,從而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雖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他們的思維和認知水平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因此在教學中,一是讓學生通過朗讀自己先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初步感知,二是針對學生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教師需要進行及時點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本內容,并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本節課的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敘述文中的故事。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法、小組討論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理清課文的順序,了解晏子這一人物形象”為我的教學重點,“理解晏子反駁的話”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采用“質疑問難——理解感悟——感情朗讀”的自主、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同時采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好的導入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導入語設計如下:“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不僅涌現出了許多英勇戰士,還出現了不少外交大使。這些外交官,用自己的一張嘴,在外交這個無煙的戰場上展示著自己極好的口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齊國的這位外交大使——晏子,去感受他那張“利嘴”吧!”
。ǘ┬抡n講授
讓學生打開課本,自由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解決生字詞的字音以及字義問題,并且思考如下問題:本文具體講了哪些事情?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完成生字詞的學習。
2、再給學生一分鐘的時間組織語言(針對提出的思考題),并讓學生積極踴躍地發言。
經過學生回答,我總結出:課文主要講述了在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要出使楚國,而楚王通過三次不同的言行舉止侮辱晏子,想以此來顯示楚國的威風,而晏子卻用巧妙的語言予以回擊,從而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
。ㄈ┥钊胙凶x
在對這篇語言簡潔凝練的文章進行教學處理時,我重點通過朗讀品味,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作細致的咀嚼、推敲,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古代外交場所,真正體會外交事務中所運用的語言藝術,感受晏子那能說善辯的口才,感悟晏子不卑不亢、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1、同學們再次用心地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語句,最后師生一起探討、解決。
。1)楚王為什么要侮辱晏子?
明確:是想仗著自己國家的強盛,以顯示楚國的威風。
。2)“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這句該如何理解?
明確:此為二者的第一次相斗。楚王了解到晏子身材矮小,挖洞讓晏子入城,而不是開城門去迎接,以此來侮辱晏子,進而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晏子不卑不亢、將計就計,以楚王之法反擊楚王。他的話很明白,楚王要說自己的國家是狗國,那晏子就鉆狗洞。楚王要說自己的國家不是狗國,就應打開城門。所以,楚王只好打開城門。這一次,晏子未見楚王,就給了楚王一次迎頭痛擊。
2、針對問題,探究體悟。
。1)楚王是怎樣辱沒晏子的?畫出有關句子。
明確:
、佟岅套訌奈宄吒叩亩淬@進去;
、诔醭蛄怂谎,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么打發你來呢?”
、鄢跣ξ貙﹃套诱f:“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
(注意體會“瞅”“冷笑”“笑嘻嘻”等詞語表現了楚王怎樣的心理)
。2)楚王達到目的了嗎?把他每次辱沒晏子的結果畫出來。
明確:第一次——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第二次——楚王只好陪著笑;
第三次——楚王聽了,只好陪不是。
。ㄈ湓捴卸加小爸缓谩保f明了什么?說明楚王作為一國之君,迫于晏子能說善辯的口才,“屢戰屢敗”,最終只能甘拜下風。)
通過對上面句子的理解讓學生深入文本,去體會晏子能說善辯的語言才能以及不卑不亢、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ㄋ模╈柟烫岣
為了加深學生對本文的體會,這一環節我讓學生繼續思考“‘侮辱’和‘尊重’這兩個詞語的含義?”這一問題,學生通過思考、討論與回答,明確出“侮辱”出現在文章中的第二段。指欺侮羞辱;使蒙受恥辱。文章(故事)一開始點明楚王對齊國使者晏子的態度——侮辱,并接連通過三個情節(鉆狗洞,齊國無人才以及齊國人是強盜)來欺辱晏子!白鹬亍背霈F在文章中的最后一段。指敬重;重視。文章最后指出楚王對晏子的態度轉為敬重,可以看出,在其間發生的三個小情節中,晏子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占了上風,使得楚王節節敗退,從而迫使改變了對晏子的態度。這一點從側面可以看出晏子能言善辯的才能以及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從而讓學生再次體會外交官的語言魅力。
(五)小結作業
在學生交流之后,引導學生回顧文本內容,然后總結并布置開放性作業,如下所示: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晏子這類外交大使的能言善辯以及不卑不亢的精神品質。課下同學們發散思維,將文本中的故事任選一個進行改編,下節課與同學一起分享。
整個設計,從單元和專題的整體考慮進行了規劃和構思,注重了與生活的聯系,體現了大語文觀,注重了探究、體驗,實現了對方法的學習和遷移運用,發展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