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劃部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計劃部于4月份正式設立,由董事會直接領導。12月初,計劃部納入總辦會管理,直屬總辦會領導。
本年度,各部門平均月度計劃完成率為%。錦繡華城一期高層按計劃時間交付,二期交付時間比計劃滯后12天。安達公寓計劃交付時間為10月底,至12月底工程尚未全部完工。其他在建項目均出現大的計劃偏差。
20xx年是公司推行計劃管理的第三年,各部門已具備計劃管理意識,執行力逐步提高,計劃管理對整個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還存許多問題,尚需改進。主要表現在:
一、對計劃管理不重視
我們的計劃分為項目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等,對報計劃時間都有明確的要求,但有部門經常是在多次催促后才能報上(此情況在第四季度開始好轉)。計劃編制完成后即不再使用,計劃與現場施工組織脫節。執行計劃不嚴肅,體現不出計劃對工作的指導性。有的部門缺乏實現計劃目標的強烈的意識。
二、計劃編制不合理
以錦繡華城一期高層為例,按照總進度計劃,精裝工程在09年8月進場,目的是提前進行部分濕作業施工,為后期的木制作及安裝工程留出充裕的時間。實際9月份開始進場。由于現場土建、安裝正在進行,工作面不具備條件,致使施工進度緩慢。20xx年初,門窗沒有安裝,導致瓷磚上凍空鼓,造成大量返工,延誤了工期。從事后看,精裝工程計劃進場時間過早,沒有明確工序交接標準,提前進場的初衷沒有達到。
20xx年3月下旬,我們發現錦繡華城高層區現場情況與原有計劃偏離太大,原計劃已失去了對工作的指導作用,于是我們開始組織編制剩余工程量清單,邊執行邊完善,一直至工程結束。用剩余工程量清單來替代原計劃來對項目進行逐個單項監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缺乏計劃考核支持
公司的計劃管理實行了2年多的時間,中間試行過和績效考核結合的辦法,但因對考核結果有不同的看法,致使計劃管理孤立運行。我們認為計劃管理不與績效考核掛鉤是計劃管理得不到充分重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計劃匹配度不高
總計劃和月度計劃、周計劃總是出現偏差,匹配度不夠。制定計劃時就出現了偏差,月計劃較總計劃拖后,周計劃較月計劃拖后,變更聯動機制缺失。目前計劃管理 1
的系統性不強,計劃做得還不夠細,從總計劃分解到部門計劃再分拆到個人工作計劃,細化還做不到。
五、計劃管理的預警作用體現的不明顯、糾偏措施缺失或得不到落實
計劃部有隨時對計劃完成情況提醒預警的職能,每個月都有重要計劃項偏差報告。OA上的《計劃追蹤表》就是各部門月度計劃進展情況的動態反映。每個周我們也會對項目的周計劃提出預警。但是,糾偏措施沒有跟上,致使引起連環反應,造成工期越來越緊的事實。
通過以上總結,我們認為計劃管理工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計劃管理的職能還遠遠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總結和提煉標桿企業的項目開發經驗,編制統一的計劃管理模型,各項目在此框架上進行細化。計劃制定時與相關部門進行充分溝通,由各部門提出計劃,計劃管理部門進行平衡和協調,保障計劃的可實施性。
計劃的反饋也不是單純的信息堆砌,切忌僵硬死板、就事論事,所有計劃最終都是為所定大節點目標服務,只要能推動目標的前進就是有效的,而不是拘泥于形式,因為計劃中存在著變化,要做好計劃管理與變化的協調統一。
計劃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完成公司的戰略目標,確保開發項目的順利實施,總體來說計劃是為了結果。但實際操作中,計劃工作是事無巨細的,要面面俱到,這就需要計劃管理人員在工作中對所追蹤的工作要有從點到面的全面了解,而不是單純的核對。所以要加強對工作系統性的學習,包括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流程、部門之間的協作關系,每項工作的來龍去脈,做到融會貫通。我們今年的努力方向之一就是建設學習型團隊。
加強部門員工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工作的預見性和創造性,使計劃部的工作有更高的高度。
【計劃部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計劃部工作總結12-03
文藝部工作總結計劃11-19
保安部工作總結與計劃02-14
保安部的工作總結及計劃03-07
文藝部工作總結及計劃03-07
計劃部年工作總結03-14
采購部工作總結與計劃09-11
銷售部工作總結及計劃12-12
計劃部工作總結15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