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工作計劃>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
更新時間:2024-06-11 01:56:37
  • 相關推薦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1

  學校人群聚集,流動性大,接觸面廣,是傳染病的易發場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種傳染病的能力較弱,是多種傳染病的好發年齡,一旦發生,極易傳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進行。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關于加強冬春季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的通知》、《學校衛生工作條例》、《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傳染病預防工作的通知》等有關法律、法規、文件,結合我校的實際,擬定以下防治措施。

  二、傳染病預防

  1、按照國家對傳染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針對學校人口密集播和流行,并可擴大到家庭和社會。我校將嚴格按照上級衛生部門和教育部門的要求,保證及時、有效地做好學校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工作,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特點,容易在學生中發生的常見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痢疾、腸道傳染病等,通過黑板報、展板、校園廣播、專題講座等,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和預防措施的衛生健康教育工作,使傳染病防治工作有序、有效地開展。常規對教學環境進行消毒工作,使消毒工作落到實處。

  2、定期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強師生的.公共衛生安全意識,認真做好檢查評比工作,將檢查結果在全校范圍內公布,促使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學生的傳染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及健康行為的形成率,切實增強學生的衛生防病意識。

  3、利用家長會、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傳染病相關預防知識,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4、進一步落實完善晨檢制度,加強對學生健康狀況的監測。晨檢工作在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由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及時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者(例如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以及可疑傳染病患者(請病假的學生應查明病因),及時報告校醫務室工作人員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校醫務工作人員、班主任要利用晨會課、健康教育課時間,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同時要教育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如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以確保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5、協助總務處定期做好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昆蟲及患有人畜共患傳染病的動物。

  6、協助總務處定期做好學校飲用水的消毒管理工作。

  三、傳染病疫情報告

  疫情的報告和管理在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準確及時的疫情報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報信息,健全的疫情報告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是確保疫情報告準確及時的關鍵。疫情報告時限和辦法: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要要求執行。每個教職工及學生均為法定疫情報告人,學校醫務室為我校責任疫情報告人。任何人發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均有報告的責任和義務,可用口頭、書面、電話等方式向學校迅速報告,學校向舟山市教育局及定海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人數、主要癥狀、密切接觸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瞞報、漏報、緩報現象發生。

  四、傳染病控制措施

  1、經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部門確診為傳染病者,應及時予以隔離治療(學生應當請假或辦理休學手續),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2、對疑似傳染病的病人,在明確診斷前,安排在指定場所(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密切接觸的人員,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和預防措施。

  3、繼續實行晨檢制度,及時發現傳染病患者并采取相應的隔離防范措施,及時切斷傳染病在學校的傳播途徑。

  4、對傳染病人所在的教室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并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定期安排全校范圍內的消毒工作。

  5、如發生暴發疫情或新病例持續不斷等情況,要根據衛生疾控部門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經舟山市教育局同意,在一定范圍內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內活動,嚴防疫情擴散。

  五、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

  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對傳染病的預防、治療、監測、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進行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通過以上各項工作,使我校衛生工作更上一個臺階,使學生傳染病防治工作切實落到實處,降低各種疾病在我校的發病率。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2

  秋冬季節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也是非典、禽流感防治的關鍵時期,為做好今年春天傳染病防治工作,根據市衛生局、市疾病控制中心有關文件要求,為進一步加強秋冬季節傳染病防治工作,特別是重點加強非典、禽流感防控工作,并將此項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積極做好了傳染病預防工作,

  以確保我鎮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特制定2016年傳染病防治計劃: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高度重視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今年要召開會議部署傳染病防治工作,認真組織公共衛生科落實好此項工作。針對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先后發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充分認識禽流感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式,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切實加強人間禽流感防治工作,加強疫情監控,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加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期間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力度。

  二、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工作

  為了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進一步增強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群眾的防病抗病能力,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衛生防治宣傳日,廣泛宣傳有關秋冬季節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加強全民衛生知識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非典、禽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醒公眾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保持個人衛生,多參加體育鍛煉,食用禽類肉蛋時完全熟透,到正規鎮場購買檢疫過的家禽,防止疾病發生,如發現身體不適,及時到醫院就診。

  三、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

  對能夠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的疾病控制工作提出要求。實加強計劃免疫工作,努力提高常規免疫接種率,消除預防接種工作中的隱患;加強對沒有納入計劃免疫管理的其他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的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對可能發生疫情暴發流行的,根據人群免疫水平,認真組織做好相關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加強疾病監測工作,嚴密關注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動態。

  四、加強疫情監測,防止傳染病暴發流行

  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我們采取積極的措施重點預防控制流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把對呼吸道發熱病例和對人間禽流感病例的監測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加強各村衛生站的日常工作,及時掌握疫情動態。針對目前疫情,我們準備近期對疾病預防控制人員進行專題培訓,講解防控有關知識。

  為了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要求各村鞏固已有成果,堅持不懈,再接再厲,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大的力度,嚴防傳染病疫情在我鎮的發生和蔓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實把傳染病防治工作當作重要任務抓出成效。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3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也是手足口、禽流感、麻疹、水痘等防治的關鍵時期,為做好今年春天傳染病防治工作,根據縣衛生局、縣疾病控制中心有關文件要求,為進一步加強春季傳染病防治工作,特別是重點加強麻疹、手足口防控工作,并將此項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結合我鄉實際情況積極做好了傳染病預防工作,以確保我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特制定二零一二年春季傳染病防治計劃: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高度重視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今年要召開會議部署傳染病防治工作,針對目前我國麻疹、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充分認識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式,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切實加強防治工作,加強疫情監控,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加大高疫情期間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力度。

  二、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工作

  為了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進一步增強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群眾的防病抗病能力,充分利用廣播、網絡和衛生防治宣傳日,廣泛宣傳有關秋冬季節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加強全民衛生知識健康教育工作,普及手足口、禽流感、麻疹、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醒公眾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保持個人衛生,多參加體育鍛煉,食用肉類時完全熟透,到正規市場購買檢疫過的家禽,防止疾病發生,如發現身體不適,及時到醫院就診。

  三、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

  對能夠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的疾病控制工作提出要求。加強計劃免疫工作,努力提高常規免疫接種率,消除預防接種工作中的隱患;加強對沒有納入計劃免疫管理的其他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的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對可能發生疫情暴發流行的,根據人群免疫水平,認真組織做好相關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加強疾病監測工作,嚴密關注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動態。

  四、加強疫情監測,防止傳染病暴發流行

  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我們采取積極的措施重點預防控制流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把對呼吸道發熱病例和對人間禽流感病例的監測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加強對各村衛生室的日常督導檢查工作,及時掌握疫情動態。切實加強對公共衛生科人員和村衛生室人員的傳染病防控知識及《傳染病防治法》的專題培訓,培訓后進行考試。

  為了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要求各村鞏固已有成果,堅持不懈,再接再厲,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大的力度,嚴防傳染病疫情在我鎮的發生和蔓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實把傳染病防治工作當作重要任務抓出成效。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4

  20xx年我院醫務人員,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工作中,重點要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INI流感、艾滋病、肺結核、鼠疫、霍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細菌性痢疾、傷寒與副傷寒、病毒性肝炎(重點為乙肝)等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把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納入醫務人員規范化培訓、繼續醫學教育、崗位培訓制度中管理,將傳染病防治知識,作為衛生技術人員業務培訓的主要內容,并進行考核,與獎金掛鉤。計劃全年給醫務人員培訓傳染病不少于2次。

  一、培訓目標

  在20xx年在崗醫務人員,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工作中,重點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INI流感、艾滋病、結核病、鼠疫、霍亂和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達到下列目標:

  (一)使本院醫務人員,掌握艾滋病等重點傳染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醫療規范、流行病學知識、醫療關懷及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高醫療救治技術,降低病死率,做好自生防護,杜絕院內感染。

  (二)臨床一線人員及檢驗科人員,掌握艾滋病等重點傳染病的基本知識、流行病學知識、流行病學調查方法、預防控制措施、消毒、隔離、防護等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并做好自生防護工作。

  (三)使本院醫務人員掌握艾滋病等重點傳染病的基本知識、流行病學知識、基本防護措施、疫情報告程序及公眾預防指導原則。

  二、培訓對象

  艾滋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工作要覆蓋各科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其他從事與傳染病防治工作有關的`人員。包括:預防保健、臨床醫護藥技、檢測檢驗、管理、宣傳教育等。

  三、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包括有關法律法規和與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有關的專業知識。

  (一)法規部分

  《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

  (二)專業部分

  艾滋病、甲型HINI流感、結核病、霍亂、鼠疫、手足口病和呼吸道傳染病等防治現狀;病源學和致病機理;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診斷程序和診斷標準及鑒別診斷;傳染病相關疾病;傳染病防治宣傳和健康教育以及傳染病網絡報告等相關知識。

  四、培訓方式

  全員培訓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以授課培訓為主,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組織相關會議時要注意安排艾滋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把培訓作為重點內容。醫院感染科、內科醫生、本院傳染病主診醫生等直接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的專業人員采取集中培訓等形式進行培訓。

  五、組織管理

  按照統籌兼顧、分類指導、逐漸負責、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全員培訓工作。

  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和培訓方式,并由院領導小組按標準要求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建立、健全培訓檔案,對培訓情況進行登記考核。各科室在全員培訓過程中要及時總結經驗、加強組織與管理,及時解決培訓中發現的問題。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5

  為進一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全面落實傳染病的各項防治措施,提高傳染病發現和診治水平,努力提高綜合防治能力,更好的發揮對人民健康的'保障作用,根據白下區傳染病防治的任務要求,特制定20xx年計劃: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防治網絡

  中心成立由分管主任、綜合辦和有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的中心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中心傳染病防治網絡體系,落實專人進行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領導小組定期對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和考核。

  二、加強宣傳培訓,提高防治意識

  制定年度傳染病防治宣傳培訓計劃,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利用衛生防治宣傳日進行宣傳,加強全民衛生知識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重大傳染病和衛生應急知識。每月制作1期艾滋病宣傳專欄,每年制作1期結核病宣傳專欄。要做好新上崗人員崗前培訓。對全中心醫護人員進行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培訓。

  三、加強疫情管理,落實防治制度

  認真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途徑、時限報告各類傳染病。認真做好傳染病疑似病例預檢分診工作。進一步抓好不明原因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各項防治措施,做好傳染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4~10月份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設腹瀉病門診,加強腹瀉病人的檢索,檢索率達到20%以上。做好肺結核病的管理工作,每月對報告、轉診、追蹤、督導化療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完善傳染病防治工作獎懲制度,認真細致地落實門診日志登記工作,達到門診登記數大于掛號數的85%的工作要求,每月對各科室進行傳染病報告檢查,查閱門診、急診日志病人登記,檢驗科及放射科的陽性登記本。確保全年傳染病防治工作做到無漏報。

  四、加強應急管理,提高處置能力

  加強對衛生應急工作的組織領導、人員培訓,做好日常應急物資儲備。全年至少組織1次應急演練,提高對突發事件、重大傳染病和原因不明疾病以及因自然災害引起的重大疫情的應急反應和醫療救治能力,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網絡直報工作,配合區疾控中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病人隨訪工作。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6

  做好學校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工作,對保障全校學生及教職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意義重大。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各種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切斷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工作計劃及預案。并根據上級要求,明確規定校長白武強為鳳縣中學傳染病防控第一責任人。

  一、組織機構。

  組長:白武強

  副組長:白健蘇志斌周鳳衛

  組員:劉建奎夏強禮耿輝何戰偉蔡利軍楊澤棟

  各年級組長、各班主任、健康教育課教師及保健老師

  二、傳染病預防。

  (一)常見傳染病預防:

  1、按照國家對傳染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針對學校人口密集的特點,容易在學生中發生的常見傳染病,如水痘、猩紅熱,流感、流腦、乙腦、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痢疾、腸道傳染病等,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和預防措施的衛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增強師生的公共衛生安全意識,督促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和意識。

  3、定期組織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昆蟲及其它傳播傳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傳染病的動物危害。

  4、有計劃地建設和改造公共設施,對污水、污物、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改善飲用水衛生條件。

  5、建立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每年9月份新生入學進行常規健康體質檢查,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和個別特殊病例學生檔案。

  6、食堂飲食從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

  (二)結核病預防:

  肺結核病屬于國家乙類傳染病,近幾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學校等人口密集地方出現了聚集發病的情況,所以各班主任要每天仔細晨檢,重點了解每名學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發熱、盜汗等結核病可疑癥狀;一旦發現結核病可疑癥狀者后,應當立即報告學校醫務室(保健教師、校醫),告知學生或家長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檢查確診。對學生實行休學治療,并接受所在地的結核病防治機構的監督管理。密切關注與確診病例同班級、同宿舍學生的健康狀況。患病學生經治療康復并取得治療地縣級及以上結核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痊愈證明后,方可復學。

  三、加強健康監測,嚴格晨檢、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制度。

  按有關規定將結核病的檢查項目作為學校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每年常規體檢的必查項目,并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體檢檔案。落實由班主任負責的晨檢工作,重點了解每名學生是否有傳染病疑似癥狀,如果有傳染病癥狀或疑似癥狀應立即上報醫務室并詳細排查,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早康復。切實落實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制度。班主任應當及時了解學生的缺課原因。如懷疑為傳染病,應當及時報告學校醫務室,并由學校醫務室和班主任追蹤了解學生的診斷和治療情況。建立健全校內有關部門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學校與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及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的聯系機制,明確具體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四、傳染病疫情報告。

  疫情的報告和管理在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準確及時的疫情報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報信息,健全的疫情報告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是確保疫情報告準確及時的關鍵。

  疫情報告時限和辦法: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要求執行。

  每個教職工及學生均可為法定疫情報告人,班主任和學校醫務室為我校責任疫情報告人。任何人發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均有報告的責任和義務,可用口頭、書面、電話等方式向學校醫務室、班主任、值班領導迅速報告,相關科室和人員接到報告后,迅速報告校醫務室,由校醫務室及時向學校領導報告,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如果隱瞞不報、漏報、謊報或延期報告的,要追究當事人有關責任。

  五、傳染病控制措施。

  1、經醫療衛生機構、衛生防疫部門確診為傳染病者,應及時予以隔離治療(學生應當辦理休學手續,教師辦理請假制度),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和規定時限確定。

  2、對疑似傳染病的病人,在明確診斷前,安排在指定場所(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密切接觸的人員,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和醫學觀察等預防措施。

  3、建立學生定期健康檢查制度,及時發現傳染病患者并采取相應的隔離防范措施,及時切斷傳染病在學校的傳播途徑。

  4、對傳染病人的居住寢室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并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定期安排全校范圍內的消毒工作。

  六、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

  學校對傳染病的預防、治療、監測、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進行監督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并將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有關職責落實情況納入綜合評比體系中,根據工作要求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傳染病預防工作措施不力,導致學校發生傳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對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以及在發生傳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時報告或隱瞞不報的,要依法查處直接責任人,并追究有關領導及責任人的責任。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7

  為了進一步加快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順利開展好醫療工作,落實“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現將2015年我科傳染病工作計劃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培訓,提高疾控人員素質,逐步適應新形勢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要求。積極參加縣市區舉辦各種培訓班,對本科室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逐步提高疾控機構人員的整體素質。

  (二)加強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根據監測結果,按照分級處置的原則,處置各類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高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報告的靈敏性、準確性,提高事件處置的有效性和規范性。

  (三)逐步提高傳染病事件報告的準確性。每月26號之前按時上報傳染病人數,加強實驗室建設,逐步對重點傳染病實驗室進行網絡化建設,提高標本時采集率、送檢率、陽性率、結果反饋率,加強實驗室質量控制和計量認證工作,提高基層衛生機構傳染病報告的準確性。

  (四)進一步密切部門間協作。明確職責,密切各有關部門的協作。加強各地衛生應急信息和工作交流,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的協調、管理工作。完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多部門協作機制,協調有序地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五)進一步加強疫情報告。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認真實施傳染病監測、疫情報告、分析工作,加強疫情報告的'分析利用。

  (六)配合醫務科,繼續做好加強人禽流感、非典防治。要認真按照防控預案落實相關防治措施,加強應急演練。重點是繼續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監測和報告,規范開設發熱門診和執行預檢分診制度,及時發現和報告非典和人禽流感疑似病例。加強和畜牧業部門的協調配合,出現禽間禽流感疫情時,和農業、畜牧業部門做到“同時到達現場,同時進行調查,同時進行處理”,認真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處理。

  (七)腸道傳染病防治。對霍亂、傷寒副傷寒、甲型肝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要加強疫情監測,及時發現、及時 處理疫情。醫院要按照有關規定規范設置腸道門診,對腸道門診的腹瀉病人實行“逢瀉必檢,逢疑必報”,要加強對腸道門診檢查。已發現腸道傳染病疫情的地區,要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切實落實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感染科

  20xx年xx月xx日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8

  為進一步做好我中心的傳染病防治工作,降低相應傳染病的發病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根據上級衛生行政部門下達的傳染病防治工作任務,結合我中心實際情況,特制定了2019年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目標任務指標

  1.完善傳染病疫情及突發事件的網絡直報,提高報告質量,甲、乙類傳染病總發病率控制在本區平均發病率以下;

  2.控制霍亂暴發流行,不發生二代病例,不發生死亡病例;

  3.加強禽流感的防治,控制高致病性人感染禽流感暴發流行,不發生二代病例,不發生死亡病例;

  4.進一步降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傷寒、艾滋病等重點傳染病的發病率,控制甲型肝炎暴發流行;

  5.做好消滅“脊灰”工作,各項指標達到要求,并做好鞏固工作;

  6.麻疹、百日咳疫苗接種率控制在99%以上,并做好疫情監測工作;

  7.深化“結核病項目”管理,加強結核病報告,繼續鞏固結核病的高發現率、高轉診、高管理率和高治愈率;

  8.強化兒童計劃免疫工作,規范接生點首針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種,提高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種及時率,“五苗”接種率95%以上;

  9.傳染病報告率100%,傳染病診斷符合率100%;

  10.加強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抗體檢測,繼續做好已發現艾滋病感染者的行為教育和管理,開展公共場所服務人員艾滋病抗體檢測,開展對重點傳染病(包括艾滋病)的防治知識培訓。

  二、對策與控制措施

  (一)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1.充分發揮中心公共衛生管理員和居委會聯絡員的作用,加強培訓與指導,進一步落實工作職責。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工作的檢查與指導,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心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2.進一步認真落實傳染病防治和督查的各項工作,督促社區公共衛生組織機構、傳染病管理、疫情監測與報告、中心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工作的落實,加強監督檢查與指導。

  3.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培訓,組織開展公共衛生管理員、居委會聯絡員、社區衛生服務站、防保人員等基層公共衛生人員參加相關知識的培訓,增強專業知識、提高服務水平。

  4.綜合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加強公共衛生值班制度,加強值班人員的培訓,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物資的準備,加強應急演練。

  (二)做好疫情報告和管理

  1.各醫療衛生單位按照規范建立門診日志和傳染病登記,并按法定時限網絡報告疫情,甲、乙、丙類傳染病報告率100%,及時率和準確率均在100%以,紙質報告卡和網絡報告相符率100%,做到及時、準確上報。

  2、每月20日之前網絡直報本中心傳染病及時率100%。

  (三)強化腸道傳染病防治

  1.根據區衛生局和區疾控中心的要求,結合本中心實際,開設腸道門診專科,并按腸道門診規范化要求開展工作。

  2.組織職工開展夏秋季節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對病人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提高醫務人員的傳染病防控意識和廣大群眾自我保護意識。

  3.一類疫苗接種不得收取任何費用,除一類疫苗外的其他有價疫苗必須明碼標價、上墻公布,由兒童家屬自愿選擇。

  (四)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力度

  1.加大傳染病(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與宣傳,加強對我街道外來民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宣教力度,重點加強對建筑行業、重點企業、的外來務工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2.利用各種宣傳日開展疾病防治知識宣傳,重點做好“3·24結核病防治日”、“4·7世界衛生日”、“4·25計劃免疫日”、“5·31世界無煙日”、“9·20全國愛牙日”、“10·8全國高血壓日”、“10·10世界精神衛生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的宣傳。

  3.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宣傳、健康櫥窗、宣傳圖板、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對學校、幼兒園等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廣大干部和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9

  為了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抓好xx年傳染病管理工作,根據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制定我鄉傳染病工作方案如下:

  一、背景及主要問題

  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經全鄉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工作任務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大部分醫務人員管理制度、有關登記進一步規范,傳染病報告率、及時率、登記率大幅度提高等。但是,仍存在一定問題,如部門醫務人員的有關規章制度如相關人員職責、有關登記如門診日志、傳染病專冊登記仍不夠規范,少數單位傳染病報表、報卡仍不能按規定時間上報、對收到的傳染病手工報告卡沒有進行嚴格審核,有的報表填寫也不規范,極少數人員沒有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如按月報表這項基本職責沒履行,該上報的材料沒上報。

  二、目標指標

  1、要求繼續規范:

  (1)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自查核實制度、獎懲制度、培訓制度;

  (2)分管領導及相關科室、相關人員職責;

  (3)各級門診、病房傳染病報告專冊登記;

  (4)院公衛辦傳染病收報專冊登記、自查該核實專冊登記、重大疫情專冊登記、節假日疫情值班專冊登記。

  2、加強傳染病登記與報告質量管理。

  (1)法定乙類傳染病報表、卡片按規定時間填、報;

  (2)完成傳染病漏報調查和管理工作督導;

  (3)與傳染病有關的登記率、登記完整率達到95%以上;

  (4)流腦、乙腦、傷寒、狂犬病登重要傳染病個案調查率和疫點處理率達到100%;

  (5)傳染病報表率、及時率、填寫完整率和醫生填卡及時、完整準確率分別達到95%以上;

  (6)網上傳染病報卡及時率、完整準確率分別達到98%以上;

  (7)傳染病漏報率控制在5%以內;

  (8)重要傳染病分病室隔離治療率達到100%。

  三、對策措施

  (一)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組織開展對院部及全鄉各村衛生室、衛生所、個體診所督導或為定期檢查,提高傳染病管理質量。督導和檢查本單位或下屬醫療單位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的登記和報告,以及報表、報卡質量,對不符合要求單位,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報卡的情況實行逐月通報制度。

  (二)組織開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鄉衛生院對各單位都要完成一年一度的以會代訓任務,并上報培訓資料。其內容為:以會代訓通知文件(有培訓內容)、報到名冊、考卷、培訓專題小結等。

  (三)繼續加強對鄉村醫生報告的管理,健全傳染病登記和報告制度。衛生院要繼續幫助基層報告建立和健全報告制度和傳染病登記,并做好經常性的督導工作。衛生院公衛辦按統一要求規范門診、病房的有關登記,并落實登記的及時、完整準確。

  (四)加強傳染病疫情報告的`管理,不斷提高報告質量。按《湖南省傳染病疫情報告暫行規定》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要求,對門診、病房接診的所有傳染病在及時登記并填卡以后,按法定時間報告管理科室,院公衛辦對轄區內所有傳染病報告卡在及時進行審核登記以后迅速進行網上質保。

  嚴格網上報卡時限,不得直報無效卡(既缺詳細地址、14歲以下兒童缺家長姓名、無報告單位、無病名、無發病日期等),月報以村為單位填報、年報做分村、分月填報。報表必須填寫準確、完整。暴發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先以電話方式報告,在經調查處理后進行網絡直報。

  (五)嚴格傳染病傳染源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鄉衛生院加強對就診傳染病人的隔離管理,對所有接診的甲、乙類傳染病應采取粉餅就診傳染病人的隔離管理,對所有接診的甲、乙類傳染病應采取分兵種隔離治療措施,嚴格探視和傳染病室三區分制度。

  (六)及時調查處理突發傳染病疫情。本院對可能發生的甲、乙類傳染病暴發或流行,以及有流行趨勢的傳染病要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理,并專題報告;衛生院對入院治療的流腦、乙腦、

  狂犬病、傷寒等應及時做好個案調查與報告。

  (七)開展傳染病疫情漏報和管理工作督導。20xx年衛生院按《全國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和考核方案》,對本級和下設門診、衛生所、衛生室、個體診所的傳染病漏報調查和工作質量督導,每一個季度不少于一次,對轄區內傳染病管理工作檢查全年不少于4次,各次漏報調查或檢查考核有記錄,并做好專題小結上報。

  (八)做好資料管理。本單位對上級或本級當年傳染病管理計劃、總結、單項工作小結、檢查考核原始記錄、培訓資料小結、宣傳底稿、月年報表、疫情簡報、相關文件等應做好歸檔管理。

  四、重點工作進度安排

  (一)、一至十二月做好:

  (1)上年十二月份傳染病報表和上年年度報表;

  (2)本年各月各時間內報卡適時審核、登記,網上直報、月報匯總上報。

  (二)、三月份對責任疫情報告人組織以會代訓、下發工作計劃和考核方案:對轄區內各醫療單位1—3月份的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和記錄。

  (三)、六月份按下發的督導表內容完成督導,并填報;對轄區內醫療單位4—6月份的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和記錄。

  (四)、七月份對上半年度轄區傳染病進行漏報調查和檢查。

  (五)、九月份對轄區內7—9月份的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和記錄。

  (六)十月份按下發的督導表完成并填報。

  (七)十一月份對各級醫療單位1—10月份的傳染病進行漏報調查,小結上報。

  (八)十二月份對轄區內醫療單位10—12月份的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和記錄;以及全年工作檢查。

  根據對醫療保健單位的督導檢查和傳染病漏報調查結果,以及傳染病報表、網上報卡的及時、準確、完整情況,有關材料的上報情況,開展工作質量評估,工作質量高的報表請領導給予精神和物質鼓勵。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10

  為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建立健全傳染病登記簿,發現法定傳染病時,要及時、準確、科學、完整地上報相關資料,杜絕瞞報、遲報、漏報。傳染病網絡直報及時率100%。

  二、高度重視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定期召開疫情會議,全年不少于2次以上。

  三、定期對疫情工作進行自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以上。

  四、對全院所有醫務人員及新來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全年不少于1次以上,包括傳染病報告管理相關規定和傳染病診斷標準等。

  五、定期對傳染病病例進行備份,每季度不少于1次以上。

  六、對轄區內傳染病暴發疫情、食物中毒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初步核實、調查,及時上報基本情況。

  七、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全年不少于1次以上。 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等宣傳方式,廣泛宣傳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加強全民傳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八、對鄉村醫生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全年不少于1次以上。

  XX鄉衛生院

  二Oxx年一月八日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11

  一、預防

  1.學校有效開展預防傳染病的衛生健康教育,組織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蠅等蟲媒昆蟲以及其他傳播傳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傳染病的動物的危害。

  2.學校有計劃地建設和改造公共衛生設施,對污水、污物、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改善飲用水衛生條件。

  3.學校配備設立預防保健人員、承擔本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4.學校響應防疫站的號召,定期為學生接種疫苗。

  5.學校食堂要符合食品衛生法的標準,建立嚴格的食堂管理制度,做到食物新鮮衛生,場所定期消毒并做好“除四害”工作。

  6.如學生或教師被認做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傳染病嫌疑前,不得來校上課或從事學校工作。

  7.對學校從事傳染病預防、醫療、科研、教學的人員,現場處理疫情的人員,以及在生產、工作中接觸傳染病病原體的其他人員,有關單位應當根據國家規定,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和醫療保健措施。

  8.任何人在學校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都應當及時向學校校醫或學校領導報告。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發現甲類、乙類和監測區域內的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必須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時限向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告疫情。衛生防疫機構發現傳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報告,應當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立即報告當地政府,同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9.學校有關主管人員,不得隱瞞、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二、控制:

  1.在學校發現對甲類傳染病病人和病原攜帶者,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部門協助治療單位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2.對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類、丙類傳染病病人,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3.對疑似甲類傳染病病人,在明確診斷前,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

  4.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物品和密切接觸的人員,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和預防措施。

  5.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地方政府決定,可以采取停課的緊急措施。

  三、監督和責任

  1.學校上下人人重視,層層把關,領導起帶頭作用對傳染病防治工作行使監督管理職權。

  2.校醫要對傳染病的預防、治療、監測、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進行監督、檢查。

  3.如果因為某人的責任引起傳染病大規模流行或引起相應后果的要受到學校或法律的相關處罰。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12

  一、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

  要著重規范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程序,狠抓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加大對疫情信息的利用,加強疫情預測預警,為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提供及時、準確和科學的決策依據。

  1、要高度重視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工作,落實各項制度,強化責任意識,確保直報網絡正常運行。要確保進行網絡直報工作。要實行傳染病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定期召開轄區醫療機構疫情報告人員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傳染病疫情管理工作水平。

  2、要全面掌握轄區內的疫情動態,對疫情分析結果要以信息、簡報或報告等形式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區衛生局報告。要做到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以及重卡等情況。

  3、加強傳染病疫情的預測預警工作,要充分利用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系統,對傳染病信息進行實時監控,通過瀏覽報告卡片,主動搜索報告病例的聚集現象,及時發現潛在的傳染病暴發,特別是出現時間、空間等病例聚集情況時,要實時做出預警。

  4、要繼續規范轄區醫療衛生機構的門診登記與處方簽的登記、規范書寫和一致性,傳染病疫情信息核對、傳染病報告卡的填報、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等工作,明確傳染病疫情報告流程,確保醫療衛生機構的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銜接,保證疫情報告及時、科學、準確,杜絕遲報、瞞報、漏報現象發生。

  5、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技術要求

  傳染病疫情直報點人員每天上午上班后、下午下班前必須各上網審核一次,按照《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的要求及時審核卡片。醫療衛生機構網絡直報點每天16:00之前診斷的'報告卡必須當日進行網絡直報。疫情直報點對疑似病例要及時進行核實訂正。

  二、傳染病防制工作

  (一)急性腸道傳染病

  要高度重視轄區急性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統一部署,要嚴防霍亂、手足口病等急性腸道傳染病暴發事件的發生。

  1、要強化責任,專人負責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要完善急性腸道傳染病各項應急預案。要建立健全腸道傳染病應急隊伍,并做好培訓、演練工作,提升應急隊伍應急處置能力,同時要配備必要的藥械、交通工具及個人防護用品等物資儲備,切實做好急性腸道傳染病應急處置準備工作。

  2、加強腹瀉病門診監測工作

  加強對腹瀉病門診和專桌的督導、管理工作,腹瀉病門診實行獨立區域,2018年4月1日~11月30日實行24小時開診。要強化醫療機構全員培訓工作,認真執行預檢分診制度,腹瀉癥狀病人首先要到腹瀉病門診排查治療,確保及時發現和隔離急性腸道傳染病病人。腹瀉病門診醫務、檢驗人員要熟練掌握腹瀉病診斷、治療、搶救、檢驗、疫情報告、搶救知識,認真做好腹瀉病人的就診專冊登記,做到“有瀉必登、有瀉必查、有瀉必治、有瀉必報”,不得有任何漏項。

  3、加強疫情報告,嚴格疫情處理

  要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發現霍亂等腸道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時,要用最快辦法逐級向區衛生局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霍亂病人或疑似病人要盡快送菌株進行檢查。對霍亂疫情,要按照衛生部《霍亂防治手冊》的具體要求,及時進行處理。其工作重點是迅速劃定疫點、疫區,嚴格隔離、徹底治療病人和帶菌者,快速滅蠅、徹底消毒飲水和外環境,對密切接觸者及疫區的現癥腹瀉病人采便檢驗和預防性服藥,搞好環境和食品衛生。

  4、認真做好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痢疾、傷寒等的監測和防控,重點探索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要加強對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痢疾、傷寒等的防治工作,開展培訓做好傳染病預檢分診和診治,輕癥病例以門診對癥治療為主。對重癥病例應收住院,重點救治。要加強對托幼機構、學校等重點地區和人群的疫情監測和管理。要加強對其他傳染病的監測與管理,掌握疫情動態,提高對感染性腹瀉暴發疫情的處理能力。

  5、衛生宣教

  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傳單、黑板報等形式,大力宣傳《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和急性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以提高群眾的防病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識;各腹瀉病門診要在?4—10月份經常進行預防腸道傳染病衛生知識宣傳。要印發預防腸道傳染病知識宣傳單,做好重點人群的預防霍亂、手足口病等急性腸道傳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二)呼吸道傳染病防控

  1、要加強監測管理,密切注視呼吸發熱病人的動態情況,檢查轄區內呼吸發熱門診做好病人就診登記,及時上報呼吸發熱病人監測報表。

  2、醫療衛生機構嚴格按照衛生部發布的《全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排查和管理方案》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監測、排查和管理工作。要做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診療、預防控制和流行病學調查等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提高早期發現病人的意識和診療能力。一旦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應在2小時內進行報告。

  3、要強化與學校的協作配合,指導學校、托幼機構建立流感、水痘、猩紅熱等呼吸道傳染病癥狀監測系統,落實晨檢和缺課登記制度。一旦學校、托幼機構出現發熱、咳嗽、皮疹等相關癥狀聚集性發病現象,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置,確診疫情后指導學校做好消毒和密切接觸者管理,必要時進行預防接種。轄區內共20所學校及托幼機構,每周匯總統計晨檢情況。

  4、及時開展免疫接種,做好重點人群的保護工作。充分認識流感、水痘、肺炎等疫苗接種的重要性,積極做好組織、宣傳、發動工作,讓群眾充分認識疫苗接種的重要意義,自覺接種疫苗,提高重點人群的保護率。要重點做好流感疫苗的宣傳發動工作,建立流感疫苗屏障,保護人群健康。

  5、結核病工作:

  發現疑似患者應及時轉瀘州市人民醫院就診并填寫轉診單,對江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追蹤不到位的患者進行入戶隨訪,加強在治患者的隨訪、指導服藥,了解服藥情況,有無副反應,查痰情況及身體狀況等,對村級管理患者全程督導4次以上,對有結核病患者的村全年督導8次,無結核病患者的村全年督導4次。我中心管理的病人全程督導服藥8次/人,進入社區、進學校開展宣傳活動季度一次,并對轄區內居民進行篩查。發現疑似患者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不得瞞報、遲報、謊報。

  (三)自然疫源性疾病

  狂犬病防治工作

  加強對犬病暴露處置門診管理,及時掌握暴露數量和處置情況,

  按照分級進行處置。I級為接觸、喂養動物或完好的皮膚被舔,暴露程度為無,處置原則是確認病史可靠則不需處置。II級為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暴露程度為輕度,處置原則是處理傷口并接種狂犬病疫苗。III級為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單處或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抓傷;破損皮膚被舔;黏膜被動物體液污染,處置原則是立即處理傷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

  (四)食物中毒

  發現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的報告,協助江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個案調查、疑似患者的追蹤好、信息匯總等工作。

  (五)對醫療機構傳染病督導檢查全年不少于四次,學校及托幼機構全年不少于四次。

  三、傳染病防控督導檢查工作

  認真履行工作職能,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將各項傳染病防控工作任務納入對醫療衛生機構定期督導中,至少每季度1次開展一次工作督導,發現解決問題,及時下發通報,促進傳染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13

  為確保學生身體健康,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學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現就我校2011年度加強學校衛生及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意見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計劃。

  一、工作目標:

  1、明確衛生防病的任務和應采取的措施。

  2、全面開展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提高廣大師生的疾病預防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強傳染病和突發事件報告意識。

  3、建立健全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長效運行機制。

  4、學校應遵循“預防為主,嚴堵源頭為重”的原則,成立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建立防控傳染病應急預案,使學校對艾滋病等各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落實到位,責任到人,切實有效地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

  二、傳染病的防治措施:

  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及時對發現傳染病或暴發流行的傳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重點抓好傳染病預防和報告工作

  1、疫情報告

  一旦發現師生患有傳染病或發現有傳染病流行時立即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防疫站)。為及早發現和及時報告疫情做到:

  (1)切實落實非常期間的晨檢制度;

  (2)班主任每天進行巡視;

  (3)專人負責學校疫情報告;

  (4)建立專門的傳染病登記本。

  2、疫情控制

  一旦發現疫情,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調查處理工作:

  (1)協助開展個案和爆發疫情的流行病的調查和采樣工作。根據病人的流行病學史、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標本。

  (2)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配合醫療衛生部門做好對傳染病患者進行隔離醫療,對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環境進行嚴格消毒處理;開展對傳染病接觸者的醫學觀察。

  (3)根據控制疫情需要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預防性服藥或疫苗應急接種。

  (4)發生疫情重大流行時,執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課決定。

  3、預防措施

  (1)把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有專人負責,并列入工作考核。

  (2)開展對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的防病知識教育,開設健康教育課,使學生掌握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3)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改善衛生設施,切實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4)根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預防接種程序,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學生進行疫苗接種。

  4、艾滋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運用多形式、多渠道開展防控艾滋病教育。通過專題講座、播放多媒體教學片;通過課堂教育如在體育與健康教育等各學科教育中有機滲透相關知識,使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經常化、多樣化,并始終貫穿整個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反復強化,深入人心,確保遏止與防治艾滋病計劃貫徹、落實,并得到有效防控。

  (2)利用年內各個世界衛生日、衛生宣傳日等活動,開展豐富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如開展板塊展覽、知識競賽、社區服務等活動,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動,寓教于樂。

  (3)學校圖書館、閱覽室等應備有一定數量的健康知識教育叢書,供學生閱讀。

  (4)要將學校教育與家庭、社區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學生參與社區綜合實踐活動,把相關知識傳遞給家庭以及社區其他成員,從而帶動社區預防傳染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開展。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14

  1--6歲易感兒童給予傳染病疫苗接種,發現傳染病人及早隔離治療,并要求家長領孩子回家隔離,室內加強通風、換氣,玩具、生活用具等采用消毒藥液浸泡、清洗、暴曬等方法,不讓易感兒與患兒接觸。

  (一)我園幼兒或教職工一旦出現非典、禽流感、風疹、流腦、麻疹、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應及時就醫并向學校請假,不得帶病入園、上班。經醫院診斷排除傳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課、上班。

  (二)幼兒或教職工在校內出現傳染病,及時組建處理病情的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成員的統一安排下,要求傳染病者立即戴防護口罩、手套,到隔離室休息,并由幼兒園安全管理人員或衛生保健老師立即通知傳染病醫院,需轉醫院治療的立即轉傳染病醫院。幼兒出現傳染病癥狀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長,由家長陪同去醫院,家長不能到園的,由班主任老師護送去醫院(護送人員都要穿好防護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園教職工出現傳染病,也要求戴防護口罩、手套,由醫生初步檢查后,是傳染病立即轉市傳染病醫院并通知其家屬,家屬不能到校的.由保健醫護送去醫院(護送人員都要穿好防護服,戴口罩、手套)。

  (三)在園內發現傳染病的幼兒或教職工,幼兒園應急小組領導立即親臨現場指揮,在第一時間內利用幼兒園隔離室進行隔離觀察,并由安全管理人員或衛生保健老師馬上打" 120 "電話,送定點傳染病醫院診治。

  (四)幼兒園對傳染病病人所在班級教室或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學生、教職工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迅速切斷感染源。

  (五)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禁止任何人前往探望。

  (六)幼兒園師生員工中發現傳染病人,立即上報區教育局、區疾控中心,并對病人作跟蹤了解。

  (七)如傳染病烈性感染,請示上級部門,決定是否實行全園停課。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具體做到:

  Ⅰ 封鎖疫點。立即封鎖患者所在班級或所在辦公室,暫停幼兒園一切活動。停止園內人員相互往來和與外界往來,等待衛生部門和市教育局的處理意見。如園領導已隔離,由中層干部等組成臨時班子,負責處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園領導班子開始工作。

  Ⅱ 疫點消毒。對幼兒園所有場所進行徹底消毒。此項消毒可請防疫站操作,消毒結束后進行通風換氣。

  Ⅲ 疫情調查。幼兒園密切配合疾控中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傳染病人到過的場所、接觸過的人員,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員、鄰居同事進行隨訪,并采取必要的隔離觀察措施。

  (八)領導發現傳染病人后,迅速向全體師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15

  為進一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全面落實傳染病的各項防治措施,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提高傳染病發現和診治水平,做好今年傳染病防治工作,在醫院分管院長的領導下,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20xx年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認真執行國家傳染病有關法律法規,健全規章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傳染病報告制度》等其相關法規,以及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有關傳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規定。

  2、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條例,建立和健全醫院疫情管理和報告制度,組織制定各項疾病預防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嚴格督促檢查,規范化管理

  1、做好傳染病疫情管理和報告工作,做好全院傳染病報告卡的收集、審核、上報、訂正工作。

  2、傳染病病例報告:責任報告人在首次發現或診斷法定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攜帶者時,應立即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傳染病登記本”,并按規定的時限和程序上報。

  3、傳染病信息網絡直報:根據疫情需要,專職疫情報告人員,將“傳染病報告卡”與臨床科室上報結果和檢驗科、放射科上報結果進行比對后通過國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絡報告。

  三、加強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

  1、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利用院內外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傳染病防治知識,根據傳染病特點和季節性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病知識和能力。

  2、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3、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和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搞好疫情調查工作。

  四、加強疫情管理,落實防治制度

  完善傳染病防治工作獎懲制度,定期開展傳染病的'漏報檢查,進一步加強傳染病報告時限的落實工作,必須做到各負其責,抓好各個環節,確保全年傳染病防治工作做到無漏報。

  五、加強對科室的傳染病防治

  工作的技術指導,督促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規范門診日志記錄,提高疫情信息報告質量。報告及時率和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完整率、準確率必須達100%。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15篇07-29

關于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四篇07-17

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合集七篇07-21

學校傳染病防治應急預案06-20

傳染病防治宣傳標語11-25

傳染病防治工作總結10-04

春季傳染病防治宣傳標語10-25

醫院傳染病防治工作總結11-05

關于傳染病防治的工作總結06-2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五月丁香视频国产精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V | 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 亚洲产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