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籃球課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問題的提出
浙江省教研室組織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疑難問題”專題研討,主要議題是對浙江省編寫的“必學內容”單元設置合理性的研討,其中包括內容確定、課時分配、目標與重難點的制定以及教學策略的選擇等。本次研討,水平一(一年級上冊)展示的是小籃球原地拍球單元的教學內容。安排的4課時內容依次是:第一課時:球性練習,激發興趣;第二課時:從問題出發,學習原地拍球,確定的重點是五指分開,自然彎曲;第三課時:節奏、高度變化下的拍球;第四課時,拓展,花樣拍球。在研討中,以下問題成為本單元的疑難之處:①本單元的內容該怎樣定位?該單元的教學價值是什么?②拍球與運球區別在哪里?③本單元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究竟是什么?④設計的練習手段是否符合運動技能學習的特點,甚至會不會對動作學習產生負遷移的影響等問題。筆者通過對浙江省金華市四所小學進行跟蹤研究,就水平一小學籃球原地拍球單元,提出有效的單元教學計劃,通過分析單元計劃和教材,科學把握了拍球教學的作用,為小學階段其他學段的籃球教學提供了借鑒,有效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單元教學計劃的分析
單元教學是在集中的時期內,對練習內容進行系統學習或階段學習的教學方法。單元教學的核心是技術傳授。單元計劃里有個框架問題,其包括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內容問題。但它的問題具有層次性,比教學目標更深層。還有就是它設計的單元計劃,是要求學生自主、協作學習的,具有創造性、創新精神,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信息能力、協作能力、探究能力。這是21世紀教育發展的需求,也是社會的需求,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已成為了教學的主流。一個好的單元教學計劃,不僅使教學安排緊湊合理,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很好地表現出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知識層次;同時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一定的運動技術、技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單元既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又是教學內容的“集合”或“板塊”。 教學內容的“承上啟下”是單元計劃的特點。承上――即學生的原有經驗和基礎,為后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啟下――即學生需要發展或達到的目標。承上啟下,既體現在縱向的單元與單元之間,亦體現在單元內部的課與課之間。也就是說,單元之間、課次之間應體現一定的順序性和遞進性。小學生在其幼兒班的活動教學中已初步接觸了籃球并有了相關的游戲活動。經過對兩所城市學校(1980人)、兩所農村學校(620人)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城市:94%的學生(一年級)知道籃球運動,73%的學生已經接觸過籃球。農村:38%的學生(一年級)知道籃球運動,22%的學生已經接觸過籃球。從小學體育教材(九年義務教育現行教材)來看,籃球各項技術在小學低、中、高段教學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一、二年級為5.88%,三、四年級為5.88%,五、六年級為7.8%。拍球是幼兒園的運動項目,學生擁有“拍球”的經驗。但農村與城市的學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筆者認為:根據不同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一年級第一學期安排原地拍球的內容:拍球用手指觸球而非手心,通過手指(前后、左右)撥球、拋接球等熟悉球性、控球,從而培養學生的球感,發展學生的協調、控制能力,起到拍球向運球過渡的作用,為第二學期學習規范運球技術奠定基礎。
三、教材分析
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一直保留著“拍球”這一學習內容。大綱時期的教材體系以各個運動項目的編排為主,教材選擇主要來自于對經驗的判斷和相關體質健康數據的分析。新課程以領域目標構建課程內容為設計思路,為我們選擇內容與編排教材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下面筆者結合運動技能領域和身體健康領域的目標體系進行分析。
運動技能領域在水平一僅提出“初步掌握簡單的技術動作”,水平二“會做簡單的組合動作”,水平三“初步掌握基本技術”,水平四之后提出“發展運動技能”。“動作―動作組合―技術―技能”是運動技能領域所提出的發展目標。拍球則屬于球類中的單個動作。
身體健康領域目標提出:“要根據學生體能發展敏感期的特征,側重發展某些體能。”水平一重點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
根據幼兒園教學大綱及早期教育理論的提示,幼兒選擇拍球這個內容,其意義在于增加幼兒手肌力、加強手臂的靈活度、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及平衡能力等。小學一年級學習拍球是通過這個載體發展學生用手指控球的能力。
拍球屬于小肌肉群參與為主的精細化動作,主要涉及橈側腕屈肌、掌長肌等。由于低齡兒童的神經發育還未成熟,對肌肉活動的支配與調節還在完善中,所以,在課堂上就出現了低年齡段兒童在拍球中,不能很好地利用手腕、手指控制球,視覺注意范圍小,難以在復雜環境下進行拍球的情況。同時,拍球也不是籃球項目中的基本技術,但這個練習可以發展低年齡兒童的基本活動能力,如本體感知能力、眼手協調能力等。筆者認為:一年級上冊安排拍球,既要考慮學生的原有基礎與經驗,更要考慮為之后學習運球打下良好基礎。
四、課堂觀察
通過對四所學校的聽課觀察與省研討課的情況進行對比,概括如下表。
從下表中課堂觀察的對比來看,筆者認為:拍球雖是幼兒園的運動項目,也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籃球運球技術的前奏與過渡,因此將拍球引導用手指觸球而非手心作為重點比較符合運動技術掌握和教學的規律。
五、實踐與思考
經過一年的思考與實踐,筆者認為一年級上冊的原地拍球單元計劃,可以按以下思路進行設計:
(1)單元定位:設定教學目標的同時將分為幾課時完成整個教學過程。以本單元為例,第一課時主要設計一些學生接觸球的方式與方法,讓學生與球建立一種感情。第二課時主要讓學生學會手指自然彎曲用手指觸球而非手心的拍球方法。第三課時主要讓學生在節奏拍球和高低拍球中鞏固拍球,提高學生對球的控制力。第四課時設計一些花樣拍球、拍球比賽、拍球展示等拓展性練習,提高學生對拍球的興趣和能力。單元計劃既要解決課時單獨解決的問題,又要考慮課時與課時的梯度性和關系。第五課時對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價,達到檢測和鞏固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自信。從教材的結構著手,利用系統的整體原理,編排教材,溝通教材之間的聯系,使每一節課不再是點滴零散的“知識點”而是一個知識鏈。
(2)重點與難點分析:每一節課讓學生學習什么知識點。著重突出運動技能、鍛煉手段、發展體能與身體健康的學習目標,梳理出各課時學生學習籃球的目標。
(3)教學策略:怎樣將每一節課的知識點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手段、措施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愉快學習、完成單元定位的教學目標。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可以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起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這樣既滿足了多數學生的求知欲,也為部分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提供了更高程度的教學。①利用悅耳動聽的音樂創設籃球學習的趣味性。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音樂,如:兔子舞、NBA,CBA拉拉隊音樂、自編籃球操,起到增加學生的情趣,活躍課堂氣氛,優化課堂環境的作用。這既提高了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準備活動的效果,為基本部分籃球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②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增強籃球學習的趣味性。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在籃球教學過程中通過游戲誘導的方式,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環境氛圍下,激起學習的興趣。游戲競賽的方式更是刺激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籃球游戲培養了他們的團隊精神、合作精神以及集體主義榮譽感,同時利用學生的自強心理,培養他們勤奮學習、刻苦鍛煉的習慣。③利用恰如其分的教學語言增強籃球學習的趣味性。筆者認為教師應采用新穎的語言或激勵的語言去刺激學生的感官,增強新鮮感。例如,一年級學生對球性不夠熟悉,在練習原地拍球時,教師應采用語言提示:“拉拉球、眼看前、拍好球”。讓學生在重復的練習中由始至終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教學自然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④利用豐富多彩的情景教學增加籃球學習的趣味性。情感總是在情景中產生,良好的教學情景的創設,不但能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而且還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如:行進間變方向運球,在途中擺設幾個障礙作為標志物,然后教師講一段小故事,讓學生憑借想象在情景中繞過障礙把球運到目的地,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快學習中完成了練習任務。
【高中籃球課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籃球課作文08-21
高中美術課教學計劃 高中美術專業教學計劃04-05
上籃球課作文模板10-14
籃球單元教學計劃03-09
小學籃球教學計劃04-03
高中體育籃球說課稿06-27
小學籃球教學計劃【優選】02-02
小學籃球學期教學計劃01-20
籃球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