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工作計劃>教學計劃>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學計劃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學計劃
更新時間:2024-07-07 12:40:28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學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學計劃1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1)班,共有學生28人。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并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少數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上課發言不積極。我本學期需要較多地關注同學們業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2)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的內容: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認識多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用計算器計算;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算律;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確定位置;整理與復習等。

  本冊教材主要特點:本冊教材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與生活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靈活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學觀念和學習觀念,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本教材既注意體現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的數學教育內涵,使我們的實驗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數量關系,并探索算法和運算律的過程,掌握有關的計算方法和運算順序,發現并初步理解一些簡單的運算規律;初步認識自然數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基本方法。

 。2)使學生經歷探索一些常見平面圖形的特征以及簡單變換的過程,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圖形的對稱和圖形位置關系的簡單變換。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探索計算方法、發現運算規律的過程中,開展類比、猜想、歸納、驗證等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數的一些特征,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進一步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

 。3)在探索平面圖形的特征、對圖形進行簡單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

  3.解決問題方面

 。1)能從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應用意識。

  (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理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初步學會用畫圖的策略整理和表達信息,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逐步增強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意識。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事實和數學內在聯系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數學內容以及運用數學知識、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熱心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發現錯誤能主動改正。

  (4)能主動、認真地閱讀一些數學背景資料,感受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混合運算,找規律,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難點: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用字母表示數。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習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建構立互動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成“要我學”為“我要學”。

  3、多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4、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并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5、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教好每一個學生。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日期課時教學單元

  第1周3月2日--3月6日5一、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第2、3周3月9日---3月20日10二、認識多位數

  第4、5周3月23日--4月3日10三、三位數乘兩位數

  第6周4月6日--4月11日5四、用計算器計算

  第7周4月13日--4月17日5五、解決問題的策略

  第8、10周4月20日--5月8日15六、運算律

  第11、13周5月11日--5月29日15七、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第14周6月1日--6月5日5八、確定位置

  第15--17周6月8日--6月26日15九、整理與復習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學計劃2

  一、 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

  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了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

  本冊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學生的年齡特征,繼續體現前幾冊實驗教材中的風格與特點。

  1. 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四則運算的知識和技能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學數學教材在四年級時要對此前學習過的四則運算知識進行較為系統的概括和總結,如概括出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等。對于這些相關的內容,本套實驗教材在本冊安排了“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兩個單元。但是“四則運算”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四則混合運算和四則運算的順序。而關于四則運算的意義,則根據《標準》“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的要求未進行概括,從而簡化了教學內容,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從本學期開始,學生將要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四則運算。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也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因此,同整數知識一樣,小數知識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有關研究表明,兒童時代是空間觀念的重要發展階段,在小學階段學習一些空間與圖形知識,并在其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對于學生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及其他知識、形成空間想像力有積極的、重要的影響。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自然與社會現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時需要教育者進行有目的的啟發與引導,把學生的好奇心轉變為求知欲,逐步形成穩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本冊實驗教材不僅內容涉及數學教學內容的各個領域,為學生探索奇妙的數學世界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而且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了許多體現數學文化的閱讀材料、數學史實等,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豐富多彩、充滿魅力。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

  四、課時安排

  一、 四則運算(6課時)

  二、位置與方向(4課時)

  三、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10課時)

  1.加法運算定律......3課時左右

  2.乘法運算定律......3課時左右

  3.簡便計算......4課時左右

  營養午餐......1課時

  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4課時)

  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3課時左右

  2.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3課時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數......3課時左右

  4.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五、三角形(6課時)

  1.三角形......4課時左右

  2.圖形的拼組......2課時左右

  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6課時)

  七、統計(4課時)

  八、數學廣角(4課時) 小管家......1課時

  九、總復習(4課時)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學計劃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了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

  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資源分析

 。ㄒ唬┙滩姆治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有關小數概念的知識和小數四則運算能力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小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在本學期里學生將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并在此基礎上學習比較復雜的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小數的意義,能用小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初步學習用小數知識解決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三角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進一步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學習根據

  統計表中的數據制作單式折線統計圖,學會看懂此種統計圖并學習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計算內容,教學用所學的整數四則運算知識和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 三)教學教具

  以前的教具和學具,一些仍可繼續使用,本冊的教學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學具,如下:

  1.數位順序表

  2.用硬紙條做的三角形 等。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班級是四(1)班,共有學生37人。在經過了三年半的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全班平均分為80分,及格率為92%,優秀率為32.4%。孩子的成績

  都還比較好。對本班的學生,我認為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并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培養本班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是本學期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四、教學方法設計: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五、教學進度(附在后面)

  六、教學評價方案

  1、學生自評:自我評價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學生應該是主動的自我評價者。采取口頭和書面兩種方式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在自我評價中學會反思,了解自我發展的狀況,通過反思自己學習的過程,比較自我前后學習情況的變化,了解自己本階段掌握

  的知識技能情況,改進學習策略,從而明確自我發展的目標。在評價中,學生敢于找出自己的優點加以肯定,發現缺點勇于改進,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2、同伴互評: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有權利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我們除讓學生自評外,還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評。學生之間互相評。

  3、教師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特別強調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培養與觀察。通過日常觀察、階段評價的做法使學生學會關注自己的學習過程。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多用“你真棒!”“你真牛!”來評價學生ァ

  4、家長評價: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爸爸媽媽也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是孩子最忠實的學習伙伴,他們共同分享著孩子的成功與失敗,所以,他們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數學教學計劃07-22

五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3-23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教學計劃03-17

小學教學四年級下教學計劃05-11

高一下數學教學計劃03-20

小學四年級下語文教學計劃11-23

初一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3-14

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8-07

小學數學的教學計劃12-2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福利 |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 最新久久免费网址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 好吊妞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