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要注意有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1
本人承擔了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教學中,我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扎扎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學工作的提高,為此,我對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一、讓學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撥亮學生心靈
小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能對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斷和能力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范自我約束能力。
(一)展開討論,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學生應多進行議一議,討論等形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評價。
(二)判斷正誤,提高學生的識別評價能力
二、自我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為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為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變為自己的內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的情感轉化后,應進一步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的自我訓練、自我監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實踐。因為通過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社會交往能力,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關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讓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
當學生提高了道德認識,激發了道德情感,產生了行動動機之后,就要把正確的行為方式運用到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去。
(二)自我監督,克服不良習慣
學生的良好習慣必須通過反復訓練才能養成。
四、自我做起,終身受益
我發現許多學生只懂得接受長輩的愛與關懷,不知道關心別人,有的.甚至從未想過回報長輩、體貼父母這一傳統美德。于是,我讓學生自己講述父母愛我的故事。學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邊,感受最深,因而發言踴躍,從理性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一片苦心。緊接著我又讓學生進行自我體驗和自我反悔,讓學生說說平時在家里是怎樣關心體貼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夠?你今后打算怎么做?這樣,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事。受到父母鄰居的表揚,更加堅定了體貼、關心父母的決心,不自覺又強化了自我體驗。
總之,通過一學年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后我還要繼續學習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之類的指導性__,進一步理論聯系教材及教學工作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2
一、承擔的主要工作任務和成績
本人承擔了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教學中,我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扎扎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學工作的提高。
二、取得的成績和主要做法
1、讓學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撥亮學生心靈
新的課程標準規定了我們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踐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探索欲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小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能對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斷和能力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范自我約束能力。
2、自我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思
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發展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為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為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變為自己的內心需要。
3、自我督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的情感轉化后,應進一步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的自我訓練、自我監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實踐。因為通過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社會交往能力,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關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4、自我做起,終身受益
我發現許多學生只懂得接受長輩的愛與關懷,不知道關心別人,有的甚至從未想過回報長輩、體貼父母這一傳統美德。于是,我讓學生自己講述父母愛我的故事。學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邊,感受最深,因而發言踴躍,從理性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一片苦心。緊接著
我又讓學生進行自我體驗和自我反悔,讓學生說說平時在家里是怎樣關心體貼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夠?你今后打算怎么做?這樣,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事。受到父母鄰居的表揚,更加堅定了體貼、關心父母的決心,不自覺又強化了自我體驗。
三、主要問題
教學活動中,更應該注重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的活動,而不是單純地講解教科書。我們的課堂上應該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德。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了解自我,認識自我的價值;了解社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周圍的世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豪感。
四、奮斗目標
通過今后活動的開展,圍繞教材所設“三條軸線”。注重培養和內化學生的素質,即:讓學生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和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3
本學期本人承擔了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在這一學年中,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中,本人盡職盡責。按照大綱要求制定并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做到開學有計劃,學期末有總結,質量分析。教學中,我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扎扎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學工作的提高,為此,我對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一、讓學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
小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能對事物做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斷和能力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范自我約束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為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為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變為自己的.內心需要。
三、自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的情感轉化后,應進一步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的自我訓練、自我監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實踐。因為通過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社會交往能力,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關心他人。
四、自我做起,終身受益
我發現許多學生只懂得接受長輩的愛與關懷,不知道關心別人,有的甚至從未想過回報長輩、體貼父母這一傳統美德。于是,我讓學生自己講述父母愛我的故事。學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邊,感受最深,因而發言踴躍,從理性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一片苦心。先讓學生說說平時在家里是怎樣關心體貼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夠?你今后打算怎么做?這樣,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回家后就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事。受到父母鄰居的表揚,更加堅定了體貼、關心父母的決心,不自覺又強化了自我體驗。
總之,通過一學期的品德與生活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4
今年下學期,本人承擔了二年級三班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現對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9人,同學們團結互助,好學勤奮,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求知欲,熱愛班級體。但是還存在著所有獨生子女共同的特點自私,無論做什么事,都為自己著想,還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加以正確引導。幫助其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使其受益終生。學生們聰明活潑,積極進取,通過已有學習生活的鍛煉,他們已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加強,各個班的成績相差不大。整體上看由于大都是獨生子女,表現出嬌慣,好吃懶做、任性、主動性差,自私的特點。這些行為習慣是今后教育的主要方面。另外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道理,不能有效的落實到行動上,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實踐。
二、經驗
1、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班級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教育效果明顯。
2、教學的實際效果比較好,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加強,主要是學習習慣、紀律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環境衛生的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教學取得了較好的實際效果。
3、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丑,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4、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總之,通過一學期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三、存在的問題
1、有些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不起來。
說道理,同學都能明白,但是真正到生活中,甚至關系到自己的利益的時候,往往言行不一。
2、學生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淡化,過于敷衍了事。
3、有些學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個難題
學生的影響來自于多方面,家庭、社會、學校。學校教育固然重要,其他方面不容忽視。有些家庭教育受家長思想品質、價值觀、世界觀的影響,往往與學校的教育背道而行,因此,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仍然有一定的難度。
4、上課形式單調、說教意味濃厚,枯燥乏味,實際效果存在欠缺。
5、學生不能把學到的道理和實際行動有效的結合起來。這一點是做的最欠缺的一部分,需要結合實際進行教育,切實使學到的知識落實到行動上。作到理論聯系實際。
6、不能有效的運用電教手段
7、應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課上教育與課下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的修養
教育學生,首先要身正為范。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觀和價值觀也、社會公德也在不斷變化。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更好的教育學生。
2、緊密結合班級管理和學生的實際,進一步加強養成教育,這是思想品德教學的關鍵所在。
3、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不同與其他的行業,我們教育的是一群有著獨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光說教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需要教師與學生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流。采用多渠道的溝通,勢在必行。
4、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好電教手段,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必要時使學生有效的接觸大自然,接觸生活,接觸社會,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5、作好與家長的溝通
6、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及時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出現。做到防患于未然。
7、加強備課的力度,上好每一節課。講求上課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能真正的上好每堂課,學到扎實的知識。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教學總結01-06
品德與生活教學反思04-10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總結01-10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6-12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7-22
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5-27
品德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2-06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6-12
【精選】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07-07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精選)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