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人情只往薄處求說,人心只往惡邊想,此是私而該底念頭,自家便是個小人。古人責人,每于有過中求無過。此是長厚心,盛德事。學者熟思,自有滋味。——曾國藩這篇文章是小編整理的曾國藩短句說說,歡迎閱讀借鑒。
1、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
2、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3、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5、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不可急去。
6、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
7、凡用兵打仗上的事,做一節就說一節,若是預先便去說后面的好幾節,到后來往往與事實不符。
8、凡是需要每天檢點的事,若是姑息以待后日,往后再來補救就困難了。
9、能夠儉樸簡約的人可以不求人。
10、要常常讓精神處于飽滿狀態,辦起事來則氣力充沛而心思不散漫。
11、趨趕時尚的人,博取的是無識的歡喜,損失的是道德學問上的真實。
12、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學問。——《曾國藩書信》。
13、凡說話不中事理,不擔斤兩者,其下必不服,故《說文》"君"字"后"字從口,言在上位者出口號令,足以服眾也。——《曾國藩書信》。
14、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曾國藩書信》。
15、不苛求于全材,宜因量以器使。——《曾國藩書信》。
16、凡兵勇與百姓交涉者,總宜伸民氣而抑兵勇,所以感召天和者在此,即所以要獲名譽者在此,望閣下實心行之,幸勿視為老生常談也。——《曾國藩書信》。
17、遇小敵時,則枝葉之茂橡瓦之美盡可了事;遇大敵時,全靠根株培得穩,柱梁立得固,斷不可徒靠人數之多,氣勢之盛。倘使根株不穩,柱梁不固,則一枝折而眾葉隨之,一瓦落而眾椽隨之,敗如山崩,潰如河決,人多而反以為累矣。——《曾國藩書信》。
18、用兵之道,全軍為上,保城池次之。——《曾國藩書信》。
19、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藥;治身,以"不藥"二字為藥。——《曾國藩家書》
20、無恒者,見異思遷也,欲求長進難矣。——《曾國藩家書》
21、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不用則粗。——《曾國藩家書》
22、少剛勁之氣,須用一番工夫,切莫把天分自棄了。——《曾國藩家書》
23、位高而資淺,貌貴溫恭,心貴謙下。天下之事理人才,為吾輩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見。——《曾國藩家書》
24、推誠守正,委曲含宏,而無私意猜疑之弊。——《曾國藩家書》
25、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曾國藩家書》。
26、古稱"金丹換骨",余謂立志即丹也。——《曾國藩家書》。
27、凡危急之時,只有在己者靠得住。——《曾國藩家書》。
28、天下事未有不自艱苦得來而可久可大者也。——《曾國落日記》。
29、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國藩家書》。
30、越自尊大,越見器小。——《曾國藩家書》。
31、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為本,務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曾國藩
32、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的習勤勞為第一義,謙謹為第二義。勞則不佚,謙者不傲,萬善皆從此生矣。
3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識人。——曾國藩
34、未有根本不正,而枝葉發生,能自暢茂者也。——曾國藩
35、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曾國藩
36、慎能遠禍,勤能濟貧。
37、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多一分享用,減一分志氣。
38、貴視其所舉,富視其所興,貧視其所不取,窮視其所不為。
39、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曾國藩
40、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則為小人所忌,亦為君子所薄。 ——曾國藩
41、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曾國藩
42、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曾國藩
43、凡事皆貴專。求師不專,則受益也不入;求友不專,而博愛而不親。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途,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炫彼奪,而大不可。——曾國藩
44、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曾國藩
45、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煙,洎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余偶談、讀史十面、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
46、正確對待做官發財——"功成身退","大約世家子弟,錢不可多,衣不可多,事雖至小,關系頗大"
47、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曾國藩
48、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
49、處利則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處名則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賢處利讓利,處名讓名,故澹然恬然,不與世作。
50、古來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惟數萬人困于堅城之下,最易暗銷銳氣。弟能養數萬人之剛氣而久不銷損,此是過人之處,更宜從此加功。
51、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那有空閑的光陰。
52、五夜樓船,曾上孤亭聽鼓角;一樽濁酒,重來此處看湖山。
53、馮唐易老,雍齒且侯,三字故將軍,四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處士,蘆簾紙閣夜談龍。
54、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55、勤儉節約,未有不興。 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56、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57、身體雖弱,卻不過于愛惜;精神越是用還越精神;陽氣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覺時越快活。如果存一個愛惜精神的念頭,想進又想退,奄奄沒有中氣,決難成事。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58、服金石酷烈之藥,必致損命。即坐功服氣,往往損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氣和平,卻疾多壽。——曾國藩
59、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修德不求報,為文不求傳,譬如飲酒不醉,陶然有余歡,中含不盡意,欲辨已忘言。——曾國藩
60、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國藩家書》
61、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曾國藩
62、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 ——曾國藩
63、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于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曾國藩
64、務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65、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66、儉以養廉,譽洽鄉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 曾國藩語錄
67、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家書》
68、曾國藩的"善用人"還體現在有效的獎懲機制上,他針對不同的人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給錢文人給名的措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使得皆大歡喜,軍心一統。幕府為曾國藩出謀劃策,籌備糧餉,辦理文案,處理軍機,興辦軍工,出盡了力效盡了勞,可以說曾國藩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幕僚們的支持與幫助,于此同時曾國藩也成就了許多人的一生。
69、自立立人,自達達人,莫問收獲,但問耕耘——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70、曾國藩八交友: 一曰勝己者,二曰盛德者,三曰有趣味者,四曰能吃虧者,五曰能直言者,六曰志趣廣大者,七曰患在當患者,八曰體人者。《曾國藩家書》
71、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之。——曾國藩
72、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于定之中耳。——曾國藩
73、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74、責己者當知天下國家無皆非之理。故學至于不尤人,學之至也。
75、古之為師者,以誠教,弟子亦以誠學。今之為師弟子者,交相欺而已矣。欲勝名而餌利,不亦惑乎?
76、養生以少憤怒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
77、今天所說之話,嫡勿因小好壞而變。
78、甘心數日不開仗,不行開仗而毫無布置算計。
79、繁華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80、凡事須每日檢核,一日姑待厥后調停,則難矣。
【曾國藩短句說說】相關文章:
曾國藩短句說說(精選90句)12-18
曾國藩短句說說(精選40句)08-11
曾國藩短句說說(精選50句)08-28
曾國藩短句說說(精選60句)07-12
曾國藩短句說說匯總70句精選07-29
曾國藩名人短句說說230句07-02
曾國藩名人短句說說(精選40句)07-26
曾國藩名人短句說說(通用60句)08-26
曾國藩名人短句說說(通用70句)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