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化學學習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化學學習總結1
技巧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學科,掌握和應用化學科學,對于工農業生產、科技、能源、社會、環境及人類的生活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樣才能學好化學呢
一.理解雙基,掌握化學用語
所謂雙基即指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是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它們一般都是用簡明精煉的詞句表達出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嚴密性和邏輯性。學習時不要只局限于熟記,要善于抓住其中的關鍵字、詞,準確無誤地去理解。如催化劑概念的關鍵詞為能改變、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質量守恒定律重點理解參加反應、質量總和、相等,抓住三個守恒(元素、原子、質量)。對雙基不僅要正確理解,更重要的是應用。所謂化學用語是指化學科學在交流、描述及表達物質變化過程中常用到的一些化學術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要能熟練掌握,靈活運用。
二.立足結構,了解物質性質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質,而物質的性質又制約了物質的存在方式、制法和用途。因此在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時,應抓住其結構來了解物質性質。如學習氧氣時,須思考:氧氣是由許多氧分子組成的,而一個氧分子又是由二個氧原子構成的,氧原子最外層6個電子,易得電子,所以氧氣的化學性質較活潑,許多物質在常溫、點燃或加熱時均能與氧氣發生化學變化且放出大量的熱。在學習了許多物質后,要善于將相關物質構建成知識網絡,使知識條理化,以便于牢固掌握。
三.重視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在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有關化學性質,進行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鑒別與鑒定等定性定量分析時,一般都要以實驗為手段加以驗證或探究完成而得出結論,因此要學好化學必須重視實驗。從簡單的常用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訓練到復雜實驗的設計都要認真操作、大膽試驗。在設計實驗時要做到科學合理,即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程序合理、現象明顯。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要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掌握實驗的原理、步驟、現象和要領,課本中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家庭實驗是培養動手能力的最好機會,要積極參與認真去做。
四.注重學法,提高學習效果
初三化學是啟蒙化學,基礎知識點多而雜,隨著知識的積累,有些學生會因學習方法不當而導致化學成績下滑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學好化學必須注重學法,提高學習效果。常見的有效學法有:
(1)對偶知識對比記。如化合與分解、氧化與還原等。
(2)物質性質網絡記。如對含碳元素的相關物質可構建碳鏈知識網絡系統記憶。
(3)類似知識歸類記。如H2和CO的性質,H2和CO2的制備裝置等。
(4)化學用語分散記。如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價、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等按知識階梯分散到各章節記憶。
(5)交知識切點記。如物化知識切入點為密度、壓強、浮力、重力、杠桿原理、電學等;生化知識切入點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赤潮現象等。
五.及時反饋,精練習題
學完每一章節要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檢查學習上的薄弱環節,適當選做一些經典習題,但必須克服盲目做題而陷入題海。在做題時不要只就題論題,要盡量拓展思維。如在做計算題時,注意精選一些與日常生活相聯系、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好題。在解法上盡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或尋求一解多題規律,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
六.拓展知識,閱讀課外讀物
為了拓展知識視野、歸納知識內容、提高解題技巧和掌握解題方法,訂一份質量高、導向性準、實用性強的同步輔導材料很有必要。如《中學生理化報》設有學法指導、知識歸納、概念辨析、解題技巧、章節訓練、競賽輔導、趣味化學、生活化學及科技動態等欄目,是教與學的良師益友,值得一讀。
訣竅
我們生活的空間,充溢著形形色色、豐富多彩又不斷地變化的物質。你曾想過咸咸的海水是如何變成白花花的鹽成為我們每日的調味品的嗎當你你感嘆熔洞里倒掛空中千姿百態的石鐘,石筍造化神奇的同時,是否考慮過它的成因呢你是否注意身邊的金屬、鐵鍋、菜刀等有時會生銹,為什么煤氣可以燃燒,用氫氣填充的汽球可以升空或許你也在為當今的環境狀況有所擔憂,為什么要提倡使用無氟冰箱,無鉛汽油,無磷洗衣粉,低碳生活如何盡量減少環境污染如何將銹跡斑斑的物品恢復其原貌現在面對這些每天都發生在你身邊的現象你不必再困惑,因為你即將學習一門新的知識化學。
通過化學學科的學習,將為你展現這個物質世界的無窮奧秘,那么化學是什么,它是研究什么內容的科學呢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
一、為什么要學習化學
學習化學,了解有關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后,就可以說明生活和生產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并且控制這些變化向對人類有利的方向發展。學習化學,既可以提煉出自然界原來存在的物質,例如,從石油中提煉汽油、煤油、柴油等,還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來并不存在的物質,例如,用石油作原料制造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洗滌劑等。學習化學,可以幫助人們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的能源,研究生命現象,合理利用資源,防止污染和保護環境,促進農業生產,促進人體健康等。學習化學,也可以幫助人們學習和進一步研究物理學、生物學、地質學等自然科學?傊,學習化學對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重要作用。
二、怎樣才能學好化學呢
作為初三開設的學科,同時又是一門中考中考核的主科,化學的學習是很關鍵的,如何學好化學也是每一位即將面臨化學學習的同學所關心的。在此,結合近幾年的中考動向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做簡單地介紹:
n首先應重視基本概念的學習;瘜W基本概念的學習對于學生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初三化學是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對于一些概念的正確,深入理解可以有效指導今后的學習。當然有些概念的理解也有著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可通過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加以理解,也可根據相關概念間的比較,結合加深認識。
n其次應重視化學用語的學習。化學作為自成體系的一門學科,有其專門的一些表達符號與用語,如同數學中的代數式、方程、物理中的符號,公式一樣,化學學科中專用語言也是需要同學們重點記憶掌握的。其中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就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工具。在學習中,既要重點記憶,也不能一味地死記硬背,應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于記憶,又有利于加深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
n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對于大家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初三化學內容中,元素化合物知識幾乎貫穿始終,靈活掌握了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無異于掌握了初三化學的精髓,而熟練掌握物質間的轉化關系正是以熟悉元素化合物知識為前提的。為了學好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在學習中應注重緊密聯系實際,注意觀察實物及老師演示的實驗,以增加感性認識。在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基礎上,要重視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理解相關物質間性質、制法、用途間的聯系,并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n在化學學習中必須要重視實驗;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可以激發同學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大家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因此在日常課堂學習中應注意觀察實驗,并及時分析聯想,多看、多思才能將知識具體化、系統化。
三、學好初中化學行之有效的方法抓好預習、聽講、復習、作業四個環節。
1.預習指導:在課前,先瀏覽課本內容,做到初步了解重點、難點,劃出不懂的地方帶著問題學,能提高聽講效率,使聽課更有針對性,有的放矢。
2.聽講:是學好化學的關鍵,初三化學是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很多現象看似思通見慣,而其中的很多道理卻是一知半解,甚至聞所未聞的,因此只看書,不做實驗,不聽講,有些知識將很難理解。聽講時要做到邊聽、邊觀察實驗邊思維,邊記憶(強化記憶),爭取在課上學會。
3.復習:是進一步落實課本知識為自己知識的過程,課后重新閱讀課本,記憶筆記重點,可以幫助你回憶、重現課堂內容,加深理解,同時可有效地節省作業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作業:是檢驗所學知識是否真正理解掌握,并能靈活運用的環節。在復習已學內容的基礎上完成作業,可以隨時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把握情況。在完成老師布置作業的同時,應多完成些適應教材的同步練習,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有利于思路的開闊。
抓住以上四個環節的同時,疑置也是初學化學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剛剛開始學習,面對一門不熟悉的學科和很多陌生的知識,存在疑難問題是難免的,出現疑難不要著急,也不必產生對學習化學的恐懼心理,可以把問題記錄下來,隨時詢問老師,也可查閱課本或相關書籍。具備知難不退的決心,持之以恒,很多難題就會隨著你所掌握的知識的增多而逐漸迎刃而解了。總之,學好化學對于一個勤奮、認真的學生來說,是不會成為一件難事的,相反,在叩開化學的大門,沿途采擷知識的過程中,其間無窮的奧秘,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感受無限的樂趣。
四、觀察和記錄化學實驗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許多化學概念,化學基礎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形成的,因此學會觀察實驗,并能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是十分必要的,如何觀察和記錄化學實驗呢
從三方面觀察:
變化前觀察:
(1)有幾種物質參加反應。
(2)每種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等。
變化中觀察:
(1)反應發生的條件(加熱、點燃、催化劑等)
(2)反應中的主要現象,如:有什么顏色、什么氣味的氣體、沉淀生成;有沒有放熱、發光的現象發生等。
變化后觀察:
(1)有幾種物質生成。
(2)每種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等。
觀察化學實驗以及動手操作實驗都是同學們很感興趣的內容,但要注意對于實驗的認識不能停留于好玩、好看,或是看熱鬧,而是應該邊看邊想,擅于總結實驗帶來的信息,從實驗現象得出結論,以實驗指導抽象概念的理想和記憶,這樣才不會使觀察實驗留于表面。
建議
1.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它是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化學家的化學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成就,它編入了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無機物的分類及相互間的關系等知識;它充滿了唯物辯證法原理和內容,它介紹了許多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他們對事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的學風;瘜W對工農業生產、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們的衣、食、注行樣樣離不開化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通過化學課的學習,要掌握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學會動手做實驗的能力,為今后搞科學實驗打下基礎。
因此,通過初中化學課的學習,初三學生不僅能學到初中階段的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中外化學家的愛國主義思想、行為和對科學的不斷進取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科學態度及嚴謹學風的教育,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今后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學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前要預習
上課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時間自覺地預習老師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學會先預習,后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法。預習的好處很多:
(1)它能強化聽課的針對性,有利于發現問題,抓住重點和難點,提高聽課效率;
(2)它可以提高記聽課筆記的水平,知道該記什么,不該記什么,哪些詳記,哪些略記;
(3)它可以節省課后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通過預習時的獨立思考和聽課時留下的深刻印象,從而縮短課后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
(4)它可以培養自學能力。預習的過程就是自覺或獨立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使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預習的方法是:
(1)通讀課文。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與重點,要把自己看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或用鉛筆在書上作一些記號,用以提醒自己上課時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識、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自己不懂的問題,詳細對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掃清障礙。在讀課文后了解了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聯系已學過的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如果有遺忘的就要及時復習加以彌補,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銜接,以舊帶新,溫故知新;
(3)確定重點、難點和疑點。在通讀課文和掃清有關障礙后,在對新知識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思考課文后的習題,試著解答,在此過程中找出新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如果有潛力,還可以做點預習筆記。
3.聽好每堂課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節,是學會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學的知識,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功在課堂,利在課后,如果在課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后復習和做作業都不會發生困難;如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當堂沒聽懂,在課堂上幾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課后可能要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所以,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好每一堂課,是學習好功課的關鍵。聽課時,一定要聚精會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過的思路和反復強調的重點及難點。
邊聽課、邊記筆記,遇到沒有聽明白或沒記下來的地方要作些記號,課后及時請教老師或問同學。同時,還要注意聽同學對老師提問的回答以及老師對同學回答的評價:哪點答對了,還有哪些不全面、不準確和指出錯誤的地方,這樣也能使自己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斷是非。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聽課時,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眼睛要盯住老師,要跟著老師的講述和所做的演示實驗,進行積極地思考,仔細地觀察,踴躍發言,及時記憶,抓緊課堂上老師所給的時間認真做好課堂練習,努力把所學內容當堂消化,當堂記住。
化學學習總結2
20xx年10月6日至10月20日,我有幸作為威海市唯一一名初中化學骨干教師代表參加了教育部舉辦的“20xx年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干教師研修”,在為期十五天的培訓學習中,我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
首先,跟隨鄭長龍教授走進《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的實施及最新變化》,我懂得了教學“回歸學科教育本原”的重要性;走進馮守華院士的專題講座《化學學科基本思想——21世紀化學所面臨的挑戰》,我知道了“化學是一門核心的科學,創造與實用的科學”,知道了“化學的核心是反應”,明白了“好奇心源于進取心,興趣源于知識格局”;聆聽周仕東博士有關“化學科學探究”以及“化學教學研究方法”的精彩講座,我知道了“探究”須是有意義的探究,“探究”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懂得了“Lessismore!”教育理念的意義,清楚了“小題大做”對教師教學研究的益處……
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骨干教師同學共勉,讓我大開眼見。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學到了很多的切實可行的妙招;懂得了教師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越走越寬;知道了知識儲備、文化積蓄、道德修養是教師成功的基石……
隨著國培研修的不斷深入,專家、學者和名師們給了我越來越多的教育啟迪和先進教學理念,使我這個在發展道路上處處有遺憾的教師明確了前進的方向,找到了打開迷茫心結的鑰匙。
其次,十幾天的大學校園學習,讓我仿佛回到大學時代,使我重新體會那充滿激情與浪漫的大學生活。白天聽講座,夜晚寫感悟、讀書,這種有規律的學習生活使我能夠精心在學習中領悟,在領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讓我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學習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成長的快樂。
再次,十幾天的學習研修,我被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感動著。感動的熱浪時刻包圍我,沖擊著我。一方面,每一位專家教授讓我感動,他們的大智大慧讓我感動,他們的遠見卓識讓我感動,他們的嚴謹認真讓我感動,他們的熱情好客讓我感動,他們的平易近人讓我感動。另一方面,每一位學員老師讓我感動,他們的聰明才智讓我感動,他們的勤勉好學讓我感動,他們的銳意進取讓我感動?傊袆影槲乙宦穼W習,一路前行。這些感動化作內心的激情,催我奮進,促我成長。
現將所學精彩要點整理出來,與各位共勉。
1.教學要“回歸學科教育的本原”
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院長鄭長龍教授說:化學教學要向生活回歸,使學生體會到化學就是身邊的那些熟悉的問題和事物。教師要從學科的本原上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走進化學,引導學會運用化學特有的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化學,研究化學。要從學科高度看待所教內容;從整體上把握所教內容;要注意初高中知識的銜接
回歸化學學科本原就是立足于學生,一切為了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使化學教育貼近生活,回歸社會。
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說到啟發式教學,相信每位老師都有很多要說的'話,也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認為所謂的“啟發”就是“教師啟,學生發”,因此當我們遇到學生面對我們的問題沒有反應時,常抱怨學生“啟而不發”。
然而這次的國培研修,聽了路海東教授的講座,我這個從教二十年的老教師如夢初醒,原來所謂的啟發不是“教師啟,學生發”,而是“教師啟,教師發!苯虒W中教師的“啟”和“發”要適時適度,正如孔子所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苯處煹慕虒W就是要設置有效的“憤”與“悱”的情境,當學生進入了學習的“憤”與“悱”的狀態時,教師適時地進行“啟”與“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大聲思維
即學生將自己的思考講出來。學生在講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是否完善,是否符合邏輯,因此“大聲思維”既可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又有助于學生完善自己體系。
4.化學是一門核心、創新與實用的科學。化學的核心是反應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守華指出:科學改變了人的認知,技術改變了生活生產方式,工程改變了世界。他認為學科是以“教學與積累”來傳承、以“人與團隊”來支撐、以“實驗室與設備”為基礎的知識體系。人們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必將產生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而這些技術發明只有轉化為生產力,通過產業化形成資本,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發展。
他說:化學是一門核心、創新和實用的科學,化學最重要的是創造新物質;瘜W不僅研究自然界的本質,而且創造出新分子、新催化劑以及具有特殊反應性的新化合物;瘜W科學通過合成優美而對稱的分子,賦予人們創造的藝術。化學以新方式重排原子,賦予人們創造勞動的機會,而這正是其他學科所不能媲美的。他還指出了21世紀化學所面臨的挑戰,強調了化學與生物學、藥物學、新功能材料設計與開發、環境保護、新能源開發、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關系。所以說化學學科即可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為社會創造財富,是一門“核心”、“創新”、“實用”的學科。
5.化學習慣于從結構的觀點看問題
馮院士從化學鍵到軌道雜化理論、價鍵理論、量子糾纏論等方面,介紹了合成化學的發展,例舉了美日三位科學家共獲20xx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實例,指出“分子聚集體的科學是化學發展的方向”。
6.好奇心源于進取心,興趣源于知識格局。
馮院士以Jamesparsons發明固體燃料、NikolaTesla兩手握電擊的火花、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等精彩的事例闡述了“好奇心”源于進取心,“興趣”源于知識格局的道理,啟迪我們要有進取心,要有深厚的知識基礎。
7.物質的基本形態
通常我們認為物質有三種存在狀態,即:氣態、液態、固態。其實物質的存在形態遠不止這三種。馮院士告訴我們設計新概念材料的基礎就是發現和研制新的物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發現物質的基本形態除氣態、液態、固態之外,還有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激子凝聚態。其中第四、第五態已經被證實是存在的,第六、第七態還在論證中。
8.“Lessismore”的教育理念
“Lessismore!笔侨毡窘逃龑W家佐藤學在華東師大講學時所說的一句話,即:“學習內容越少,學習的成果越多!
回想我們的教學,為什么“講了好多遍學生還是出錯”?歸結原因,就是我們“太熱心”,說的太多,不懂得“Lessismore”的魅力。
教訓是慘痛的。在提倡生命化教學的今天,我們教師不能在獨霸課堂,而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給學生,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消化、鞏固知識;要讓學生“大聲思維”,展示自我,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自主建構。
9.“探究”可能有多種結果,而發現只有一種結果
“科學探究”既是課標的內容之一,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學習方式。我曾經認為自己教學中的探究活動還算是搞得有模有樣,然而聽了周仕東博士的講座后我方明白,原來自己所謂的“探究”充其量不過是發現學習,即學生按照老師預設的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獲得結論、交流討論等等一系列的步驟,完成有關的任務,這看似很熱鬧,其實也只是驗證了課本上或老師設計好的結論。這種“步調一致的結果”,完全沒有學生自己創造的空間,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就可想而知了。如何真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我們真應該好好想想。
10.今天的不方便是為了明天的更方便
“探究活動”費時費事,這是很多老師的同感,在暑期的遠程研修中專家們也為我們做了詳細的分析和解釋,告訴我們“探究”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這次的國培研修,專家再次強調了“探究”的重要性。確實,從一節課、一個課題來看,“探究”確實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并且從短時間的效果來看,“探究”不一定能馬上收到有效的成績,但是從長遠來看,“探究”絕對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在探究中,教師不要包辦一切,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去盡情地想,盡情地問,盡情地去探索,要讓他們在探索中獲得知識和能力。學生有了這樣的探究活動訓練,日后遇到問題一定會知道該怎樣處理,所以說:“今天的不方便是為了明天的更方便!
11.中考成績一定是動手寫出來的
學生進行動腦思考只是會做,但不一定能做對,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動手寫以加深印象。當然動手寫不是搞題海戰術。
當然從專家那里所學到的遠不止幾段文字就能表達的,不過以上幾點對我的觸動最大,希望也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化學學習總結3
一、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17、原子的結構:
原子、離子的關系: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24、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6、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 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28、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二、基本知識、理論:
1、空氣的成分:氮氣占78%, 氧氣占21%, 稀有氣體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氣體與雜質占0.03%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質 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相對應:課本P80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 -1,氟-1,溴為-1)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谖⒂^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哿康囊饬x: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僦苯佑迷胤柋硎镜模篴.金屬單質。如:鉀K 銅Cu 銀Ag 等; b.固態非金屬。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等
、诙嘣訕嫵煞肿拥膯钨|: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 、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②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并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并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 ②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層再排外層
注: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于最外層電子數
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定,性質穩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②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8、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堿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堿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堿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三、物質俗名及其對應的化學式和化學名:
、沤饎偸⑹篊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堿、燒堿:NaOH (10)純堿: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堿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氣:NH3 (堿性氣體)(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堿,具有堿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堿) (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用鹽、有毒)
四、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余溶液一般不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鹽和堿):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堿: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7、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固體:NaNO2 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 五、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于水 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堿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堿不溶于水。難溶性堿中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其他難溶性堿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堿性氧化物+水→堿)
六、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15、最早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
16、中國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化學學習總結4
過濾一帖、二低、三靠分離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體時,除去液體中不溶性固體。(漏斗、濾紙、玻璃棒、燒杯)
蒸發不斷攪拌,有大量晶體時就應熄燈,余熱蒸發至干,可防過熱而迸濺把稀溶液濃縮或把含固態溶質的溶液干,在蒸發皿進行蒸發
蒸餾①液體體積②加熱方式③溫度計水銀球位置④冷卻的水流方向⑤防液體暴沸利用沸點不同除去液體混合物中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質(蒸餾燒瓶、酒精燈、溫度計、冷凝管、接液管、錐形瓶)
萃取萃取劑: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②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③要易于揮發。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溶劑所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的操作,主要儀器:分液漏斗
分液下層的液體從下端放出,上層從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兩種液體分開的操作,與萃取配合使用的
過濾器上洗滌沉淀的操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餾水,使水面沒過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復操作數次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需用的儀器托盤天平(或量筒)、燒杯、玻璃棒、容量瓶、膠頭滴管
主要步驟:⑴計算⑵稱量(如是液體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攪拌,注意冷卻)⑷轉液(容量瓶要先檢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滌(洗滌液一并轉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搖⑺定容⑻搖勻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溫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線而無刻度。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規定容積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釋或久貯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熱,轉入瓶中的溶液溫度20℃左右
化學學習總結5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能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方面的有關問題,了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境污染,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化學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應該體現啟蒙性、基礎性。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系,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因此,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一般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他們都能具備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方法和態度,具備適應未來生成和發展所必備的科學素養,同時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使學生初步了解化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人類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學為實現人類美好未來將繼續發揮它的重大作用。要堅持“以人的發展為本”,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情趣,要從“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中解脫出來,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的新型師生關系!皩υ挕辈粌H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并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實際出發,制定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應當是源于學生生活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容,應當擯棄哪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化學教學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為,要將過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合作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一要提問,二要指點。而好的提問,“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形,純熟之功彌深。”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宜揣摩何處為學生所不易領會,即于其處提問。”問題提出之后,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根據美國教育專家的研究,對學生的提問,在每個問題提出之后,至少要待三秒鐘之后才能指名回答。這樣做的好處有:學生可以回答較多的內容;更多的學生能夠主動而又恰當地回答問題;可以減少卡殼的現象;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能夠提高遲鈍學生的積極性;
可以增多發散思維的成分;能夠減少以教師為中心的現象;學生可以舉出更多的論據;學生能夠提出更多的問題;能夠增加回答的多樣性;能夠增強學生相互之間的影響。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是化學學習的主人”的意識
化學教學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應該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化學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是化學新課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置一些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獲取信息,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進行解釋,應用和拓展。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發言,善于陳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觀點,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見并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統一時,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秩序地發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結活動,人員的組合要采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言,組與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三、改革對學生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在化學教學中,應該改革過去傳統的只注重學習結果和學生的考試分數,而忽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考查的評價方法。正如《化學課標》中提出的:“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既考核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可采取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方法?山洺L岢鲱愃朴凇澳闶窃鯓酉氲?”“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表現自我。對學生的化學活動的評價應該包括評“知識與技能”和“思、情、意”。知識與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學生在探究化學事實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和方法對學生來說是研究新的知積和技能的基礎。“思、情、意”目標是指思考、情感和意識三個方面的目標。也就是說要對學生的化學思考方法,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活動時所表現的好奇心、求知欲、獲得成功的體驗、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質疑和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習慣評價。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化學意識包括化學學科感、符號感、時空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等;參與意識包括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意識包括創新的欲望、創新的素養等。
化學學習總結6
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為了使方程式滿足質量守恒定律,需要對方程式加以配平。
最小公倍數法
1、最小公倍數法,適用于一些較為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2、以磷燃燒為例,先寫出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3、在這個反應中,氧元素的數據較大,所以我們選擇氧元素計算最大公倍數。左右兩邊氧的系數的最小公倍數為2×5=10,所以應有10個氧原子參與反應。在將10除以每個化學式中氧原子的數量,就可以得到對應的化學式的系數。
4、最后再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出其他系數。由已知的系數可得參與反應的磷原子的數量為4,所以P前的系數為4。最后將箭頭改為等號,配平完成。
5、氯酸鉀分解等方程式,也可采用這種方法配平。
觀察法
1、觀察法也適用于一些簡單的方程式,用觀察法配平的關鍵是搞清反應的實質。
2、例如,一氧化碳燃燒就可以用這種方法配平。觀察一氧化碳燃燒的符號表達式,可以發現一氧化碳燃燒實質是每個一氧化碳分子得到一個氧原子,變為二氧化碳。
3、因為氧分子中有2個氧原子,所以每2個CO從一個O2分子中各得到一個氧原子,變為2個CO2分子。因此反應方程式中CO,O2,CO2的系數分別為1,2,2。
4、過氧化氫分解也可以這種方法配平。其反應實質是每個過氧化氫分子失去1個氧原子,變成1個水分子。
5、酸、堿、鹽之間的反應,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配平。例如,氫氧化鈉與硫酸中和,其本質是氫氧根離子與氫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因為每個H2SO4中有2個氫離子參與反應,所以每兩個NaOH與一個H2SO4反應,生成一個Na2SO4和2個水分子。
待定系數法
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化學方程式,無法使用最小公倍數法,也很難采用觀察法,這時可以考慮采用待定系數法。采用待定系數法,并不是每個化學式前都設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數量越少越好。
例如,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方程式中,可先設K2MnO4前的系數為a,則顯然有2a個K參與反應,所以KMnO4前的系數應為2a。
再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出其他化學式前的系數。
最后求出系數的最大公因數為a,各系數都除以最大公因數,得到KMnO4,K2MnO4,MnO2,O2的系數分別為2,1,1,1.
再看一個較為復雜的反應:
XeO3+MnSO4+H2O→HMnO4+Xe+H2SO4
可先設XeO3的系數為a,MnSO4的系數為b。
由Xe元素的'質量守恒,可得Xe前的系數為a;
由Mn元素的質量守恒,可得HMnO4前的系數為b;
由S元素的質量守恒,可得H2SO4前的系數也為b。
由H元素質量守恒可得H2O前的系數為1.5b;
O元素前的系數為4b-3a;
顯然1.5b=4b-3a,變形可得6a=5b。
根據6a=5b,將所有的a替換為b,然后去分母。最后除以最大公因數,配平完成。
注意事項
本文中的“系數"均指化學計量數。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化學學習總結7
大二下學期我們開始學習會計電算化課程,其實早在大一下學期我已經在課外的輔導班中將會計電算化證拿到手了。所以最開始學習這門課的心情是輕松的,沒覺得有多難,畢竟我已經是有證的人了。課程開始的時候也正如之前所想,我總是能很得心應手的將每節課的實驗當堂完成,甚至還會多出許多的時間。這些多出的時間我就用來寫我的實驗報告。可就在寫實驗報告的時候竟然會發現自己有許多的不足,原來我還有很多不了解。這時的我著實有點羨慕那些做錯的同學,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我雖然做的是正確的,卻不見得有那些同學的印象深,又或者說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所不能及的。這就造成實驗報告完成的有些困難,因為常常不是書本上就能找到答案的,必須要認真的做完書上實驗,對實驗之前的準備要研究透徹。比如,實驗報告中常出現的做某項操作應注意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其實就是很多同學平時操作中的失誤,而我卻困惑于解決,因為在平時做題中沒有遇見,我就會去請教那些有經驗的同學,再不然會自己上網百度,無論是哪種方法都能將我的疑惑很好地解決,順利的完成實驗報告。
順利的完成實驗,這真的是剛開始,后來就不是這樣順利了,越到后來問題越多。慢慢發現,原來的課外輔導只是很皮毛。從第三章總賬管理我就開始頻繁出錯了,銀行對賬中的自動對賬我怎么也對不了,便自己開始尋找錯誤的原因,原來我的截止日期輸錯了,造成系統不能自動結算,我又重新返回修改,修改后,系統自動結算成功。那一刻,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其實感覺比自己一開始就作對了的感覺還要好,因為找尋錯誤的過程又是一個檢驗的過程,也是自己細心觀察的又一遍過程,對過程又熟悉一遍,反而掌握的更好,印象更深。但是這樣做題的速度就會很慢,只能在課堂完成大半,實驗報告就更來不及寫。于是,每周六我都會抽出一個小時左右來寫實驗報告,一來保證學委交作業時不用急急忙忙拿別人的參考;二來,又可以鞏固上個星期學的內容,利用完成的實驗報告發現自己的.不足,遇到的問題多了,解決問題能力也提高了,實驗報告的完成的速度也提高了,收獲也比以往更豐富了。
注意:
在實驗中,通過我自身的實踐,我提出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方面:第一,進行賬套的初始設置要認真謹慎,因為一旦啟用賬套將不能修改。
第二,設置各操作員時要牢記操作員對應的口令,根據實驗需要在操作權限出處增減操作員。
第三,要在以下幾個階段需要進行系統數據備份。分別是在啟用賬套前,基礎設置完成后,錄入期初余額前、填制憑證前、過賬前、結帳前。
第四,填制憑證時,憑證日期應大于等于啟用日期,不能超過業務日期。憑證一旦保存,其憑證類別、憑證編號不能修改。正文中不同行的摘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不能為空。科目編碼必須是末級的科目編碼。
第五,憑證一經簽字,就不能被修改、刪除,只有取消簽字后才可以修改或刪除,取消簽字只能由出納人自己進行。
第六,審核憑證時,作廢憑證不能被審核,也不能被標錯。審核人和制單人不能是同一個人,憑證一經審核,不能被修改、刪除,只有取消審核簽字后才可修改或刪除,已標記作廢的憑證不能被審核,需先取消作廢標記后才能審核。
第七,轉賬生成之前,注意轉賬月份為當前會計月份。進行轉賬生成之前,先將相關經濟業務的記賬憑證登記入賬。轉賬憑證每月只生成一次。生成的轉賬憑證,仍需審核、才能記賬。以賬套主管身份將生成的自動轉賬憑證審核、記賬。
第八,結帳時只能由有結賬權限的人進行。本月還有未記賬憑證時,則本月不能結賬。結賬必須按月連續進行,上月未結賬,則本月不能結賬。若總賬與明細賬對賬不符,則不能結賬。如果與其他系統聯合使用,其他子系統未全部結賬,則本月不能結賬。(以上內容中專業用語參考會計信息系統實驗教程)
工作指引:
會計電算化的實踐意義很強,對未來工作的意義很大,通過學習不單單掌握用有這一個軟件,而是通過這個軟件能夠觸類旁通,掌握更多的會計軟件用法,能夠更好地為工作服務,實驗中發現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現在是實驗,未來,一個小小的操作失誤可能會給公司帶來很大損失,每一次的操作失誤,認認真真解決,收獲的遠遠大于這個操作失誤的本身。
改進:
在實驗的過程中,我認識到了老師知識的豐富,實踐經驗充足,要多多與老師交流,可以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方法。
在實驗的過程中,我還認識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很多的知識積累,要將自己的知識庫不斷豐富。
在實驗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己之前學到的知識的有限。實驗報告上書本上沒有提及的內容,就沒有仔細的去研究過,造成做的時候覺得十分困難,之后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大量的時間,這一點是我必須在以后的學習中加以改進的地方,要謙虛,不能太高估自己了。
在實驗的過程中,和同桌一起解決出現的問題,這也是實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相互研究大家出現的問題,使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對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有些東西感覺自己做的是時候明明沒什么錯誤,偏偏有的時候就是有錯誤,讓同桌幫忙看了一下,發現其實是個很小的錯誤。這就證明了,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也需要多多和他人合作的。
意見:
在學習的過程中的確能很好的對會計電算化進行了解,通過我們的實踐可以自己去探索會計電算化的優缺點,然而,我們卻未能將會計電算化與之前傳統的會計相比較,認識不夠系統全面,不能凸顯現代意義的會計電算化的優勢?梢栽黾右恍⿲ζ淅碚撨M行講解的課程。通過實驗操作認識了解,理論課在進行系統認識。我認為這樣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才能夠深入。任何事不都應該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嗎?實踐結合理論,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為未來的工作、生活服務。
在新的世紀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的廣泛興起,正使計算機在財會工作領域里的運用向著更高層次推進,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以后,我們又面臨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這不僅要求財會的專門人員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理論與技能,而且對其他經濟管理人員來說,也應了解會計電算化知識財會作為企業各業務狀況的最終賬面體現,越來越被企業所有者重視。如何將企業現有的經營數據提取出來,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決策等信息,是每一名財會人員的職責使命,借助計算機技術實現財會數據的記錄,統計和分析,成為實現這一手段的有效途徑。
為此,我們今年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和現在的實習過程。從這以學習過程我受益匪淺。我認為作為會計一員,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今,掌握會計電算化變得尤為重要。傳統的手工記賬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學好會計,掌握會計電算化知識,已經在自己的人生中變得至關重要。作為會計人員應該努力去把它學好,跟緊時代的步伐。
這次實習過程我們用的是財務軟件是用友ERP—U8(8.11版),而實習給的資料是ERP—U8(8.61版),導致實習資料和軟件不匹配,給我們帶來不少麻煩。為此我花了大量時間在網上搜了一下,下載了不少用友U8,結果由于未安裝SQL—sever,導致用友ERP—U8無法正常運行。最后我裝了一個8.22版的和講課過程的教材是一樣的,以備練習之用。不管是那個版本,只要是U8版,不會有大的改變,只是最新版本較之其他的比較完善罷了,其實上賬務處理基本相同,不論學那個都一樣。
這次實習我們分別練習總賬模塊、固定資產、薪酬模塊、應收/付系統,把總賬作為練習的重點,其余作為選做的內容。在固定資產和薪酬我們做了不多的原因,由于時間所限?傎~是我們實習的重點,分為四個步驟:第一天,即6.18號,主要是建賬和系統初始化過程。第二天,進行所有憑證的輸入并記賬。第三天是最頭痛的事,期末處理包括自動轉賬、對賬、結賬。在一開始我就不太會,后來才和手工會計聯系起來了,原來這么簡單,就是這么個過程呀!自動轉賬要把進項稅和銷項稅的差額計入未交增值稅明細上,生成機制憑證、審核、記賬,再進入期間損益結轉,生成機制憑證、審核、記賬,然后再進入自動轉賬,計提所得稅并結轉所得稅生成機制憑證、審核、記賬,然后再進入自動轉賬,結轉本年利潤到未分配利潤當中,生成機制憑證、審核、記賬。這一過程不能一次進行,否則會發生錯誤。這一過程得不斷的制單、審核、記賬,容易出現錯誤并且各步有關聯,不能顛倒。第四天,是會計報表的編制,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這一過程我出現過一個問題,就是應收/付賬款的數字無法錄入,查賬發現都對著,而試算平衡也平衡,找老師求助無果。最后自己研究是由于前期系統初始化時,把應收、預收、應付、預付單獨部門核算了,導致數字無法錄入,最后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這四天當中,第二天、第三天比較麻煩,由于自己的粗心、不認真,前期憑證輸入時間、金額出錯,由于已記賬,其中用過反記賬{CTRL+H},在結賬菜單的期末中,然后憑證菜單會出現系統隱藏的一個項目。后來我又用到反結賬,主要是出于好奇心,想玩玩,在期末處理上,“CRTL+SHIFT+F1”。這些操作都是不允許的,破壞內部控制。最后兩天,我們練習了固定資產和薪金管理,由于系統出現故障,導致我們沒能很好的完成選作內容。
化學學習總結8
先計劃后學習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淺入深、由少到多、逐步深入的過程。只有訂好計劃再學習,學習才是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才能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忙亂性。
先預習后聽講
有的同學認為,反正老師要講,課前預習是多余的;有些則認為,反正有些內容看不懂,預習等于“瞎子點燈白費蠟”……這些看法往往是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之一。關教授說,首先,預習是課前“偵察”,可打有準備之仗;其次,預習可使新舊知識聯系,有利于掌握新知識;再次,預習可以克服聽課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
先復習后做作業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復習是鞏固、消化和深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回家后應把當天學的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的記下來,該理解的理解透了,然后再做作業。做作業時,第一不要看書,第二不要問別人,第三要有時間限制,只有這樣,作業才有實際價值。假如每次作業都是先復習,然后像考試一樣對待,那就等于一天一次考試,就不會出現作業100分、考試答不上來的情況了
4先調整心態后參加考試
考試的心態非常重要,同樣水平的孩子,以不同的心態走入考場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心態良好、斗志昂揚就會促進思維,臨場發揮就好;心態不好、緊張焦慮就會抑制思維,臨場發揮就不佳,所以考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
化學學習總結9
生活的奧秘總是無窮無盡的,科學、健康生活的知識更是不可或缺的。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做一個科學生活的有心人,非常重要。
為此,傳授、提醒我們科學生活的指路燈、導航者----黃敏文老師。真是大大改變了我們。上課期間,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于生活,我們的意識、常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萬千事物到人體內部構造,我們了解了很多,懂得了很多。從中學到的知識,讓我們今后生活得更加科學、健康。
我自己的、家庭的生活,許多的生活的習慣,好的或不好的,經過老師的'點撥,悄然聲息地發生了變化。
一、日常生活大變化。
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懂得了一些有關生活知識,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態,例如:
。1)有關染發。還沒上這個課之前,總是覺得染發很個性、時尚。自己也喜歡隨大流,拉發、染發這些都干過?墒牵涍^老師的傳授與視頻的播放,觸目驚心啊。染發可以使皮膚過敏,還會致癌啊等等。一點點知識滲透在腦里,使我對染發產生了恐懼,改變了我隨大流的心態。
。2)有關“醋”的故事。很長時間以來,空氣中醋味十足啊。老師說:“醋”是好東西。可以消毒,可以中和酸堿度,保養皮膚。從此,醋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生活片斷一、每當下午洗澡前后,我們宿舍的人個個醋味十足啊。我們用醋洗臉、洗頭發,洗澡,還用醋來洗衣服。真是人人一股醋味。生活片段二、晚上見面打招呼,一開口就說;你今天用醋了嗎?好像醋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生活片段三、對于長青春痘的男生或女生,如果沒有上這個課,我會馬上告訴他或她,記得用醋洗臉,這樣才能緩沖癥狀。
(3)生吃白菜好處多。白菜的營養成分很豐富。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粗纖維以及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中國醫學認為,大白菜味甘,性平,有養胃利水、解熱除煩之功效,可用于治療咳嗽多、咽喉腫痛等癥。但是生活在南方的我們,生吃白菜,有點恐怖。不過,老師在課上帶頭吃白菜,我們的疑慮就消除了。從此,隔三差五,我們便去市場買白菜,洗干凈切成片,當成水果,有滋有味地品嘗。
。4)生活中少了美白護膚品,多了香皂。自古以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處在“花季雨季”的我們,那些美白護膚品當然不容錯過。可是,黃老師的課打破了我們之前的平靜,使我們對那些產品充滿了恐懼,一點也不想碰了。所以,聽老師的建議,我們改用了香皂洗臉,香皂使用后皮膚感覺不干燥不緊繃并產生細膩、緊密而穩定的泡沫,香味濃郁,用后使人感到十分清爽。效果十分好。
二、懂得生活產品的安全隱患。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生活食品的紫菜、黑米、紅棗、枸杞等,有些是添加了有毒的色素、化學藥物等。對于這些,我的家以前一點概念都沒有,現在買的話,就會特別注意。
三、疾病的預防、治療與飲食有關。
例如:中國醫學科醫學院經過16年的研究,證實硒是導致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補硒可以對部分癌癥有預防作用。富含硒的食品主要有啤酒酵母、小麥胚芽、大蒜、蘆筍、蘑菇、芝麻等,還包括許多海產品,如大蝦、金槍魚、沙丁魚等。
課上課后學到的化學與生活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也收獲了很多。當然,今后我也會去了解有關生活的知識,做到活得健康、活得“科學”,活到一百歲。
所以,我會永遠謹記老師的話:敬畏科學!
化學學習總結10
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有幸參加了網絡研修,感悟許多。在學習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習應該成為一個人的一生目標。人應該是活到老學到老。我非常清楚“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币氤蔀橐幻细竦慕處煟鸵Φ靥岣咦陨硭刭|,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總以為做一個優秀的一線教師只要上好課,教好學生就可以了。現在我才明白,沒有深厚的積淀,沒有長期的浸淫,何來“腹有詩書氣自華”,何來縱橫捭闔,駕輕就熟。網絡學習讓我和同行們走到了一起,在這個舞臺上我們盡情的汲取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聆聽著專家、教授們精辟的講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相互交流,收獲著知識,收獲著喜悅,收獲著友誼。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名師一步步引領,促我不斷成長;仡欉@段學習的日子,有艱辛,也有喜悅和欣慰。一路走下來,從開始的激動、不知所措到現在教學中問題的豁然開朗;從初上網時的應付學習到現在迫不及待地領略專家、各位老師授課、指導的風采。這一切讓我的收獲變得燦爛無比。
一、培訓學習情況
在這次遠程培訓中,我學習了通識課程。學習時間達50多小時,發帖10余次,回帖20余次,完成網上作業6篇,寫培訓總結1篇。我還觀看了教師講解視頻,參與專家輔導答疑。在進行學習的同時,我還結合自己學習的實際,將所學理論與自己教學實際進行對比,積極進行反思,同時和其他學員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二、培訓學習的收獲
在這些培訓的日子里,我觀看了專家講座的視頻: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更加貼近了課改的課堂;使我體會到教學也是一種藝術,它需要根據學科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學知識。專家們精辟獨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學中該注意什么,怎樣因材施教,怎樣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雖然看視頻、做作業很累,可是我的心里是充實的,甜蜜的。因為我分享著智慧,享受成長的喜悅。在遠程培訓中,我獲得一個個的靈感,使課堂充滿機智,充滿活力。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見識深廣了,我的思想活躍了。網絡研修讓我獲得了很多的信息,開闊了視野。遠程學習的形式多樣,視頻、課程簡介,與專家、同仁互動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著我,樸素、真實的.交流與評論,讓我感動,得到啟發。每一專題中的各個觀點及案例,很好地解決了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問和困惑,原來在教學中一些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鑒和啟迪。讓我能重新的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去。
【二】中學化學教師遠程培訓學習總結
今年暑假,我省進行了初中化學遠程培訓。在這炎熱的夏天,老師們懷著滿腔的熱情積極的投入到了培訓中,每一天,我們認真上網學習。每天都有收獲,一天一個進步,過得很充實。我身邊所有的老師都感覺受益匪淺,豁然開朗。作為一名化學一線教師,我這幾天的培訓生活,感受良多,感激滿懷。
在這次學習中我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不斷的更新自己教育觀念和知識體系,及時補充新知識,并對原有知識進行整合,調整自己原有教學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學節奏適應新的教育形式。并要求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更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和方法,在教學時以三條內容線索來支撐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和落實,體現知識的基礎性、時代性、多樣性和選擇性,從生活走向化學,再從化學回歸社會,以高視點、大視野、多角度、多層次地傳授知識和方法,將化學溶解于實際生產生活中,再結晶出來。
這幾天的培訓,給我們這些渴望課改的老師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和對改革的期望,給每一位即將投身新課程教學的老師們充滿了電,讓我們每位教師都滿懷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學生。這次遠程培訓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通過學習我們不僅還熟悉了新教材教法,更在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新換代。讓我們每位一線的化學教師都在化學新課程改革中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通過這次培訓,我們受益頗多,但我們會更加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學習是我們終身的課題;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才能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和事業成就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化學學習總結11
本人自從任職以來,組織并開展了許多的活動,具體活動如下:
首先,我們完成了考研資料的復印,以及發放工作。為了更好的幫助考研的學生及時獲取考研資料,我們化院學習部每年都會收集很多考研資料,并把收集到的考研資料進行備份留作庫存資料,整理出考研資料的目錄,然后把目錄發放給考研的同學,再由他們的學委統計出所需要的資料,由我們學習部統一復印。在開展復印工作時,本部成員從早上八點就開始了工作,有時直到晚上九點才結束。期間工作可謂相當繁瑣,但我們還是憑借著自己飽滿的精力與熱情完成該項任務。之后的一天我們把復印過的資料進行分類,按班級需要的資料分開,最后發放給考研的同學,整個發放過程持續將近一周的時間。
然后,我們組織了考研經驗交流會,考研經驗交流會的目的是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考研的具體事項。在該活動的準備期間,本部各位部員犧牲自己的課余時間以邀請嘉賓、聯系考研成績優秀學的長等。由于我們院班級較多,我們在周六周日分別舉行了四場考研經驗交流會,分別是:化工高分子一場,食質食科一場,生技生科一場,應化一場。會上由老師進行發言,然后讓考研成績優秀的學長介紹自己的考研的經驗與學習方法。由于這些學長考取的是不同學校的研究生,涵蓋的學校比較多,故能全面的顧及與會的同學。交流會期間,每一位部員本著服務同學的原則,
認真踏實努力工作。在交流會舉辦的當天,他們有些人甚至犧牲了自己吃飯的時間來布置會場、接待嘉賓,而不顯現出一絲倦意,展現了學習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面貌。而這次考研經驗交流會的舉辦也使得同學們充分了解了考研的詳情。我們將會不打折扣的將考研經驗交流會繼續舉辦下去!
隨后,我們承辦了校學生會的社會實踐周末講堂。由于假期快要到了,很多同學說,他們的假期很空虛,在假期里無所事事,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讓同學們的假期里充實而有意義,我們學習部決定承辦這次周末講堂。在講堂上我們有幸請到學校的團委領導和一些有著豐富社會實踐的學長和學姐。講堂上,老師們講了許多關于社會實踐的事情及注意事項,學長們闡述了自己的社會實踐經歷,并對他們的實踐做了總結,詳細的解說了社會實踐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的解決方法。特別的,他們強調了策劃的重要性,說明了策劃應該明確,活動應該有意義,以及社會實踐的`總結應該如何讓處理的事項,并列舉了他們的處理辦法,提出了一些建議,有力的指導了同學們的社會實踐,現場很多同學對學長學姐進行提問,咨詢了有關社會實踐的經驗與如何開展社會實踐的方法,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周末講堂為我們暑假實踐做好了鋪墊。
再次,組織我們部的部員去模擬法庭協助校方維持韻律操大賽的秩序。在我們的協助下,整個會場井井有條,使得韻律操的大賽順利進行。
本學期新生開學時,本部負責在南校迎接新生,將大一新生送到宿舍。這期間,本部每一個部員對待學弟學妹們都非常熱情。由于本院的女生住在高層,把行李扛到宿舍是一件十分辛苦事情,而部員們絲毫沒有厭倦的情緒,熱情的把她們送到自己的宿舍。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我們的熱情給大一新生留下了很好印象。
新生軍訓時,我們組織了慰問團,進宿舍與大一新生談心,了解他們的生活,解決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向他們傳授一些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學習方法,通過這次活動使大一新生進一步了解大學生活,為他們適應大學生活做了鋪墊,“有問題,找學生會”成為了他們的口頭禪,同樣也使他們了解了學生會的工作,可以說,這次活動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在學生會納新的試用期,我們組織了“新老生見面交流會”。這項活動過程中,進入本部試用期的新干事們親自進行宣傳,并下發通知,最后由他們的把各班的會議記錄收集起來!靶吕仙娒娼涣鲿睘榇笠恍律峁┝艘粋與學長面對面交流的平臺,使他們進一步適應大學生活,同時給我們部員提供了鍛煉交際以及組織能力的舞臺。
之后,我們又對考研資料進行初步整理,通過整理考驗資料,我們對進入試用期的新生有了進一步了解,同時這項工作也磨練了他們的耐心與毅力。最終他們出色的完成了這項任務。使得雜亂無章的資料,變得整齊,條理。
最后,應考研的學長的要求,我們把整理好的考驗資料借出,為他們考研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學生會是為同學們服務的部門。為同學們解決困難,提供幫助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生會里工作,很忙碌也但很充實,我們不在意自己付出了多少,因為同學們滿意的笑容便是我們最大的欣慰?傊,本部將秉承學習部一貫的優良傳統,凡事一切為了學習,為了學習一切。
化院學生會學習部
20xx年10月
化學學習總結12
一、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1、總目標:
通過自主探究等多樣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方式,提升學生自身學習生活的經驗、能力、情感體驗和價值目標追求,密切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自然界,社會生活的聯系,加強學生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的聯系,發展學生對自然、社會和人自身的整體性、規律性和獨特性的認識,發展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的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態度、方法和能力,創造性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加強學生參與社會生活、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觀念和思想方法,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發展的人文精神。
2、具體目標
。1)發展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引導學生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有關問題,引導學生對目前面臨的十大環境問題從化學方面進行分析,激發學生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2)培養學生通過主動探究的實踐活動,獲取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情感體驗,培養學生主動求知、樂于探究的心理品質和勇于創新的精神。
(3)促進學生通過研究實踐活動,掌握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在開放性環境中獲取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包括發現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的能力,收集資料和分析資料的能力,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等。
二、研究性學習的選題
研究性課題的選擇來源,選題思路:
。ㄒ唬﹣碓矗
(1)生活實踐。
(2)報刊、雜志論文。
。3)熱門話題。
(4)參考教師提供的課題
(二)思路:
1、生活中的化學問題。
2、環境保護。
3、資源利用;瘜W實驗探索與研究。
附部分參考選題:
(一)環境保護
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對(某地區)廢電池回收情況的調查及建議。
3、空氣中SO2對土壤的負面影響及治理措施。
4、關于城市垃圾資源化的設想與調查。
5、大氣污染與人體健康。
6、酸雨與人體健康。
7、燃煤脫硫的簡史及其發展。
8、關于口香糖的報告。
9、水體的富營養化。
10、無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11、殺蟲劑使用的反思。
12、食品污染。
13、洗滌劑、工廠廢棄物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
(二)生活中的化學問題
1、對化妝品成分的研究。
2、金屬防銹的研究。
3、有關飲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調查。
4、純凈水是否“純凈”。
5、維生素王國探秘。
6、淺淡當今社會之健康飲食。
7、修正液對人體的危害。
8、關于含碘食鹽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9、廚房里的化學。
10、科技與生活——關于納米技術。
三、課題實施方案
第一階段:學生的分組。
每個課題小組一般3人~4人,建組之后,每一個課題小組要明確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研究的主要問題,研究的步驟和程序,實驗方案的編制等,使研究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第二階段:收集資料。
要求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搜集相關的資料,如上網查閱,圖書館查閱,實地調查等。資料的形式也可多種多樣,如文字資料,影音資料,圖片資料等。
第三階段:信息的整理。
要求同組同學相互合作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寫成論文。
第四階段:成果展示。
要求學生制作成演示文稿,統一時間進行研究成果評比。下表是課題的評分標準,提前發給學生。
化學學習總結13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只能說是對物理化學有了一些初步知識,對于能量轉換關系,各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個研究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有了初步了解 ,知道電化學與熱力學之間的橋梁是,知道宏觀與微觀的樞紐是,知道理想氣體與非理想氣體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等等這一切,都展現了事物之間的穩定而富于規律的聯系 。
但是只知道大體框架畢竟不夠,還需要對個公式間相互轉化又靈活的應用,能夠靈活運用,但是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問題就是公式太多,他們之間的轉換有特別靈活,有時很難記憶,當然也許是還沒有掌握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所致,像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等之間的變形與轉化公式就有好幾套,令人有點惱火,還有就是在求他們是有涉及很多不同的`過程,像等溫等壓,絕熱可逆,等體積等等,每一過程的計算公式又不一樣,更是難上加難,級多了用的時候都會混淆,再就是書中的一些小知識點很繁瑣,什么廣度性質·容量性質等等,總之比較繁瑣缺乏系統性的感覺。
當然在學習過程中,也發現所有的只是都是在實踐中總結,總結后研究,研究后運用總結好的規律來指導實踐,像相圖,這么簡單一張圖譜就可以包含如此多的物理化學過程,并可以根據詳圖來指導實踐的工業活動,還有依數性能在多組分下知道日常的生產生活并提供了科學而具體的理論依據。
化學學習總結14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世界已經開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教師必須首先牢固樹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積極參加培訓學習,緊跟時代脈搏,做一個E環境下的新型學生。
上有機實驗課時,有點緊張,當然也充滿期望。從物理實驗過渡到有機實驗,心中自然懷著一種對實驗的好奇心,往往也會有一些可能很有創意的想法。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實驗習慣,老師首先給我們講解了有機化學實驗規則。通過此次培訓,我收獲很多,體會深刻。經驗不足,通過向老師學習,與同行交流,拓展了我的學習思路,現總結如下:
一、學習有機化學及實驗課程應多總結、重方法。
1 、總結經驗規律
掌握有機化學中規律性的東西對于更好地掌握、理解有機化學反應及其原理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應重規律的總結。
2、 善于歸納總結
在有機化學學習中,會發現有機反應式錯綜復雜,且種類繁多,想要全部記住,記準并非易事,但若在平時的學習中善于歸納總結,將所學的每一章節的內容歸納出其知識網絡圖,相信學好有機化學并非難事。
3、 重視實驗學習
有機化學作為一門實驗科學,若不能掌握其基本的實驗操作,不重視實驗技能的培養,是很難學好有機化學這門課的。掌握實驗操作,在實驗過程中理解和記憶有機化學反應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結合實際生活,培養學習興趣
學好有機化學,重在要有興趣,培養學習興趣能夠使我們更有效地進行學習。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問題,或通過所學知識去解決一些與有機化學有關的問題,均能使我們能更近一步掌握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逐步建立起學習興趣。
二、利用各種有效措施來提高和加強有機化學及實驗教學
1、終身學習。在今后的授課中,用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在教學中,體現“授之以魚,不如授之
以漁”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放在首位。
2、趣味教學,既有幽默感,又增大了信息量,活躍了課堂氣氛,也適應了學時壓減需要,更能便于現實教學,了解世界,了解感興趣的學科發展,為今后繼續學習和深造奠定基礎。
3、注重思維與能力。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結合具體的講授內容,充分利用各種素材,如圖片、化學故事、生活中的化學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活躍課堂氣氛;多應用探究式教學法和問題式教學法,少用“滿堂灌”的教學法。課堂上適當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回答和討論問題,達到激發學生潛能的作用。講課的同時多舉例,增加課堂生動、活潑氣氛。
4、難易與實際結合。對于難點重點的問題,要深入剖析,一般采用精講,精講突出背景、主線、轉折、發散,難點要剖析到位,并以具體的實例來說明問題,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問題的實質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覺得知識很實用。一般敘述內容,安排學生自學,給學生留思考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對新知內容,一般導讀,點到為止,啟發學生從書籍、雜志、網上獲取信息。
5、創造與啟發。多啟發學生,讓學生逐漸學會分析和解決分析化學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提高他們自學的能力。提倡在課程上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養成探究、創新的意識和習慣。多數學生具有表達的欲望,討論所激發的思考以及分析所獲得的結論都使學生具有表達的欲望,表達的成就感有助于激發學生進一步交流的熱情,由此形成熱烈的課堂教學氛圍和教與學的良性互動。
6、在實驗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注意各種資料的積累,積極開展實驗研究,引進新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做實驗,強化動手動腦意識、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和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雖然有機實驗結束了,不過它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未來對有機化學的探索。世界時刻在變化,知識不斷在更新,有機化學知識在日新月異,老師在不斷學習,我們也在不斷學習,在以后的化學學習中,我們要秉承學以致用的原則,繼續努力為有機化學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化學學習總結15
一、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第一步:寫(基礎)
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例如:CuSO4+BaCl2=BaSO4↓+CuCl2
第二步:拆(關鍵)
把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難溶、難電離的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Cu2++SO42-+Ba2++2Cl-=BaSO4↓+Cu2++2Cl-
第三步:刪(途徑)
刪去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
Ba2+ + SO42- = BaSO4↓
第四步:查(保證)
檢查(質量守恒、電荷守恒)
Ba2+ + SO42- = BaSO4↓
質量守恒:左——Ba, S 4 O 右——Ba, S 4 O
電荷守恒:左 2+(—2)=0 右 0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
1.非電解質、弱電解質、難溶于水的物質,氣體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出現,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式。
HAc+OH-=Ac-+H2O
2.固體間的反應,即使是電解質,也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3.氧化物在反應物中、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或分子式。
SO3+Ba2++2OH-=BaSO4↓+H2O
CuO+2H+=Cu2++H2O
4.濃H2SO4作為反應物和固體反應時,濃H2SO4寫成化學式。
5.H3PO4中強酸,在寫離子方程式時按弱酸處理,寫成化學式。
6.金屬、非金屬單質,無論在反應物、生成物中均寫成化學式。如:Zn+2H+=Zn2++H2↑
7.微溶物作為反應物時,處于澄清溶液中
時寫成離子形式;處于濁液或固體時寫成化學式。微溶物作為生成物的一律寫化學式
如條件是澄清石灰水,則應拆成離子;若給的是石灰乳或渾濁石灰水則不能拆,寫成化學式。
另加:
鹽酸 硫酸 硝酸為強酸 醋酸 碳酸為弱酸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是強堿
酸————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酸、弱酸是相對而言,
酸溶于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強酸。如HCl、H2SO4、HNO3、HBr、HI、
酸溶于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弱酸。如碳酸、H2S、HF、磷酸、乙酸(醋酸)等。
堿————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堿、弱堿是相對而言,
堿溶于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強堿。如KOH、NaOH、Ba(OH)2
堿溶于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于弱堿。如一水和氨、氫氧化鈣(中強堿)、氫氧化鋁、氫氧化鋅等。
二、離子共存問題
凡是能發生反應的離子之間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進的離子之間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規律是:
1、凡相互結合生成難溶或微溶性鹽的離子(熟記常見的難溶、微溶鹽);
2、與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離子:
氧族有:OH-、S2-、HS-、SO32-、HSO3-
鹵族有:F-、ClO-
碳族有:CH3COO-、CO32-、HCO32-、SiO32-
3、與O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有:
NH42+和HS-、HSO3-、HC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以及弱堿的簡單陽離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相互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見還原性較強的離子有:Fe3+、S2-、I-、SO32-。
氧化性較強的離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
【化學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總結化學學習經驗06-03
初中化學學習總結01-21
高三化學學習總結12-14
企業文化學習總結10-23
初三學習化學方法總結03-07
合規文化學習總結11-27
化學學習計劃08-08
高三化學學習方法總結02-09
化學個人學習計劃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