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海棠的詩詞1
1、春色三分已二分,海棠紅軟半梨云。銀缸休照東風樹,愁殺楊州杜使君。——凌云翰《詠海棠》
2、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曹雪芹《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
3、東君何事妒花妍,不遣春風一笑嫣。邀動芳心愁萬縷,盈盈含恨雨中天。——廖行之《雨中惜海棠花》
4、撩亂蒙籠黯淡中,海棠收葉尚藏紅。燕支肯負勻妝淺,翡翠何貪剪刻工。酒病未蘇還懊惱,春愁才解易怔忡。流芳催得年華老,又見啼鶯轉小叢。——韓W《詠海棠》
5、雨濯吳妝膩,風催蜀錦裁。自嫌生較晚,不得聘寒梅。——洪適《海棠花》
6、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王安石《海棠花》
7、去年寒食猶依然,海棠花落南溪前。——袁說友《和林子長海棠韻》
8、竹院深無礪角牛,佳人舞罷此番休。沉吟欲掩班姬扇,蕩漾真乘蔡女舟。魂入巫山疑楚夢,神游銅雀失吳囚。千秋事往風流在,莫更凄涼吊古邱。——邵寶《海棠·其六》
9、海棠前日滿枝紅,一夜飄飄卷地空。多少榮華駒過隙,莫教容易負東風。——錢時《憫海棠》
10、落紅片片渾如霧,不教更覓桃源路。香徑晚風寒,月在花飛處。薔薇影暗空凝貯。任碧s輕衫縈住。驚起早棲鴉,飛過秋千去。——納蘭容若《海棠春·落紅片片渾如霧》
11、剔銀燈快將詩句寫,曉風寒海棠花謝。——張可久《雙調·落梅風·湖上山翁醉》
12、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楊萬里《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其一》
13、尤物真能奪化工,臘前偷泄數枝紅。霜花不上胭脂面,強飾春妍嫁北風。——尹廷高《臘月海棠》
14、海棠風橫,醉中吹落,香紅強半。小粉多情怨花飛,仔細把、殘香看。一抹深檀秋水畔。縷金衣新換。鸚鵡杯深艷歌遲,更莫放、人腸斷。——晏幾道《留春令·海棠風橫》
15、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曹雪芹《詠白海棠》
16、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餉、胭脂盡吐。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羽書萬里飛來處。報掃蕩、狐嗥兔舞。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17、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曹雪芹《薛寶釵詠白海棠》
18、玉脆紅輕不耐寒,無端風雨苦相干。曉來試卷珠簾看,蔌蔌飛香滿畫欄。——張九成《雨中海棠》
19、臉暈輕紅酒力微,真妃半醉夜深時。杜鵑叫落花梢月,獨倚東風睡不足。——黃庚《海棠》
20、天機云錦拂檐牙,多少工夫到此花。恰莫匆匆等閑看,無邊春色是吾家。——錢時《山隱竣事海棠正花二首·天機云錦拂檐牙》
21、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后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曹雪芹《詠白海棠·斜陽寒草帶重門》
22、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海棠》
23、海棠花上問春歸,豈料春風雪滿枝。應為紅妝太妖艷,故施微粉著胭姻。——任希夷《海棠》
24、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開。半月暄和留艷態,兩時風雨免傷摧。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臺。——齊己《海棠花》
25、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芳。綠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陰護海棠。——陸游《家園》
26、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誰染玉肌豐臉,做燕支顏色。送春風雨最無情,吹殘也堪惜。何似且留花住,喚小鬟催拍。——周紫芝《好事近·海棠》
27、細雨初憐濕翠裳,新晴特地試紅妝。無人會得東風意,春色都將付海棠。——楊萬里《海棠塢》
28、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不覺風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黃庭堅《海棠》
29、窗外海棠開了。明媚韶華正好。花艷嫁東風,蕩得吟魂顛倒。心禱。心禱。人愿與春不老。——潘榕《如夢令·海棠》
30、忽識海棠花,令人只嘆嗟。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夸。駐騎忘山險,持杯任日斜。何川是多處,應繞羽人家。——顧非熊《斜谷郵亭玩海棠花》
31、鼎湖龍去御床空,輦路花開舊日紅。九日人間春色早,不堪草木見秋風。——薩都剌《升龍觀九日海棠杏花開二首·其二》
32、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其二》
33、命薄佳人,情鐘我輩。海棠開后心如碎。斜風細雨不曾晴,倚闌滴盡胭脂淚。恨不能開,開時又背。春寒只了房櫳閉。待他晴后得君來,無言掩帳羞憔悴。——張炎《踏莎行·雨中觀海棠》
34、晚出閑庭看海棠,風流學得內家妝,小釵橫戴一枝芳。鏤玉梳斜云鬢膩,縷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殘陽。——李《浣溪沙·晚出閑庭看海棠》
35、點綴春容特地妍,艷妝金縷臉霞嫣。無端風雨妒顏色,半吐芳心向晚天。——廖行之《雨中惜海棠花四首》
36、海棠如雪殿春余。禽弄晚晴初。倦客長慚杜字,佳辰且醉提壺。逍遙放浪,還他漁子,輸與樵夫。一棹何時歸去,扁舟終要江湖。——范成大《朝中措·海棠如雪殿春余》
37、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墻角也宜盆。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曹雪芹《詠白海棠·蘅芷階通蘿薜門》
38、錦城春色萬人迷,飯顆無心著品題。實不如華謾濃艷,秋霜誰覷海棠梨。——方回《海棠花》
39、唯應多美酒,厭看海棠花。——劉《登樓》
40、小樓風定月初斜,紫玉新枝綰落霞。睡起不堪重秉燭,春來愁殺海棠花。——董少玉《海棠花》
41、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唐寅《海棠美人圖》
42、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曹雪芹《詠白海棠》
43、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陳與義《春寒》
44、山容娟麗青無盡,心地寬f樂有涯。春訊不應梅占斷,風流猶有海棠花。——張侃《家園散策二絕》
45、海棠何事忽摧P?今日繁花為底開?應是北堂增壽考,一陽旋復占先梅。——高鶚《賞海棠花妖詩》
46、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47、海棠簇簇弄繁英,隨分相逢眼自青。一種風流似西蜀,何須心著展江亭。——鄒浩《曾園見海棠》
48、今年春色可勝嗟,二月山中未見花。長憶去年今夜月,海棠花影到窗紗。——程敦厚《惜海棠開晚》
49、一叢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王淇《春暮游小園》
50、銀燭檀槽醉海棠,老來非復錦城狂。疏梅對影太清淡,為拂焦桐彈履霜。——陸游《雪後尋梅偶得絕句十首·銀燭檀槽醉海棠》
51、恨殺東風太豪橫,夜來吹盡海棠花。——蘇s《金陵雜興二百首·清明過了日晴佳》
52、海棠帶雨濕紅妝,乞護重陰晝正長。蛺蝶不知花欲睡,飛來飛去鬧春光。——袁世凱《詠海棠》
53、海棠弄春垂紫絲,一枝立鳥壓花低。去年二月如曾見,卻是誰家湖石西。——徐渭《畫海棠》
54、海棠亂發皆臨水,君知此處花何似。涼月白紛紛,香風隔岸聞。囀枝黃鳥近,隔岸聲相應。隨意坐莓苔,飄零酒一杯。——王安石《菩薩蠻·海棠亂發皆臨水》
55、新樣西風較劣些,重陽還放海棠花。——楊萬里《張子儀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新樣西風較劣些》
56、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57、銀燭光中萬綺霞,醉紅堆上缺蟾斜。從今勝絕西園夜,壓盡錦官城里花。——范成大《錦亭然燭觀海棠》
58、海棠紅暈潤初妍,楊柳纖腰舞自偏。笑倚玉奴嬌欲眠。粉郎前,一半兒支吾一半兒軟。——查德卿《一半兒·海棠紅暈潤初妍》
59、游絲無賴小庭空,夢想君家合樹紅。曾向西川親畫得,舉家終日看屏風。——蘇s《海棠花放簡馮元咨》
60、海棠花下春將暮,緩唱新詞味佳句。——王之道《青玉案·逢人借問錢塘路》
海棠的詩詞2
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杜汝能
幾樹繁紅一徑深,春風裁天剪錦成屏。
花前莫作淵材恨,且看楊楊妃睡未醒。
海棠七首·一種秾纖態
朝代:宋朝|作者:劉克莊
一種秾纖態,三郎未必知。
浪將妃子比,妃子太濃肥。
海棠·半吐柔芳暖正妍
朝代:宋朝|作者:方岳
半吐柔芳暖正妍,趁晴何不試籠鞭。
玉環醉矣春無賴,金屋貯之人孰賢。
花比紅兒誰作譜,詩傳嬌客已成編。
湘簾燕子人家月,一笑春風不計年。
喜晴放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袁說友
春日海棠早,媚云開遠嵐。
醉容猶未足,睡態已微酣。
嫩綠千枝襯,殷紅一點含。
東君真有助,落筆為渠談。
海棠一夜為風吹盡三首·不作天開錦幄紅
朝代:宋朝|作者:姚勉
不作天開錦幄紅,卻成急雪舞回風。
多應欲襯吟春步,繡出香裀展逕中。
蜀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袁燮
海棠自是花中杰,西蜀此花尤勝絕。
濯錦江邊艷欲然,浣花溪上每於纈。
疇昔聞名未識面,對之頓解憂心結。
東皇著意欲開時,不許芳心輕漏洩。
風前醉態真嫣媚,雨過啼妝更鮮潔。
格高不受塵點污,韻勝須那香酷烈。
東南顏色豈不佳,甲乙品題終少劣。
我公胸次秋水瑩,海內人人頌清節。
世間珍玩一物無,獨此妖嬈費提挈。
墀間堂下不勝春,頳頰丹唇從嚴成列。
嫣然尤物不多人,未害廣平心似鐵。
幾年隔絕劍閣外,拔擢孤忠自明哲。
愿公持此坐廟堂,天下妍媸要區別。
海棠月
朝代:宋朝|作者:張玉孃
永夜無人玉漏遲,圃圃月上海棠枝。
月留涼露芳塵暗,花弄清暉淑影移。
粉黛三千春對鏡,銀波萬頃曉凝脂。
深閨為爾牽愁興,坐間容光強賦詩。
周洪道學士許折贈館中海棠以詩督之
朝代:宋朝|作者:陸游
嫋嫋柔絲不自持,更禁日炙與風吹。
仙家見慣渾閑事,乞與人間看一枝。
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曾幾
空谷嫣然笑靨開,春風元自蜀山來。
少陵忘卻渾閒事,更有離騷忘卻梅。
海棠的詩詞3
海棠秋
[宋] 顧禧
春風蕩漾花如織,排擯深巖天地窄。
桃李芳菲斗艷陽,嫣痕盡染胭脂色。
含丹欲吐嬌不勝,獺髓遙分點瓊額。
楊妃睡足口無語,嫁作游絲怨風雨。
花神泣罷還欲訴,不愿柔枝薦繁市。
愿得常親君子傍,秋深靜綰紫綃妝。
孤桐獨立擎素月,芙蕖零落無輝光。
瑤枝重整臨秋水,蓼蒲歷歷羞無香。
賞心況有雙鳧仙,琴聲夜夜醉嬋娟。
碧霞觴泛海棠醉,曲欄麗影何蹁躚。
君不見南朝百里花無數,郁郁紛紛吐煙霧。
載歲無人禁採樵,丹干瓊姿盡摧仆。
蘭蕙當門動見鋤,草門惟嘆璇霓臥。
茲花勝植瀛蕊苑,一承顧盼猶未晚。
冉冉臨窗如有心,{儇亻換女}舞清歌樂事遠。
蔓露凝霜色倍妍,夔州何獨無詩篇。
茲花有詩便不朽,吁嗟托根良不偶。
海棠的詩詞4
古詩原文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譯文翻譯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注釋解釋
東風:春風。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一作“渺渺”。泛:搖動。崇光:高貴華美的光澤,指正在增長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贊楊貴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載,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故:于是。紅妝:用美女比海棠。故燒高燭照紅妝:一作“高燒銀燭照紅妝”。
創作背景
這首絕句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
詩文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寫。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蒙”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回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從中還可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這兩句把讀者帶入一個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艷麗,然而略顯幽寂。
后兩句,作者由花及人,生發奇想,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癡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不忍心讓她獨自棲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個“恐”寫出了作者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癡情,此刻他滿心里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余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鐘。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
“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臺。于是作者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作者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郁郁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沒有誰可以阻撓。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海棠的詩詞5
繡幄鴛鴦柱,紅情密、膩云低護秦樹。芳根兼倚,花梢鈿合,錦屏人妒。東風睡足交枝,正夢枕瑤釵燕股。障滟蠟、滿照歡叢,嫠蟾冷落羞度。
人間萬感幽單,華清慣浴,春盎風露。連鬟并暖,同心共結,向承恩處。憑誰為歌長恨?暗殿鎖、秋燈夜語。敘舊期、不負春盟,紅朝翠暮。
《宴清都·連理海棠》譯文
一棵棵連在一起的海棠樹干,好象是一對對相依的鴛鴦,花團錦簇。紅花開得茂盛,綠葉低垂,像似在護衛著連理的海棠。美麗的樹根在地下相互交錯依靠,柔嫩的花梢如精美的盒扇般相互依傍,惹得深閨女子嫉妒感傷。和煦的春風中,海棠花像美人熟睡,倚臥在相交的花枝上,如同情人進入甜蜜的夢鄉,形似燕尾的玉釵遺落枕旁。多情的人舉起紅蠟燭,照遍美麗的海棠,盡情游玩觀賞,月宮中孤居的嫦娥見此情景,更感幽怨哀傷。
人世間的許多人都感到孤單凄涼,有幾人能像楊貴妃那樣賜浴華清池,盡情地享受皇帝的雨露風光。他們在溫暖的芙蓉帳中,同心共結,相依相傍,誓愿世世代代永不分離。可為什么生死兩茫茫,誰創作長恨歌,把綿綿此恨永久傳唱?幽暗的宮門緊鎖著,長夜孤獨凄涼很漫長,只能獨自對著一盞青燈訴說,盼望著佳人早日歸來,實現舊日愛情的盟誓,能雙雙化作這連理的海棠,海誓山盟,永不分離。
《宴清都·連理海棠》注釋
宴清都:詞牌名。
繡幄鴛鴦柱:海棠全株花盛開時如繡幄,連理枝則如鴛鴦柱。
秦樹:秦中(今陜西省一帶)有雙株海棠。
鈿(diàn)合:盛珠寶首飾之盒,有上下兩扇。
錦屏人:富貴家女子。
交枝:枝柯相交。
燕股:玉釵兩股如燕尾。
滿照歡叢:夜晚用燭照花叢。
嫠蟾:嫦娥在月宮無夫,故稱嫠蟾。嫠(lí):寡婦。
華清:指貴妃曾浴于華清池。
春盎:春水盈滿。
連鬟:女子所梳雙髻,名同心結。
承恩:白居易《長恨歌》:“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歌長恨:指白居易《長恨歌》。
夜語:《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宴清都·連理海棠》賞析
“繡幄鴛鴦柱。紅膩密,膩云低護秦樹”三句點明海棠護及所處的環境。“繡幄”,彩繡的大帳,富貴人家用來護護。“鴛鴦柱”指成雙成對的立柱,用來支撐大帳。護為連理,柱亦成雙。“紅膩密”言海棠護護團錦簇,十分繁茂。以“膩密”寫護,擬人稱物。“膩云”常用來描摹女子云鬢,這里以云鬢襯香腮來比喻翠葉護紅護。“秦樹”指連理海棠。《閱耕錄》中記載秦中有雙株海棠,高數十丈。此三句雖寫護,但處處照應人事,柱為“鴛鴦”,護為“紅膩”、“膩云”,護色之中如謀人面。“秦樹”景謝此事發生于長安一帶,于是李楊故事剛一開篇就隱約可萬了。“芳根兼倚,護梢鈿合,錦屏人妒”,三句正面描寫連理海棠。
下面兩根相倚,燭面護梢交合,“錦屏人”指幽居深閨女子。海棠燭下都連在一起,親密無間,使得閨中繡女羨妒不已。“東風睡足交枝,正夢枕瑤釵燕股”,二句描寫海棠護的妖態,她在交合的枝頭沉沉睡去,而這交枝在她的夢中變成了燕股玉釵。蘇軾詠海棠有句云:“只恐夜深護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詞中這三句正是化用東坡詩意,寫人們連夜秉燭賞護的膩景。“滟蠟”形容蠟淚多。“滿照”的“滿”字形容燭光明亮,“歡叢”指海棠交合的枝葉。“嫠蟾”的“嫠”則突顯出嫦娥的孤單冷落,因自哀自憐而羞萬連枝海棠。詞的燭片重在描摹連枝海棠的形態,同時句句關聯美人神態。作者體物工細,運筆渾化,成功地做到了人膩物態的水乳交融。
過片宕開一筆,從詠護轉而敘人事。“人間萬感幽單,華清慣浴,春盎風露”。作者感嘆世間千萬不成連理的夫婦,他們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此句與“嫠蟾”句相呼應。“華清”二句描寫貴妃占盡風膩雨露。“連鬟并暖,同后共結,向承恩處”。古代女子出嫁后,將雙鬟合為一髻,示有所歸屬,夫妻恩愛,還要綰結羅帶以表同后。楊妃承恩得寵,與明皇形影相隨。“連”、“同”又扣合題面“連理”,并照應燭片的“兼倚”、“鈿合”二句,寫人亦不離詠護。“憑誰為歌長恨,暗殿鎖、秋燈夜雨”。李楊膩事建筑在“人間萬感幽單”的基礎燭,自然好景不長。后來他們倉惶西逃,楊妃終于死在馬嵬事變中。詞寫到李楊最歡樂處,筆鋒突然轉到香消玉殞的悲劇,援用《長恨歌》詩意,內容更深厚,聯想更豐富。《長恨歌》中寫長恨處很多,而詞只把“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涵括到詞中,僅僅七個字:“暗殿鎖、秋燈夜雨”,卻寫出了玄宗回京后作太燭皇,受到肅宗軟禁;楊妃已殞命它鄉,孤獨寂寞的膩景。“鎖”字形容高大深邃的宮殿為夜氣籠罩,兼有被軟禁之意,夜雨燈昏,更為凄涼。和燭片的“障滟蠟,滿照歡叢”形成鮮明對照。“敘舊期,不負春盟,紅朝翠暮”三句護人合寫。“舊期”就是七月七日,“春盟”就是生生世世為夫婦的盟誓。“紅朝翠暮”就是朝朝暮暮、永不分離。意思是希望賞護之人能連理海棠一樣,永遠相隨。
詞人在描寫連理海棠時,抓住特征進行鋪陳,且膩景交融,含蓄感人。連理海棠是雙本相連的.海棠。唐玄宗李隆基寵愛楊貴妃,把楊貴妃比作海棠。玄宗和楊妃又有世世代代為夫婦的誓言。這篇吟詠連理海棠的詞就以李楊膩事為線索展開。
這首詞描寫連枝海棠時,扣住描寫對象的特征,寫得細密貼切。如“芳根兼倚,護梢鈿合”、“交枝”、“瑤釵燕股”,或描摹,或比喻,從正面扣合“連枝”特點。“錦屏人妒”、“嫠蟾冷落”,又是以對比反襯的手法來寫“連枝”。兩相對照,形象更顯豐滿。另外,這首詞詠物而不拘泥于物,物態人膩,難分彼此,護中有人,人不離護。如結尾幾句,若確指李楊,則盟誓在七月七,不在春日;若坐實指海棠,護不能言,難以踐約。但若細細品味,又是句句詠護,句句寫人。
這首詞寫得精致含蓄,意境深遠。結構十分嚴謹,詞之燭下片、起句結尾互相呼應拍合,極為精當有秩。此篇用麗字極多,如繡、鴛鴦、紅、芳、護、鈿等等,運用這些麗字時詞人注意到這些麗字和表現題材的切合,不使其游離于內容之外,它們都是扣緊連理海棠和李楊事的主題,是為表現其內涵服務的。并且詞人善于用動詞調動這些麗字,使詞能達到聲膩并茂的感人效果。
《宴清都·連理海棠》創作背景
吳文英一生未曾真正入仕,他癡于情、溺于情,在其情詞中熾熱、纏綿地抒寫自己對一位女子的深深眷戀之情,描寫的是自我個人的情事,表現的是一個男性對一個女人的真摯感情。他的詠物詞也是這樣,《宴清都·連理海棠》是一首詠物詞,也含有追念去妾之意。
海棠的詩詞6
臨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唐代和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樓霧縠涳濛。翠鬟初出繡簾中,麝煙鸞佩惹蘋風。
碾玉釵搖鸂鶒戰,雪肌云鬢將融。含情遙指碧波東,越王臺殿蓼花紅。
譯文
海棠花的馨香已經殘盡,春江正臨日暮時分,小樓籠罩在輕紗一般的薄霧里,那么縹緲迷蒙。當年在珠繡的簾子中,美麗的發鬢剛剛束成,麝香的煙氣和鸞鳳的玉佩,引來陣陣吹拂蘋花的春風。
寶玉發釵一步一搖,釵上的鸂鶒花飾相隨顫動。雪的肌膚和如云的發髻就像要化解消融,她滿懷深情遙指綠水的東面,那里是越王的亭臺宮殿,蓼花開的正紅。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詞牌,為雙調小令。此詞使用的格律是雙調,五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老:殘。
霧縠(hú):輕紗般的薄霧。
涳濛(kōngméng):縹緲迷茫。
翠鬟:女子烏黑的發髻,此處代指女子。
麝(shè)煙:火爇(ruò)麝香所散發出的香氣。
鸞佩:雕有鸞鳳的`玉佩。
蘋風:掠過蘋花的風。這里比喻女子如初開蘋花惹人注意。
碾玉釵:研磨制成的玉釵。
鸂鶒(xī chì):此指釵上鸂鶒鳥型的花飾。
戰:顫動。
越王臺殿:指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王的亭臺宮殿,亦即女子故國宮殿。
蓼(liǎo):一種生長在水邊的草本植物,花色或紅或白。
海棠的詩詞7
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姜特立
絢麗繁霞彩,熒煌瑞錦堆。
夜深疑睡去,日暖怕慵來。
海棠四首·競艷爭嬌最是他
朝代:宋朝|作者:楊萬里
競艷爭嬌最是他,教人嫌少不嫌多。
初酣曉日紅千滴,晚笑東風淡一渦。
自是花中無國色,非關格外占春窠。
開時慳為渠儂醉,卻恨飄零可若何。
詠篆畦垂絲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舒岳祥
奪胎錦帶仍添麗,借面芙蓉特太癯。
睡去不禁春露壓,醉來誰倩曉風扶。
長條莫恨無新葉,纖瓣還能著細須。
火急提魚花下飲,明朝千點亂青蕪。
賦壽康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李流謙
何許園林春最釅,海棠萬萬千千點。
不應惟是錦織成,正恐更將猩血染。
未開半豆已欲滴,爛吐一庭尤瀲滟。
窺月洗雨俱可玩,抹霧橫煙猝難掩。
梓澤步障烘曉霞,溫泉粉玉臨秋鑒。
相逢但欲酣且歌,目送誰言美而艷。
桃花何處容面皮,欲笑春風無乃僭。
光翻牖戶翠堆幄,濃逼須眉纈生臉。
裹頭朝出常苦晚,燒燭夜看終未厭。
見不數數夢來往,百斛可傾心獨欠。
老來世味薄如紙,斬斷情根須一斂。
隨身鼓笛本游戲,過目埃氛亦俄暫。
明朝風雨未可期,委地泥沙混真濫。
憑君但向雪落時,個里直須勤點檢。
獨坐看海棠二絕·沈香亭下太真妃
朝代:宋朝|作者:王柏
沈香亭下太真妃,一笑嫣然國已危。
當日杜陵深有恨,何心更作海棠詩。
和海棠韻
朝代:宋朝|作者:衛宗武
鬢霧鬟云襯臉紅,嫣然一笑倚春風。
直疑傾國傾城魄,聚入此花顏色中。
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杜汝能
幾樹繁紅一徑深,春風裁天剪錦成屏。
花前莫作淵材恨,且看楊楊妃睡未醒。
海棠七首·一種秾纖態
朝代:宋朝|作者:劉克莊
一種秾纖態,三郎未必知。
浪將妃子比,妃子太濃肥。
海棠·半吐柔芳暖正妍
朝代:宋朝|作者:方岳
半吐柔芳暖正妍,趁晴何不試籠鞭。
玉環醉矣春無賴,金屋貯之人孰賢。
花比紅兒誰作譜,詩傳嬌客已成編。
湘簾燕子人家月,一笑春風不計年。
喜晴放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袁說友
春日海棠早,媚云開遠嵐。
醉容猶未足,睡態已微酣。
嫩綠千枝襯,殷紅一點含。
東君真有助,落筆為渠談。
海棠的詩詞8
玉燭新·白海棠
清代:顧太清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縞衣妝就。東風倦倚,憨憨態、不管敲殘更漏。嫩寒天氣,正睡穩、烏衣時候。深夜靜、銀燭高燒,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點芳心,占多少春光,問卿知否?紅妝莫斗。誰得似、凈骨天然清瘦。神娟韻秀。雅稱個、花仙為首。還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譯文
雨后初晴,白海棠如同一位洗去了胭脂,身著素衣的清麗女子。風吹拂著顯得慵懶嬌憨的樣子,從早到晚都是如此惹人憐愛。到了微寒夜晚,白海棠披上了烏衣,靜靜睡去。院子里寂靜無聲,銀燭還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白海棠發出微弱的香氣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你的芳心如花朵初綻,能占幾分春光?花兒們爭奇斗艷,可是誰能像你那樣素凈清雅?你的神韻,堪稱花中第一,讓我在花前為你彈奏一曲《高山流水》吧。
注釋
新雨:剛下過雨。亦指剛下的雨
胭脂:亦作“胭脂”。一種用于化妝和國畫的紅色顏料。亦泛指鮮艷的紅色。
縞(gǎo)衣:白絹衣裳。
憨憨:癡呆貌,質樸貌。
更漏:漏壺,計時器。古代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
烏衣:黑色衣。古代貧賤者之服。
盈盈:儀態美好貌。
春光:春天的風光、景致。
流水高山:指名曲《高山流水》。
賞析
顧太清的詞清新雋秀,這首《玉燭新·白海棠》,亦是非常輕靈生動。
詞中上闕寫花,是透過人的審美心理來表現的,其中浸透了人與花的交融。一番新雨初晴后,那白海棠像是被洗褪了胭脂,穿著潔白素色的衣服一樣,海棠以紅色為多,白海棠為稀有品種,人們多見紅色海棠。當見到白海棠時詞人欣喜地形容白海棠為“乍洗褪胭脂,縞衣妝就”,把白海棠比喻成一位洗去了胭脂,身著素衣的清麗女子,她不施粉黛,依然有逼人的容光,令人移不開目光。接著又形容它的可愛姿態:“東風倦倚,憨憨態”,說有它有著憨態可掬的樣子。它“不管敲殘更漏”,從白日到夜晚,都是這番惹人喜愛。到了夜晚“嫩寒天氣”中,白海棠靜靜睡去,變成一種“烏衣”打扮。院子里寂靜無聲,銀燭還散發著柔和的光芒,主人尚未睡去,但卻“微香暗侵襟袖”,白海棠微弱的香氣飄了進來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詞中下闕延續了人與花交融的手法,寫的是詞人與花的對話。“盈盈一點芳心,占多少春光,問卿知否?”這是賞花女子與花的對話,說花兒盈盈芳心,占盡春光,女子的'芳心,也在春光中被花兒激發,在紅裝素裹的爭奇斗艷中,誰能占幾分春光?唯有詞人獨獨贊賞這白海棠。“誰得似、凈骨天然清瘦”,還贊揚它的素凈清雅。“神娟韻秀。雅稱個、花仙為首”,贊揚它在花中也數第一,有著清秀高雅的神態。花有肥腴之態,鮮艷之色,代表了一種富貴態,詞人的審美欣賞卻在于花中“凈骨天然”的挺拔素潔,它代表了一種天姿國色,而且神韻高雅,不媚俗,非濃妝艷抹。詞人以這里的白海棠為知音,表示要像伯牙與子期一樣,在它面前彈奏“流水高山”一曲,為它慢慢彈奏,傾訴自己的芳心。交融對話,寫得靈動活潑,借詠花,表達了詞人的審美追求。
這首詞的特色就在于它將以前女性詞中,特別濃郁的傷春怨秋、壓抑哀傷之情放在一邊,把以往女性詞人面對慘淡人生、壓抑現實時無法擺脫的情緒和感受,化為美人飛仙式的自賞和自許。詞人把自己的命運和白海棠的命運連在一起,委婉幽深曲地道出自己自信清高的情懷。
創作背景
1839年,顧太清和一幫閨中密仿照《紅樓夢》里的情節,組成了一個詩社,因建在秋天,名日“秋紅吟社”。這時候的顧太清,已經不在榮王府,而是獨居在外。“詠白海棠”,是太清和朋友們詩社的課題。這個課題,亦是緣自《紅樓夢》。
海棠的詩詞9
計友載酒滄江海棠下公許以上壽親庭不克與勝
杜陵老翁身轉蓬,浣花溪頭詩更工。
向來隱語最沉著,錦宮化里看曉紅。
想當繞樹經營時,吟思拍拍春醅農。
重跗疊萼今勝昔,五百年遠誰為容。
使君結廬滄江上,補處不隔牛馬風。
竹蹊花塢穿窈窕,佳趣似是桃源同。
一年好春海棠擅,隔墻恨不載酒從。
頗聞花陰喧語笑,何似橘仙隱巴邛。
主人眼底有青白,風流駭俗阮嗣宗。
化工不耐凌鑠苦,故使分薄阿堵塞中。
那知陽春恣陶寫,何物芥此云夢胸。
玉湖亭上一遵酒,柳花漠漠江溶溶。
錦機轉眼雪糝逕,還有明年春再逢。
要知造物無盡藏,那肯一日居成功。
商謳為公不成調,誰叫閶闔箋天公。
曉紅一醉亦聊爾,休逐滄浪垂釣翁。
海棠的詩詞10
念奴嬌·宜雨亭詠千葉海棠
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養得胭脂透。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
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戴,嬌艷雙波秀。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月還相守。免教春去,斷腸空嘆詩瘦。
翻譯
巒疊翠的綠葉影里,遍地的千葉海棠宛如燦爛的錦繡明霞。紫膩紅嬌的花兒仿佛永遠也扶不起的嬌弱美人般惹人憐愛。所謂好花看到半開時,此時正是最美好的觀賞時節。嬌巧的花朵因春寒而沒有完全綻放,卻被溫柔的春光滋養白里透紅,仿佛白凈的美人涂抹了胭脂紅一般。小亭分外寂靜,沒有人聲,可這春日的寧靜又被那幼小的黃鶯一聲婉囀的啼鳴打破。
還記得當初與心愛的人兒攜手游于花叢中的情景,我不時為她擷取一枝美艷的海棠簪于鬢發,風韻在她的神采之間流蕩。我們每一個軟語溫存的細節都沒有逃過花兒的眼睛,然而冬去春來,花兒在不斷地輾轉開放,我們那軟語相憐的情景卻再也沒有出現過。淺斟低酌,現在只是微微有些醉意,怎么能夠就此歸去呢?夜深之時我還要與花同眠,即使到了明日我也還要在這里與花兒相守。要不然等春歸去之后,又到哪里去尋找詩料呢?恐怕到時即使是愁腸寸斷,也寫不出什么詩篇來。
注釋
念奴嬌: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該調雙調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
宜雨亭:亭名,在張鎡的南湖別墅里。
千葉海棠:海棠的一個品種。
千葉:指重迭的花瓣。
綠云:喻指海棠枝葉的茂密。
明霞:形容海棠花的鮮艷美麗。
文繡:繡有花紋圖案的絲織品。形容花葉色彩之美。
紫膩紅嬌:指深淺不同的海棠花。
扶不起:這里用擬人手法,寫出海棠嬌嫩之態。
好是:正好在于。
胭脂透:指花蕾尖紅透。
芳陰:花叢中。
雙波:指雙目含情。
小語:細語。
爭得:怎得。
相守:相伴。
詩瘦:為吟詩而使人瘦。
賞析
上片,首起三句“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總寫海棠花葉之美。從宜雨亭上望去,但見海棠枝葉繁茂,如綠云鋪地,一片清影。而在這綠云影里,紅花盛開,明麗如霞,有如綠線紅絲織成的千重文繡。在這三句中,詞人連用三個比喻,濡染出紅花綠葉交相輝映的秀美景色。“綠云”喻寫其枝葉之密,綠陰之濃,點出干葉海棠枝葉茂盛的特征。“明霞”二字,極喻海棠花紅艷之色。“文繡”則形容花葉色彩之美。前面加上“千重”二字,又描繪出綠葉紅花重重疊疊,色彩斑斕的畫面。同時,綠云與明霞,又是明暗的對比,實寫與虛想結合,立意構思,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接下去的兩句,“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寫海棠花嬌嫩之態。因花開有遲早之分,故色澤有深淺之別。深者紫而含光,淺者紅而嬌艷。后面以“扶不起”三字承接,便生動地描繪出海棠花嬌而無力的情態。“好是未開時候”,是由鄭谷《海棠》詩的“嬌嬈全在欲開時”變化而來。詩人賞花,全在情趣二字,張鎡和鄭谷都愛欲開未開的海棠花,是因為那深紅的蓓蕾,在青枝綠葉的映襯中顯得格外嬌美。它蘊藉含蓄,內孕生機,有一種蓬蓬勃勃的青春活力,最易引發人們美好的情思。宜雨亭上,海棠叢里,面對著那含苞欲放的嬌花新蕾,愈看愈美,于是再就“好是未開時候”的“好”字刻意描繪,寫出了“半怯春寒,半宜晴色,養得胭脂透”,具體而細膩地形容出海棠花欲開未開時的特殊美感。那點點蓓蕾,一半因春寒而不肯芳心輕吐,一半因映晴色而展露秀容,羞怯嬌嫩,直養得蕾尖紅透,艷麗動人。當此際,詞人完全沉浸在美的追索中。為花的.幽姿秀色而陶醉。“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兩句,筆波一折,轉得好也收得好,而且一轉即收,恰到好處。一聲早鶯的啼鳴,打破了清晝的寂靜,也喚醒了詞人的沉思,極富搖蕩靈動之感。上片亭中觀花的詞情至此辭盡意盡,歇拍自然,從而為下片另辟詞境作好了過渡。
下片由寫花轉而寫人。換頭以“猶記”逆入。連寫五句,記昔日與情人賞花情景。前三句“猶記攜手芳陰,一枝斜戴,嬌艷雙波秀”,回憶芳陰下攜手同游,她鬢邊斜插著一枝紅艷的海棠花,雙眸明秀,秋波含情。后兩句“小語輕憐花總見,爭得似花長久”,寫兩人在花前小語,輕憐密愛,此情當日,花總也得為見證吧。如今花開依舊,而情人不見,深覺情緣之事,“爭(怎)得似花長久”!這是詞人的感傷,一句又轉回現在。詞人獨自賞花。小亭淺酌,觀眼前景,想心頭事,流連徘徊,不愿歸去。因此吟唱出“醉淺休歸,夜深同睡,明日還相守”。在酒意微醺的朦朧醉境中,思人戀花,情意綿綿,暗中叮嚀自己休要歸去,今夜與花同睡,明日與花相守,日日夜夜與花作伴。蘇軾《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夜深”句,字面用蘇詩,而又自立主意。“同睡”,連下句言相伴守而睡。這幾句寫得纏綿悱惻,婉曲細膩,對花無限眷戀的深情盡皆傾吐出來。末兩句,“免教春去,斷腸空嘆詩瘦”,緊承上三句寫出。訴說他所以與花相守,形影不離,乃在于深恐韶光倏逝,花與春同去。這樣就在愛花情中又加上惜春之情,感情分量更重,詞意也隨之打進了一層。意謂若教春去,就要為之斷腸,就要作詩遣懷,就要因詩而瘦。“詩瘦”本于李白戲贈杜甫詩:“借問何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見唐孟綮《本事詩·高逸》)這兩句機杼自出,翻出新意,技巧亦高,深刻地揭示了一位詞人不負韶光的心理活動。讀來真摯懇切,直語感人。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張鎡本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張浚的曾孫,生活豪奢。他曾歷任大理司直、直秘閣、婺州通判、司農少卿等職。曾卜筑南湖,有園林之勝。這首《念奴嬌》,就是他在南湖別墅宜春亭上賞千葉海棠時,有感而發,援筆寫成。
海棠的詩詞11
香裊紅霏,影高銀燭,曾縱夜游濃醉。正錦溫瓊膩。被燕踏、暖雪驚翻庭砌。馬嘶人散后,秋風換、故園夢里。吳霜融曉,陡覺暗動偷春花意。
還似。海霧冷仙山,喚覺環兒半睡。淺薄朱唇,嬌羞艷色,自傷時背。簾外寒掛澹月,向日秋千地。懷春情不斷,猶帶相思舊子。
譯文
①覺:一本作“頓”,暗:一本作“晴”。
②冷:一本作“似”。
③唇:一本作“辱”。
④簾外寒掛澹月:一本無“寒”字。澹:同“淡”。
⑤日:一本作“立”。
⑥子:一本作“字”。
賞析/鑒賞
“丁香結”,詞牌名,以李商隱“芭蕉不展丁香結”詩句意為名。雙調,九十九字。前片九句,五仄韻;后片十句,五仄韻。
“香裊”三句,化用李商隱“客散酒醒深夜后,猶持紅燭賞殘花”詩意。一“曾”字,點出這是追憶夜賞海棠花。此言詞人回憶起從前有一回夜飲醉酒之后,曾經高舉著銀燭臺去夜游花園,觀賞那紅艷艷的海棠花。只見海棠樹在燭光中搖曳,滿樹紅花香氣襲人,令其心身俱醉矣。“濃醉”,并非只是醉酒,也是被花所醉也。“正錦溫”兩句承前,再記舊事。言在海棠開花的日子里,主人家使用了錦障來保護海棠,由于措施得力,使海棠花開得更加茂盛。詞人說:我也曾看到燕兒穿插在梨樹等開著白花的花枝之間,由于那是任其自然,所以使白花瓣紛紛地被燕兒碰撞下來,以致鋪滿了庭前臺階。兩下對照,足見主人對海棠花是情有獨鐘。“馬嘶”兩句,回歸現實。言秋風侵肌膚,激醒了夢中正在送客歸去的詞人,發現自己原來仍是留在故居的園子里。“吳霜”兩句,言吳地的秋霜隨著晨曦來到這故園中,使詞人的`頭腦更加清醒,這才知道,剛才的一次游園賞花,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場戀花夢罷了。
“還似”六句,以人喻花也。“環兒”,楊玉環,字太真。詞人化用白居易《長恨歌》中“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名太真……”詩句意境。言眼前的海棠花還好像是那生不逢時的楊玉環。由此,詞人又生出種種幻覺:他仿佛登上了海霧繚繞中虛無縹緲的仙島上,喚醒了臉帶微笑,光艷照人的處在半睡半醒中的楊玉環。發覺玉環她微啟朱唇,似在訴說她的生不逢時的身世。“簾外”兩句,寫現實中的景色。詞人說:從室內透過簾子觀看庭園中的夜景,只見淡月高掛空中,月色朦朧之中發現過去我的愛人曾蕩玩過的秋千架如今仍舊豎在那里。見物如見人,秋千是愛人用過的舊物,現在她(指蘇妾)雖然離去,但見到昔日的舊物,詞人總會立刻想起她來。這不能不感到哀傷。夢窗憶妾詞中多處提到秋千,如《風入松》:“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可見園中的秋千是實有其物。“懷春情”兩句,言詞人面對著海棠樹,緬懷起舊日繁花似錦的盛況,以及自己與愛人兩情交好的歡愉日子,更增加了一重相思矣。
海棠的詩詞12
朝中措·海棠如雪殿春余
詞牌名:朝中措|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海棠如雪殿春余。禽弄晚晴初。倦客長慚杜字,佳辰且醉提壺。
逍遙放浪,還他漁子,輸與樵夫。一棹何時歸去,扁舟終要江湖。
錦亭然燭觀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銀燭光中萬綺霞,醉紅堆上缺蟾斜。
從今勝絕西園夜,壓盡錦官城里花。
賞海棠三絕·燭光花影兩相宜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燭光花影兩相宜,占斷風光二月時。
但得常如妃子醉,何妨獨欠少陵詩。
賞海棠三絕·芳春隨分到貧家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芳春隨分到貧家,兒女多情惜歲華。
聊為海棠修故事,去年燈燭去年花。
賞海棠三絕·憶向宣華夜倚闌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憶向宣華夜倚闌,花光妍暖月光寒。
如今蹋颯嫌風露,且只銅瓶滿插看。
垂絲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春工葉葉與絲絲,怕日嫌風不自持。
曉鏡為誰妝未辦,沁痕猶有淚臙脂。
醉落魄·海棠
詞牌名:醉落魄|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馬蹄塵撲。春風得意笙歌逐。款門不問誰家竹。只揀紅妝,高處燒銀燭。
碧雞坊里花如屋。燕王宮下花成谷。不須悔唱關山曲。只為海棠,也合來西蜀。
浣溪沙·燭下海棠
詞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傾坐東風百媚生。萬紅無語笑逢迎。照妝醒睡蠟煙輕。采蝀橫斜春不夜,絳霞濃淡月微明。夢中重到錦官城。
海棠欲開雨作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春睡花枝醉夢回,安排銀燭照妝臺。
蒼茫不解東風意,政用此時吹雨來。
小春海棠來禽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東君好事惜年華,偏愛荒園野老家。
一任西風管搖落,小春自管數枝花。
海棠的詩詞13
出自金代詩人元好問的《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其二》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賞析:
第一句寫了深藏于重重新綠之中的、尚未開放而僅僅是數點紅的海棠蓓蕾。詩人忠告它愛惜芳心,不要輕易地吐蕾。
那么,詩人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許,詩人想到了,如果一旦開放,幾場風雨之后,花就會很快墜落、凋零,林花謝了太匆匆,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謝落,為了它的長久,詩人寧愿紅蕾深藏。也許,詩人想得更深,認為真正的芳心是不應該輕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樣在春風中追逐、嬉鬧,只是一種炫耀,一種淺薄的表現。詩人不希望像桃李賣陽艷,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贈韋侍御黃裳》)。
總之,詩句雖然用語平易,卻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給我們很多的`思考。詩人曾經說過:動可以周萬物而濟天下,靜可以崇高節而抗浮云。(《新齋賦》)詩人作此詩時已入暮年,時金已滅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為鄧人作詩》)、衰年那與世相關(《已卯端陽日感懷》)的態度,過著遺民生活,他自覺已無能周濟天下,于是只能堅守自已節操,獨善其身。詩句也許從一個側面,借未開之海棠,寄托了自己的這種心態。
作者的本意在后面兩句,贊揚海棠的矜持高潔,不趨時,不與群芳爭艷。這正是作者自己精神的寫照。
海棠的詩詞14
海棠春
納蘭性德
落紅片片渾如霧,不教更覓桃源路。香徑晚風寒,月在花飛處。
薔薇影暗空凝貯。任碧飐輕衫縈住。驚起早棲鴉,飛過秋千去。
【注】貯:通佇。久立。
1﹒請賞析這首詞的前兩句落紅片片渾如霧,不教更覓桃源路。【納蘭性德《海棠春》閱讀答案及全詞賞析】納蘭性德《海棠春》閱讀答案及全詞賞析。(5分)
2﹒詞人在詞中刻畫了一個怎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請聯系下片前兩句簡要分析。(6分)
答案:
1.借景抒情(2分);落紅片片,像迷霧一樣,美麗卻又讓人無法找到進入桃源的路口(1分),表達詩人心中的`凄涼迷茫。(2分)
2刻畫了一個孤單、失落的主人公形象。(2分)夜已深,薔薇花影暗搖曳,主人公久久地獨自站立,什么也沒有等到,(2分)任憑碧綠的花葉顫動,把自己的輕衫縈繞住。(2分)
作者簡介
清代詩人納蘭性德(1655-1658),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公元1676年(康熙15年)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后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1685年(康熙24年)患急病去世,年僅31歲。納蘭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區上莊皂甲屯。
注釋
①桃源路:桃源,即桃花源,后代指理想的境界。此謂通往理想的境界。唐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殷勤為訪桃源路,予亦歸來松子家。
②香徑:花間小路,或指滿地落花的小路。
③凝貯:同凝佇。凝望佇立。
④碧飐:指搖動著的花枝花葉。飐,顫動、搖動。
賞析
這首小詞空靈含婉,只是勾畫了一幅月夜下孤清寂寞的情景,其所思所感皆在要眇含蓄的表達之中了。其所懷可以是所戀之人,也可以是指美好的理想,總之是在凝貯期待。惝恍迷離,給人以朦朧的美感。
海棠的詩詞15
錦城秋暮海棠
[宋]汪元量
錦城海棠妙無比,秋光染出胭脂蕊。
日照殷紅如血鮮,箭砂妝粒真珠子。
玉環著酒睡初覺,臉薄粉香淚如洗。
絳紗穿露水晶圓,笑殺荷花守紅死。
蜀鄉海棠根本別,有色有香成二美。
春花開殘秋復花,簸弄東君權不已。
錦袍公子汗血駒,賓客喧嘩間朱紫。
有酒如池肉如山,銀燭千條照羅綺。
蕭娘十八青絲發,手把金鍾歌皓齒。
神仙艷骨世所無,歌聲直入青云里。
江南倦客慘不樂,鳴笛哀箏亂人耳。
干戈滿地行路難,屏里吳山數千里。
遙憐花國化青蕪,浪蕊浮花敢欣喜。
草堂無詩花無德,竊號花仙寧不恥。
春花撩亂亦可憐,秋花爛熳何為爾。
花前妙舞曲未終,紅雪紛紛落流水。
薄命佳人只土塵,拋盃拔劍長歌起。
【海棠的詩詞】相關文章:
海棠的作文05-17
寫海棠的作文05-15
海棠夢作文10-15
有關海棠作文09-02
大魚海棠文案02-03
海棠花落作文05-02
海棠花作文02-14
海棠花的作文03-05
海棠作文500字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