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鄉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思鄉古詩1
《薊北旅思》
唐·張籍
日日望鄉國,空歌白纻詞。
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
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
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賞析】
“詩要避俗,更要避熟”,這是《藝概》作者對詩歌創作提出的要求之一。詩格卑下謂之俗,這等作品固然無多可取;而熟濫之詩,由于它了無新意,既不能向讀者提供新的認識,又不能向讀者提供值得玩味的新的審美對象,無疑更加缺少存在的價值。劉熙載的“避熟”的要求其實并不低。詩人們要達到這一要求絕非易事,尤其在寫那些已經被前人反復吟詠的題材的時候。誠如嚴羽所言:“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然而張籍畢竟避開了這個“熟”字。這也正是《薊北旅思》往往被不同時代的詩歌編選家垂青而沒有淹然無聞的原因所在。
《薊北旅思》新在哪里?通讀全詩不難發現它主要新在“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這結末的兩句。
“折柳枝以送人遠行”,是唐代的習俗。唐代很多詩人都把這一細節寫進贈別和思鄉的篇章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枝苦,應為別離多。”(王之煥:《送別》)“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陽聞笛》),無不是傳誦千古的佳作名句,張籍在《薊北旅思》中也寫折枝,但和他人并不雷同,他所采取的角度和借以體現的情思都有異于前人。如果以崔湜的《折楊柳》、元淳的《寄洛中諸妹》與之比較,就越發可以證明這一點。
元淳的詩如次:“舊國經年別,關河萬里思。題書憑雁翼,望月想蛾眉。白發愁偏覺,歸心夢獨知。誰堪離亂處,掩淚向南枝。”元淳的這首詩和《薊北旅思》頗有幾點相似。詩人離家甚遠,是其相似之一。元淳和家鄉有萬里之隔,張籍離故土亦很遙遠。張籍故鄉何處?歷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和州人(今安徽和縣),一說為蘇州人(今江蘇境內),一說少長于和州而祖籍于蘇州。從這首詩的前兩句看,他的家鄉當在“吳”地:他“望鄉國”而歌“白纻詞”,而“白纻歌”正是吳地的一支舞曲。由吳地到薊北(今天津以北),自然是十分遙遠的了。詩人有家不得歸去,是其相似之二。元淳“歸不得”的原因,詩中已經寫明:“誰堪離亂處”,正處在離亂之中;張籍詩中則未寫出,也許是到薊北公干因某種原因滯留下來,但滯留時間不短則是肯定的,這從第一句的“日日”、第三句的“長因”、第八句的“折盡”可以看得出來。借楊柳以抒發思鄉之情,是其相似之三。元淳和張籍的詩都以最末一句為結穴,都在這結穴之句中刻劃了一個動人的`形象。但元淳筆下是詩人自身的形象:一名女道士手撫楊柳向著故鄉掩面而泣;張籍筆下的則是一株楊柳,一株立于清清客舍旁側的楊柳;它雖然青翠蔥蘢,向南的枝條卻已被人折盡。這遭到破損的楊柳本不及“掩淚向南枝”入畫,但由于它破損的原因——枝條為思鄉情濃的人所折,反而獲得了特殊的美感。它更啟人遐思:折枝本為送友,送友又惹起鄉愁;楊柳向南的枝條既被折盡,那折枝的詩人胸中的思鄉之情已經掀起多少潮頭?物尚如此,人何以堪?詩人思鄉之苦已溢出胸臆彌漫于客舍,彌漫于薊北了。
崔湜在《折楊柳》中寫道:“二月風光半,三邊戍不還。年華妾自惜,楊柳為君攀。落絮縈衫袖,垂條拂髻鬟。那堪音信斷,流涕望陽關。”這無疑是一首代言體的征婦詩。詩人同樣借助折柳表現思念之情。但這種感情抒發還是比較直接的:由思夫而導致折柳,以折枝表現思夫;張籍思鄉之情表現于楊柳時則更加曲折深沉,這已為前言。當然這種曲折深沉是就結句而言。在《薊北旅思》中并不缺乏直抒胸臆、直接表白的句子。但正因為詩的前二句頗多直白,所以結束時出現的這一楊柳的形象才含蘊著極豐富的情感,并給全詩增加了含蓄和蘊藉的意味。
思鄉古詩2
1、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春夜洛城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陣陣悠揚的笛聲,是從誰家中飄出的?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聽到令人哀傷的《折楊柳》,有誰的思鄉之情不會油然而生呢?
3、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譯文
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 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 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那里曉得暢飲的樂趣? 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玉兔,這無情瘦影吧, 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盡管作樂尋歡,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愿和您永結為忘情之友, 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
4、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
巍巍天山,蒼茫云海,一輪明月傾瀉銀光一片。浩蕩長風,掠過幾萬里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漢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戰匈奴,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很少看見有人慶幸生還。戍邊兵士仰望邊城,思歸家鄉愁眉苦顏。當此皓月之夜,高樓上望月懷夫的妻子,同樣也在頻頻哀嘆,遠方的親人啊,你幾時能卸甲洗塵歸來。
5、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在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那古時楚國之地游歷。
重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流進了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云彩變幻無窮結成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6、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譯文
蘭陵的確是個好地方,盛產美酒,顏色金黃,芳香撲鼻。
郁金香的美酒要用玉碗來盛裝,色澤如琥珀,熠熠自生光。
只要主人用這美酒來殷勤招待,讓我這個作客在他鄉的人喝醉了酒,那么我只覺得快樂無比而不再感到什么地方是異客他鄉了。
7、客中作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8、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9、秋浦歌·其一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10、秋浦歌·其二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思鄉古詩3
⑴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⑵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
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
贏得鬢邊絲?
⑶鄉思
[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⑷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戴叔倫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⑹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⑺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⑻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⑼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⑽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⑾送別(隋朝民歌)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⒀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⒁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⒂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⒃一剪梅
舟過吳江(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⒄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⒅獄中題壁(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⒆有感一章(譚嗣同)
世間萬物抵春愁,今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思鄉古詩4
1、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布燮:《思鄉作》)
2、萬頃煙波萬頃愁。——淮上女《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3、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一一晏殊《踏莎行》
4、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元結《賊退示官吏》
5、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
7、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賈至
8、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一一蘇軾《永遇樂》
9、送別(隋朝民歌)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10、我思君處君思我。——蘇軾
11、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12、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13、劉禹錫《南中書來》旅情偏在夜,鄉思豈惟秋?每羨朝宗水,門前盡日流。
14、幾年。(劉長卿:《新年作》)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15、別后書辭,別時針線。姜夔《踏莎行自沔東來》
16、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孟浩然《他鄉七夕》
17、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18、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珍》
19、明鑒半邊釵一股,此生何處不相逢!——杜牧
20、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
21、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22、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2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白居易
24、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劉長卿
25、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孔紹安:《落葉》)
26、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27、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王翰《涼州詞二首》
28、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29、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30、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司空圖:《故鄉杏花》)
31、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韋莊:《章臺夜思》)
32、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陸游《秋思》
33、衣懶換,酒難賒。可憐此夕看梅花。——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34、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一一《漢樂府民歌》
35、《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36、松下矛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37、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杜牧:《旅宿》)
38、萬里銜蘆別故鄉,雪飛雨宿向瀟湘。數聲孤枕堪垂淚,幾處高樓欲斷腸。度日翩翩斜避影,臨風一一直成行。年年辛苦來衡岳,羽翼摧殘隴塞霜。(杜牧:《雁》)
39、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袁去華《水調歌頭·定王臺》
思鄉古詩5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3、長相思
作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4、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5、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6、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8、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思鄉古詩6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旅宿
[唐] 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 韓琮
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
春夜洛城聞笛
[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關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涼州詞二首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夕次盱眙縣
[唐] 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唐] 韋莊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
[唐] 韋莊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思鄉古詩7
1、界圍匯湘曲,青壁環澄流。——柳宗元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3、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柳宗元
4、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柳宗元
5、飛雪斷道冰成梁,侯家熾炭雕玉房。——柳宗元
6、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柳宗元
7、丈人本自忘機事,為想年來憔悴容。——柳宗元
8、引杖試荒泉,解帶圍新竹。——柳宗元
9、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柳宗元
10、雞鳴函谷客如霧,貌同心異不可數。——柳宗元
11、魏王臥內藏兵符,子西掩袂真無辜。——柳宗元
12、謫居安所習,稍厭從紛擾。——柳宗元
13、生同胥靡遺,壽比彭鏗夭。——柳宗元
14、宿云散洲渚,曉日明村塢。——柳宗元
15、夷城芟七族,臺觀皆焚污。——柳宗元
16、園林幽鳥囀,渚澤新泉清。——柳宗元
17、寓居湘岸四無鄰,世網難嬰每自珍。——柳宗元
18、肸蠁巫言報,精誠禮物余。——柳宗元
19、西岑極遠目,毫末皆可了。——柳宗元
20、連袂度危橋,縈回出林杪。——柳宗元
21、王畿優本少賦役,務閑酒熟饒經過。——柳宗元
22、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恒也哉!——柳宗元
23、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柳宗元
24、故池想蕪沒,遺畝當榛荊。——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25、炯然耀電光,掌握罔正夫。——柳宗元
26、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唐朝文學家 柳宗元 《漁翁》
27、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籬護。——柳宗元
28、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柳宗元
29、北方竫人長九寸,開口抵掌更笑喧。——柳宗元
30、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柳宗元
31、賞心難久留,離念來相關。——柳宗元
32、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柳宗元
33、心境本同如,鳥飛無遺跡。——柳宗元
34、從邪陷厥父,吾欲討彼狂。——柳宗元
35、造端何其銳,臨事竟趑趄。——柳宗元
36、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柳宗元
37、無限居人送獨醒,可憐寂寞到長亭。——柳宗元
38、平野春草綠,曉鶯啼遠林。——柳宗元
39、謬委雙金重,難征雜佩酬。——柳宗元
40、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斟。——柳宗元
41、日照天正綠,杳杳歸鴻吟。——柳宗元
42、百蠻破膽,邊氓蘇。威武輝耀,明鬼區。——柳宗元
43、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柳宗元
44、默默諒何為,徒成今與昨。——柳宗元
45、列騎低殘月,鳴茄度碧虛。——柳宗元
46、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柳宗元
47、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柳宗元
48、長虹吐白日,倉卒反受誅。——柳宗元
49、晚英值窮節,綠潤含朱光。——柳宗元
50、赤丸夜語飛電光,徼巡司隸眠如羊。——柳宗元
51、進死以并命,誠仁矣,無益吾祀,故不為。——柳宗元
52、歲來侵邊,或傅于都。天子命元帥,奮其雄圖。——柳宗元
思鄉古詩8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常恐秋節至,涼飚奪炎熱。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思鄉古詩9
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庾樓曉望
[唐] 白居易
獨憑朱檻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霧曉籠銜嶺月,蘋風暖送過江春。
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
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陰雨
[唐] 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唐] 白居易
上苑風煙好,中橋道路平。
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
宿醉頭仍重,晨游眼乍明。
老慵雖省事,春誘尚多情。
遇客踟躕立,尋花取次行。
連錢嚼金勒,鑿落瀉銀罌。
府醞傷教送,官娃喜要迎。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鶯。
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
三年遇寒食,盡在洛陽城。
都下送辛大之鄂
[唐] 孟浩然
南國辛居士,言歸舊竹林。
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余亦忘機者,田園在漢陰。
因君故鄉去,遙寄式微吟。
他鄉七夕
[唐]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大堤曲
[唐] 李白
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淚向南云滿。
春風無復情,吹我夢魂散。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 李白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云殢吳越,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望木瓜山
[唐] 李白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思鄉古詩10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漁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黃鶴樓 / 登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隨風 一作:隨君)
長相思·山一程
清代: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鬢毛衰 一作: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采薇
先秦: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 一作:秋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山中
唐代: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思鄉古詩11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菩薩蠻·其二
唐代: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蘇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山中
唐代: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涉江采芙蓉
兩漢:佚名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清平樂·別來春半
五代: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柔腸斷 一作:愁腸斷)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夜雨
唐代: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有關愛國思鄉的詩歌有哪些
思鄉古詩12
1、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懷。
2、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夜夜那是一條夢中的彩虹,連接著心與故鄉的距離。日日,那是一腔滾燙的江河,默默流淌著心靈的鄉情。那是誰,在黃河邊,聲渾厚的豫腔,又將我遷回那片中原厚土;那是誰,在嵩山上,一句思鄉的詩句,又將我帶回心靈的故園。
5、夕陽西下,黃昏降臨,裊裊炊煙輕柔無骨卻萬種風情,那是父親躬耕的犁,那是父親古銅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親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溫暖。
6、如今,故鄉的青山依舊,綠水依流,故鄉的炊煙已脫去錦織的輕紗,離我愈來愈遠,我難以再見徐徐升騰的炊煙。但是,無論走到哪,在我的記憶深處,故鄉的裊裊炊煙,讓我刻骨銘心,讓我永遠懷戀。
7、世易時遷,時代不斷的變化,人也不斷的變化,但唯有不變的是出門在外的一顆思鄉情,像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首也許對我來說不太合適,但至少也是我心情的一種吧。不管它,還是出門看看吧。
8、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9、長大了,離開家,去了外地。再也沒有端午節采艾蒿的機會了,奶奶的病不但沒有好,而且永遠的離開了我。自此,名叫艾蒿的植物,它在我心里和雜草一樣,無一用處。
10、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1、日幕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2、走在故鄉的小路上,那種自然那種和諧那種舒服,像風一樣,慢慢地飄進了我的心。故鄉的.小路有的是水泥路,有的是泥土路,但這卻沒有影響到我對家鄉的熱情。
13、每逢端午節,都會泛起思鄉的情懷。也許是家鄉的山、家鄉的水,更有端午節的氣氛。
14、一場霽雨打濕了我所有的記憶,鄉愁尤如滿園的韭菜;長了割;割了又長。故鄉的一切都在我的記憶中閃爍。在我孤寂的心靈中思緒如魚在暢游。
15、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6、我站在遠方向家鄉遙望,眼中噙滿了苦澀的淚,思鄉的情還那么長,我曾有的歲月,曾有的時光,讓我怎能不想往?雖然時光改變了它的跡象,我還是念它,想著它,不能把它遺忘。
17、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18、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
19、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20、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21、一度沉湎于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純樸的人家,故鄉的恒古不變的姿態,在詩歌中演譯著淡化成一首無字的歌,一篇無韻的詩章。
22、有個美麗的地方,是住在我心里的人間天堂,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而我,早已將靈魂丟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莊。逢佳節,倍思鄉,思那一草一花,一樹一木,一磚一瓦。
23、家鄉的方向,是記憶深處最美的凝望。當自己融入那片故土,太多的情感流露,太多的情景再現,太多的感傷彌漫,太多的喜悅徜徉。當自己又不得不起身揮別,在心靈的故土上,卸下了多年的倦意,托上了自己滿滿的夢想與期望。
24、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2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6、故鄉的炊煙象一根絲線,一頭系著家鄉,一頭系在我的心頭,它陪伴我度過漫漫歲月,成為我生活中難以忘卻的記憶。
27、因思人事苦索繞,離愁別恨,無限何時了?
28、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9、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30、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31、離開家鄉已經有十余年了,每逢佳節思鄉之時,總有一段難忘的記憶圍繞在心間。
32、如今,離開故鄉,離開奶奶已經四年有余了,四年中的每一個端午,都沒有能品嘗到奶奶親手包的粽子。但是每一次一拿起買來的粽子,甚至于一看見粽子腦海里總是會浮現出奶奶包粽子是嫻熟的動作和粽子那甜潤的清香,且揮之不去。
33、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34、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35、莫說鄉路長,再長也長不過我的思念;莫說天涯遠,再遠也遠不過我的目光;莫說云天高,再高也高不過我的暢想。故鄉啊,你是人們心中永遠的根。
36、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征人盡望鄉。
37、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38、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39、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
40、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思鄉古詩13
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杜甫《宿府》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李頎《聽安萬善吹篥歌》
閱讀與欣賞介紹白居易《長恨歌》(下)
《故鄉杏花》唐·司空圖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漢》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解釋:兒子拉著衣服問我,為什么我那么遲回來?我和誰在爭奪歲月,贏得了雙鬢邊上的銀發?
那里藏著最溫暖的情緒。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思鄉作》唐·布燮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思鄉古詩14
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競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蘇軾: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06. 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薛濤:月
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
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
思鄉古詩15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蘇軾。《水調歌頭》)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 (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兩漢樂府。《悲歌》)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游子吟》)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思鄉古詩】相關文章:
思鄉的古詩04-03
思鄉的古詩【優秀】01-23
月亮的思鄉的古詩03-21
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11-22
游子思鄉的古詩02-21
寫思鄉的月亮古詩大全01-07
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薦)01-21
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02-20
關于思鄉的古詩詩句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