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閱讀>詩詞>初一古詩詞
初一古詩詞
更新時間:2024-06-20 12:15:20
  • 相關推薦
初一古詩詞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古詩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一古詩詞1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譯文: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1、《夜上受降城聞笛》中描寫等城所望,但見大漠似雪,月華如霜,邊城夜色,凄神寒骨的句子是: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夜上受降城聞笛》中描寫自然環境與蘆管曲調融為一體,表達了無限的思鄉之情的句子是: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初一古詩詞2

  《夜雨寄北》

  李商隱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1、李商隱與妻子伉儷情深,面對巴山夜雨,暢想“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以相會的歡愉襯托客居的.寂寞,將相思之情轉化為重逢的希翼的句子: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初一古詩詞3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譯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銹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1、《觀滄海》里寫觀海的地點和目的的句子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2、《觀滄海》中展現海島生機勃勃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3、《觀滄海》里曹操通過豐富的想象,表達自己博大胸懷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初一古詩詞4

  《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1、站在江邊,微風輕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靜,一葉白帆悠然的飄蕩在江面上,恰似王灣《次北固山下》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美景。

  2、《次北固山下》中寫詩人思念故鄉的'詩句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 《次北固山下》中表現出“以新代舊”哲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初一古詩詞5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1、《天凈沙·秋思》中渲染蕭條、冷落、凄涼氣氛的寫景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崔顥《黃鶴樓》中寫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與之意境相仿的馬致遠的曲中有一句也表現了游子的悲苦心情: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西廂記》中有:“曉來水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天凈沙·秋思》中與此意境相似的詩句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天凈沙·秋思》中點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悵的詩句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天凈沙·秋思》中寫農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6、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渲染蕭條.冷落.凄涼氣氛的寫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初一古詩詞6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寶貴遺產。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髓,積淀著我們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大而言之,古詩文是一個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學、藝術的中國特色;小而言之,古詩文是一個人精神的底子,是價值觀、人生觀的中國特色。初中課本中的古詩詞,雖然只是浩瀚的文學海洋的點滴,卻是傳遞中華文化的沉沉載體,它們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脈脈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學子。

  如何讓學生喝了這一瓢而喜愛那浩瀚的大海?如何讓學生在品味這些膾炙人口、悲壯激揚的佳句時,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與今人的距離,更有效地進行古詩詞教學呢?我覺得首先得改變教學觀念,把課堂教學以教師串講為主,變為以學生誦讀為主,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吟詠詩文,逐步形成語言的感悟能力和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況且古人對“讀”也有經典概括和詮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所以說,多讀精背的確是千百年來我國人民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級教師于漪也說:“要反復誦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可見,誦讀是提高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如何誦出層次,誦出韻味,誦出精神呢?我以為應體現如下幾個方面:語感、情感和美感。

  一、誦讀,要讀出語感。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的書面語形式,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與現代的人有隔膜。在閱讀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難度,“誦讀”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誦,一定能誦出它的韻味。因為古詩文語言高度凝練,講究聲韻和諧。要誦出語感,首先要讀準字音,讀懂大致的文義;其次,要讀出節奏,讀出語氣;再次,要讀出感情。誦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聽錄音跟讀、教師范讀、全班齊讀、小組合讀、個人朗讀、分角色表演或比賽朗讀。讓一些讀得好的同學表演讀,然后大家反復練習是激發興趣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如上《過故人莊》、《次北固山下》時,先讓學生邊讀邊劃句子節奏,然后指導學生朗讀時要變化的語氣。再請優秀的學生起來嘗試,然后帶動下面的學生,這樣就能為更高層次的誦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誦讀,要讀出情感。

  情是古詩詞的靈魂,它滲透在字里行間,與事物、情景交融,諸如思鄉情、山水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師只有帶領學生盡情誦讀,引導學生認真體味辨別,學生才會體會出作者的情,并產生共鳴,展開一定的聯想和想象。比如《《過故人莊》的朋友情、《天凈沙。秋思》的思鄉情。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著力引導學生結合詩文中描述的畫面,深刻體會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礎上嘗試有感情反復誦讀,讀出情感。這個品讀欣賞的過程,正是從形象入手,抓住語言進行鑒賞從而獲得自己朗讀的情感體驗的`最直觀體現。

  三、誦讀,要讀出美感。

  古詩詞可以說是一種精練的綜合的文學藝術,它往往將文字、繪畫、音樂有機地統一。借助有限的文字來表達一種和諧的意境:有的抑揚鏗鏘,有的纏綿悱惻,有的迭沓酣暢,有的悠揚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復誦讀,才能體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讀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塊文字,演繹成各種豐富的畫面和意境,從中體會到美,感受到美。如《觀滄海》,在詩詞教學中讓學生多加誦讀,并配以音樂讓學生想像畫面,可以使他們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美。

  “文章不是無情物”。在誦讀文章時,教師若能充分利用豐富的表現手法,發揮學生的審美主體,開啟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從不同角度、多層次地反復誦讀,在優美的詩句中,把握詩人思想的脈搏,就能消除與古人的距離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誦讀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心靈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載體,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源泉。在教學中,通過多層次地反復誦讀,加強誦讀指導和訓練,不但極大地激發了初中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而且背誦、理解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那聲情并茂的誦讀,更可以直接把學生帶入詩中的意境,產生生動的聯想和情感的共鳴,達到提高中學生欣賞古詩詞水平的目的。

初一古詩詞7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5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兩首古詩的意思,通過自我診斷與矯治,感受詩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礎性診斷與矯治。

  1、復習背誦學過的李白的詩歌。

  2、范讀,讓學生初步感受兩首古詩。

  3、簡單介紹《峨眉山月歌》的創作背景。

  二、發展性診斷與矯治。

  1、讀前啟發:兩首詩皆有山有水,景色優美,你能體會出詩的意境嗎?

  2、自讀,讀后同桌檢查是否準確通順,再交流各自對詩句的理解。

  3、圖文對照,理解詞義:(1)半輪;(2)影入;(3)下渝州。

  4、展開想象,理解詩意,體會“青幽的峨眉山上掛著彎彎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這一優美意境。

  5、讀邊悟,體會全詩意境。

  三、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1、反復誦讀,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2、領會作者寫該詩的思想感情。

  3、討論交流。

  4、熟讀成誦,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

  四、發展性練習。

  1、寫字指導,注意“君”第二筆“橫”要寫長一些。

  2、出示一首描寫山水景色的詩,生自讀自悟。

  3、讀后交流詩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讀成誦。

初一古詩詞8

  知識點1:觀滄海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①星漢:銀河

  ②竦峙:高高地挺立

  ③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④豐茂:指長勢旺盛

  知識點2: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①客路:行客前進的路

  ②殘夜:夜將盡未盡

  ③鄉書:思念故鄉的`家信

  ④歸雁:北歸的大雁

  知識點3: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①暖樹:向陽的樹

  ②不足:不夠

  ③亂花:指色彩繽紛的花朵

  ④才:剛剛

  知識點4: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①昏鴉:黃昏的烏鴉

  ②西風:秋風

  ③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

  ④天涯:形容極遠的地方

  知識點5:龜雖壽作者: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①螣蛇:傳說中龍的一種,能乘云霧升天

  ②盈縮:這里指人壽命的長短

  ③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

  ④養怡:指調養身心

  知識點6: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①黍:黃米飯

  ②開軒:打開窗子

  ③把灑:端起酒杯

  ④桑麻:指莊稼

  知識點7:題破山寺后禪院

  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①初日:早上的太陽

  ②禪房:僧人的房舍

  ③山光:山的景色

  ④萬籟:各種聲響

初一古詩詞9

  《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qí)王宅里尋常見,崔(Cuī)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1、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表達詩人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戀的兩句是:岐(qí)王宅里尋常見,崔(Cuī)九堂前幾度聞。

  2、通過寫景表現晚景凄涼,國家由繁盛轉為衰落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初一古詩詞10

  《秋詞(其一)》

  劉禹錫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zhāo。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1.詩中能夠表現詩人昂揚奮發的創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2.詩中體現詩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獨創新視角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3.詩中運用鮮明的對比來表現作者觀點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4.詩中描寫秋天美景的詩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5.詩中熱情歌頌秋天的句子:我言秋日勝春朝

  6.白居易有詩云:“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斷腸是秋天。”極言秋之悲涼,本詩中與之情調相反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7.詩中能夠表現作者推陳出新,賦予秋天新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初一古詩詞11

  【西江月】(辛棄疾"南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觀滄海】(曹操"東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古詩詞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泊秦淮】(杜牧"唐)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過故人莊】(孟浩然"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初中古詩文知識點

  1、《關雎》《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形容青年男子熱烈追求愛情的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形容對愛情的思慕和對問題的煩擾因而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的詩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3、《關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慧的姑娘,《關雎》一詩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就是佐證。

  2、《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1、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第一章是寫詩人對伊人的深深懷念。第二章是表達了詩人對伊人的強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摯情感。第三章是表達了對伊人的失望情感。可以把她看成愛情詩,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詩。

  3、《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C

  1、曹操的《觀滄海》:這首詩是一首樂府詩。詩中對景物作總寫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2、詳細寫詩人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3、本詩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懷的詩句,描寫詩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4、本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是敘述,這兩句詩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4、《飲酒》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一詩中表現詩人恬靜閑適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懷的句子;反映詩人陶淵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現他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表明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4、詩歌蘊含著這樣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的詩句:“心遠地自偏”。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本詩中把對朋友的真摯感情升華為哲理,寫出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還是近鄰一樣的親近,說明知心朋友聲息相通的兩句詩;以全新角度闡明對離別的看法,飽含友情,讓人胸襟豪邁爽朗的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用來形容人們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朋友,雖然遠隔重洋,卻如近鄰一樣親近的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寫送別的地點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詩句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4、拓展: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與“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境相似。

  5、第二句中“望”的表達作用:一個“望”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望中含情,表達了對友人沿途勞頓的擔憂之情。

  6、簡要分析頸聯的內涵(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答:這兩句以理性的議論展現了友情和別情的新意境:真正的友誼不受時空的阻隔。表現了詩人高遠的志趣和闊大的胸懷

  7、“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千古名句,它告訴我們什么?

  答:寫出了友誼的哲理,真正的.友誼是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無所不在的。

  8、這首詩與其他送別詩的不同點是什么?

  答:這首詩不同于其它送別詩,開辟了送別詩的新意境。一改以往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字里行間體現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

  初一語文怎么提高成績

  1、基礎知識方面

  拼音、語音、字形、字詞、古典文學、古詩詞、名篇好文記憶背誦賞析等基礎知識,要牢記。這是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也是提高語文成績的根基。課堂專心聽課,課后溫故知新,要極大限度地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2、成語使用方面

  正確使用成語是考試內容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成語使用的正誤判斷題成了現在考試中必不可少的保留題目,因此全面正確的掌握成語誤用,顯得尤為重要。要從意義上、結構上、色彩上、等幾個方面來辨析。

  3、辨析并修改病句方面

  病句修改方面主要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語序是否得當不當,搭配是否得當,成分殘缺或者贅余,結構是否混亂,表意是否明確等。

  提高初一語文成績的方法

一、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后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

  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絡上獲取信息,并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

初一古詩詞12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譯文: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1、同學別離,同抒情誼。劉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婉約纏綿的,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是深切而浪漫的。

  2、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借助想象,視明月為知己,托付一片真情的句子: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初一古詩詞13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qiāng)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xiá),思君不見下渝(yú)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揚州。

  1、點明遠游路線,抒發依依惜別情思的`兩句是: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現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詩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初一古詩詞14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陸游宋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譯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1.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直接表達了自己雖然年老體弱,但仍想守衛邊疆,報效祖國的.心愿的詩句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2.陸游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觸景生情,把現實與夢想自然地聯系起來以抒發強烈感情等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

初一古詩詞15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cén shēn]唐代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我心情沉重地遙望我的故鄉長安,那菊花大概傍在這戰場零星的開放了。

  1、寫自己對飽受戰爭憂患的人民等同情,對早日評定安史之亂等渴望等詩句是: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2、《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運用有關陶淵明的典故的句子是: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早日結束戰亂的`渴望的句子是: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初一古詩詞】相關文章:

初一語文必背古詩詞06-08

初一語文古詩詞誦讀教學反思01-16

初一古詩詞必背知識點總結整理04-19

初一語文必背古詩詞優選11篇06-08

經典古詩詞07-29

經典古詩詞03-05

古詩詞06-09

古詩詞好句01-07

唐朝古詩詞02-0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午夜精品自拍小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看h片666 | 日本AⅤ碰碰碰视频 | 午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一区与二区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