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寒食古詩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寒食古詩詞1
1、啼鳥聲中近寒食,落花陰里又黃昏!A岳《春愁》
2、煙火誰家寒食禁,簪裾那復麗人行!鞅碓兑液q毗陵道中》
3、楚江寒食橘花時,野渡臨風駐彩旗。——杜牧《江上偶見絕句》
4、桃花風起竹輿寒,寒食天晴石路乾。——王廉清《送桑澤還天臺》
5、故鄉寒食荼?發,百和香濃村巷深。——蘇轍《山橙花口號》
6、今日江東寒食節,春閑桃李自開花。——釋仲殊《題君山洗心堂》
7、唯有到家寒食在,春風因泛澦溪船!醢彩冻辜纳岬堋
8、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显魄洹逗场
9、寒食園林三月近,落花風雨五更寒。——張耒《寒食贈游客》
10、弱柳未勝寒食雨,好花爭奈夕陽天!獜垇亍洞喝章貌垂鹬荨
11、寒食禁花開滿樹,玉堂終日閉時多!跹摹秾m詞三十首·十》
12、去年來此上巳日,今年重來未寒食!軇住哆^秀溪長句》
13、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風起卻添衣。——蘇軾《絕句》
14、又向蠻方作寒食,強持巵酒對梨花!懹巍逗场
15、兩重門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韓偓《想得》
16、人間因得風光好,洗出從來寒食天。——鄒浩《對雨》
17、東風會勸十分酒,寒食初開百玉花!檀_《春》
18、去年來此上巳日,今年重來未寒食!獥钊f里《過秀溪長句》
19、漢宮新蠟未開煙,寒食東郊躍駿天!n琦《寒食》
20、須到年年寒食夜,情懷為你倍傷神!焓缯妗独婊ā
21、秦川寒食盛繁華,游子春來不見家。——崔顥《渭城少年行》
22、燕子欲歸寒食近,黃昏庭院雨絲絲。——朱淑真《海棠》
23、寒食家家盡禁煙,野棠風墜小花鈿!獜埲蕦殹额}芭蕉葉上》
24、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K軾《和子由寒食》
25、桃李海棠聊病眼,清明寒食又來年。——楊萬里《寒食雨作》
26、今歲隨宜過寒食,明年倍調作清明。——張耒《春雨》
27、此時寒食無煙火,花柳蒼蒼月欲來!钚拧顿x寒食日亥時》
28、煙火誰開寒食禁,簪裾那復麗人行!茝┲t《毘陵道中》
29、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
30、荼?芍藥幾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皆馈渡馅!て涠
31、絮花如雪草如茵,寒食清明處處春。——柴隨亨《錢唐寒食》
32、潑火正投寒食日,催耕并及杏花時!纹睢断灿辍
33、寒食涔陽諸小兒,齊歌齊舞帶花枝!株拧对姟
34、桃花落盡柳陰成,寒食風光小雨晴!尩潞椤渡纤取
35、藤梢竹刺時點綴,寒食野花棲路隅。——趙文《行雪》
36、庭院輕寒新雨過,江城寒食野花飛!獜堮纭逗场
37、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彭汝礪《寄檢法奉議》
38、寒食清明初過後,杏花楊柳乍晴時。——仇遠《同段吉甫泛湖》
39、海棠開後雨冥綿,寒食清明又一年!子耋浮独C香亭招飲》
寒食古詩詞2
1、寒食
中唐 · 張籍
綠楊枝上五絲繩,枝弱春多欲不勝。
唯有一年寒食日,女郎相喚擺階。
2、病中多雨逢寒食
唐 · 白居易
水國多陰常懶出,老夫饒病愛閑眠。
三旬臥度鶯花月,一半春銷風雨天。
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幾處縛鞦韆。
繩芳樹長如舊,唯是年年換少年。
3、憶街西所居
唐末 · 吳融
衡門一別夢難稀,人欲歸時不得歸。
長憶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
4、涂中阻風
唐末 · 吳融
洛陽寒食苦多風,掃蕩春華一半空。
莫道芳蹊盡成實,野花猶有未開叢。
5、寒節日寄鄉友
五代 · 齊己
歲歲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楊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滄浪與湘水,歸恨共無涯。
寒食古詩詞3
原文: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遊女并。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宋代。張先。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行云去后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譯文及注釋譯文:
吳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競賽著小龍船,游春少女們成對地蕩著竹秋千。有的在水邊采集花草天晚依舊留連。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來牽如蟻線。
游女們走了遠山逐漸昏暗,音樂停下庭院顯得寂靜一片。滿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無數的柳絮飄過得無影也無羈絆。
注釋:
乙卯:指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
吳興:即今浙江湖州市。
寒食:即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二日,古人常在此節日掃墓、春游。
舴艋(zé měng):形狀如蚱蜢似的小船。
吳兒:吳地的青少年。
競:指賽龍舟。
筍柱:竹竿做的柱子。
并:并排。
拾翠:古代春游。婦女們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
秀野:景色秀麗的郊野。
踏青:寒食、清明時出游郊野。
來不定:指往來不絕。
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放:停止。
中庭:庭院中。
楊花:柳絮。
參考資料:
1、李樹則.《唐宋詞譯注賞析》.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2:75—76
2、周篤文.《紅袖添香婉約詞》.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6:32
3、張海鷗.《唐詩宋詞經典導讀》.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180
4、劉艷麗,王清淮.《國人必讀古詩手冊》(插圖本).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228
5、謝真元.《一生必讀宋詞三百首鑒賞(英漢對照)》.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586
創作背景:
這首詞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歲次乙卯,退居故鄉吳興的張先度過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個寒食節,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徐德琳,李紅梅.《歷代詞選》.?冢耗虾3霭婀,2005:70
2、江蘇省政協文史委員會.《我見青山多嫵媚——人與自然主題歷代詩詞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304
鑒賞:
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與賞月的詞。
上片通過一組春游嬉戲的鏡頭,生動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節的熱鬧場面。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這里有吳地青年的龍舟競渡的場景,有游女成雙成對笑玩秋千的畫面。詞一開頭,不但寫出了人數之眾多,而且渲染了氣氛之熱烈。歡聲笑語,隱約可聞。著一“競”字既寫出了劃槳人的矯健和船行的輕疾,又可以想見夾岸助興的喧天鑼鼓和爭相觀看的男女老少!胺贾奘按淠和鼩w,秀野踏青來不定!边@里有芳洲采花、盡興忘歸的剪影,有秀野踏青,來往不絕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寫景,句句寫人,景中有人,人為景樂。這種濃墨重彩、翠曳紅搖的筆墨,平添了許多旖旎春光,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氣息。
下片以工巧的畫筆,描繪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靜的景色。
“行云去后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游女散后,遠山漸漸昏暗下來;音樂停止,花園顯得異常幽靜。前句中著一“暝”字,突出遠山色彩的暗淡,襯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臨的情景。后句中著一“靜”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無人的氣氛。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睍r已深夜,萬籟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時候,無數的柳絮飄浮空中,沒有留下一絲兒倩影。寫楊花在月下飄浮無影,既極言其小,更極言其輕。這里寫“無影”是虛,寫無聲是實。這種無影有靜的寫法,令人玩味。月色清明,兩句還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樂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暢。詞人雖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愛游春的熱鬧場面,又愛月夜的幽靜景色。他白晝,與鄉民同樂,是一種情趣;夜晚,獨坐中庭,欣賞春宵月色,又是一種情趣。
詞里表現作者喜愛白天游春的熱鬧場面,也欣賞夜深:人散后的幽靜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興趣還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是傳誦的名句,后人認為是在“三影”名句之上。
寒食古詩詞4
原文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譯文
在被放逐的道路上碰到了寒食節,眼看今年的春天將要在愁苦中過去了。
可憐我在長江邊回首北望,卻看不到在洛陽的親朋故舊。
箸望著北極星,我思念君王,而自身卻將被放逐到遙遠的南海之濱。
故鄉家園,令人傷心斷腸的地方,經歷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條又長出來了!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注釋
崔融:作者友人,時亦因二張故貶袁州(江西宜春)刺史。
江浦:江。
洛陽人:指朝廷同僚、朋友。
北極:《論語·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此借指唐朝皇帝。
懷:惦念。
故園:家園。
日夜:日日夜夜。
柳:柳音諧“留”,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肮蕡@”二句:言想象故鄉春光,傷心腸斷。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賞析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是唐代詩人宋之問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是作者在被貶路途中,正時寒食節,又在陽春三月年,提筆寫給好友的。該詩前兩句寫寒食景象,為下面的抒情做鋪墊。后兩句直接抒情,抒發失去家園之痛。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之情,對君主的惦念。詩寫得樸質無華而屬對工穩,情意真切。
首聯對起,點地點時:“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薄榜R上”二字說明正在貶謫途中,“寒食”、“暮春”點明時節環境,中間以“愁中”二字相銜接,托出了處于環境中心的人物形象。首聯雖平平道來,卻已為全詩拉開了悲涼沉重的序幕:在凄涼的`暮春景色中,失意的詩人騎在馬上,滿面愁容、風塵仆仆地走向貶所。在這一聯中,作者連用了寒食、暮春兩個表達時令的字眼,著力渲染周圍的環境,以襯托出遭貶后憂愁的心境。寒食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唐代習俗于是日禁火冷食,可知詩人所過之處冷冷清清、格外凄涼。何況南方春早,剛至寒食,已是流水落花、一片凋零,不能不使他觸景傷懷、倍增憂傷,從暮春的景象自然聯想到自己遭貶的命運,更是“別有番滋味在心頭”了。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边b覦洛陽城,詩人思念著溫暖的家園,思念著親人和友人?蓱z長路漫漫、天各一方,不知何時才能與親人相見。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遙北極的天空,詩人仿佛看到了莊嚴巍峨的皇宮。此時,與其說他是在“懷明主”,不如如說是在追懷自己無比榮耀的昨天。在武后的宮廷中,宋之問曾以才華出眾而倍受寵遇,宮廷中的侍從游宴、龍門前的賦詩奪錦,曾引起了多少人的飲羨。然而,隨著武后的退位與唐中宗的即位,剎那間他就從天上掉到了地下,被遠遠地貶往靠近南海的瀧州,做了個放逐之臣。今一對比,怎不令他憂傷萬分。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痹谒寄钪,在遠望中,詩人心靈的眼睛仿佛越過了千山萬水,飛回了那令他腸斷的故園。故園門前那翠綠的楊柳,柳條輕拂,似在等待著他的歸來。詩中以柳條代指折柳送別的親人,以“日夜柳條新”比喻故園的親人在日日夜夜盼望詩人歸來。這一聯通過詩人想象中的故園情景,以物喻人,借景抒情,曲折地表達了詩人與親人的兩地相思之情,給人以余味不盡的感覺,尤為纏綿悱惻。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鑒賞
這是一首唐代詩人宋之問的五言律詩,是詩人被貶到瀧洲后,次年春秘密逃還洛陽探知友人所作的詩。
前兩句寫寒食景象,為下面的抒情做鋪墊。后兩句直接抒情,抒發失去家園之痛。
在路途中,正是寒食節,在陽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之情,對君主的惦念。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創作背景
神龍元年(705年),武后臥疾,中宗即位,宰相張柬之舉兵誅殺二張(張易之、張昌宗),一批阿附張易之的徒眾,宋之問、崔融等的宮廷文士被斥逐。宋之問貶瀧州(今廣東羅定東)參軍,崔融貶袁州(江西宜春)刺史。宋之問在離開東都南行到黃梅(在今湖北省)湖臨江驛的時候,給這一位同落難的故友題寫了這首傾訴愁懷的詩。
寒食古詩詞5
1、寒食即事
唐 · 王昌齡
晉陽寒食地,風俗舊來傳。
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
泣多流水漲,歌發舞云旋。
西見之推廟,空為人所憐。
2、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
唐 · 孫逖
聞道清明近,春庭向夕闌。
行游晝不厭,風物夜宜看。
斗柄更初轉,梅香暗里殘。
無勞秉華燭,清月在南端。
3、寒食汜上作
唐 · 王維
廣武城邊逢暮春,汶陽歸客淚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
4、寒食城東即事
盛唐 · 王維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5、寒食
唐 · 杜甫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
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
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
寒食古詩詞6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宋代: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譯文
吳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競賽著小龍船,游春少女們成對地蕩著竹秋千。有的在水邊采集花草天晚依舊留連。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來牽如蟻線。
游女們走了遠山逐漸昏暗,音樂停下庭院顯得寂靜一片。滿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無數的柳絮飄過得無影也無羈絆。
注釋
乙卯:指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
吳興:即今浙江湖州市。
寒食:即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二日,古人常在此節日掃墓、春游。
舴艋(zéměng):形狀如蚱蜢似的小船。
吳兒:吳地的青少年。
競:指賽龍舟。
筍柱:竹竿做的柱子。
并:并排。
拾翠:古代春游。婦女們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
秀野:景色秀麗的郊野。
踏青:寒食、清明時出游郊野。
來不定:指往來不絕。
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放:停止。
中庭:庭院中。
楊花:柳絮。
賞析
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與賞月的詞。
上片通過一組春游嬉戲的鏡頭,生動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節的熱鬧場面。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這里有吳地青年的龍舟競渡的場景,有游女成雙成對笑玩秋千的.畫面。詞一開頭,不但寫出了人數之眾多,而且渲染了氣氛之熱烈。歡聲笑語,隱約可聞。著一“競”字既寫出了劃槳人的矯健和船行的輕疾,又可以想見夾岸助興的喧天鑼鼓和爭相觀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边@里有芳洲采花、盡興忘歸的剪影,有秀野踏青,來往不絕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寫景,句句寫人,景中有人,人為景樂。這種濃墨重彩、翠曳紅搖的筆墨,平添了許多旖旎春光,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氣息。
下片以工巧的畫筆,描繪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靜的景色。
“行云去后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庇闻⒑螅h山漸漸昏暗下來;音樂停止,花園顯得異常幽靜。前句中著一“暝”字,突出遠山色彩的暗淡,襯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臨的情景。后句中著一“靜”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無人的氣氛。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時已深夜,萬籟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時候,無數的柳絮飄浮空中,沒有留下一絲兒倩影。寫楊花在月下飄浮無影,既極言其小,更極言其輕。這里寫“無影”是虛,寫無聲是實。這種無影有靜的寫法,令人玩味。月色清明,兩句還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樂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暢。詞人雖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愛游春的熱鬧場面,又愛月夜的幽靜景色。他白晝,與鄉民同樂,是一種情趣;夜晚,獨坐中庭,欣賞春宵月色,又是一種情趣。
詞里表現作者喜愛白天游春的熱鬧場面,也欣賞夜深:人散后的幽靜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興趣還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是傳誦的名句,后人認為是在“三影”名句之上。
創作背景
這首詞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歲次乙卯,退居故鄉吳興的張先度過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個寒食節,寫下了這首詞。
文學創作
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他以登山臨水、創作詩詞自娛。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其詞含蓄工巧,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閑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一叢花令》中有“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之句,比擬新穎而饒有風趣,可謂刻劃閨中怨女的心理活動極為細膩而又生動,從而擁有“桃杏嫁東風郎中”的雅號(具見阿袁《宋詞故事——意中人欲弄花影》)。賀裳在《皺水軒詞話》中評此詞尤為「無理而妙」。他的詩歌在當時也享有盛名。
其詞意韻恬淡,意象繁富,內在凝練,于兩宋婉約詞史上影響巨大,他是使詞由小令轉向慢詞的過渡過程中的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張先詞在藝術上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筆表現一種朦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宋祁很贊賞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來花弄影”,稱之為“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引《遯齋閑覽》)。清末詞學理論家陳廷焯評張子野詞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別于秦、柳、晏、歐諸家,獨開妙境,詞壇中不可無此一家!保ā对~壇叢話》)陳廷焯又稱:“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移也。前此則為晏、歐、為溫、韋,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后此則為秦、柳,為蘇、辛,為美成、白石,發揚蹈厲,氣局一新,而古意漸失。子野適得其中,有含蓄處,亦有發越處。但含蓄不似溫、韋,發越亦不似豪蘇膩柳。規模雖隘,氣格卻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來、溫、韋之風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齋詞話》)恰當地指出了張先在詞史上的地位。
寒食古詩詞7
三月四日會飲于方德貞氏以上巳寒食清明比合于兩日間要予賦詩成二十韻
明代鄭真
春深節序適逢三,松竹南窗客聚簪。香冽上樽傾鑿落,珍分列鼎飫肥甘。
巖花不為人情別,海味應當旅思堪。誓與阮生同一醉,肯如王衍祇清談。
交親半世猜嫌絕,土俗千年委曲諳。道在底須愁俶擾,心清自可律頑貪。
路深鳳浦停煙火,海闊蛟門息瘴嵐。聲動秋千喧院落,影搖舴艋漾溪潭。
笙歌歷歷哇淫雜,羅綺紛紛富貴酣。公子多應聯曉騎,佳人儗為祝春蠶。
青精飯熟家人送,銀燭光分內寵覃。祭祀誰能通孝享,祓除聊復慰憂惔。
軒裳分與浮榮棄,泉石由來懶性耽。虛壁蟲飛憐尺蠖,畫梁燕語聽呢喃。
越中曲水流清淺,綿上諸山聳翠嵌。逸少立言名不朽,子胥守義死何慚。
氛塵浩蕩紛爭急,戈戟精明禍亂戡。未有長材空冀北,敢辭微命困周南。
屋檐柳色宮袍映,幾席蕓香汗簡探。興聚筆端詩欲就,簾前飛絮落毿毿。
寒食古詩詞8
1、春晚
五代 · 崔道融
三月寒食時,日色濃于酒。
落盡墻頭花,鶯聲隔原柳。
2、寒食客中有懷
五代 · 崔道融
江上聞鶯禁火時,百花開盡柳依依。
故園兄弟別來久,應到清明猶望歸。
3、花山寒食
北宋 · 歐陽修
客路逢寒食,花山不見花。
歸心隨北雁,先向洛陽家。
4、越溪春
北宋 · 歐陽修
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
越溪閬苑繁華地,傍禁垣、珠翠煙霞。
紅粉墻頭,秋千影里,臨水人家。
歸來晚駐香車。銀箭透窗紗。
有時三點兩點雨霽,朱門柳細風斜。
沈麝不燒金鴨冷,籠月照梨花。
5、季春寄友生
北宋 · 釋契嵩
湖上無煙晝,人間寒食時。
陰晴春易變,花月候難齊。
未畏青蛙亂,先愁紫蕨衰。
云山向漸熱,相訪勿應遲。
寒食古詩詞9
江南寒薄春嘗早,花卉入春先自老。
嗟予衰病不及時,出見池園半青草。
縱有余葩在葉間,行看落片隨風掃。
尋春已過索寞歸,重憶歡娛耿懷抱。
雖然妖艷難再得,但只逢花須醉倒。
二月中央寒食朝,墻隈忽見梨花飄。
開門四顧粲然白,傳催翠帟賓朋招。
長吟環繞不知數,漸值明月臨清霄。
誰翦輕云成碎蕊,天留密雪封枯條。
重重盡掛珠纓絡,籟籟初呈簂步搖。
傍花行酒發新唱,滿座例舉黃金瓢。
西都姚黃高一尺,揚州寶髻分雙翹。
幽香絕艷信尤物,設欲置之千里遙。
壁門寫生亦名畫,未免五彩塗鮫綃。
莫如此君慰人意,相對一笑開無憀。
古來英豪多感激,坐使綠鬢朱顏雕。
勸君且作梨花飲,慎勿稱量別流品。
寒食古詩詞10
【君王予告作寒食,來看孤山海棠色!
出自宋代楊萬里《二月二十四日,寺丞田文清叔及學中舊同舍諸》
正月一度游玉壺,二月一度游真珠。
是時新霽曉光初,西湖獻狀無遺余。
君王予告作寒食,來看孤山海棠色。
海棠落盡孤山空,湖上模糊眼中黑。
夜來三更湖月明,群仙下墮嬉殊庭。
東坡和靖相先后,李成郭熙在左右。
惠崇捧硯大如箕,大年落筆疾于飛。
磨墨為云灑為雨,湖波掀舞山傾欹。
畫作西湖煙雨障,今晨掛在孤山上。
同來諸彥文章公,不數錢起兼吳融。
何如玉船一舉百分滿,一笑千峰煙雨散。
寒食古詩詞11
1.《寒食》
年代:唐作者:韓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2.《寒食野望吟》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
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3.《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
年代:唐作者:李嶠
游客趨梁邸,朝光入楚臺。
槐煙乘曉散,榆火應春開。
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
雄風乘令節,馀吹拂輕灰。
4.《寒食》
年代:唐作者:盧象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
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
光煙榆柳滅,怨曲龍蛇新。
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
5.《寒食寄京師諸弟》
年代:唐作者:韋應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6.《寒食》
年代:唐作者:韋應物
晴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
彩繩拂花去,輕毬度閣來。
長歌送落日,緩吹逐殘杯。
非關無燭罷,良為羈思催。
7.《寒食夜》
年代:宋作者:蘇軾
漏聲透入碧窗紗,人靜秋千影半斜。
沉麝不燒金鴨冷,淡云籠月照梨花。
8.《點絳唇·寒食今年》
年代:宋作者:陳與義
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竹籬煙鎖。何處求新火。
不解鄉音,只怕人嫌我。愁無那。短歌誰和。風動梨花朵。
9.《寒食》
年代:唐作者:盧綸
孤客飄飄歲載華,況逢寒食倍思家。
鶯啼遠墅多從柳,人哭荒墳亦有花。
濁水秦渠通渭急,黃埃京洛上原斜。
驅車西近長安好,宮觀參差半隱霞。
10.《寒食夜》
年代:唐作者:韓偓
惻惻輕寒剪剪風,杏花飄雪小桃紅。
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細雨中。
寒食古詩詞12
徒步行為易生大紳作用韓寒食日出游韻
清代李宗瀛
疾風吹塵萬葉病,山賊乘時闞{九孝}盛。上游灌水下靈渠,白骨黃蒿莽相映。
棓驅鬼妾牽鬼馬,按甲官軍坐不競。母從子走妻索夫,愁聽徒步杜陵詠。
易生祭酒布衣爾,空谷佳人獨也正。三年兩度走踆踆,扉穿踵決此行更。
朝來望門徑投止,窮烏依人真共命。東廂彗汜下懸榻,夢怯短轅與長柄。
追思痛定尚余痛,吾戴吾頭再生慶。酉秋我泛容江棹,中宵野宿戒子敬。
西峰夜氣高屼峍,斗柄插江孤月夐;剀囬L慟阮公窮,飲酒安用臧孫圣。
竹寒沙碧水邊村,獨樹人家纜痕并。得生為我北道主,傾蓋論交掬情性。
卸裝有地寄廡便,打扉無吏索錢橫。出門一步即迷陽,橫鞭長揖淚雨迸。
何期此境今到生,反乎覆者誰卜鏡。故人疇昔子多情,地主于今我為政。
殘年飽飯且同吃,千金善保孱軀勁。土酥如練冬菹酸,愧殺彭衙老孫令。
寒食古詩詞13
1、浣溪沙 其九 寒食初晴東堂對酒
北宋 · 毛滂
小雨初收蝶做團。和風輕拂燕泥乾。
秋千院落落花寒。
莫對清尊追往事,更催新火續馀歡。
一春心緒倚闌干。
2、蝶戀花 其四 寒食
北宋 · 毛滂
紅杏梢頭寒食雨。
燕子泥新,不住飛來去。
行傍柳陰聞好語。鶯兒穿過黃金縷。
桑落酒寒杯懶舉。
總被多情,做得無情緒。
春過二分能幾許。銀臺新火重簾暮。
3、感皇恩 寒食
宋 · 晁沖之
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
小院重簾燕飛礙。
昨宵風雨,尚有一分春在。
今朝猶自得,陰晴快。
熟睡起來,宿酲微帶。
不惜羅,襟揾眉黛。
日長梳洗,看著花陰移改。
笑拈雙杏子,連枝戴。
4、訴衷情令 友人生日
宋 · 葛勝仲
清明寒食景暄妍。花映碧羅天。
參差捍撥齊奏,豐頰擁芳筵。
逢誕日,揖真仙。托爐煙。
朱顏長似,頭上花枝,歲歲年年。
5、蝶戀花
宋 · 仲殊
開到杏花寒食近。
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
酒有盡時情不盡。日長只恁厭厭悶。
經歲別離閑與問。
花上啼鶯,解道深深恨。
可惜斷云無定準。不能為寄藍橋信。
寒食古詩詞14
1、寒食下第
中唐 · 武元衡
柳掛九衢絲,花飄萬家雪。
如何憔悴人,對此芳菲節。
2、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
唐 · 王表
春城閑望愛晴天,何處風光不眼前。
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日出萬家煙。
興來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盡少年。
聞說鶯啼卻惆悵,詩成不見謝臨川。
3、平陵寓居再逢寒食
唐 · 朱灣
幾回江上泣途窮,每遇良辰嘆轉蓬。
火燧知從新節變,灰心還與故人同。
莫聽黃鳥愁啼處,自有花開久客中。
貧病固應無撓事,但將懷抱醉春風。
4、寒食
中唐 · 王建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
白衫眠古巷,紅索搭高枝。
紗帶生難結,銅釵重欲垂。
斬新衣踏盡,還似去年時。
5、寒食行
中唐 · 王建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壟年年無舊道,車徒散行入衰草。
牧兒驅牛下冢頭,畏有家人來灑掃。
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
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
但看壟上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
寒食古詩詞15
1、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沃畣枴逗辰轁M塘驛》
2、一年好處君知麼,寒食千門插柳枝!獥钊f里《清明雨寒八首·脫卻單衣著裌衣》
3、寒食風煙錦屏下,憑高把酒興何如!塾骸督麩熈纛}錦屏山下四首·寒食風煙錦屏下》
4、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朵较场诽K軾
5、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n翃《寒食》
6、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峨s詩》
7、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騺缙凇逗场
8、戴月行,披星走,孤館寒食故鄉秋。——馬致遠《四塊玉·嘆世》
9、紅藥一枝寒食過,東風萬點海棠空。——白玉蟾《春詞七首·晴簾暖幕笑如烘》
10、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n翃《寒食》
11、大家寒食夜,獨貯望鄉情!薜廊凇逗骋埂
12、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显魄洹逗场
13、花前灑淚臨寒食,醉里回頭問夕陽。 ——韓偓《夕陽》
14、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王建《宮詞一百首》
15、清明寒食人何處,金谷昭陽事不同。——舒岳祥《梨花》
16、客又不來寒食近,碧蘅紅杜滿芳洲!皆馈洞涸~·一春直是柳風流》
17、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風流!獥钊f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18、寒食輕煙薄霧,滿城明月梨花!蚶ā堕_元樂·樓上正臨宮外》
19、寒食青青草,春風瑟瑟波。——白居易《閑游即事》
20、寂寂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w鼎《寒食》
【寒食古詩詞】相關文章:
寒食古詩詞12-27
關于寒食節的古詩詞12-09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古詩詞鑒賞01-06
寒食原文賞析及釋義 寒食古詩拼音及意思12-17
《寒食》詩詞賞析07-04
寒食詩詞鑒賞04-03
寒食節作文11-15
寒食節的詩句07-12
寒食節古詩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