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分節氣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分節氣古詩1
1、《二月望日春分》
清朝·乾隆
東皇斡運似持衡,今歲春分分正平。
九十陽和均各半,短長晝夜恰相爭。
網軒漏永宮鶯喚,螭陛晴熏御柳榮。
最是陶甄資帝力,光天萬物樂由庚。
2、《春分》
唐·劉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3、《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巖通道院碧桃妍》
宋朝·張镃
巖通道院碧桃妍,別號瑯華小洞天。
香火微官方稱職,軒裳閒夢自無緣。
星壇夜禮魁罡列,丹室朝存震競全。
絕粒飛升休漫語,不求人已是神仙。
4、《中和后一日吳門阻雪距春分才三日》
宋朝·曹彥約
梅容慘不競,烏語噤無聲。
二月朔已告,三日春當分。
寒馀凌暖律,雪后更同云。
但恐嚴凝誤,陽和欲奏勛。
5、《春分》
清·弘歷
日日行程不計日,偶然問及道春分。
梅教待客常禁冷,山為標靈多出云。
明媚未勝遮莫惜,景光隨遇每生欣。
館娃遺跡何須問,梵塔鈴聲靜夜聞。
春分節氣古詩2
1、《春風》
【唐】李咸用
青帝使和氣,吹噓萬國中。發生寧有異,先后自難同。
輦草不消力,巖花應費功。年年三十騎,飄入玉蟾宮。
2、《春日田家》
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清平樂 和李御史春寒》
3、【元】張野
日長亭館。尚問寒深淺。
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東風未軟。
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猶霜痕。
天意因憐病起,故教遲吐清芬。
4、《踏莎行·雨霽風光》
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5、《舞春風》
【唐】馮延巳
嚴妝才罷怨春風,粉墻畫壁宋家東。
蕙蘭有恨枝猶綠,桃李無言花自紅。
燕燕巢時簾幕卷,鶯鶯啼處鳳樓空。
少年薄幸知何處,每夜歸來春夢中。
6、《春風》
【唐】羅鄴
每歲東來助發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遠遞高樓簫管聲。
簾透驪宮偏帶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車書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7、《七絕》
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8、《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9、《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分節氣古詩3
《鹽角兒·春半》
宋·馮鼎位
春分過也,小樓昨夜,棠梨花謝。
章臺折柳,西園拾翠,暗香隨馬。
午風輕,鶯聲乍,盈盈侶秋千初罷。
再相約、黃昏踏月,窗下綠蛾重畫。
《寄戶部楊友直》
元·王懋德
柳繞柴扉水繞村,黃鸝初轉已春分。
東風吹散梨花雨,醉臥青山看白云。
《金沙江西行·春日江行》
清·牛燾
沙岸綠沄沄,江晴暖欲曛。
碧融千嶂雪,綠漲一川云。
犀浦野花發,螺塘塞草薰。
村村農務早,布谷趁春分。
《阮郎歸·村景》
清·周祖同
芳原不覺已春分,燕兒應記真。
霏霏微雨小于塵,桃花紅一村。
彎路口,傍山根,澗聲何處聞?
草痕青過綠楊津,東風吹到門。
《減蘭·春分夜偶成》
清·趙我佩
更長夢短。春色平分剛一半。
水樣輕寒。翠袖宵來怯倚欄。
亂愁如絮。無奈東風吹不去。
碎雨零煙。深院梨花瘦可憐。
《贈李樞干其一》
宋·姚勉
富貴功名不足夸,肯將一第博榮華。
春分正欲均天下,何必長安看盡花。
《寒雨》
明·林光
斜斜細雨北風吹,正值春分節近時。
綠草貪生偏自得,只愁紅紫損花枝。
《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顧貞觀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七絕·蘇醒》
宋·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登鵝湖妙峰亭次韻》
宋·劉子翚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
晴風吹放天全露,吹盡江南江北云。
春分節氣古詩4
《摸魚兒》
宋趙善括
喜連宵、四郊春雨。紛紛一陣紅去。東君不愛閑桃李,春色尚馀分數。云影住。任繡勒香輪,且阻尋芳路。農家相語。漸南畝浮青,西江漲綠,芳沼點萍絮。
西成事,端的今年不誤。從他蝶恨蜂妒。鶯啼也怨春多雨,不解與春分訴。新燕舞。猶記得、雕梁舊日空巢土。天涯勞苦。望故國江山,東風吹淚,渺渺在何處。
春分節氣古詩5
1、《踏莎行》
宋代: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大好春光中,新燕成雙成對,而玉籠中的鸚鵡卻孤獨成眠,孤獨的何止鸚鵡,還有那孤獨的歌女。
2、《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代:顧貞觀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春分時節碰上花朝節,顧貞觀感慨,趕緊珍惜美麗的春光吧,不要喜辜負了時光。
3、《七絕·蘇醒》
宋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春雨落在地上時,聲音是那么輕微,一如春天,總是那般溫柔。
4、《癸丑春分后雪》
宋代: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這一年的春分時節,居然下雪了,蘇軾于是感慨,這老天爺難料呀,明天的天氣還不知怎樣,大家還是把冬衣都留下御寒吧!
5、《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宋代: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這天下雨了,枝頭的花兒,被雨打亂落下,放眼四望,遠山似披上了一層紗。
6、《村行》
唐代: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仲春季節,南陽之西,一派大好春光。牧童愉快地唱著歌,農家女在籬笆里張望,走到農家,主人擺出豐盛的飯菜招待。好一派春日田園風光。
7、《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春分的田家,總是比較忙碌的,這不,詩人夜宿田家時,聽到家里的老人叮囑婦人:明天是春分了,咱們山上種樹去。
8、《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代: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春分日,詩人與友人們同堂宴飲,看著日漸蒼老的友人們,花兒似在笑我們,不如我們欣賞欣賞歌舞吧,盡享這好時光。
9、《畫堂春·即席》
宋代: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溪邊的風物俱是一片春天景象,黃昏的煙雨濛濛,室內,舞袖飄揚,歌聲宛轉美妙,人間能聽到幾回呢?
10、《蝶戀花》
宋代: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梁余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
春分來了,詩人卻惜春起來,怎么留春住下呢?不知是留春,還是借意留人呢?
11、《少年游》
宋·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燦爛的`春日,有人不開心,那閨中的女子,寂寞無緒,抱怨著薄幸的離人,徒留我在此傷心。
12、《謁金門·春半》
宋代: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
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
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繁花凋落,春天將要逝去。整日斜倚欄桿,徘徊眺望,芳草漫漫到天邊,思戀的人遠在天邊處,令人悲腸欲斷。
13、《點絳唇》
宋代:趙長卿
輕暖輕寒,賞花天氣春將半。
柳搖金線。求友鶯相喚。
玉腕蛾眉,意眼頻頻眄。
歌喉軟。玉卮受勸。一醉應相拚。
春日乍暖還寒,正是賞花的好天氣,美麗的女子,正一展歌喉,持杯勸酒,這樣美妙的時光,不醉不休啊。
14、《春半與群公同游元處士別業》
唐代:岑參
郭南處士宅,門外羅群峰。
勝概忽相引,春華今正濃。
山廚竹里爨,野碓藤間舂。
對酒云數片,卷簾花萬重。
巖泉嗟到晚,州縣欲歸慵。
草色帶朝雨,灘聲兼夜鐘。
愛茲清俗慮,何事老塵容。
況有林下約,轉懷方外蹤。
岑參與友人一起去友人宅第游玩,友人宅第對著群山,春日風光正好,泉水不息,草兒上面還帶著早上的雨水,河灘的水流聲夾雜著遠處的鐘聲,春日生活,真是閑適。
15、《阮郎歸》
宋代: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春半時,正是踏青的時候,歐陽修觀察很細致,他看到青梅長得豆子大小,柳兒如眉彎彎,白日長了,蝴蝶飛飛。
16、《江城子·春思》
清·尤侗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煙新。
油壁青驄,爭踏武陵春。
繡暮羅衣香過處,人不見,插紅裙。
紗窗寒雨最難聞。冷爐薰,淡芳樽。
閑病閑愁,獨對舊東君。
日暮捲簾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
花朝節過了,春分來了,草地如茵,許多女子,坐著馬車,爭相踏青,穿著美麗的女子,走過,就留下一陣香氣,多么迷人的景象。
17、《春寒連日不出》
宋代:陸游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
老去嬾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
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
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
陸游說,春分雖然到了,卻還是有些寒冷,也沒人來拜訪詩人,他終日倚著斜闌,也不出門。
18、《賦得巢燕送客》
唐代:錢起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
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
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春日,詩人送客離別,就如同那梁上的燕子,依依惜別在這春風里。
春分節氣古詩6
一.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熏。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二.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薛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歐陽修《踏莎行》
三. 四時唯愛春,春更愛春分。有暖溫存物,無寒著莫人。好花方蓓蕾,美酒正輕醇。安樂窩中客,如何不半醺。
四.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五. 春分春意化春風,南北平衡善始終。日月遵規均晝夜,陰陽守法復西東。無仁冷暖天須正,有德乾坤道自公。大地知時催季節,乘機造勢順年豐。
六. 驚雷震宇報春分,雨露陽光草木勻。最美田園無限景,詩家做墨賦句新。
七.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八.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元稹《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九. 酒熟還成飲,花香忽過墻。近燈人影大,斜月樹身長。陰洞龍藏雨,春苗麝養香。閒吟誰與語,醉倚一胡床。
十. 春分晝夜一般長,夜間睡覺溫心房,長眠一覺日照窗,出門偶見花開放!
十一. 辦取舞裙歌扇,賞春只怕春寒。卷簾無語對南山,已覺綠肥紅淺。去去惜花心懶,踏青閑步江干。恰如飛鳥倦知還,淡蕩梨花深院。——朱淑真《西江月·春半》
十二.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老去嬾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陸游《春寒連日不出》
十三.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歐陽修《阮郎歸》
十四.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崔融《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十五. 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裝日日新。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十六.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十七. 青青葉中蘭,庭幽有馀芳。新葩明輕莖,知我春晝長。安得滋九畹,命騷與爭光。風泛不須紉,深林宜永藏。
十八.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十九.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二十. 風雨半春長,龍抬頭日日麗光。鄰塘睡蓮預驚萍,漣漪。踏春不見臥盼蘺。
二十一. 仲春仲春氣象新,天地到處有綠蔭,仲春春色好光陰,一年之季在春勤!
二十二.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杜牧《村行》
二十三.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晴風吹放天全露,吹盡江南江北云。
二十四.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二十五. 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解凍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
二十六. 度曲猶存玉茗堂,釵頭妙語斗新妝。春分晝夜無長短,風送窗前九畹香。
二十七.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徐鉉《春分》
二十八. 何處難忘酒,朱門羨少年。春分花發后,寒食月明前。小院回羅琦,深房理管弦。此時無一盞,爭過艷陽天。
二十九.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歐陽修《阮郎歸》
三十. 幽懷常怕負芳辰,又見花飛一半春。醉病支離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黃鶯繞樹聲猶澀,翠柳含山色漸勻。風日晴和天氣好,馬蹄踏遍隴頭塵。——方仁淵《春分日有感》
三十一.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蘇軾《癸丑春分后雪》
三十二.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宋琬《春日田家》
三十三.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朱淑真《謁金門·春半》
三十四.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三十五.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錢起《賦得巢燕送客》
三十六.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三十七.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熏。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三十八. 普洱山前東風云,龍潭虎穴泉水叮。春分一半雄雞鳴,茶馬古道早茶甜。
三十九.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晴風吹放天全露,吹盡江南江北云。——劉子翚《登鵝湖妙峰亭次韻》
四十.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翁承贊《隋堤柳》
四十一. 村村社鼓隔溪聞,賽祀歸來客半醺。水緩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平田白洫流新雨,絕壁青楓掛斷云。策杖提壺隨所適,野夫何不可同群。——方太古《社日出游》
四十二.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蘇軾《癸丑春分后雪》
四十三. 農歷二月又見底,春分半中綠色衣。雷驚夢醒萬物聚,暖暖風生千水滴。
四十四. 青梅如豆,斷送春歸去。小綠間長紅,看幾處、云歌柳舞。偎花識面,對月共論心。攜素手,采香游,踏遍西池路。水邊朱戶,曾記銷魂處。小立背秋千,空悵望、娉婷韻度。楊花撲面,香糝一簾風。情脈脈,酒厭厭,回首斜陽暮。——張震《驀山溪·春半》
四十五. 是平分春色,夢草池塘,暖風簾幕。昨夜三臺,燦天邊芝角。自是君家,慶流澤遠,降生申崧岳。厚德溫良,高才粹雅,淵源學博。何事丹墀,尚淹闊步,未許中原,少勤方略。且對笙歌,醉黃金錯落。蕊洞珠宮,媚人桃李,趁青春綽約。綠意紅情,成陰結子,五云樓閣。——趙長卿《醉蓬萊·春半》
四十六. 二月江南盡落梅,春光曾不到春來。誰憐桃李花都盡,猶領春風向我開。
四十七.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長卿《春分》
四十八. 月篩窗幌好風生,病眼傷風淚欲傾。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跳菜沒心情。——朱淑真《春日雜書十首·其七》
四十九. 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五十. 富貴功名不足夸,肯將一第博榮華。春分正欲均天下,何必長安看盡花。
五十一.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五十二. 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徐鉉《春分日》
五十三. 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五十四. 風雷送暖入中春,桃柳著裝日日新。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五十五.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五十六.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五十七.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五十八.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顧貞觀《柳梢青·花朝春分》
五十九.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六十.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六十一. 月篩窗幌好風生,病眼傷風淚欲傾。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跳菜沒心情。
六十二. 海棠花入燕泥干,梅子枝頭已帶酸。老去懶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陸游《春寒連日不出》
六十三.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六十四.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六十五. 青青葉中蘭,庭幽有馀芳。新葩明輕莖,知我春晝長。安得滋九畹,命騷與爭光。風泛不須紉,深林宜永藏。——韓淲《春分前一日·其二》
六十六.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權德輿《社日兼春分端居有懷》
六十七. 春風三月天天暖,四面青山一靜湖。堤岸垂飄五行柳,鳥鸞飛羽兩悠雛。
六十八.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六十九.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七十.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七十一.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雨來看電影,云過聽雷聲。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七十二. 尚覺梅花發,元知柳絮飛。舞回風蕩激,灑急雨霏微。解凍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還附火,買酒典春衣。——韓淲《春分后一日雪》
七十三. 草色老春薺,氣數戚已分。流光生鬢絲,日暮江東云。故交本不多,零落那忍聞。墻陰雨凄凄,夕陽何時熏。
春分節氣古詩7
1、《戊寅春分日祀先禮畢奉大人合宴于中堂喜而有作》
明朝·羅欽順
神馭初旋燕席張,東風花柳日偏長。
圭田永食諸孫報,福酒分沾滿座香。
歌舞總能娛大耋,笑談時復得周行。
歸寧已荷天恩厚,吉禮參陪更有光。
2、《癸丑春分后雪》
宋朝·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3、《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懷簡所思者》
唐朝·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
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
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4、《月令七十二候詩·二月春分中三候·其十·玄鳥至》
清朝·乾隆
春來秋去孰為之,夏見冬藏亦豈奇。
祇以翱翔能任運,遂如宛轉善知時。
儻逢王巷本無意,欲入盧梁底有窺。
千古原多拈詠者,而何獨著道衡詩。
5、《次韻和石遺老人春分后一日蒞怡園詩一首》
清朝·祝廷華
安車下蒞滿園春,遺老豐姿似潁濱。
七十八齡猶健步,名賢風骨自嶙峋。
春分節氣古詩8
描寫春分節氣的古詩文(一)
《癸丑春分后雪》宋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描寫春分節氣的古詩文(二)
《蝶戀花》宋 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
繞梁馀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
剩看走筆揮風雨。
描寫春分節氣的古詩文(三)
隋堤柳
唐·翁承贊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賞析 :汴水東邊的河堤上,絲絲垂柳風中飄搖。柳色如煙,籠罩宮殿,迷住了多少皇帝如在夢中,使得他們拋開長安,常駐洛陽。
描寫春分節氣的古詩文(四)
尋九華王山人
唐·楊夔
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
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
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
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賞析 :山中隱士的生活是飄逸的,不愿為人所知,手抓藤蘿登上山峰陡峭的地方,遇到溪水深的地方,墊著石頭過去,山路滿布苔蘚,路的兩邊都是松樹,薜荔做成的籬笆上藏著花朵,這樣的.生活遠離塵世。
描寫春分節氣的古詩文(五)
上陽宮
唐·羅鄴
春半上陽花滿樓,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門雖對嵩山在,一笑還隨洛水流。
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翠華卻自登仙去,腸斷宮娥望不休。
賞析 :“翠華” 喻指皇帝。詩人在春分日去上陽宮懷古,看見到處花兒盛開,不禁想起昔日的那個太平天子到處巡游,如今雖然還有千閣門戶面對嵩山,但是一切已經物是人非,看著洛水流淌只能微微一笑,慨嘆昔日深宮之中,笙歌只能由梁上做窩的燕子傾聽,路人遙望金碧輝煌的宮殿不禁黯然,寂寞的宮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皇帝終究仙去。這首詩景物描寫與歷史沉思融為一體,增添了詩歌的厚重感。
春分節氣古詩9
1、《春分日》
唐朝·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2、《戊午春分胙》
清朝·喬大壯
上丁國子薦明禋,肅穆官裳俎豆陳。
豈謂烝嘗脩故事,要從肸蚃先民。
名山自惜千秋業,馀馂仍班一臠珍。
坐對赪肩生愧色,當官兄弟奉祠人。
3、《松寥閣與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連春分紀事》
明朝·雪浪法師
自赴已公招,清言破寂寥。
茶全烹谷雨,春半及花朝。
薄霧籠寒月,微風上夜潮。
不知峰頂雪,還待幾時消。
4、《送李果州·一年春分處》
宋朝·劉宰
一年春分處,寒食一百五。
想見束晨裝,沙頭震鼉鼓。
5、《久雨不停春分后復大風朔寒感賦·其一》
明朝·區越
谷秧抽碧翻全白,桂葉咽青復淺紅。
久雨不停風更朔,三春過半冷于冬。
深巖豈意鳴鄒律,敝屋何時見祝融。
道是春歸應有腳,心關農圃自匆匆。
春分節氣古詩10
春分
五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謁金門
宋·沈端節
真個憶,花下雨聲初息。
猛記烏衣曾舊識,丁寧教去覓。
春半峭寒猶力,淚滴兩襟成跡。
獨倚危闌清晝寂,草長流翠碧。
祝英臺近
宋·李彭老
杏花初,梅花過,時節又春半。
簾影飛梭,輕陰小庭院。
舊時月底秋千,吟香醉玉,
曾細聽、歌珠一串。
忍重見,描金小字題情,生綃合歡扇。
老了劉郎,天遠玉簫伴。
幾番鶯外斜陽,闌干倚遍,
恨楊柳、遮愁不斷。
賦得巢燕送客
唐·錢起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
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
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江上雨寄崔碣
唐·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阮郎歸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秋千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
春寒連日不出
陸游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
老去嬾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
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
正是閑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
江城子·春思
清·尤侗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煙新。
油壁青驄,爭踏武陵春。
繡暮羅衣香過處,人不見,插紅裙。
紗窗寒雨最難聞。冷爐薰,淡芳樽。
閑病閑愁,獨對舊東君。
日暮捲簾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
春分節氣古詩11
《癸丑春分后雪》
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分七絕·蘇醒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蝶戀花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
繞梁馀韻歸何處。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
詩經小雅出車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畫堂春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春分西風錢塘
春色中分日,桃花已半徂。
恒光天不守,黃道世頻書。
窺極陽生際,觀潮龍化初。
風輕云一笑,萬變是真如。
七律·己丑春分與蘇社諸同志入太湖問頂包山寺并有賦峻石
小字盤桓意若何!滄波之右萬山阿。
為因風雨諸人發,決是炎寒春未和。
浪頂跳魚旋沒落,道旁花事漫經過。
歸來勒馬問高處,忽覺湖山兩揣磨。
庚寅春分呈蜀中諸公高寒
錦江水浣蜀山云,吞吐煙霞春復春。
草木垂青知物理,文章留白得精神。
欲呼綠蟻上林月,未熟黃粱三代人。
且與詩翁謀一醉,狂歌猶待海桑新。
鵲橋仙·春分仰齋
余寒未已,新晴忽至,輪替鵲呼鳩喚。
風風雨雨恁無情,也須剩、春光一半。
夭桃憨笑,海棠癡睡,鶯燕爭穿柳線。
白頭老子肯空過?便忙把、詩囊擷滿。
踏莎行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春半與群公同游元處士別業
唐·岑參
郭南處士宅,門外羅群峰。
勝概忽相引,春華今正濃。
山廚竹里爨,野碓藤間舂。
對酒云數片,卷簾花萬重。
巖泉嗟到晚,州縣欲歸慵。
草色帶朝雨,灘聲兼夜鐘。
愛茲清俗慮,何事老塵容。
況有林下約,轉懷方外蹤。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賓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社日兼春分端居有懷
唐·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
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
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節選)
唐·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陰甚,慵牽興緒孤。
偶成投秘簡,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畫圖。
旌旗遮嶼浦,士女滿闉闍。
似木吳兒勁,如花越女姝。
牛儂驚力直,蠶妾笑睢盱。
郡中春宴,因贈諸客(節選)
唐·白居易
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
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
冉冉趨府吏,蚩蚩聚州民。
有如蟄蟲鳥,亦應天地春。
薰草席鋪坐,藤枝酒注樽。
中庭無平地,高下隨所陳。
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江上雨寄崔碣
唐·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上陽宮
唐·羅鄴
春半上陽花滿樓,太平天子昔巡游。
千門雖對嵩山在,一笑還隨洛水流。
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翠華卻自登仙去,腸斷宮娥望不休。
尋九華王山人
唐·楊夔
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
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
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
臥云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隋堤柳
唐·翁承贊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少年游·小樓歸燕又黃昏》
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菩薩蠻·春雨》
蕭漢杰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畫堂春》
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沉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春風四首》
【唐】唐彥謙
春風吹愁端,散漫不可收。
不如古溪水,只望鄉江流。
新花紅爍爍,舊花滿山白。
昔日金張門,狼藉余廢宅。
回頭語春風,莫向新花叢。
我見朱顏人,多金亦成翁。
多金不足惜,丹砂亦何益。
更種明年花,春風自相識。
《嘲春風》
【唐】溫庭筠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
苒裊轉鸞旗,萎蕤吹雉葆。
揚芳歷九門,澹蕩入蘭蓀。
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
《畫堂春》
【宋】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
水沈一縷裊爐薰。
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春風》
【唐】羅隱
也知有意吹噓切,爭奈人間善惡分。
但是秕糠微細物,等閑抬舉到青云。
《春風曲》
【唐】齊己
春風有何情,旦暮來林園。
不問桃李主,吹落紅無言。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詠春風》
【唐】崔涯
動地經天物不傷,高情逸韻住何方。
扶持燕雀連天去,斷送楊花盡日狂。
繞桂月明過萬戶,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雖是無心物,借便吹教到帝鄉。
《春風》
【唐】白居易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為我來。
《舞春風》
【唐】馮延巳
嚴妝才罷怨春風,粉墻畫壁宋家東。
蕙蘭有恨枝猶綠,桃李無言花自紅。
燕燕巢時簾幕卷,鶯鶯啼處鳳樓空。
少年薄幸知何處,每夜歸來春夢中。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風》
【唐】李咸用
青帝使和氣,吹噓萬國中。
發生寧有異,先后自難同。
輦草不消力,巖花應費功。
年年三十騎,飄入玉蟾宮。
《春風》
【唐】羅鄴
每歲東來助發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遠遞高樓簫管聲。
簾透驪宮偏帶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車書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少年游》
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清平樂和李御史春寒》
【元】張野
日長亭館。尚問寒深淺。底事今年花信晚。
柳外東風未軟。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猶霜痕。
天意因憐病起,故教遲吐清芬。
《薦冰》
【唐】陳至
凌寒開涸沍,寢廟致精誠。
色靜澄三酒,光寒肅兩楹。
形鹽非近進,玉豆為潛英。
禮自春分展,堅從北陸成。
藉茅心共結,出鑒水漸明。
幸得來觀薦,靈臺一小生。
春分節氣古詩12
1、春風》
唐·羅鄴
每歲東來助發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遠遞高樓簫管聲。
簾透驪宮偏帶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車書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2、《春風曲》
唐·齊己
春風有何情,旦暮來林園。
不問桃李主,吹落紅無言。
3、《春風四首》
唐·唐彥謙
春風吹愁端,散漫不可收。不如古溪水,只望鄉江流。
新花紅爍爍,舊花滿山白。昔日金張門,狼藉余廢宅。
回頭語春風,莫向新花叢。我見朱顏人,多金亦成翁。
多金不足惜,丹砂亦何益。更種明年花,春風自相識。
4、《嘲春風》
唐·溫庭筠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苒裊轉鸞旗,萎蕤吹雉葆。
揚芳歷九門,澹蕩入蘭蓀。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
5、《春分偶飲成醉兀兀坐睡覺而殘月在窗矣》
宋·舒岳祥
酒熟還成飲,花香忽過墻。
近燈人影大,斜月樹身長。
陰洞龍藏雨,春苗麝養香。
閒吟誰與語,醉倚一胡床。
6、《少年游》
宋·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幸、一從君。
7、《同子隆次公小飲》
宋·袁說友
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
奚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閑人到酒邊。
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
8、《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余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9、《大容塘值春分》
清—洪亮吉
薄寒初散酒初醺,炊火斜連嶺上云。
小閣兩層山四面,百花香里度春分。
春分日賦得春光九十今將半
10、《春分禁中雨》
清—查慎行
小雨流鶯外,蒙蒙紫界墻。
不知春過半,但覺日添長。
白發趨中禁,芳時感異鄉。
多煩玉階草,為我報年光。
春分節氣古詩13
《燕歌行》
漢府詩庾信
代北云氣晝昏昏,千里飛蓬無復根。寒雁丁丁渡遼水,桑葉紛紛落薊門。
晉陽山頭無箭竹,疏勒城中乏水源。屬國征戍久離居,陽關音信絕能疏。
愿得魯連飛一箭,持寄思歸燕將書。渡遼本自有將軍,寒風蕭蕭生水紋。
妾驚甘泉足烽火,君訝漁陽少陣云。自從將軍出細柳,蕩子空床難獨守。
盤龍明鏡餉秦嘉,辟惡生香寄韓壽。春分燕來能幾日,二月蠶眠不復久。
洛陽游絲百丈連,黃河春冰千片穿。桃花顏色好如馬。榆莢新開巧似錢。
蒲桃一杯千日醉,無事九轉學神仙。定取金丹作幾服,能令華表得千年。
春分節氣古詩14
1、《久雨不停春分后復大風朔寒感賦·其二》
明朝·區越
晨梳怯手搔霜白,薄飲衰顏得酒紅。
百谷無期三見雪,一年真是兩經冬。
東皇未肯旋機軸,生理何由借暖融。
為報東園桃與李,含情相待莫匆匆。
2、《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永日柴扉手自關》
宋朝·張镃
永日柴扉手自關,不驚時序若循環。
鍊成黃土為真藥,守得青苔遍假山。
戊已燕知隨鳥歷,西南樓喜趁花斑。
春光莫恨中分過,能使時長始是閒。
3、《眾異以兆豐公園辛夷詩見示春分前一夕俄遘大雪因和均寄之》
清朝·黃浚
江南二月不曾寒,原野芳菲許恣看。
秀靨小唇無檢束,鳴鳩乳燕并悲歡。
豐姿但愿年年好,心力隨渠冉冉殘。
多事鐘山妒春色,卻冠夜雪耀云端。
4、《春分日有感》
清朝·方仁淵
幽懷常怕負芳辰,又見花飛一半春。
醉病支離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
黃鶯繞樹聲猶澀,翠柳含山色漸勻。
風日晴和天氣好,馬蹄踏遍隴頭塵。
5、《宜春分司與佩之先生小酌聯句》
明朝·江源
晚寒山轎雨中來,棕帽氈衫不惹埃。
潦草杯盤春館酌,從容嘆語客懷開。
醉中詩就雷翻幕,夢里烏號柏滿臺。
我去君留皆國事,載歌靡監愧非才。
春分節氣古詩15
1、《賦得巢燕送客》
唐朝·錢起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
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云。
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2、《二月十五日春分雨中賦春光九十今將半》
明朝·彭孫貽
經旬紅雨惜繁華,一半春風過狹邪。
滿眼王孫惟見草,思歸謝豹正無家。
六朝金粉飄殘絮,二月江城掃落花。
歷歷新愁話雙燕,離人心事繞天涯。
3、《紹興朝日十首·玄鳥既至》
隋朝[圜鐘為宮]
玄鳥既至,序屢春分。
朝于太陽,厥典地存。
載嚴大采,示民有尊。
揚光下蠲,煜燁工門。
4、《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朝·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5、《八達嶺,時值春分后三日·其一》
近現代·姚佳
扶病踏青來,雪埋烽火臺。
河山猶兩戒,人事幾輪回。
徒有云霄志,恨無廊廟才。
斜陽一回首,愁似亂峰堆。
【春分節氣古詩】相關文章:
適合春分節氣古詩10-13
春分節氣古詩詞10-01
春分節氣的古詩詞02-15
描寫春分節氣的古詩詞08-06
關于春分節氣的古詩詞10-01
二十四節氣春分節氣古詩08-30
春分節氣最美古詩通用24首03-22
春分節氣古詩詞(精選30首)03-18
春分的古詩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