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黃山詩句(一):
1、黃山一夜雪,渭水雁聲多。——張仲素《雜曲歌辭·宮中樂》
2、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yīng)制》
3、瑤臺半入黃山路,玉檻傍臨玄霸津。——盧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yīng)制》
4、爽氣申時豫,臨秋肆武功。太液榮光發(fā),曾城佳氣融。紫霄寒暑麗,黃山極望通。講藝遵先,睹德暢宸衷。鷲嶺飛夏服,娥魄亂雕弓。汗浹鑣流赭,塵生埒散紅。飲羽驚開石,中葉遽凋叢。雁殫云路靜,烏墜日輪空。九流參廣宴,萬宇拚恩隆。——許敬宗《奉和九月九日應(yīng)制》
5、渠江明凈峽逶迤,船到明灘拽遲。——元稹《南昌灘》
6、山泉鳴石澗,地籟響巖風(fēng)。——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應(yīng)令》
7、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張冠卿《游黃山留題》
8、黃山積高次,表里望京邑。白日最靈朝,登攀盡原隰。年灰律象動,陽氣開迎入。煙靄長薄含,臨流小溪澀。賓朋莫我棄,詞賦當春立。更與韶物期,不孤東園集。——蘇鍥《人日兼立春小園宴》
9、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10、漢光如月,秦祠聽似雷。——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11、俗吏三年何足論,每將榮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風(fēng)塵老,身賤難酬知己恩。御苑殘鶯啼落日,黃山細雨濕歸軒。回首漢家丞相府,昨來誰得掃重門。——郭震《寄劉校書》
12、花鏤黃山繡作苑,草圖玄灞錦為川。——薛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
13、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14、流黃山火著,碇石索雷鳴。——貫休《送僧歸日本》
15、白日最靈朝,登攀盡原隰。——蘇鍥《人日兼立春小園宴》
16、太山將比甑,東海只容杯。——皇甫大夫《判道士黃山隱》
17、九春風(fēng)景足林泉,四面云霞敞御筵。花鏤黃山繡作苑,草圖玄灞錦為川。飛觴競醉心回日,走馬爭先眼著鞭。喜奉仙游歸路遠,直言行樂不言旋。——薛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
18、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釋島云《望黃山諸峰》
19、顓頊時初謝,句芒令復(fù)陳。飛灰將應(yīng)節(jié),賓日已知春。考歷明三統(tǒng),迎祥受萬人。衣冠宵執(zhí)玉,壇曉清塵。肅穆來東道,回環(huán)拱北辰。仗前花待發(fā),旗處柳疑新。云斂黃山際,冰開素濱。圣朝多慶賞,希為薦沈淪。——張濯《迎春東郊》
20、紫漢秦樓敞,黃山魯館開。——武平一《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yīng)制》
21、煙靄長薄含,臨流小溪澀。——蘇鍥《人日兼立春小園宴》
22、云陰帶殘日,悵別此何時。欲望黃山道,無由見所思。——李頎《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23、曳日朱旗卷,參云金障開。——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24、雞鳴發(fā)黃山,暝投鱷湖宿。——李白《宿鱷湖》
25、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26、焚香祝海靈,開眼夢中行。得達即便是,無生可作輕。流黃山火著,碇石索雷鳴。想到夷王禮,還為上寺迎。——貫休《送僧歸日本》
27、欲望黃山道,無由見所思。——李頎《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28、道士黃山隱,輕人復(fù)重財。太山將比甑,東海只容杯。綠綬藏云帔,烏巾換鹿胎。黃泉六個鬼,今夜待君來。——皇甫大夫《判道士黃山隱》
29、開國維東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樂建寅春。雪盡黃山樹,冰開黑水津。草迎金埒馬,花伴玉樓人。鴻漸看無數(shù),鶯歌聽欲頻。何當桂枝擢,還及柳條新。——張子容《長安早春(一作孟浩然詩)》
30、飲羽驚開石,中葉遽凋叢。——許敬宗《奉和九月九日應(yīng)制》
31、草變黃山曲,花飛清渭流。——盧照鄰《晚渡渭橋寄示京邑游好》
32、肅城鄰上苑,黃山邇桂宮。雨歇連峰翠,煙開竟野通。排虛翔戲鳥,跨水落長虹。日下林全暗,云收嶺半空。山泉鳴石澗,地籟響巖風(fēng)。——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應(yīng)令》
33、云斂黃山際,冰開素濱。——張濯《迎春東郊》
34、道士黃山隱,輕人復(fù)重財。——皇甫大夫《判道士黃山隱》
35、雞鳴發(fā)黃山,暝投鱷湖宿。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銀竹。提攜采鉛客,結(jié)荷水邊沐。半夜四天開,星河爛人目。明晨大樓去,岡隴多屈伏。當與持斧翁,前溪伐云木。——李白《宿鱷湖》
36、肅城鄰上苑,黃山邇桂宮。——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應(yīng)令》
37、采秀辭五岳,攀巖歷萬重。——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38、漢宅規(guī)模壯,周都景命隆。西賓讓東主,法駕幸天中。太史占星應(yīng),春官奏日同。旌門起長樂,帳殿出新豐。翕習(xí)黃山下,紆徐清渭東。金麾張畫月,珠戴松風(fēng)。是節(jié)嚴陰始,寒郊散野蓬。薄霜沾上路,殘雪繞離宮。賜帛矜耆老,褰旒問小童。復(fù)除恩載洽,望秩禮新崇。臣忝承明召,多慚獻賦雄。——沈期《扈從出長安應(yīng)制》
39、萬里黃山北,園陵白露中。——杜甫《洞房》
40、黃山積高次,表里望京邑。——蘇鍥《人日兼立春小園宴》
41、渠江明凈峽逶迤,船到明灘拽遲。櫓動搖妨作夢,巴童指點笑吟詩。畬馀宿麥黃山腹,日背殘花白水湄。物色可憐心莫恨,此行都是獨行時。——元稹《南昌灘》
42、朝參五城柳,夕宴柏梁杯。——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43、別路青青柳發(fā),前溪漠漠花生。——周賀《送李億東歸》
44、我行背城闕,驅(qū)馬獨悠悠。寥落百年事,裴回萬里憂。途遙日向夕,時晚鬢將秋。滔滔俯東逝,耿耿泣西浮。長虹掩釣浦,落雁下星洲。草變黃山曲,花飛清渭流。迸水驚愁鷺,騰沙起狎鷗。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盧照鄰《晚渡渭橋寄示京邑游好》
45、雪盡黃山樹,冰開黑水津。——張子容《長安早春(一作孟浩然詩)》
46、不知何處好消憂,公退攜壺即上樓。職事久參侯伯幕,夢魂長繞帝王州。黃山向晚盈軒翠,黟水含春繞檻流。遙想玉堂多暇日,花時誰伴出城游。——伍喬《寄張學(xué)士洎》
47、黃山向晚盈軒翠,黟水含春繞檻流。——伍喬《寄張學(xué)士洎》
48、畬馀宿麥黃山腹,日背殘花白水湄。——元稹《南昌灘》
49、和風(fēng)澹蕩歸客,落日殷勤早鶯。——周賀《送李億東歸》
50、天游龍輦駐城,上苑遲光晚更新。瑤臺半入黃山路,玉檻傍臨玄霸津。梅香欲待歌前落,蘭氣先過酒上春。幸預(yù)柏臺稱獻壽,愿陪千畝及農(nóng)晨。——盧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yīng)制》
51、中樞移北斗,左轄去南臺。——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52、樓臺新紫氣,云物舊黃山。——鄭谷《回鑾》
53、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54、紫霄寒暑麗,黃山極望通。——許敬宗《奉和九月九日應(yīng)制》
55、聞道上之回,詔蹕下蓬萊。中樞移北斗,左轄去南臺。黃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曳日朱旗卷,參云金障開。朝參五城柳,夕宴柏梁杯。漢光如月,秦祠聽似雷。寂寂蕓香閣,離思獨悠哉。——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56、雨歇連峰翠,煙開竟野通。——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應(yīng)令》
57、黃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盧照鄰《贈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58、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銀竹。——李白《宿鱷湖》
59、妖星沈雨露,和氣滿京關(guān)。上將忠勛立,明君法駕還。順風(fēng)調(diào)雅樂,夾道序群班。香泛傳宣里,塵清指顧間。樓臺新紫氣,云物舊黃山。曉渭行朝肅,秋郊曠望閑。廟靈安國步,日角動天顏。浩浩升平曲,流歌徹百蠻。——鄭谷《回鑾》
60、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61、年灰律象動,陽氣開迎入。——蘇鍥《人日兼立春小園宴》
62、奇樹留寒翠,神池結(jié)夕波。黃山一夜雪,渭水雁聲多。——張仲素《雜曲歌辭·宮中樂》
63、黃山遠隔秦樹,紫禁斜通渭城。——溫庭筠《送李億東歸》
64、御苑殘鶯啼落日,黃山細雨濕歸軒。——郭震《寄劉校書》
65、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yīng)制》
66、奇樹留寒翠,神池結(jié)夕波。——張仲素《雜曲歌辭·宮中樂》
67、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李白《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68、紫漢秦樓敞,黃山魯館開。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臺。馬既如龍至,人疑學(xué)鳳來。幸茲聯(lián)棣萼,何以接鄒枚。——武平一《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yīng)制》
69、龍驚不敢水中臥,猿嘯時聞巖下音。——李白《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70、洞房環(huán)佩冷,玉殿起秋風(fēng)。秦地應(yīng)新月,龍池滿舊宮。系舟今夜遠,清漏往時同。萬里黃山北,園陵白露中。——杜甫《洞房》
71、黃山四千仞,二蓮峰。——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72、黃山四千仞,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馀蹤。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岳,攀巖歷萬重。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鳳吹我時來,云車爾當整。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73、排虛翔戲鳥,跨水落長虹。——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應(yīng)令》
74、昨夜誰為吳會吟,風(fēng)生萬壑振空林。龍驚不敢水中臥,猿嘯時聞巖下音。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醍盤飯霜栗。半酣更發(fā)江海聲,客愁頓向杯中失。——李白《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黃山詩句(二):
1、霧開虎豹文姿出,松隱龍蛇怪狀孤。
2、稠疊千萬峰,相連入云去。
3、屈指三萬六千場,歸老黃山終有日。
4、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云濤萬里紅。
5、一線天高不可升,穿云深處有梯登。
6、黃山四千仞,二蓮峰。
7、紅艷春花簇簇開,黃山美景盼人來。
8、紫漢秦樓敞,黃山魯館開。
9、遙望天都倚客松,蓮花始信兩飛峰。
10、雪盡黃山樹,冰開黑水津。
11、峰峰寒列簇芙蕖,靜想嵩陽秀不如。
12、欲望黃山道,無由見所思。
13、瓊林蕭瑟寒光紫,翠霧迷蒙瘦菊黃。
14、道士黃山隱,輕人復(fù)重財。
15、萬里黃山北,園陵白露中。
16、地連藥鼎湯泉沸,山帶龍須草樹腥。
17、名山刻畫總支離,萬態(tài)千容到始知。
18、游罷黃山歸去,狂笑淚流如雨。
19、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云車。
20、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飛水飛山亦飛。
21、晴望諸奇峰,雨看兩飛瀑。
22、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23、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風(fēng)景入琴彈。
24、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25、欲借剪刀峰下景,好裁一半與平分。
26、黃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
27、華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開一萬圍。
28、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
29、半壁絳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靈。
30、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譜。
31、何處失我癡魂,失在奇峰深處。
32、冰谷明且秀,陵巒抱江城。
33、黃山一夜雪,渭水雁聲多。
34、獨去深山絕壑中,參天四覆萬年松。
35、寄語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間。
36、登高快勝穿空箭,避暑涼生碎玉樓。
37、黃山過石柱,巘崿上攢叢。
38、傾來墨沈堪持贈,恍惚難名是某峰。
39、濕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風(fēng)夏已秋。
40、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41、百道飛泉鳴玉佩,千尋石柱架瓊巒。
42、寬圍白浪身千葉,峭入青天手一藤。
43、黃山樓上望黃山,水石云霞未得攀。
44、四月始知春,一歲竟無夏。
45、肅城鄰上苑,黃山邇桂宮。
46、微丹落葉飄飄舞,碧幛晴空萬里長。
47、隔林幢影招青鳥,出洞簫聲送彩鸞。
48、奇峰云海崢嶸,蒼松破壁挺立。
49、龍吼藥爐舂急杵,猿調(diào)茶鼎煮孤燈。
50、黃山甲天下,松與石最奇。
51、雞鳴發(fā)黃山,暝投鰕湖宿。
52、云隨變幻無常致,松不雷同總怪枝。
53、世傳壽可三松倒,此語難為常人道。
54、倏忽云煙化杳冥,峰巒隨水入丹青。
55、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56、黃山之神如有靈,應(yīng)已記過萬萬千。
57、天開白龍?zhí)叮掠城迩锼?/p>
58、綠滿黃山夏更幽,清嵐往復(fù)壑間流。
59、眼前云海波瀾闊,七十二峰游泳之。
60、流黃山火著,碇石索雷鳴。
61、松風(fēng)吹茵露,翠濕香裊裊。
62、山靈見我應(yīng)相識,青瘦形容似舊不?
63、送君登黃山,長嘯倚天梯。
64、樓臺新紫氣,云物舊黃山。
65、若結(jié)茅庵青翠處,真修何必讓安期。
66、黃山當吾前,晴雨皆悅目。
67、秀出云霄一杖探,諸峰高下護晴嵐。
68、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
69、云來天欲覆,日出地吐朱。
70、陰陰清禁里,蒼翠滿春松。
71、兩廊諸岳色,九里亂松聲。
72、峭拔雖傳六,參差何啻一千余。
73、出岫寒云常步雨,藏風(fēng)深谷早交秋。
74、人間何處訪斯人,崇山峻嶺是化身。
75、觀止三都景色,無愧名山第一!
76、黃山遠隔秦樹,紫禁斜通渭城。
77、御苑殘鶯啼落日,黃山細雨濕歸軒。
78、山外春歸百花闌,山中四月春初度。
79、草變黃山曲,花飛清渭流。
80、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無語住三三。
81、松門風(fēng)自掃,瀑布雪難消。
黃山詩句(三):
1、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徐霞客
2、黃山峰壑幾千曲,客游先就桃源宿。——施閏章《白龍?zhí)渡咸一ㄔ醋鳌?/p>
3、黃山桃李鬧春風(fēng),曾見先生化育中。——真德秀《賀外舅轉(zhuǎn)官》
4、見吾善者笑局局,眼明黃山峰六六。——許月卿《次韻陳肇芳竿贈李相士》
5、黃山峙立高崔嵬,上有飛仙時往來。——王炎《呂待制所居八詠·舒嘯》
6、黟江水澄清見底,黃山裳發(fā)煖薰人。——顧璘《送羅誠甫訪新安王太守》
7、插天萬仞黃山聳,繞郭千尋練水流。——楊公遠《題徐氏聚秀樓》
8、頗聞黃山最奇秀,紫翠六六堆孱顏。——李彌遜《將至徽川道中花》
9、新安昔上郡,黃山秀而起。——孫一元《題程時望介齋》
10、黃山高人之所居,金沙花明白石渠。——九皋聲公《游石湖次韻》
11、黃山巍峨四萬尺,摩天戛日高莫敵。——沈周《黃山游卷為篁墩程宮詹題》
12、黃山諸松最奇怪,禿筆掃來無不有。——屈大均《黃山僧述古畫黃山諸松見寄詩以酬之》
13、道人黃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蒼然。——孫一元《題范文予臞庵卷》
14、黃山東南數(shù)十里,芙蓉削翠連云起。——徐似道《硐嶺樵歌》
15、練水魚肥,黃山鶴瘦,溪樹繞鶯舌。——吳綺《念奴嬌·其一·送孫無言歸黃山次曹顧庵》
16、黃山橫鶩曉成圍,后騎蕭蕭萬弩隨。——宋祁《對獵》
17、別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溫庭筠《送李億東歸》
18、今年季秋與孟冬,馀也踏遍黃山峰。——智舷《送葉熙時還新安省親尊公讀書于黃山之指月庵》
19、五桂家風(fēng)殊未艾,黃山佳氣藹如初。——王之望《和友人·弟兄南渡各馳驅(qū)》
20、嵩陽若與黃山并,猶欠靈砂一道泉。——朱彥《游黃山》
21、自到黃山十馀日,終日飽飯只昏昏。——陳高《客黃山》
22、云海波瀾峰作島,天風(fēng)來去雨飛花。——老舍《詠黃山》
23、千重?zé)煒湎s聲翠,薄暮晴嵐鳥語霞。——老舍《詠黃山》
24、黃山孤山,不孤而孤,孤而不孤。——陳獨秀《題劉海粟作古松圖》
25、掩長楊而聯(lián)五柞,繞黃山而款牛首。——張衡《西京賦》
26、河流曲折里,過了黃山始直礴。——陳著《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
27、野興不須邀客共,一尊白酒對黃山。——吳龍翰《春晚郊行》
28、渭水明秦甸,黃山入漢宮。——王維《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飲應(yīng)制》
29、新安昔上郡,黃山秀而起。——孫一元《題程時望介齋》
30、黃山一夜雪,渭水瀉聲多。——張仲素《宮中樂五首》
31、萬里黃山北,園陵白露中。——杜甫《洞房》
32、黃山有湯泉,能夠洗滌塵世緣。——焦煥炎《題黃山送別圖》
33、黃山山下練溪肥,水薦溪毛陸薦薇。——李士瞻《題黃山鄭潛彥昭練溪漁隱》
34、黃山四千仞,二蓮峰。——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35、見吾善者笑局局,眼明黃山峰六六。——許月卿《次韻陳肇芳竿贈李相士》
36、承顏歸去意如何,白岳黃山隱薜蘿。——李英《送程太學(xué)無過歸省新安二首·其二》
37、六峰圖畫,張素錦,列冰柱。——張可久《越調(diào)·霜角》
38、翕習(xí)黃山下,紆徐清渭東。——沈佺期《扈從出長安應(yīng)制》
39、風(fēng)流文物夙有人,九州共識黃山谷。——趙蕃《審知以詩送行借韻留別》
40、黃山只在闌干外,雞閣云深認不真。——柳桂孫《花山寺看黃山》
41、黃山有瑤草,能夠餌之長不老。——焦煥炎《題黃山送別圖》
42、欲望黃山道,無由見所思。——李頎《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43、黃山峙立高崔嵬,上有飛仙時往來。——王炎《呂待制所居八詠·舒嘯》
44、蔡港沙田薄,黃山宰木稀。——王逢《丙申八月紀事時自鄉(xiāng)里入?yún)沁華館遂卜隱鴻山》
45、欲望黃山道,無由見所思。——李頎《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46、黃山云散無塵滓,上將騰光入紫微。——劉過《代吳守與趙侯為壽·氣連由來有盛衰》
47、好是黃山供望眼,白云分出兩三峰。——楊公遠《新安江上次程南仲韻》
48、黃山出霄漢,爛熳發(fā)青蓮。——余闕《云松樓》
49、黃山樓上望黃山,水石云霞未得攀。——徐師《登樓望黃山》
50、作客黃山下,思君漢水濱。——陳高《懷友》
51、錦水湔云浪,黃山掃地春。——李商隱《送從翁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
52、今日黃山游不得,六峰空待君。——屈大均《送孫丈歸黃山·其二》
53、流黃山火著,碇石索雷鳴。——貫休《送僧歸日本》
54、黃山練水毓精靈,勛業(yè)當朝滿鼎銘。——張萱《福壽圖九詠代九邑令公壽鮑瞻魯同府·其七》
55、河流曲折里,過了黃山始直礴。——陳著《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
56、安得重見無極翁,光風(fēng)霽月黃山谷。——許月卿《次韻陳肇芳竿贈李相士》
57、黃山練水毓精靈,勛業(yè)當朝滿鼎銘。——張萱《福壽圖九詠代九邑令公壽鮑瞻魯同府·其七》
58、雞鳴發(fā)黃山,暝投鰕湖宿。——李白《宿鰕湖》
59、鄧尉香雪黃山云,猶以海名巧相借。——趙翼《樹海歌》
60、君向黃山我孤嶼,思鄉(xiāng)時節(jié)定思君。——葛紹體《送松臺老丈過黃巖》
61、霄漢長風(fēng)當羽翼,黃山秋色落胸襟。——陳恭尹《新安羅廷錫見訪五羊翌日拜茗碗春茶之惠率爾賦謝》
62、黃山天半卅六峰,包含云海蟠奇松。——姚鼐《舟中望板子磯以南山勢甚奇因題長句》
63、草堂苦憶黃山谷,煙島難招白玉蟾。——黃衷《□次答泰泉》
64、遙知秋色黃山里,朝看丹霞夕采蘭。——郭奎《寄貢友善》
65、道人黃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蒼然。——孫一元《題范文予臞庵卷》
66、憶昨逢君黃山道,窄帽單衫立深草。——袁宏道《題潘生小像生嗜酒時將別》
67、千重?zé)煒湎s聲翠,薄暮晴嵐鳥語霞。——老舍《詠黃山》
68、插天萬仞黃山聳,繞郭千尋練水流。——楊公遠《題徐氏聚秀樓》
69、白首同歸人不見,黃山依舊月明中。——黃庭堅《宿黃山》
70、人間多少佳山水,獨許黃山勝太華。——老舍《詠黃山》
71、黃山勝地?zé)熛济鳎焐叭∧w醒。——魯宗道《題湯泉院壁》
72、只今惟有黃山月,猶似蛾眉恨未消。——王世貞《送顧子行員外謫判太平五絕·其五》
73、畬馀宿麥黃山腹,日背殘花白水湄。——元稹《南昌灘》
74、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方回《次前韻將歸隱黃山》
75、梅翁欲挹浮丘訣,顓為黃山作此樓。——吳龍翰《樓居狂吟·偃月爐深紫氣浮》
76、黃山遠隔奔霽騎,紫塞孤飛避弋鴻。——劉筠《送客不及·日上旗亭第五重》
77、蔡港沙田薄,黃山宰木稀。——王逢《丙申八月紀事時自鄉(xiāng)里入?yún)沁華館遂卜隱鴻山》
78、怪石奇松詩意里,溪頭吟罷飲丹砂。——老舍《詠黃山》
79、陽湖春動蕊珠宮,我夢黃山白鶴峰。——鄭善夫《夢黃山梅花》
80、會須一哭胡司馬,共踏黃山頂上苔。——徐渭《寄答汪古矜》
81、黃山青兮峛崺,六峰兮森起。——汪雄圖《黃山采藥歌》
82、束書歸隱黃山中,山中偶遇浮丘翁。——鄭晦《浮丘祠》
83、黃山登鑒原無由。何期易地太平游。——石應(yīng)孫《游黃山》
84、逢人自說黃山勝,卻憶松蘿靜掩扉。——謝榛《送汪谷受之京》
85、黃山遠隔秦樹,紫禁斜通渭城。——溫庭筠《送李億東歸》
86、我行六六黃山峰,山中瑤草多芳叢。——王炎《用元韻答鄧宰兼簡華容孟宰》
87、憶昨逢君黃山道,窄帽單衫立深草。——袁宏道《題潘生小像生嗜酒時將別》
88、黃山有神丹,得之能夠超塵寰。——焦煥炎《題黃山送別圖》
89、翕習(xí)黃山下,紆徐清渭東。——沈佺期《扈從出長安應(yīng)制》
90、黃山之松天下無,云公寫入洞庭圖。——屈大均《觀云公所繪聽松圖為葉平仲作》
91、今日黃山游不得,六峰空待君。——屈大均《送孫丈歸黃山·其二》
92、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李白《秋浦歌·秋浦猿夜愁》
93、黃山遠隔奔霽騎,紫塞孤飛避弋鴻。——劉筠《送客不及·日上旗亭第五重》
94、御苑殘鶯啼落日,黃山細雨濕歸軒。——郭元振《寄劉校書》
95、黃山山上多怪松,半生石筍半芙蓉。——屈大均《王不庵作臥龍松歌為予壽詩以酬之》
96、野興不須邀客共,一尊白酒對黃山。——吳龍翰《春晚郊行》
97、黃山巀嶭幾萬里,亂峰如龍矗云起。——孫一元《黃山歌》
98、白首誰同晚節(jié)高,黃山獨契歸云妙。——王恭《書高翰林繪閩嶠歸云送周擴泰還長樂》
99、幡然何事賦歸來,領(lǐng)略黃山酬玉杯。——楊公遠《借張山長韻呈方虛谷三首·幡然何事賦歸來》
100、南對黃山百里峰,雙溪夾路碧溶深。——李復(fù)《過葉縣》
101、回頭三折望黃山,客路匆匆山自閑。——董法海《三折嶺望黃山》
102、雨蒙蒙風(fēng)渾渾。登黃山,出棲遲。——阮籍《大人先生傳》
103、黃山歷盡見孤城,城上樓高眼倍明。——趙崡《茂陵》
104、黃山遮舞態(tài),黑水斷歌聲。——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105、總為黃山與君在,掉頭時復(fù)憶新安。——李流芳《別汪伯昭》
106、黃山有溫泉,日月所流精。——屈大均《贈友·其七》
107、御苑殘鶯啼落日,黃山細雨濕歸軒。——郭元振《寄劉校書》
108、碧蘿野徑黃山里,誰更登臨望落潮。——王恭《玉融潘源潤師事黃山陳平叔師歿哀甚以訃音來告余答詩且寓傷悼之意云·其三》
109、黃山諸松最奇怪,禿筆掃來無不有。——屈大均《黃山僧述古畫黃山諸松見寄詩以酬之》
110、吾聞黃山六峰青插天,懸厓峭壁萬丈飛流泉。——孫一元《黃山歌贈戴仲良》
111、黃山向晚盈軒翠,黟水含春繞郡流。——伍喬《寄張學(xué)士洎》
112、五桂家風(fēng)殊未艾,黃山佳氣藹如初。——王之望《和友人·弟兄南渡各馳驅(qū)》
113、今年季秋與孟冬,余也踏遍黃山峰。——秋潭舷公《送葉熙時還新安省親尊公讀書于黃山之指月庵》
114、黃山昔云與天通,六峰常冥濛。——孫一元《黃山行》
115、奇峰六,天際識黃山。——謝榛《送吳君搢歸新安二首·其一》
116、白首悲來薤露歌,黃山煙樹奈愁何。——王恭《玉融潘源潤師事黃山陳平叔師歿哀甚以訃音來告余答詩且寓傷悼之意云·其一》
117、黃山別去恨綿綿,華表重尋第幾巔。——文天祐《別黃山》
118、黃山別久阻再披,青山路遠終未窺。——趙蕃《簡贈祖高上人》
119、丹水波濤泛,黃山煙霧上。——江總《詠采甘露應(yīng)詔詩》
120、錦水湔云浪,黃山掃地春。——李商隱《送從翁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
121、指前峰半日行來到,這山不是小,洞天寬容我詩豪。——張可久《雙調(diào)·湘妃怨·武夷山中落》
122、滄海幾回明月夜,黃山終負薜蘿期。——王恭《挽黃山周正卿》
123、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
124、黃山青兮峛崺,六峰兮森起。——汪雄圖《黃山采藥歌》
125、石公好寫黃山松,松與石合如膠漆。——屈大均《石公種松歌》
126、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李白《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127、黃山之南江水西,麥秋天氣野陰低。——許恕《次承文煥黃山醉歸詩韻》
128、黃山飛晚翠,玉水動秋清。——郭之奇《秋齋獨對閱張曲江集追和感遇詩八作·其二》
129、黃山高哉,余鈄覽秀巢云練其下,坐令萬物不生疵癘黍盈疇。——汪莘《黃山高》
130、別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溫庭筠《送李億東歸》
131、古今墨客兼騷客,推許黃山甲眾山。——楊公遠《黃山》
132、君家舊在黃山曲,武溪千轉(zhuǎn)清如玉。——宋琬《送別俞眉仙歸新安》
133、幡然何事賦歸來,領(lǐng)略黃山酬玉杯。——楊公遠《借張山長韻呈方虛谷三首·幡然何事賦歸來》
134、一帶黃山是淮土,依然望弗見神州。——盧壽老《雨花臺》
135、黃山在眼忽驚覺,屋上長林風(fēng)動天。——潘伯脩《泖上》
136、黃山之路何敧危,黃山之溪何漣漪。——陳天麟《登上嶺游黃山·朝陽滉漾水朦朧》
137、黃山過石柱,巘崿上攢叢。——李白《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
138、已識黃山真面目,主山猶放白云遮。——李彌遜《將至黃山寺細雨微云戲作絕句呈一老禪師》
139、黟江水澄清見底,黃山裳發(fā)煖薰人。——顧璘《送羅誠甫訪新安王太守》
140、黃山勝地?zé)熛济鳎焐叭∧w醒。——魯宗道《題湯泉院壁》
141、春浮練水蒸城潤,雪被黃山入座寒。——仇遠《新安郡圃》
142、怪石奇松詩意里,溪頭吟罷飲丹砂。——老舍《詠黃山》
143、黃山白岳堪招隱,不似長安有是非。——黎民表《答張助甫塞上寄懷·其二》
144、滄海幾回明月夜,黃山終負薜蘿期。——王恭《挽黃山周正卿》
145、指前峰半日行來到,這山不是小,洞天寬容我詩豪。——張可久《雙調(diào)·湘妃怨·武夷山中落》
146、武溪蔥翠獨稱梁,正望黃山一點蒼。——袁宏道《竹枝詞四首時阻風(fēng)安鄉(xiāng)河中·武溪蔥翠獨稱梁》
147、雞鳴發(fā)黃山,暝投鰕湖宿。——李白《宿鰕湖》
148、黃山橫鶩曉成圍,后騎蕭蕭萬弩隨。——宋祁《對獵》
149、列嶂有心爭峻秀,古松無語兀龍鐘;——惲代英《游黃山·久聞人說黃山好》
150、宮破黃山在,城空北斗移。——宋祁《長安道中悵然作三首·興亡作今古》
【黃山詩句】相關(guān)文章:
描寫黃山的詩句190句12-28
黃山游記02-18
游黃山02-17
黃山之旅02-17
黃山的作文12-22
美麗的黃山03-08
游黃山作文11-28
黃山日出作文12-08
黃山游作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