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至的古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的古詩1
今天是冬至,日歷上說,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是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了數九寒天。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冬至感懷(宋)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水調歌頭·冬至
(宋)汪宗臣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
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
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江城子·龍陽觀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雪花輕。
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
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
歸根復命性靈明。過天庭。入無形。
返復天機,升降月華清。
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冬至的古詩2
1、西江月
宋·吳文英
添線繡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
五更簫鼓貴人家,門外曉寒嘶馬。
帽壓半檐朝雪,鏡開千靨春霞。
小簾沽酒看梅花,夢到林逋山下。
2、至日登樂游園
唐·裴度
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
祥云觀魏闕,瑞氣映秦城。
驗炭論時政,書云受歲盈。
晷移長日至,霧斂遠霄清。
景暖仙梅動,風柔御柳傾。
那堪封得意,空對物華情。
3、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建
日近山紅暖氣新,一陽先入御溝春。
聞閑立馬重來此,沐浴明年稱意身。
4、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燈。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冬至日天慶觀朝拜,云日晴麗,遙想郊慶成宋范成大
淅淅霜風不滿旗,紫煙黃氣捧朝曦。
五更貫索埋光後,萬里鉤陳放仗時。
留滯周南無舊事,布宣漢德有新詩。
豐年四海皆溫飽,愿把歡心壽玉。
5、《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
唐·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
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
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云罷,還齋夜方闌。
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干。
6、《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7、《冬至夜》
(唐)白居易
老去襟懷常濩落,病來須鬢轉蒼浪。
心灰不及爐中火,鬢雪多于砌下霜。
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
今宵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8、《寒江吟》
(唐)孟郊
冬至日光白,始知陰氣凝。寒江波浪凍,千里無平冰。
飛鳥絕高羽,行人皆晏興。荻洲素浩渺,碕岸澌崚嶒。
煙舟忽自阻,風帆不相乘。何況異形體,信任為股肱。
涉江莫涉凌,得意須得朋。結交非賢良,誰免生愛憎。
凍水有再浪,失飛有載騰。一言縱丑詞,萬響無善應。
取鑒諒不遠,江水千萬層。何當春風吹,利涉吾道弘。
9、《冬至日祥風應候》
(唐)穆寂
節逢清景至,占氣二儀中。
獨喜登臺日,先知應候風。
呈祥光舜化,表慶感堯聰。
既與乘時葉,還將入律同。
微微萬井遍,習習九門通。
更繞爐煙起,殷勤報歲功。
冬至的古詩3
1. 佳節無佳句,留連小縣城。客來爐火著,人靜佛燈明。——畢仲游《沈丘縣遇冬至夜會夷仲明叔》
2. 舟中萬里行,燈下一陽生。不減在家好,都忘為旅情。——范成大《冬至夜發峽州舟中作》
3. 節物驚時換,年光有底忙。——李俊民《乙未冬至》
4. 節物驚冬至,蕭條使客悲。——劉摰《題貴池亭次蹈韻二首 其二》
5.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6. 冬至宵雖短,孤眠恨自長。枕單寒入夢,窗破月窺床。——龍輔《冬至》
7. 從今千萬日,此日又初長。——姚合《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
8. 小時逢冬至,夜半叩鄰里。及今老無事,卻呼童稚起。——趙秉文《冬至》
9. 老人畏添歲,每嘆時序速。——陸游《己未冬至》
10. 今日柴門又冬至,野梅花下獨沉吟。——邵亨貞《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
11. 年華漸晚鬢毛蒼。身外功名,休苦思量。——程垓《一剪梅 冬至》
12. 去年冬至投僧寺,今歲陽生宿店家。獨夜無人堪晤語,青燈相對結寒花。——劉克莊《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13. 人人歡聚慶新陽,我獨飛心戀北堂。——金君卿《冬至日代書呈諸兄》
14. 時序去如流矢,人生宛似飛蓬。石灣江上又逢冬。且喜一陽初動。——陳德武《西江月 冬至》
15. 冬至陽生春又來,口雖吟詠心中哀。——文天祥《胡笳曲 十一拍》
冬至的古詩4
1、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白居易《冬至夜》
2、冬至襖冠爭蝶舞,夜深弓鋸共龍呤。——聶紺弩《伐木贈懂漢芩》
3、冬至前后,沙飛石走。佛祖潛蹤,寸鐵在手。——釋普濟《偈頌六十五首·其十三》
4、冬至雖云遠,渾疑朔漠中。——李中《臘中作》
5、丹包赤實破蒼顏,冬至都無十日閑。——陳舜俞《書通濟僧壁》
6、小臣曾讀三王紀,冬至由來始祭天。——邊貢《迎鑾曲·郊祀元君百禮先》
7、冬至冰霜俱怨別,春來花鳥若為情。——崔日用《錢唐永昌》
8、冬至一陽來服,三旬增一陽爻。——張伯端《西江月·冬至一陽來服》
9、今日柴門又冬至,野梅花下獨沉吟。——邵亨貞《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
10、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11、冬至子時陽已生,道隨陽長物將萌。——龐籍《記異》
12、冬至陽生,迎春撥雪黃芽好。——馬鈺《萬年春·冬至陽生》
13、人生幾冬至,南北均行役。——黃彥平《元符己卯冬至先君罷興國令宿皇恐灘有詩云倦》
14、晴明冬至,吉無不利。——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晴明冬至》
冬至的古詩5
1
冬至
(宋)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2
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 牧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輩下惟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3
冬至宿楊梅館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4
朔旦冬至攝職南郊,因書即事年代
(唐)權德輿
大明南至慶天正,朔旦圓丘樂七成。
文軌盡同堯歷象,齋祠忝備漢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滿,金石交音曉奏清。
更有觀臺稱賀處,黃云捧日瑞升平。
5
滿江紅·冬至
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筒吹谷。新陽后、便占新歲,吉云清穆。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清晝永,佳眠熟。門外事,何時足。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著意調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6
減字木蘭花·冬至
阮閱〔宋代〕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7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8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9
冬至
朝代:宋朝|作者:文天祥
書云今日事,夢破曉鳴鐘。
家禍三生劫,年愁兩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見孤松。
春色蒙泉里,煙蕪幾萬重。
10
冬至感懷
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11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的古詩6
1、春從天上來·冬至日
(元)王丹
兔走烏奔。競西沒東生,四序潛分。亞歲方迎,萬戶千門。歡笑共慶良辰。
暗推移晷運,正南檐、愛日初新。考豐兇,會銀臺占候,史筆書云。
玄元大哉造化,漸梅蕊飄香,檻竹偷春。坦坦幽人,百福咸臻,默默養浩全真。
體沖和妙道,自然理、斡運蒙屯。歲功成,六陰爻始盡,復建陽。
2、萬年春·冬至陽生
(元)馬鈺
冬至陽生,迎春撥雪黃芽好。
人驚早。香如芝草。玉碾勝磨搗。
神水烹煎,自是除陰耗。
金童報。絕品珍寶。啜罷游蓬島。
3、江城子·龍陽觀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雪花輕。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
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歸根復命性靈明。過天庭。入無形。
返復天機,升降月華清。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
4、西江月·龍陽觀冬至作
(元)尹志平
月魄光通四海,龍陽氣滿三田。
一聲雷動震山川。迸出飛光閃電。
法雨常加有道,慈云廣布無邊。
此時方顯太平年。遂我一生本愿。
5、點絳唇·弧矢休懸
(元)謝應芳
弧矢休懸,舉杯聊適棲遲意。明朝冬至。有酒還沉醉。
堪笑神仙,要作長生計。人間世。金鳥西墜。難把長繩系。
6、感皇恩次韻姚牧庵題歲寒亭此首下原附牧庵
(元)程文海
翠節下天來,通明誰侍。地有高齋要名士。相逢恨晚,老矣酒兵詩帥。
歲寒同一笑,千年事。黃鶴羈情,暮云離思。半掬心香火初熾。
梅花滿樹,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
7、冬至宿楊梅館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朔旦冬至攝職南郊,因書即事年代唐權德輿
大明南至慶天正,朔旦圓丘樂七成。
文軌盡同堯歷象,齋祠忝備漢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滿,金石交音曉奏清。
更有觀臺稱賀處,黃云捧日瑞升平。
8、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
唐戎昱
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歲長安逢至日,下階遙想雪霜寒。
夢隨行伍朝天去,身寄窮荒報國難。
北望南郊消息斷,江頭唯有淚闌干。
9、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
宋代:劉一止
刺促驚時節,侵尋念物華。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曉月看眉嫵,飛云亂眼花。
窮途隨物感,不必是思家。
10、水調歌頭·冬至
(宋)汪宗臣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
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
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冬至的古詩7
1、水調歌頭·冬至
(宋)汪宗臣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
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
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2、冬至吟二首
(宋)邵 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元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3、今日交冬至
(宋)李之儀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
已報一陽生,更佳雪、因時呈瑞。
勻飛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見,水如山,渾在冰壺里。
平生選勝,到此非容易。
弄月與燃犀,漫勞神、徒能驚世。
爭如此際,天意巧相符,須痛飲,慶難逢,莫訴厭厭醉。
4、冬至相催
(宋)釋紹曇
小春才過,冬至相催。
光陰駒過隙,須鬢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凍膝擁深霜樹葉,禪心清點野橋梅。
喚起來打,更莫遲回。
蟄龍須奮躍,保待禹門雷。
5、冬至一陽初動
(宋)張掄
冬至一陽初動,鼎爐光滿簾幃。
五行造化太幽微。顛倒難窮妙理。
遇此急須進火,速修猶恐遲遲。
茫茫何處問天機。要悟須憑師指。
6、冬至一陽來服
(宋)張伯端
冬至一陽來服,三旬增一陽爻。
月中復卦溯晨潮。望罷乾終姤兆。
日又別為寒暑,陽生復起中宵。
午時姤象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
7、冬日
(元)朱德潤
卷地顛風響怒雷,一宵天上報陽回。
日光繡戶初添線,雪意屏山欲放梅。
雙闕倚天瞻象魏,五云書彩望靈臺。
江南水暖不成凍,溪叟穿魚換酒來。
8、雜詠
(元)楊允孚
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
梅花點遍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9、江城子·龍陽觀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
雪花輕。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
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
歸根復命性靈明。過天庭。入無形。
返復天機,升降月華清。
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
10、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
冬至陽來復,草木漸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孫列前榮。
再拜稱上壽,所愿百福并。
人生屬明時,四海方太平。
民無札瘥者,厚澤敷群情。
衣食茍給足,禮義自此生。
愿言興學校,庶幾教化成。
11、丙子冬至
(明)李夢陽
奉天門下玉闌橋,此日催班早侍朝。
占史奏云歡萬國,大官傳宴散層霄。
苑梅迎律春先動,宮柳臨風色欲搖。
一出忽驚今十載,百年勛業有漁樵。
12、長安冬至
(明)董其昌
子月風光雪后看,新陽一縷動長安。
禁鐘乍應云門面,寶樹先驅黍谷寒。
13、《冬至感懷》
宋·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14、《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15、《西江月》
宋·吳文英
添線繡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
五更簫鼓貴人家,
門外曉寒嘶馬。
帽壓半檐朝雪,鏡開千靨春霞。
小簾沽酒看梅花,
夢到林逋山下。
16、《至日登樂游園》
唐·裴度
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
祥云觀魏闕,瑞氣映秦城。
驗炭論時政,書云受歲盈。
晷移長日至,霧斂遠霄清。
景暖仙梅動,風柔御柳傾。
那堪封得意,空對物華情。
17、《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建
日近山紅暖氣新,一陽先入御溝春。
聞閑立馬重來此,沐浴明年稱意身。
18、《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歲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宋·彭汝礪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親淚亦垂。
今日載馳新喻道,大都渾似去年時。
19、《冬至夜旅懷》
宋·楊齊
亂霜如葉撲窗寒,愁到心如欲斷弦。
鳳管陽才一聲起,蟾輪月已九分圓。
擁爐酌凍酒相對,攲枕背殘燈未眠。
乞得曉鐘西拜望,露中香為祝親燃。
20、《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
宋·劉一止
刺促驚時節,侵尋念物華。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曉月看眉嫵,飛云亂眼花。
窮途隨物感,不必是思家。
冬至的古詩8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冬至的古詩9
冬至現代詩歌
昨天喝下熟透了的濃濃秋意
我們走在割倒的田野上抒情
今晨朗誦著北風草書的古詩
凍瘡與梅花就像我們與愛情
初次相遇。油菜抽莖的聲音
足以掩飾白雪羞澀的.輕盈
紅花草在牛的咀嚼中感受溫暖
我們看見冰掛摔在地上,月光
支離破碎,撒在南方流動的河里
一條草魚孤獨來去,就像我們尋覓
伴侶。青蛙還在洞里長睡未醒
我們像一枚松果站在山頂枝頭上
藍天冷淡了太陽,鼓勵我們堅持
到最后,即使跌落也要把春雷敲響
冬至的古詩10
《冬至留滯舒州有懷歲旦泊舟平江門外》
【宋】曹彥約
舒郡驚冬節,吳門憶歲時。
天寒城閉早,凍合水行遲。
再拜為兄壽,同聲念母慈。
窮年終是客,至日始題詩。
【賞析】
標題中“冬至“交代了詩人寫作這首詩的時間,“留滯舒地”點明了寫作這首詩的地點和緣由。
詩歌第三四句描寫了詩人回憶去年在吳門時,城門早早的關閉,江面結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誤的情況。最后兩句寫詩人想到自己身處于異鄉、又處在貧寒交迫之中,無暇思念遙遠的.故鄉,在冬至時思鄉之情突起,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冬至的古詩11
《冬至》
宋·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冬至感懷》
宋·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
唐·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
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
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云罷,還齋夜方闌。
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干。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滿江紅·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
熏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后、便占新歲,
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癡,
終非俗。
輕晝永,佳眠熟。
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
休拘束。
《西江月》
宋·吳文英
添線繡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
五更簫鼓貴人家,
門外曉寒嘶馬。
帽壓半檐朝雪,鏡開千靨春霞。
小簾沽酒看梅花,
夢到林逋山下。
《朔旦冬至攝職南郊,因書即事年代》
唐·權德輿
大明南至慶天正,朔旦圓丘樂七成。
文軌盡同堯歷象,齋祠忝備漢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滿,金石交音曉奏清。
更有觀臺稱賀處,黃云捧日瑞升平。
《至日登樂游園》
唐·裴度
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
祥云觀魏闕,瑞氣映秦城。
驗炭論時政,書云受歲盈。
晷移長日至,霧斂遠霄清。
景暖仙梅動,風柔御柳傾。
那堪封得意,空對物華情。
《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建
日近山紅暖氣新,一陽先入御溝春。
聞閑立馬重來此,沐浴明年稱意身。
減字木蘭花(冬至)
宋代:阮閱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
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
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庚午冬至夜》
宋代:鄭剛中
旋尋村酒不須濃,飲少愁多酒易供。
燈下一身家萬里,今年恰好是三冬。
《冬至后雪夜》
宋代:朱翌
臘前梅蕊未斜橫,至后醅香試滿觥。
過眼文書開數葉,打窗風雨又三更。
閉門高臥直差易,擁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濕薪供熱弄,住山如此不多爭。
《丙子冬至夜酒醒》
宋代:李覯
盡道一陽初復時,不期風雨更凄凄。
凌晨出去逢人飲,沉醉歸來滿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氣,欲言那得上天梯。
燈青火冷睡半醒,殘葉打窗烏夜啼。
《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歲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宋代:彭汝礪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親淚亦垂。
今日載馳新喻道,大都渾似去年時。
《冬至夜旅懷》
宋代:楊齊
亂霜如葉撲窗寒,愁到心如欲斷弦。
鳳管陽才一聲起,蟾輪月已九分圓。
擁爐酌凍酒相對,攲枕背殘燈未眠。
乞得曉鐘西拜望,露中香為祝親燃。
《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
宋代:劉一止
刺促驚時節,侵尋念物華。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曉月看眉嫵,飛云亂眼花。
窮途隨物感,不必是思家。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望三秦?
《冬至夜喜逢徐七》
【明】高啟
君來同客館,把酒夜相看。
動是經年別,能辭盡夕歡。
雪明窗促曙,陽復座銷寒。
世路今如此,懸知后會難。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感懷》
【宋】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
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
不是花時肯獨來。
《冬至留滯舒州有懷歲旦泊舟平江門外》
【宋】曹彥約
舒郡驚冬節,吳門憶歲時。
天寒城閉早,凍合水行遲。
再拜為兄壽,同聲念母慈。
窮年終是客,至日始題詩。
《冬至》
【現代】左河水
西北風襲百草衰,
幾番寒起一陽來。
白天最是時光短,
卻見金梅競艷開。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望三秦?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的古詩12
《冬至感懷》
【宋】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賞析】
每逢佳節陪思親,誰都不例外。詩人對影獨飲,默默地思念著九泉下的雙親。悲恨人有壽命物有限,卻也深知榮衰是輪回,雖有遺憾,也唯有釋然。
《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歲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宋代:彭汝礪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親淚亦垂。
今日載馳新喻道,大都渾似去年時。
《滿江紅》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后、便占新歲,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晝永,使眠熟。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賞析】
作者上闋開篇以凝練、傳神的修辭手法描景,表現冬至時的尋常景色,接著以蜻蜓點水般的筆法自然啟承下句,抒寫心情,表達自己的`心境,以景移情、移情換景,過渡得極為自然、質樸,又飽滿真情,是對自己心境直觀又肯定的表述,表現得極為坦然、真摯又明朗。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賞析】
這首詩寫冬至前后的時令變化,不僅用刺繡添線寫出了白晝增長,還用河邊柳樹即將泛綠,山上梅花沖寒欲放,生動地寫出了冬天里孕育著春天的景象。末二句寫他由眼前景物喚起了對故鄉的回憶。雖然身處異鄉,但云物不殊,所以詩人教兒斟酒,舉杯痛飲。
《冬至后雪夜》
宋代:朱翌
臘前梅蕊未斜橫,至后醅香試滿觥。
過眼文書開數葉,打窗風雨又三更。
閉門高臥直差易,擁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濕薪供熱弄,住山如此不多爭。
《庚午冬至夜》
宋代:鄭剛中
旋尋村酒不須濃,飲少愁多酒易供。
燈下一身家萬里,今年恰好是三冬。
《丙子冬至夜酒醒》
宋代:李覯
盡道一陽初復時,不期風雨更凄凄。
凌晨出去逢人飲,沉醉歸來滿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氣,欲言那得上天梯。
燈青火冷睡半醒,殘葉打窗烏夜啼。
《冬至夜喜逢徐七》
【明】高啟
君來同客館,把酒夜相看。
動是經年別,能辭盡夕歡。
雪明窗促曙,陽復座銷寒。
世路今如此,懸知后會難。
【賞析】
他鄉遇故知,讓本來值得暢飲的長夜,更添一份暖。推杯換盞,世道多變,相逢難得,這一次分別,要再次相逢就難了。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賞析】
除了杜甫的《冬至》,關于冬至的詩,還有就是陸游的《辛酉冬至》。陸游的詩,不用多說,一字一景,借景喻情,陸游筆下的詩成為為數不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減字木蘭花(冬至)
宋代:阮閱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
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
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江城子·龍陽觀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雪花輕。
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
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
歸根復命性靈明。過天庭。入無形。
返復天機,升降月華清。
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
冬至的古詩13
1、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
2、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3、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4、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
5、冬至無雨過年雨,冬至下雨過年晴。
冬至的古詩14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今日交冬至》
(宋)李之儀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已報一陽生,更佳雪、因時呈瑞。
勻飛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見,水如山,渾在冰壺里。
平生選勝,到此非容易。
弄月與燃犀,漫勞神、徒能驚世。
爭如此際,天意巧相符,須痛飲,慶難逢,莫訴厭厭醉。
《冬至相催》
(宋)釋紹曇
小春才過,冬至相催。光陰駒過隙,須鬢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凍膝擁深霜樹葉,禪心清點野橋梅。
喚起來打,更莫遲回。蟄龍須奮躍,保待禹門雷。
《滿江紅·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筒吹谷。新陽后、便占新歲,吉云清穆。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清晝永,佳眠熟。門外事,何時足。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著意調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一剪梅·冬至》
(宋)程垓
斗轉參橫一夜霜。玉律聲中,又報新陽。起來無緒賦行藏。只喜人間,一線添長。
簾幕垂垂月半廊。節物心情,都付椒觴。年華漸晚鬢毛蒼。身外功名,休苦思量。
《水調歌頭·冬至》
(宋)汪宗臣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五云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
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冬至的古詩15
冬至留滯舒州有懷歲旦泊舟平江門外
曹彥約〔宋代〕
舒郡驚冬節,吳門憶歲時。
天寒城閉早,凍合水行遲。
再拜為兄壽,同聲念母慈。
窮年終是客,至日始題詩。
譯文
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聽說今天是冬至,不禁回憶起了去年春節泊舟平江門外的情景。
天寒地凍,城門早已關閉,江面也凍結住,回家的`行程也被延遲。
想起去年春節給兄長拜年時,共同思念遠方的母親的情景。
想到一年到頭都客居他鄉,一直到現在才寫下這首詩真是感慨萬千!
注釋
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
歲旦:一年的第一天。
曹彥約:南宋大臣、詩人,江西人。
吳門:指蘇州或蘇州一帶,即詩題中的“平江門外”。
歲時:每年一定的季節或時間,此指春節。
【冬至的古詩】相關文章:
冬至的古詩04-21
有關冬至古詩05-05
冬至相關古詩12-31
有關冬至的經典古詩04-22
冬至的古詩【優】11-01
冬至的唯美古詩08-17
有關冬至的古詩05-06
關于冬至的古詩06-22
【薦】關于冬至的古詩01-15
冬至的古詩15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