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古詩1
杜牧詩詞《清明》
原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含義: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里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便問牧童哪兒有酒店,牧童指著遠處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手法:借清明時的景物抒發自己思鄉的內心。
主題: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活靈尖現的雨中問路圖。
感情:思鄉之情。
感悟:獨自在外的人在節日時是倍加想家的。
注:“ 這首詩文學界基本上肯定這是一首偽詩。第一,這首詩很可能不是杜牧寫的,第二,很可能不是為清明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施愛東博士做客人民網《金臺會館》時指出。
《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清明節古詩2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宋】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閣望洛城贈韓道士
【唐】白居易
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
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
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
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
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
【唐】白居易
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
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
辭花送寒食,并在此時心。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
【唐】李嶠
游客趨梁邸,朝光入楚臺。
槐煙乘曉散,榆火應春開。
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
雄風乘令節,馀吹拂輕灰。
清明節古詩3
孟云卿(唐)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鄭準(唐)
吳山楚驛四年中,一見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
延興門外攀花別,采石江頭帶雨逢。
無限歸心何計是,路邊戈甲正重重。
孟浩然(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張繼(唐)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
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孫昌胤(唐)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張籍(唐)
郡內開新火,高齋雨氣清。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共醉移芳席,留歡閉暮城。
政閑方宴語,琴筑任遙情。
關于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大全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節古詩4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唐)韓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節古詩5
1、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云卿《寒食》
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程顥《郊行即事》
4、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5、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6、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7、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韓偓《夜深》
8、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9、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0、黃昏疏雨濕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11、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12、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彥《蘭陵王·柳》
13、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高翥《清明日對酒》
14、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15、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16、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17、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8、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19、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20、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清明節古詩6
1、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2、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3、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4、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5、旦別河橋楊柳風,夕臥伊川桃李月。——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6、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7、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8、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李甲《帝臺春·芳草碧色》
9、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10、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清明節古詩7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心祭(節選)
甲戌歲末,丁丑己酉戊辰之時。炊煙裊裊,日影蹣跚。朔風起而復平,歲寒逼而化暖。天地之氣和兮,誰期霹靂以降。愴然悲夫,失我之“婆婆”;沖冠怒兮,天何奪我之親。思未曾片時斷兮,淚未曾一日干,魂牽夢縈,無日而已,剜心之痛,何以復加。時維乙亥清明,余于太原,難奠其瑩,五百里遠,香火何聞,紙灰隨風,遺于路中,惟焚我之心,攝我之魄,遙祭“婆婆”之慈靈于天界。是時父病急也,余與父俱在太原山醫一院。此序。(注:婆婆即外婆)
西望臨川,山脈高偉;
寄我魂魄,涉彼湫水;
懸壁仙徑,止于瑤池;
陰霾初霽,太陽其輝;
照我身者,萬道虹霓;
擁護婆婆,蓮花以見;
我心大喜,亦一何悲;
念此為幻,曷不心碎;
但睹慈容,宛若生時;
但聞教侮,如舊日聲;
婆婆之言,永難忽忘:
陰陽殊途,心無異路;
正善而已,誠能感天;
爾今爾后,汝自保全。
我聞此言,匍伏淚下;
知為夢境,愿不復醒;
聞此言也,淚復如雨;
若無婆婆,我早死矣;
婆婆之逝,心不甘也;
愿隨左右,結草銜環;
禱祈彌久,聞鐘鼓鳴;
蓮花又現,鳳鳥畢至;
視我婆婆,立花鳥間;
身赤金色,微笑不語。
我心喜極,無名狀者;
著急近前,舉步卻空;
更是一驚,覺時已醒。
枕邊濕透,夢何不永;
輾轉反側,憾也無窮:
我無怙者,賴婆婆生;
甘苦與共,何期其薨;
從今孤獨,豈千年哉!
我有所愿,乞上蒼憐:
愿茲世界,鬼神存焉;
他年我死,共在黃泉。
清明節古詩8
1、清明日對酒
作者: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2、清明即事
作者: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3、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作者: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4、長安清明
作者: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5、折桂令客窗清明
作者: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6、朝中措清明時節
作者:張炎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云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7、清明
作者: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8、清明夜
作者: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9、壬戌清明作
作者: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10、清明日
作者: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11、喜遷鶯清明節
作者:薛昭蘊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
花色融,人竟賞,盡是繡鞍朱鞅。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
清明節古詩9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3、《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4、《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5、《清明》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6、《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7、《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8、《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9、《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百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0、《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11、《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12、《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13、《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14、《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15、《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16、《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17、《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18、《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19、《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唐·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
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20、《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描寫祖國山河的'古詩
描寫大自然的古詩
描寫蓮花的古詩詞
清明節古詩10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賞析】清明時節本該與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詩人卻獨自奔波在漫長的旅途上,孤單凄涼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綿綿不絕,更增添了詩人的焦慮和惆悵,遂向牧童打聽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點著遠處的杏花村。前兩句令人愁腸寸斷心神惻然,后兩句則開拓出廣闊的想象空間。全詩意境悠遠、清新明快,留韻邈然、耐人尋味。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賞析】寒食清明尤為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描寫了掃墓情形。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從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凄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賞析】整首詩妙在未寫清明之夜的清冷,卻有它的自成一格,雖有清明,卻意在紙外,寫出懷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過了”,別有韻味,此詩取材,構思都別具一格;此詩也展現了詩人留戀美景,深恐春天將去的微妙心理,但無一字直抒胸懷,而詩人惜春之意無疑自顯。
清明日
唐·溫庭筠
清娥畫扇中,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賞析】詩人溫庭筠以旁觀的眼光寫了幾個場景:晨露末消,如畫美女便結隊春游,去時露水打濕了她們的衣裳,歸來已春風和煦,柳絲飄舞了;沿途達官貴人的馬車橫沖直撞地馳過;斗雞場上剮從籠中奔出來的斗雞急躁不安地呱呱亂叫;時而又從皇宮內苑飛出幾粒打鳥的彈子。在描繪官內、宮外一派游樂盛況時,溫庭筠對上層社會耽于游樂的侈靡風氣也略有微諷。全詩畫面轉換迅速,節奏明快,色彩秾麗。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賞析】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二聯筆鋒一轉,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蘇的景象,正與后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煙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杯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于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丑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賞析】融融春光下詩人抒寫了無盡的感慨,個中滋味令人咀嚼不盡。 詩人想入仕途卻又忐忑不安;欲走進無拘無束的大自然,卻又于心不甘。種種矛盾的情緒扭結在一起,寓情于景,寓情于境,自然而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微妙、復雜的內心世界。
清明節古詩11
1)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詩》
2)看舞顏如玉,聽詩韻似金。綺羅從許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風老,無嫌酒盞深。辭花送寒食,并在此時心。——唐·白居易《清明日觀妓舞聽客詩》
3)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清明祭詩》
4)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清明》
5)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明·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6)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唐·宋之問《途中寒食》
7)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8)春雨杏花滿清明,追思猶怨水煙輕。——《清明祭詩》
9)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清明祭詩》
10) 賞芳時節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清明祭詩》
11) 半園新杏連綿雨,送盡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詩》
12)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唐·韓翃《寒食》
清明節古詩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的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點明詩人所置身的時間、氣象等自然條件。清明節為唐代的大節日之一,這一天,或合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游踏青,活動多樣。但是杜牧在池州所過的清明節卻不見陽光,只是“天街小雨潤如酥”,細雨紛紛。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斷魂”,由寫客觀轉入狀摹主觀,著重寫詩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見路上行人吊念逝去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斷魂”,指內心十分凄迷哀傷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詩人為何“欲斷魂”呢?因為清明節照例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或踏青游春。現在詩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趕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濕,心境就更加凄迷紛亂了。
詩人融景傷懷至極,而又要冒雨趕路,雨濕衣衫、春寒料峭,不由得愁緒滿懷。如何排遣愁緒呢?詩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個酒家,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飲點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驅散心中的.愁緒。于是他問路了:“借問酒家何處有?”
結句“牧童遙指杏花村”,“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語,又補充說明上句問的對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動代替語言,詩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在一片紅杏盛開的樹梢,隱隱約約露出了一個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標幟)。“牧童遙指”把讀者帶入了一個與前面哀愁悲慘迥異的煥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熱心甜潤的聲音,遠處杏花似錦,春意鬧枝,村頭酒旗飄飄,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韻致。詩到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聞訊而喜,興奮地趕上前去,找到酒店飲上幾杯,獲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滿足等等,都留待讀者去想象。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明時節凄迷感傷的藝術畫面,后兩句則創造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前抑后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這種景象不僅與詩人的感情脈搏一致,更是表達了世人清明時節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使這首《清明》詩流傳甚廣,成為清明詩的代表作。
清明節古詩13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
(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憶諸弟》
(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節古詩14
No.1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No.2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No.3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No.4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No.5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No.6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No.7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No.8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No.9.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No.10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No.11 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No.12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
No.13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
No.14 淡蕩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No.15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No.16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高翥《清明日對酒》
No.17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No.18 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韓偓《夜深》
No.19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黃庭堅《清明》
No.20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No.21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張先《青門引·春思》
No.22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No.23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No.24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No.25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No.26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No.27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
No.28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云卿《寒食》
No.29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No.30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程顥《郊行即事》
No.31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No.32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No.33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云卿《寒食》
No.34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高翥《清明日對酒》
No.35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No.36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No.37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No.38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No.39 聽風聽雨過清明。——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No.40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No.41 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王安石《壬辰寒食》
No.42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楊萬里《寒食上冢》
No.43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No.44 清明時節雨聲嘩。——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No.45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No.46 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No.47 夢回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No.48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No.49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No.50 黃昏疏雨濕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No.51 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No.52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No.53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No.54 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No.55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No.56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No.57 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彥《蘭陵王·柳》
No.58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No.59 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No.60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楊萬里《寒食上冢》
清明節古詩15
1、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2、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3、驟卷風埃,半掩長蛾翠嫵。——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4、舞煙眠雨過清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5、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6、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7、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8、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9、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喬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0、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11、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2、更蕭蕭、隴頭人去。——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13、殘日半開一川,花影零亂。——吳文英《瑞龍吟·德清清明競渡》
14、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5、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6、已放笙歌池院靜。——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7、茂才當時選,公子生人秀。——崔元翰《清明節郭侍御偶與李侍御》
18、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19、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20、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清明節古詩】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古詩03-31
清明節古詩06-19
清明節的古詩匯總04-07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04-04
有關清明節的古詩06-14
清明節古詩詞11-29
清明節經典古詩詞01-06
清明節的古詩詞02-13
描寫清明節的古詩04-03
清明節的古詩1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