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內隨愿,外隨緣,才能自在如愿。以下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靜思的語錄45條,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1、人因自覺而成長,因自滿而墮落。
2、人能"和",則是非不生。出世之事業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和"。
3、最好的境界是沒有任何境界。
4、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歇即是菩提,悟即自在。
5、我們要做習慣的主人,不要做習慣的仆人。
6、凡是掙扎過來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煉的:而他們是不能選擇的。
7、滴水成河。粒米成蘿,勿輕己靈,勿以善小而不為。
8、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
9、對自己要有信心,對他人要信任。
10、服務人群是造福,從中學習是修慧;想造福修慧必須身體力行,才能有所收獲。
11、人無妄念是禪,坐中見性為定。
12、人生都是向外求,其實最重要的是內心的追求。
13、物質往下比,精神、品德、智慧往上比。
14、人生如高空走索,要專心一意往前看、向前走,不要回頭空懊惱。
15、要做事,不要怕人事,事是人做出來的。
16、內能自謙縮小自己,外能忍讓成就別人。
17、我們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
18、如能跳脫開來,把自己也當成觀看的對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19、得人尊重,必先自我尊重,啟發自我良知,發揮在人生最需要的地方。
20、說人是非,傷人傷己,好話要多說,是非不要提;心若正,則行必端。
21、人生多一分感恩,就多一分美化。
22、付出愛心后要懂得感恩,懂得縮小自己。
23、擁有是負擔,不計較就自在;能放下煩惱才能快樂。
24、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愛的表現。
25、塵世里最貴重的禮物,是原諒。
26、心安茅屋穩,心定菜根香。
27、人應該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盡是走歹路,這種人比沒有腳的人還妻慘。
28、人人應時時「居安思危」,莫等「危時方思安」。修行人更要時時下功夫,以備四大不調時能安然度過。
29、想要家庭吉祥、和睦,就應該常常起歡喜心,天天為自己的家庭祝福。
30、人生在世,常會接觸復雜的人事;所謂修行,就是要藉復雜的人與事來練心。
31、修學者三要:一、要有赤子之心——直心是道場。二、要有駱駝的耐力——工作時,要有駱駝般的耐勞和耐力。三、要有獅子的勇猛——努力精進如獅子的威猛。
32、同參,是同修間彼此相互切磋、去除習氣,唯存清凈佛心的意思。
33、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
34、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力德無量。
35、年輕佛子常耽于文字般若中,若能將所學的文字應用于實相般若,以聲音唿出千眼,以行動引出千手,事理圓融,方是學佛的真諦。
36、人都迷於尋找奇跡,因而停滯不前;縱使時間再多、路再長,也了無用處,終無所得。
37、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灰濛濛、氣冷冷的時侯,只要能將最終目標穩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感覺很溫暖。
38、所謂職業,是為生活而工作,是被動的辦事;辦公時間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遲到早退,公務就算完成。而志業則是沒有上班時間,更沒有下班時刻,雖然不需打卡,卻是分秒善盡義務,一切都出于自愿。
39、佛法是救世的良藥——因為世間的眾生,常處于病與貧的狀態中。無論天然災害或人為禍亂,都是因為不調和而引起的病態;既然產生病態,即需治世的良藥,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藥。
40、菩薩行者心懷慈悲,常起利益眾生的念頭,無論到任何地方,心都無畏懼。因此,若能做到以愛待人、以慈對人,則不惹人怨,亦能結好緣。
41、臺灣的離婚率不斷逐年攀升,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倫理,再去影響其他的家庭。
42、無色彩的愛——時不計長短,地不分遠近,人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有苦難,我們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都應盡量去付出,決無希求回報的心念。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凈俐落,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純凈真愛。
43、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缺點是收臟。
44、身心不健康的人,是社會一種負擔。
45、好言難得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