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jīng)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冬至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冬至的作文1
聽奶奶說,“冬至是中國四大節(jié)氣之一,過冬至,人們要吃餃子。因為我們那里有句老話: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人們吃了餃子,就會讓人們心靈溫暖。因為有包餃子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冬至包餃子,就包住了來年的希望,我們現(xiàn)在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去年的冬至,奶奶一大早就發(fā)好了面,準備好了羊肉白菜餡。一說要包餃子,我手舞足蹈地洗了手,沖進了廚房。不一會,爸爸、媽媽也過來了。奶奶把大家叫到一起,開始包餃子。一開始我非常興奮,用極快的速度包了好幾個“大肚將軍”,奶奶指著餃子對我說:“你看你包的這些餃子,皮太小,餡太多,連接處又沒按緊,它們不一會就會松開的!”果不其然,奶奶話音未落,我包的那些“大肚將軍”一個個都敞開了肚皮。我不服氣,又包了一個餃子,可是這個餃子還未成型就軟綿綿的了,媽媽過來對我說,“餃子皮剛好符合餃子餡的多少,然后把它們的兩端用力地按在一起就好了!”媽媽說著給我演示了一遍。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開始自己用心地試驗起來。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嘗試,我終于能包出完好無損、有模有樣的餃子啦!包完餃子,奶奶就把我們的'勞動成果放進了鍋里,二十分鐘后,幾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出了鍋,我們大快朵頤起來,畢竟我也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哦!
今年的冬至又到了,想起第一次包餃子的經(jīng)歷,我就想到了媽媽的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要成功的時候,”這就像冬至最寒冷的時候過去了,溫暖的日子就不遠了。
有關冬至的作文2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一年一度的冬至來了,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重要的節(jié)氣。冬至這一天,要吃湯圓、羊肉湯、麻薯、赤豆糯米飯……我這個小饞貓,又可以大飽口福啦!
冬至還有一些由來呢。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材,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都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于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還有一個傳說。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但我最喜歡吃的是湯圓。媽媽一早就起來準備,只見她先把糯米粉倒入水盆中,然后倒入一些溫水,然后用力搓捏,不一會兒就做好了。然后讓我和弟弟搓湯圓,搓好的湯圓圓溜溜的`,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一跳一跳地,多有活力哩!很快,大小不一的湯圓整齊地排列在我們的眼前。要開始煮湯圓了,湯圓像頑皮的孩子,從鍋里冒上來,急著看看四周。煮熟后,香噴噴的香味撲鼻而來,芝麻香多么的誘人!湯圓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啊!糯米香香軟軟,咬一口,里面的芝麻香氣撲鼻,甜甜的,象征著生活甜甜蜜蜜。
這真是個快樂的冬至!
有關冬至的作文3
雖然冬至這天非常冷,但李溪溪班里這一次過冬至的方法很暖和——在班里辦餃子宴!
和上次美食大會一樣,同學們一到校便迫不及待地相互打聽,你的餃子是什么餡的?他的餃子是什么餡的?如果有韭菜餡的,大家便會做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因為,雖然好吃但太平常了。如果有什么特別的'餡,大家臉上便會寫出“驚訝”二字,隨即便躍躍欲試想嘗個鮮。李溪溪的餃子是甜品餃子,有巧克力餡的,有火龍果餡的,有玫瑰花餡的,可想而知效果有多轟動。
老規(guī)矩,先觀形色,再品嘗。四人小組里餃子包的最漂亮的要數(shù)李溪溪了,李溪溪的餃子包的很精致,皮上捏出來的花紋井井有條,像一組花邊鑲在餃子上,很有新意。而顏色最好看地便是昊鑫的餃子了。他用胡蘿卜、青菜、紫甘藍的汁和面,餃子有黃色的、綠色的、紫色的,五彩繽紛,好看極了。
開吃了!李溪溪和昊鑫的餃子被哄搶,李溪溪的甜品餃子自己都沒沒吃到,便被秒殺。而且不停的還有人來問,還有沒?還有沒?
李溪溪兩手空空,就到班里晃悠,去吃其他同學的餃子。梧桐組長的餃子味道不錯,小魚兒的餃子也很好吃,但總感覺味道有些雷同。李溪溪品嘗了好多同學的餃子,肚子吃得圓鼓鼓的,她覺得最好吃的要數(shù)梓菡的餃子,說不上是什么餡的,只是覺得非常入味,肉吃著香又不油膩,非常贊!
李溪溪想,這次冬至餃子宴太別致了!不僅吃飽了肚子,保護了耳朵,而且感受到了分享的樂趣,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真想天天過冬至啊!
有關冬至的作文4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祭祖等。而我要說的是我做湯圓的事。
記得前年冬至,我看見奶奶和媽媽在廚房做湯圓,就心血來潮。我想做湯圓,媽媽看出我的心思,說:“想來試試吧!”我點點頭,走了過去,準備大顯身手。
媽媽和奶奶因為做過很多次,所以這對她們來說小菜一碟。我本以為做湯圓很容易,可做起來很難:我那出一點面團,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湯圓在我手心轉動。我感覺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來,這湯圓圓不圓的,像個鬼,媽媽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來。
媽媽手把手教我,我左耳聽,右耳出,總是做不好。最后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個比剛才好一點點的湯圓,可我還是覺得它不像湯圓,憑著感覺繼續(xù)做,可湯圓好像不情愿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這湯圓老是給我唱反調。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補。這樣一來,湯圓變得跟碟子一樣大了。這時老妹經(jīng)過廚房,看到了這個湯圓,捂著肚子大笑:“這哪是湯圓,這簡直就是飛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等一下整個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繼續(xù)做我的湯圓。哎!瞧,別人做的都出鍋了,而我的“四不像”還在手里呢!
啊!冬至,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讓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諧,也明白了做事樣樣都有門道,要摸著規(guī)律,才能做好事情。這真是一個讓我難忘的冬至啊!
專家點評:
這篇作文“難忘的.冬至”的主要特色是敘述具體,細節(jié)真實,描寫生動,有真情實感,并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把“媽媽手把手教我做湯圓”寫得非常傳神,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冬至的難忘之情。
有關冬至的作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冬至,奶奶說:“今天是冬至,不吃餃子就會凍掉耳朵的。”爸爸又給我講了一個關于冬至的來歷:從前,每到冬天,就會很冷,老百姓的耳朵都是通紅通紅的。有一個中醫(yī),看到了老百姓的痛苦,于是用羊肉和辣椒做了一盤像月牙一樣的東西,名叫“嬌耳”,每天吃兩個,一個月病就好了。
到了下午,我們一家六口在老家包餃子,我看奶奶從面粉袋里拿出了很多面粉,放在盆里,又加上水,挽起袖子,開始拌面,拌到變成混合體。接著奶奶就把面撕了一小塊,用手搟成長圓的。這時,媽媽切的肉,爸爸切的菜,都好了,爺爺把它們倒在一起,加上鹽和適當?shù)恼{味料,再用手拌一拌就好了。
我們開始包餃子啦!我還不會做,所以就跟著媽媽學起來了,我先把搟好的餃子皮拿起來,用手端著,筷子往皮上放餡,一會放多了一會放少了,找不到合適的量,我看弟弟都比我學的快。我非常的難過,就放下筷子,到屋里了,但弟弟對我說:“哥哥,我相信你,你認真的學,一定能學會的,快去吧。”我就跟著弟弟說的'去做,經(jīng)過我的努力,我終于學會包餃子了,我很開心。
餃子下鍋了,我看見餃子在鍋里,就像跳舞的小女王,過了一會兒,餃子就出鍋了,我聞了聞,啊!真香,真想馬上就吃,正要動筷子的時候,媽媽說:“先別吃,這餃子啊,要蘸汁來吃,要不然就不好吃了。”我就用筷子把餃子扎了一下,放進嘴里,真好吃啊,因為自己做的東西自己吃起來才香啊!
這一次冬至使我回味無窮,因為我學到了包餃子,我還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做事一定不要半途而廢,因為你離成功也許只差一尺。”
有關冬至的作文6
聽爸爸說,買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靜的小店,關于冬至的作文600字。我獨自走在小道上,兩只放在口袋里的手緊緊地攥著兜布,滲出了細細的汗。冬至的夜顯得格外的黑,店鋪基本上都早早的關了門。走了很久,一道暖黃色的光映入眼簾,一家破舊的菜市場中門前整齊有序的擺列著各種祭祀品。
我長吁一口氣,終于到了。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為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并介紹羅列著的金銀財寶。這里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里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后就著燃著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xù)續(xù)有人開始燒紙,嘴里念念有詞,550字作文《關于冬至的作文600字》。三五成群,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著,安靜的看著火苗,嘴里念念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著裊裊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里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并在心里祈愿——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為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fā)努力。
到家了,身體漸漸暖了起來。我將買好的餃子放進鍋里,嫩白堅硬的它們撲通撲通的一個個跳進鍋里,發(fā)出清脆的聲音。不一會兒,噴香的餃子就出鍋了。湯水白白的,餃子餡兒的油零星地浮在湯面上,一大口喝下去,心里滿滿的。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著,要懂得珍惜。
有關冬至的作文7
我和許多小朋友一樣,只吃過麻糍沒見過麻糍是怎么做的。
今天晚上,在鄉(xiāng)下老家我終于看見別人怎么做麻糍了。我們在爺爺家吃晚飯時,有一個爺爺?shù)呐笥褋泶T,告訴我們他們晚飯后要“搡麻糍”。爸爸說等會兒我們去看看,讓我去見識一下,也能讓我了解家鄉(xiāng)的風俗。爸爸很興奮地說他小時候爺爺家每到冬至前夕,都有“搡麻糍”的風俗習慣,那時爸爸和他的同伴一起圍著大人們“搡麻糍”,等待享受這香噴噴的'麻糍,這是爸爸童年的美好回憶。
吃完晚飯,爸爸興高采烈地帶著媽媽和我奔向村里那戶打麻糍的人家,一進那戶農(nóng)民伯伯的家里,我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看見火爐上正用木桶蒸著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過了一會,他們把蒸熟的糯米飯倒進石臼里,幾個大人輪流用木槌擊打這個糯米團,一個大人的手一邊沾著水一邊不斷的翻動著這個糯米團,直到把這個糯米團打糊了,才把這個糯米團放到竹匾上,我還發(fā)現(xiàn)竹匾的底面上鋪了一層粉,爸爸說這是玉米粉和黃豆粉,兩個大人迅速地用雙手把這個糯米團攤成薄薄的一張大圓餅,然后在上面灑了一層芝麻和紅糖,再用菜刀把大圓餅切成一塊一塊的麻糍,主人很客氣的把多放了些紅糖的麻糍分給傍邊的小朋友每人一塊,我也分到了一塊香噴噴的麻糍,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比上次媽媽買來的麻糍好吃多了。
專家點評: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冬至我們搡麻糍”的情景,敘事條理,娓娓道來。人物形象突出,“兩個大人迅速地用雙手把這個糯米團攤成薄薄的一張大圓餅”栩栩如生。文章語言通俗易懂,多用口語,富有生活氣息。
有關冬至的作文8
今天是冬至,我們上學的時候,姚老師讓我們自己嘗試下包餃子,我聽了,可興奮了。
放學,回到了家,我打開電腦看作文要求是什么?看完老師提出的要求后,媽媽對我說:“笑笑,你有沒有聽說這樣一句話呀?”我急忙說:“是什么呀?”媽媽笑著說:“這句話就叫,冬至餃子,夏至面。”看來冬至天吃餃子是一個老傳統(tǒng)了,我要去和面了。
我在面盆里放上面,倒上水把面和成團,讓它醒一會,我先去拌餃子餡,把韭菜切碎,和上絞好的肉餡,放上些鹽和油,一聞啊:真香。接下來就該搟皮了,我用小勺挖上餡放皮里,在姥姥的指導下,把餃子沿邊一點點的捏在一起,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雖然不好看,但我想,只要多包幾個就會好的,餃子包完了,就該下餃子了,我在鍋里添上了水,待水燒開了,我把餃子慢慢的放到鍋里,下餃子的'時候,一定要慢,要不然會被開水燙傷的,下到鍋里的餃子,要用勺子輕輕的攪著,等開鍋后倒上三次涼水,再開鍋后,餃子就可以出鍋了。盛在盤子里的餃子,個個水靈靈的,看看就誘人,吃上去一定很香,當然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添加上些蒜泥和醋。
姥姥說:冬至天里吃了餃子,這個冬天就不會被凍掉耳朵了。我聽了開心的笑了,其實我心里更開心的是這次包餃子的過程中,我體驗到了許多快樂,也感受到了大人們做飯的辛苦。
今年的冬至我學會了包餃子,這是我一年的成長。
【冬至的作文】相關文章:
冬至的作文12-11
冬至的習俗作文07-22
冬至的作文【精華】07-25
關于冬至的作文07-17
冬至的作文范文10-08
冬至溫情作文10-04
難忘的冬至作文02-27
冬至的餃子作文03-20
冬至吃餃子作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