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色的回憶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紅色的回憶作文1
紅領巾飄起來,飄起來,帶著我飄向那段紅色的回憶……
記得讀幼兒園時,每當外婆接我回家的時候,我總能看見三五成群地小學生在我面前有說有笑地走過,他們胸前的“紅圍巾”(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那是紅領巾)就像一簇簇火苗在熱情奔放地舞蹈,漂亮極了。
回到家,我就對媽媽邊比劃邊說:“媽媽,我要紅圍巾!”媽媽驚奇地問:“你要紅圍巾干嗎?再說紅圍巾是女孩子戴的,男孩子應該買深一點顏色的圍巾!”“我就要嗎?”我撒起嬌來。媽媽經不住我的死纏濫打,只好答應下來。
第二天,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條紅圍巾,我展開一看,在地上邊打滾邊哭:“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媽媽費了好大的勁才讓我安靜下來,問:“那你要怎么樣的?”我斷斷續續地說:“要,要那種三角形的……小學生……。脖子上戴著的那種!”媽媽哭笑不得,對我說:“那不是紅圍巾,叫紅領巾,是少年隊員的標志!”我立刻不哭了:“那少先隊員是什么?”媽媽不好意思地說:“我也不太清楚,反正你記住一點,少先隊員是非常光榮的,而且少先隊員還有第一批、第二批呢!你一定要爭取當上第一批得少先隊員!”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問:“那紅領巾還給不給我買了?”“當然給你買了,不過你得把它珍藏起來,等你當上了少先隊員才能戴。”媽媽說,我一口答應。
很快,媽媽就把紅領巾給我買來了,我便小心翼翼地把它珍藏在我的'“百寶抽屜”里。每當趁人不注意時,我就會把它拿出來,戴一戴,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爭取第一批成為光榮的少先隊員。
時光飛逝,轉眼我也該讀小學了,我即將實現自己的那個夢想。于是我更加努力,在班里的成績我總是名列前茅,而且老師告訴我們,紅領巾是革命烈士流下的鮮血染成,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戴上它你就會感受一股自豪感,從心田慢慢擴散到全身。老師的這番話讓我越來越殷切地期望自己當上少年隊員。建隊日那天,我們伴著雄壯的國歌,邁著整齊的步伐,挺著筆直的腰板,分成兩列縱隊走到了國旗下,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莊重地給我們系上紅領巾,表示我們已經成為少先隊員這個龐大集體的一員,此時我心花怒放,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然后,校長在國旗上講話,他那激人奮進的話語,使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最后,我們這些小少先隊員在鮮艷的國旗下鄭重地宣誓,宣下了人生中第一個誓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誓言。
那天晚上,我把小時候買的紅領巾和今天戴上的紅領巾一齊整整齊齊地疊在一起,放在床頭,枕著那份興奮,那份自豪,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紅領巾飄起來,飄起來,帶著我去實現那一個個紅色的夢想……
紅色的回憶作文2
當蘇州還是一個雪花紛飛的純潔世界時,隨著對新加坡的憧憬,我登上了飛機,前往那理想的美麗島國。
剛下機,就聞到了夏的氣息。在東海岸公園里,面對著浩瀚無際的大海,遠處的一艘艘輪船,描繪著他豁達的胸襟。仰望一碧如洗的藍天白云,沐浴在燦爛的朝陽里,聞著大海的氣息,欣賞著高大的椰子樹,不禁讓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海浪像個頑皮的孩童,時而調皮地翻卷著浪花,時而生氣地撲打著浪花,讓人難以捉摸!在海浪底下有一些小貝殼,蜿蜒曲折布滿在柔軟的細沙上。雖不大,也沒有五彩斑斕的外表,但卻有淡淡的氣質,展現著她那謙虛的品格。
新加坡的第一高山:升旗山又叫黃家山。你們猜猜有多高?呵呵,海拔只有一百七十多米高,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島國,所以并不像中國的許多有名的大山一樣高。在這里,我看見了許多香料還有考古遺址呢!這些考古遺址還是第一次看到,平常只有在電視上才能看見,能得此一游收益真不少啊!
在這里,中國菜可不常見哦!我們吃的是自助餐,有印度餐,泰國餐,這里啊大都喜歡用咖喱。每一餐都有水果,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樣。還吃了很有名的小吃:娘惹菜。“娘惹菜”是傳統中國菜烹飪法與馬來香料的完美結合,融會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是南洋最特別、最精致的佳肴之一。600年前,明朝鄭和下西洋,將中國的移民與風俗習慣也帶到馬來西亞,促成當時中華文化與本土文化(馬來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種新文化,這就是所謂的娘惹文化。
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輪就是新加坡的摩天輪。摩天輪是幸福的象征。一個摩天觀景輪可容納十幾個人。我很榮幸可以觀景。轉一圈要半個多小時。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見不同的風景。有無邊無際的大海,郁郁蔥蔥的樹木,特色的建筑風格,人來人往的人群,川流不息的道路。真是別有一番風趣啊!
最具代表性的'魚尾獅。魚尾獅像坐落于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征。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的,于1972年5月完成。魚尾獅的新居以水為主題,配上燈光效果,營造出魚尾獅浮立在碧波之上的生動壯觀的視覺效果。四周空地可供各種戶外表演所用。不遠處還有浮動舞臺,可以隨著潮汐變化而升降。連接魚尾獅和看臺的階梯不僅可讓游人靠近水邊,也可讓游人以階梯席地而坐。在這里,還可以觀看全景,有幸福的摩天輪,特色的建筑,浩瀚的大海…
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一串又一串在腦海里回響。新加坡,我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懷念那清新的空氣,茫茫的大海,蔥蘢的樹木…
紅色的回憶作文3
每當看到鮮艷的國旗在空中迎風飄揚時,每當聽到悠揚壯麗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時,我的心中便燃起一團火焰。
紅色,這是一個神奇的顏色,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努力向前。幾年前的一次偶然,使我又認識了一面紅色的旗幟——中國紅十字會會旗。這是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后的又一面紅色的旗幟。
第一次看到“紅十字”是在醫院,第一次認識“紅十字”是在“無償獻血”的車子上,第一次了解“紅十字”是在一年級的升旗儀式上。
那一次的升旗儀式是在我印象中最深的。那天,大隊輔導員宋老師在國旗下講到了紅十字,呼吁大家為社會奉獻一份愛。當時,我并不知道紅十字是什么,后來通過宋老師的介紹,還有上網查詢,我知道了紅十字會是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以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的一個偉大的協會。
每年的5月8日,是紅十字會的生日,每到這一天,我們全校師生都會參加捐款活動,然后學校就把籌到的善款交給紅十字基金會。我喜歡這一天,因為每到這一天,又會有許許多多的愛心“飛向”那些貧困的同胞們,給予他們許多實際和精神上的幫助,讓他們得到許多安慰。記得上個學期,學校又開展了一個捐款活動:十元百分愛。這個活動并不是說必須捐十元,也不是說只能捐十元,無論錢多錢少,都是我們的心意。那一次,我捐了130元。雖然有那么一點點的不舍,但是,捐出去后,我卻有一種久違的'快樂,原因很簡單,我奉獻了自己的一份愛。這也許是我唯一能為紅十字做的事情了。
其實,紅十字在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它隨時隨地都在我們的身邊。這個標志使許多人振作起來,使許多人充滿希望昂首迎接嶄新而又美好的明天。
還記得20xx年5月12日嗎?這場大地震給中國畫上了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但是,天災無情,人間有愛。眾人都紛紛趕往災區參加救援行動,有的無法到達災區,便通過紅十字會來救援自己的同胞。最近,世界人民都在關注一個地方——日本。前不久,那里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震后無情的海嘯徹底壓垮了他們。雖然日本和我們中國以前并不是很友好,但是,在四川地震時,日本也來幫助我們了。于是,中國忘記了仇恨,立刻行動起來,舉著紅十字會會旗,以最快的速度趕往災區,參加救援行動。
我知道紅十字時時都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有困難,它就立刻挺身而出,在我們身邊陪伴我們,鼓勵我們,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伴我們渡過難關,鼓勵我們堅持到最后。在我印象中,“紅十字”這個協會,就像一群體貼的朋友一樣,每時每刻都在牽掛我們、關心我們、愛護我們。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也要熱衷于紅十字事業,為了紅十字,奉獻自己最真誠的一份愛。因為,我們都是紅十字會會員!
紅色的回憶作文4
車在飛奔,心在飛奔,我們正在前往令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冉莊地道戰遺址。雖然路邊的景色很美,但我那狂跳不止的心,早已飛向了冉莊,飛向那戰火紛飛的年代。
車,緩緩停下來,原來那抗日的戰場,現如今已建起了一座宏偉的紀念館,所以我們決定先去冉莊村里參觀。走進了村子里,一座座灰磚壘成的房子排列的整整齊齊,他們印證了這全民抗日的奇跡——地道戰。一磚一瓦,訴說著日本侵略中國的惡行;一草一木,見證了中華兒女的團結奮進。村子里有為抗日而筑起的“地平堡工事”“老母廟工事”“柜臺工事”讓地道大顯神通,讓日本侵略者有去無回,令其聞風喪膽,稱之為“死亡迷宮”。
時間飛逝,到了紀念館開館的時間,我們隨著人流進入了新館,進去之前,我還忘了忘村口那棵大槐樹,那幾乎是冉莊的象征,它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它上面的那口大古鐘,讓冉莊村民在日本人掃蕩時能及時有所防備。雖然他現在已不復枝繁葉茂,但他身上依然有冉莊人民的智慧與氣節,威風凜凜。如忠誠的戰士一般守護著冉莊,那口古鐘更是一刻不停地演奏著歌頌中華兒女的樂曲。
進入氣勢恢宏的紀念館,一座金光閃閃的戰士齊心抗日的雕像便映入眼簾,七位英雄個個神采奕奕,整裝待發,仿佛隨時準備沖上戰場與敵人決一死戰。沿著長廊進入紀念館內部,我們參觀了從冀中平原淪陷到地道戰大顯神威的整個過程,集中淪陷,日本侵略者對待無辜人民的殘忍令我觸目驚心;人民奮起反抗,一位位烈士的'英勇無畏讓我敬佩不已,張森林同志留下的《就義辭》大義凜然;李連瑞烈士的血衣一片殷紅,還有李九德,任連義……個個都是英雄;挖地道,冉莊人民與敵人斗智斗勇,我不禁深深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智慧。
參觀完展館,我們便進入了地道,地道起初只是一個村民發明的用來藏身和藏糧食的一個叫做“蛤蟆蹲”的東西,后來才發展成為令敵人聞風喪膽,在抗日的道路上大顯神通的戰斗地道,真正實現了村村相連,戶戶相通的戰斗宗旨。
進入地道,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地下長城”,這地道彎彎曲曲,變化多端,而且有許多掩體和陷阱,四通八達。如果沒有那些指示牌的話,恐怕我們稍不留神就會迷路,成為“甕中之鱉”了。在地道理,我還參觀了能有效打擊敵人的地平堡和制造兵器的“地下兵工廠”,真可謂是“巧奪天工”呀!
這次去冉莊,我不僅領略到了中國人民的智慧,還見識到了現在中國的領先科技,我為大顯神通的地道戰而自豪,我為智慧與勇氣并重的中國共產黨而自豪,我為中國現在的繁榮富強而自豪,我更為身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