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州園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州園林作文1
一說起蘇州的古典園林,就不得不到四大園林之首的拙政園去游覽一番了。
吃過早飯,步入拙政園,只覺得整個人都被無盡的綠色所包圍著。一縷縷淡淡的荷香縈繞在鼻間。我抬頭望去,卻不見荷花的蹤影。哦,這便是《愛蓮說》中所說的“香遠益清”吧。繞過一座假山,視野開闊了許多,只見大片的蓮葉在池塘中立著。已入秋,但那幾株靈動的紅卻仍然像盛夏一般傲然地立在無垠的碧綠中。只是有些花瓣落到了池面上,卻平添了幾分“池花對影落,沙鳥帶聲飛!钡脑娨狻3靥林校紶栯[約看到幾條錦鯉一閃而逝。
走進中園,方才明白前面的景致不過是鋪墊。雖然心中早有準備,可還是被園中的精巧驚到了。無論是荷花池中的扇亭,還是不遠處用來“借景”的九層高塔,都無一不真真切切地向我們展示了人工建筑與大自然的完美融合,此時,有誰不感覺自己是身處于天堂之中呢?
來到盆景園,方才明白園林藝術中“以小見大”的真諦。那一處處精心栽培的盆景,就好像置身于小人國一般,每一處都可以用妙到顛毫來形容,真是令我大開了眼界。
別了拙政園的移步換景,接下來我們便乘游船游覽護城河,體驗有著“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了。坐在船上,窗外的小橋流水人家讓我近距離的感受到了姑蘇城的風土人情。船上談吐幽默能說會道的導游使船上時不時地發出一陣陣會心的笑聲。
“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蘇東坡爺爺如是說。為了不留遺憾,我們來到了虎丘;⑶鸨环Q為吳中第一名勝,其中的劍池更是有吳王的埋葬之謎,想到這里,我腳下的`步伐不禁加快了幾分。來到“試劍石”,只見一整塊巨石被攔腰斬做兩段,我心里驚嘆,得是多么鋒利的劍和精準的力道才能做到啊!再往前走,眼前的景色漸漸清明起來。靠左一塊暗紅的巨石盤坐在那里,那便是千人石了。遠處隱約可見一座高聳入云的寶塔,看看地圖,那原來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斜塔”的云巖寺塔了。再往前有幾級石階,石階旁的墻上提有四個大字“虎丘劍池”。劍池想必就在那里邊了。果不其然,一潭深綠色的池水,一旁的石壁上留有兩個蒼勁有力的字“劍池”這劍池真是神秘,不知下面有沒有埋藏著吳王呢?
遠遠地與高大磅礴的云巖寺塔合影后,走進一看,才發現左面的塔身有一部分已經沒入了地面,而古塔大概因為多年失修,看起來有些破敗。只有從塔身的花紋才能想象它當年的輝煌。想到這里不禁對這座古塔多了幾分敬意,看著現在日新月異的世界,不知它的心中做何感想呢?
出了虎丘大門,一路上兜兜轉轉,倒是吃了不少的東西。有紹興的臭豆腐(把老媽惡心的要命),有阿祥的點心,還有裝在奶瓶里的酸奶(重拾一下小時候的樂趣,嘿嘿)。逛了熱鬧繁華的平江路后,晚上還到了周莊。周莊的夜晚到處是一片旖旎的風貌,沉浸在古色古香的建筑與小橋流水的景致中,使人不禁忘記了煩惱。走上石橋,我便被眼前的夜景吸引住了。兩旁的人家在窗外點亮了紅燈籠,那燈籠的影子映在流水之中,那水也是紅彤彤的,不遠處的小橋依然與流水靜靜相守,就像千百年來都未曾改變過一樣。
蘇州的軟語,蘇州的園林,蘇州的山,蘇州的水,如今仍像夢一般,徜徉在我心中。
蘇州園林作文2
蘇州本就是個園林。但園林中的那些文縐縐的園林,卻不太能叫人滿意。
(一)
藝圃,一個不大的園。一個看上去沒什么精細,只能憑感覺的園。從小徑走過,墻上的藤已經枯了,映著漏窗,一股淡淡的文人氣息撲了過來。文震孟的園子,要的就是這個感覺。走進幾重門,倏地看見貓竄上樹,一回頭,留下一個眼神,去了。轉個彎,豁然開朗,不再局限于小徑的白墻和唯一的生氣——貓,蒼翠的池涌動在眼前。
池邊,一株梅。開得那么濃烈,那么文人,好像文震孟把魂藏在里面似的。假山邊一個不經意的小門,又把我們從正喧鬧的開闊的池邊拉入了另一個幽靜的世界。陽光爬上了墻,抖落抖落身子,把剩余的那些陽光灑在樹葉子上,如“康斯太勃爾的雪花”一般。陽光是看得見的,瞇起眼睛,他們好像就在你的睫毛上跳著舞,在寒風中,在凍得紅撲撲的一張張臉中透著暖意。藤是漫著的,只爬上了半面墻,給剩下的墻和人們一個喘息的機會。他們像老樹根,蒼勁有力;又如女人的黑發,在微微凌亂中現出一點美來。枯藤貼著假山,假山連著水,水映著天,天空下是我們。這一切的一切,好像本就應該待在那兒,讓人心曠神怡。
出了取景框似的園門,邁進響月廊,感覺又不一樣。剛剛找到的那種不經意的暖意,到了廊上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看到美景的沉醉。一個個窗格都像特意的畫框,只是望出去,就是一幅畫。
藝圃其實并不突出,也并不優秀,但它的感覺,是最好的。藝圃,一個尋求感覺的園。
(二)
留園。公園?這兩個詞很完美的攪和在一起。它一點兒不使人滿意,甚至使人有些惱怒。四大名園啊,這不正立竿見影的展現了那些“名”的所在嗎?“名”,不正是個吸引旅游團紅的黃的藍的綠的小旗子舞來舞去的字眼么?!
留園,人都要留著。一聲導游的吶喊大過一聲,各色的彩旗舞來舞去,彩旗下面,是一條龍一條龍似的人群,跟著彩旗游走。沒有空的地方。石橋本就不寬,此時已被兩路人給硬撐著。幾株早梅下,人們競相合影,還厭惡的.撇撇四周那些穿的和自己一樣花花綠綠,擺出花花綠綠的表情的人,好像只有自己才配得上這些梅花,旁人都那么不尊重自己拍一張沒有人的照!在這種地方,再冷清的梅花也要因相機頻繁的快門聲煩惱,文人氣——和著這股早就喪失的梅花的清氣——不知從什么時候就已經被攪和走了。
上面是藝圃的工作用船,留園的不忍心拍照
留園,好端端的池中一定要留下一只船。我十分迷戀蘇州園林中的“工作用船”,他們樸實,采用那種古老的造型,木質的船身,沒有發動機的隆隆聲,覆蓋住“蕩起雙槳”的旋律。若留園中的船是一艘“工作用船”也就罷了,沒準還會給我對留園的印象加上幾分,可它不是。池中好端端躺著動不了的,是一艘花船。擠過人群,一以為池邊沒多少人的我,看到這艘花船,徹底怔住了,緊接著,就哧哧的笑開了聲。
“他們怎么會擺一艘花船在這里?迎春節?太高明了吧!哧哧……”
紅彤彤的船身,搞得跟船要出嫁似的,刺眼的包著。船身上,牡丹、月季、玫瑰、芙蓉,什么富貴的花都給插上去了,紅的,粉的,紅的,粉的,“好不熱鬧”,F在想起來,還是擺出一副咧嘴的樣子,瞇著眼不敢往下想。
可是像牡丹,杜鵑這些花,本是可以很漂亮干凈的,夾在人群里,被做成假的插在船上,這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可讓我萬分驚訝的是,居然有人與花船合影?笑得多燦爛呀……我寧可與一株枯藤合影。
現在,感覺也不易找到了。
蘇州園林作文3
江南,屬園林最美;園林,屬姑蘇最精。而姑蘇之園林,則推拙政園為首。拙政園,始建于明朝正德初年,名選自西晉潘岳《閑居賦》“拙者之為政”,這名字,是自嘲也是釋然。自嘲,園主王獻臣自己無能,不能輔佐皇上;釋然,王獻臣心境已開朗。從此回歸自然田園,吟詩作畫、飄然逍遙。百年,園主早已含笑而歸。但這不問世事的心境,將這園中的一切裝點得如畫一般美麗、如詩一般逍遙,也恰似王獻臣樸素典雅的心……
進了園門,便立刻感受到一絲清靜,時間仿佛慢了下來,草木林立、郁郁蔥蔥,在夏天悠悠的微風中搖頭擺尾,掩映著蘭雪堂和周邊一間茅屋清秀涼爽。正值夏時,沒趕上春光明媚,但也是花草芬芳,飽含著朝氣與蓬勃,生氣中也含著一縷縷安靜,含著園主曾在這蘭雪堂與客齊醉的浪漫年華。運氣不佳,蘭雪堂簾門緊閉,散著游人眾多而留下來的喧囂塵氣。不過也好,微風滑過的窗戶與招簾塵門,映著草木、映著光華、映著彩花,古樸中帶著發自內心的愉悅與生機,要比實實在在看見多上幾分空間想象,顯得華美浪漫、恬然可愛———這是蘭雪堂。不管過多少時日,也得有“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的樸素自然。
蘭雪堂邊的茅屋,竹繞周圍,遙想當年清風月明,靠在被陽光曬得微熱的茅草和木頭上,登時理會了園主的一份心境,他渴望受到重用,卻不得不壓抑著,在園林的畫卷中消磨著,直到時間沖刷一切。
走過這兩處景點,便是橫過水面一座小橋。水是這座園林的靈魂,拙政園三分之一都是水,大池、小澗、溪流、曲河與建筑花木融為一體,含括了中國古代的精華,卻多而不亂,有條有理,實在是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
過了小橋,又過了小徑,卻也是一個大池子,錦鯉眾多,一眼望去,滿池是細雨之后含露的荷花,粉如細賦的胭脂,白如云落水中。近看,還有漸變色彩,由深到淺、由淺到深,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美輪美奐、層層疊疊的假山環著池水,山上亭臺樓閣、軒榭廊坊,包容四時之景,又好像亭樓正在空中飛翔。美哉,妙哉,在其中一座較高的`假山上有繡綺亭,三面墻,一面敞,站軒口眺望,一園景色盡收眼底,使人心境開闊,清涼靜美。
再曲曲折折地過了幾座小橋,便是幾座小建筑———“山風水閣”“香洲”“梧竹幽居”,門朝水,以觀錦鯉為佳,人樂錦歡,一派山水之樂,近山遠水,山高水低。
過了這幾個建筑,便以墻相隔,本以為無景可取,怏怏而歸,卻看見一個門洞,上有“別有洞天”四個大字,試探著進了門洞,一望而驚———只見一墻之隔,景已不同,那便是西園,西園內一北一南,分別是“卅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卅六鴛鴦館臨湖臨水,特點鮮明的外表使它被游人加倍關注,館外假山絲竹,館內桌椅整潔鮮亮,更神奇的是它的墻面全為玻璃材質,藍白相間,宛如用冰雪裝潢的宮殿,夏日時分,登時生起寒涼之氣。陽光從玻璃中透出來,整齊地跌在地板上,玻璃上映射,光怪陸離,風搖影動,水面上的碎銀也攀上玻璃,在藍色的玻璃中,好似積雪未化,那些桌椅擺著放著,好像園主未走,待月上柳梢,文客滿堂……
風來了,從湖底升起來,游過了園林的每個角落。風來了,拙政園如畫,映入簾中。風來了,于是滿山花飛,陽光燦爛。風來了,當年的園主歸隱田園,留下了最為著名的拙政園。在這里,懷抱著一顆赤子之心,留下了那個最天真的等待花開的夢……
如畫園林入簾青,卻藏不住園主內心屈才的傷心與寂寞。
蘇州園林作文4
說到蘇州的園林,蘇州城里就有好幾百處的,或大或小,或舊或新,像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盡。可是,這么多的園林,卻是很整齊的。因為蘇州的園林雖說模樣不一,可都是一個體系的。都是不刺眼,象江南氣候一樣溫和的色調;都是看似復雜,其實是簡單的布局,都是一幅幅處處美景的畫卷。
蘇州園林的布局,好像刻意避免對稱似的,正如葉圣陶老先生的描寫“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一道回廊,西邊絕對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一道同樣的回廊!痹O計師們好像都很隨意似的,這邊扔一個回廊,那邊拋一個水榭。隨意得有規律,有著一種隨和、放松、自然的情調,漫步在蘇州園林里,賞美景,聞桂香,甚是舒心。
蘇州園林的色彩也是極其簡明舒適的,這在蘇州園林的建筑上體現得最為明顯。蘇州園林的.建筑幾乎只有一個黑白灰的色系:瓦鋪成的屋頂是炭黑色,墻面是粉白色,臺階和地基都是灰灰的石頭色,而梁柱和室內的門窗大都是用廣漆上的熟褐色。雖說顏色不多,或許有些單調,實際卻恰恰相反,粉墻黛瓦在草木映襯,顯得更加素雅;奇花異石在黑瓦白墻烘托下,顯得更加豐富。
當然,蘇州園林的花草樹木,本身也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園林里的花草,不論是造型,還是擺放,都是很有韻味的;蛟S沒有皇宮里的樹木那樣修剪成的寶塔形,也沒有公園里花壇的整齊的排列,往往是一棵高大粗壯的榆樹,樹底下就生著一叢葳蕤的青草,左邊掩映著一小片蔥綠的竹林,右邊酣睡著一大池盛開的荷花,河對岸還立著一道幽長的亭廊。
這布局、這景色,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能看出蘇州園林的全部特點來,怎么看都是一幅幅漂亮的畫。
要說我最喜歡的景致,要算蘇州園林的鏤空窗和燈了。鏤空窗的造型千奇百怪,有的是直線的圖案,有的是曲線的圖案,也有的是曲直搭配的。還有一種特別的,做出了盆景或花鳥的形狀,密中有疏,繁中有簡,變化多端。更令人驚奇的是,一條連廊上的鏤空窗竟沒有一個重樣的,一幢房子里也沒有,甚至整個園子里都沒有兩個一樣的,真是別具匠心哪!
我喜歡鏤空窗,我也喜歡隔著鏤空窗看到的景色。隔著鏤空窗向外看,可以清楚的看到墻外的風景,看著是隔開的,實際卻不隔,反而增加了建筑與建筑之間的聯系,看起來更靈動,仿佛有一條無形的線,把整個蘇州園林串起來了。
燈也是一個級富有情調的東西,每一盞都是用古色古香的細木條極其精準地拼搭和穿插起來的,上面蒙著一層紗或紙質感的材料(或鑲了玻璃),有的雕琢了精美的工筆畫,燈下留了紅色的穗穗。大氣而不失精致,樸素而不失華麗,用了最不鮮亮的色彩,卻把蘇州的氣息演繹得有滋有味。
有人說蘇州園林是淡雅的、靜謐的,但我明顯地感覺到蘇州園林是靈動的、歡快的。這種感覺來自于園林建筑、花草分布的疏密相間:層層疊疊的黑瓦是緊湊的,白的墻面是稀疏的;竹林是一叢叢的,是密集的;盆景是一個個的,是稀疏的。粉墻黛瓦,清波碧水,色彩搭配和諧,節奏的變化豐富,就像一首歡快的曲子,悄然散入蘇州城;又像一條清溪,潺潺流入人心間。
如詩如畫的蘇州園林,是蘇州古城可愛的風景線,是江淮地區的地域特色。它以粉墻黛瓦的江南情懷,彈奏著五彩繽紛的江南曲調;演繹著古代大國工匠的奇思妙想;書寫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
蘇州園林作文5
剛踏進門,就有一位阿姨說:“小朋友,你們一定不太了解留園,所以我來介紹吧”。我們說:“好呀,好呀。”
留園占地30余畝,集住宅、祠堂、家庵、園林于一身,該園綜合了江南造園藝術,并以建筑結構見長,善于運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組組層次豐富,錯落相連的,有節奏、有色彩、有對比的空間體系。全園用建筑來劃分空間,可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水明潔清幽,峰巒環抱,古木參天;東部以建筑為主,重檐迭樓,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勝;西部環境僻靜,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籬小屋,頗有鄉村田園風味。
留園的建筑在蘇州園林中,不但數量多,分布也較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間處理之巧妙,皆為諸園所莫及。每一個建筑物在其景區都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從全局來看,沒有絲毫零亂之感,給人有一個連續、整體的概念。
園內亭館樓榭高低參差,曲廊蜿蜒相續有 七百米之多,頗有步移景換之妙。建筑物約占園總面積四分之一。建筑結構式樣代表清代風格,在不大的范圍內造就了眾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處處顯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見大的造園藝術手法。
明徐泰時創建時,林園平淡疏朗,簡潔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劉氏時,建筑雖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靜之趣,布局和現在大體相似,部分地方還保留了明代園林的氣息。到盛氏時,一經修建,園顯得富麗堂皇,昔時園中深邃的氣氛則消失殆盡。
全園曲廊貫穿,依勢曲折,通幽渡壑,長達六七百米,廊壁嵌有歷代著名書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為明代嘉靖年間吳江松陵人董漢策所刻,歷時二十五年,至萬歷十三年方始刻成。
賞留園首看建筑。留園以其獨創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藝術而享有盛名。層層相屬的建筑群組,變化無窮的建筑空間,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虛實相間,曠奧自如,令人嘆為觀止。 占地30余畝的`留園,建筑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全園分成主題不同、景觀各異的東、中、西、北四個景區,景區之間以墻相隔,以廊貫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門使兩邊景色相互滲透,隔而不絕。園內有蜿蜒高下的長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進大門,留園的建筑藝術處理就不同凡響:狹窄的入口內,兩道高墻之間是長達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園家充分運用了空間大小、方向、明暗的變化,將這條單調的通道處理得意趣無窮。過道盡頭是迷離掩映的漏窗、洞門,中部景區的湖光山色若隱若現。繞過門窗,眼前景色才一覽無余,達到了欲揚先抑的藝術效果。 留園內的通道,通過環環相扣的空間造成層層加深的氣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復折、小院深深是接連不斷錯落變化的建筑組合。園內精美宏麗的廳堂,則與安靜閑適的書齋、豐富多樣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涼臺燠館、迤邐相屬的風亭月榭巧妙地組成有韻律的整體,使園內每個部分、每個角落無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輝輻射。
留園建筑藝術的另一重要特點,是它內外空間關系格外密切,并根據不同意境采取多種結合手法。建筑面對山池時,欲得湖山真意,則取消面湖的整片墻面;建筑各方面對著不同的露天空間時,就以室內窗框為畫框,室外空間作為立體畫幅引入室內。室內外空間的關系既可以建筑圍成庭院,也可以庭園包圍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裝飾效果,也可以室內外空間融為一體。千姿百態、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呈現出詩情畫意的無窮境界。
蘇州園林作文6
蘇州園林,是聚集了蘇州美景的獨特園林……
今天,我們選擇了蘇州園林的精華部分——拙政園。一進園,一股淡雅的清香就撲面而來,我們順著香氣尋過去,只見一個清澈見底的池塘里開滿了嫩粉色的荷花,一個個亭亭玉立、楚楚動人。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像一位小仙女穿著蓬松的衣裙;有的花瓣已經完全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的馬上要破裂似的。
一陣微風吹過,荷花輕輕搖擺,仿佛一位姑娘在跳著美麗的`舞蹈。碧綠的荷葉也被荷花的美打動了,側過頭來,仔細的端詳著這一位位貌若天仙的小姑娘……
一條氣勢雄偉的長龍又盤旋在了我們的眼前,定眼一看,原來是一條曲折蜿蜒的長廊,這長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一陣風吹過,我好像聽見了龍的怒吼聲;一束陽光照過,我好像看見了龍在展示他的絕技——神龍擺尾。說這條廊子是龍,實在是形象:以一座小巧玲瓏、別具一格的亭子為準,亭
子是龍頭,那彎彎曲曲、不知去向的長廊便是龍身,可是,龍尾卻一直不肯露面,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紗遮住了自己的臉。這可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呀!
漫步在這條長廊里,感受著那非同尋常的氣息,欣賞著那蔥蔥郁郁的樹木。因為當時正下著毛毛細雨,天上有霧,我竟有了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聽導游講解,這里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建筑風格也各不相同、形體不一、高低錯落。水池呈曲尺型,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
隨著我們的前進,越來越多的美景出現在我的眼前。一條長廊直跨水上,我立即興奮地跑上前去,拉住欄桿向下觀望。
“哇!好大的魚呀!”聽到了我的驚呼聲,爸爸也聞聲趕來,我開始這兒指指,那兒畫畫。緊接著,我又發現,這樣的大魚不止一條,而是成群結隊、三五成群,顏色也是五彩斑斕、各種各樣,有:橙色、紅色、黃色、黑色……還有一條最大的花色鯉魚王擺動著長須,在水里大搖大擺地游來游去,像是在向我們炫耀他的官職。爸爸也一時呆住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嘟囔出一句話:“是啊!這魚實在太大了!可能已經生活了100多年了吧。”
突然,我的目光又被一座怪石林立的假山吸引了過去,那座假山還真是有趣,千瘡百孔的,像是一位患了皮膚病的老爺爺。由于這些天天上的仙女老是哭泣,假山上已經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洼,又像一位剛洗過澡的壯男。
“啦啦啦啦啦啦……”我正悠閑地哼著歌,爸爸就打斷了我的思緒,對我說道:“快看,那四座別有風味的小亭子!”我抬頭望去,這四座亭子造型各異、各不相同,分別是:春、夏、秋、冬亭。每座亭子里都有每個季節明顯的代表性事物,真可謂琳瑯滿目、五花八門呀!我又來了勁兒,這兒跑跑,那兒看看,不得安穩。我發現,春亭的窗欞、屏風上雕刻的喜鵲花紋尤其好看,他們象征著喜上眉梢、富貴吉祥、出門見喜……亭子的頂上也分別雕有不同的圖案,十分精致,于是,我變靜下心來,仔細觀察著每一處圖案……
蘇州園林,迷人的風光;蘇州園林,魅力的景色!
【蘇州園林作文】相關文章:
蘇州園林作文04-14
蘇州園林作文15篇04-27
《蘇州園林》說課稿12-31
蘇州園林說課稿02-16
蘇州園林作文15篇【優秀】12-12
《蘇州園林》教學反思04-12
蘇州園林教學反思04-06
蘇州園林導游詞12-19
蘇州園林導游詞(精選)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