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與生活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與生活作文1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和媽媽去西緣浴室洗澡,當洗完澡時我們在照鏡子媽媽突然對我說:“女兒,我來考你一個數學問題,看看你會不會?”我張口就說:“好的,沒問題。”媽媽說:“你看到鏡子里面有一面時鐘嗎?現在鏡子里面的時鐘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現在是下午幾時幾分嗎?”
我想了一會兒沒做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實在想不出來,只得不好意思地說:“我做不出來。”當我回頭看一下掛在墻上的時鐘,現在是下午4:45。媽媽問我現在能分析一下怎么研究這個問題了嗎?媽媽提醒了我一下,鏡子里的鐘面時針與分針和掛在墻上鐘面時針與分針有什么關系呢?這個時候我立即反應過來了,它們是呈左右軸對稱,這正是我最近學習的內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媽媽再出幾個給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為3:30,第二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為9:40。我立即動手在紙上采用對稱法的方法做出了這兩道題目的答案:8:30和2:20。這時候媽媽又問我每次這樣做題是不是有點麻煩,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會兒,沒有想出來。媽媽這時說:“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將鏡子里鐘面時間和實際時間加起來你能發現有什么規律嗎?”我趕緊動手算了起來,3:30+8:30=12,9:40+2:20=12,發現鏡子里鐘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都等于12,此時我興奮的跳了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將鏡子里鐘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等于12。
我說:“原來這么簡單!我怎么沒想到呢?”媽媽笑著說“簡單嘛?這說明你遇到問題要有考慮的思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善于去發現事物,找出它們的規律,那你就會覺得生活中的數學比課堂上講有意思多了。”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確實是無處不在,生活中、學習中到處都有。從此,我就更加喜歡數學了!
數學與生活作文2
夜里1點鐘,孫一醒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他看伙伴們睡得正香,就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出1個,就把那個椰子吃了,然后把自己的一份藏起來后躺下繼續睡覺。
夜里2點鐘,王二醒了過來。他見伙伴們呼呼大睡,也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了1個,就把多出的那個椰子吃了,然后把自己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繼續睡覺。
夜里3點鐘,張三又醒了。他看伙伴們睡得很香,就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了1個,就把那個椰子吃了,然后把自己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繼續睡覺。
夜里4點鐘,李四又醒了。四周靜悄悄的,伙伴們都在睡夢中。李四就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平均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了1個,就把那個椰子吃了,然后把自己的一份藏起來躺下繼續睡覺。
天亮了,大家都裝著什么也沒發生,吵著說:“餓死了,快分椰子吃。” 椰子正好可分成4份,每份60個。分完后大家低頭吃了起來。
半小時后,李四覺得良心有些不安,心想:“如果我不在夜里4點吃了一個椰子并藏起一份,大家就可以分到更多的椰子了。”于是他紅著臉向大家坦白了所作所為,承認了錯誤。大家就算出李四4點起來前的椰子數目應該為((60*4)/3)*4+1=321(個)。張三聽后臉上發燙,也交待了他的所作所為。大家就又算出張三3點起來前的椰子數目應該為(321/3)*4+1=429(個)。接著王二覺得心里有愧,也低著頭交待了他的'所作所為。大家就又算出王二2點起來前的椰子數目應該為
(429/3)*4+1=573(個)。
伙伴們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后,孫一也坐不住了,如實交待了他在1點的所作所為。大家終于明白昨天采摘的椰子總共應有(573/3)*4+1=765(個)。
通過這件事,四位水手認識到:只有大家坦誠相待,才能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數學與生活作文3
幾天前回家做習題時,做到一道解決問題的策略題目:五年級春游時有48名同學要過河,只有一條船,而這條船每次最多載11名學生,船到對岸去時要用三分鐘,回來時要用2分鐘,這批學生過河至少要用多少分鐘?看到這題,我樂了:“這么簡單的題目也出在同步上,有沒有搞錯呀?”想著,我飛快地寫出了解題方案:3+2=5(分鐘),48/11=4(次)……4(名),5*4=20(分鐘)20+5=25(分鐘)答:這批學生過河至少要用25分鐘。
第二天作業發下來一看,這一題上被老師打上了一個鮮紅的叉,看著這個叉,我愣住了:沒錯呀,48/11是船運幾次能把學生運完,得4次,但還有4名學生沒過去,也就是說應該是4+1=5(次),而每次一來一回要3+2=5(分鐘),5*5=25(分鐘),這么簡單的.題目,我怎么會錯呢?帶著滿腹的委屈我找到了老師,向老師請教。老師看著我的樣子,笑了。他撫摸著我的頭說:“我們不能什么事都看表面現象,要多聯系現實生活。就這一題我們想想看,你究竟在哪兒出了狀況呀,你在頭腦中想象一下運學生的情景看看能不能發現什么?”聽了老師的話,我閉上眼睛想象起來,突然腦中靈光一閃:對呀,學生運完了,船回去的時間就不能算學生過河的時間了呀,應該在25分鐘里面再減去2分鐘船回去的時間,就是學生過河的全部時間呀!我怎么把這一點給忘記了呢?我拍著自己的腦門,自責地想著。想到這兒,我又仔細地把題目考慮了一遍,然后把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聽了我的話,又一次撫摸著我的頭意味深長地說:“這就對了嘛!”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凡事不能光看表面現象,要多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這樣就會少出錯。第二:做任何事都要注意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呀!
數學與生活作文4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么我們要學習數學呢?數學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爸爸大聲說:”數學的作用可大啦!比如說在我們用的人民幣上就有數字,還有……我知道還有時鐘,電話,日歷上都有現在我終于知道數字的作用有多大了!哈哈!我們開心的笑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單位組織去公園游玩到了公園,游玩到了公園,門牌上寫著:“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5張以上的團體票可以優惠百分之十。我們有37人,怎樣買最合算呢?媽媽問我說:“當然買團體票合算。而團體票每人只要3元!我們可以買3張團體票再買7張個人票!媽媽說:”不對!買4張團體票更合算,只花30×4=120元!而你的要花3×30?5×7=125元!爸爸說。我靈機一動說:”我們可以請其他的幾位游客一起來買票呀!30×5×9/10?3×13×9/10≈100元。“對呀!”爸爸說著便請了13位游客,一起買了票。開開心心的玩了公園。
還有一次,我們全家一起烙餅吃,要烙3塊,一人一個,:”爸爸,我們最少要多長時間才能烙完3塊餅呢?每塊餅要烙2分鐘。“爸爸自以為是的`說:”當然是6分鐘??≌饈悄巡壞轎業模?“是嗎?”媽媽說:”應該是3分鐘吧!怎么可能?2×3=6分。”我大叫。“不信,我弄給你看!”只見媽媽先放進二塊餅烙一分鐘,再放第三塊和第一塊烙1分鐘,最后再放第二塊和第三塊烙1分鐘,”好了,完成!媽媽大聲歡呼。只見3個金燦燦的大餅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忍不住口水直流,我拿了一塊,哇!“好吃!我們大喊。我們三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了。
經過了這幾件事后,我更加熱愛數學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并感受數學,數學的快樂就展現在你的眼前!
數學與生活作文5
春天來了,正是萬物生長的好時節,我的腳也噌噌噌”地長,原來的舊鞋子都小了,媽媽決定到淘寶幫我網購一雙新鞋子。
買鞋子首先要知道穿多大碼的鞋。媽媽讓我把鞋子脫掉,站在一張白紙上,她沿著我腳的邊緣把腳的輪廓畫下來,再用尺子在紙上量出我腳的長度。呀,25厘米。媽媽,我該穿多大碼的鞋子?”媽媽隨口說道40碼”我不解地問:媽媽,你怎么知道是40碼?怎么算?”媽媽說:你開動腦筋想一想不就知道了嗎?”我回到房間,苦思冥想:腳長25厘米﹦40碼鞋子,怎么算出來的呢?我記起以前買鞋時也量過腳長,23厘米穿36碼的鞋。我拿出草稿紙在上面寫道:腳長25厘米﹦40碼,腳長23厘米﹦36碼。難道是25+15=40,23+13=36?但我再一想,不對呀,這應該有一個固定的`公式才對。到底是什么公式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靈光一閃,先把25×2=50,再50-10=40,是不是這樣呢?我驗證一下,23×2=46,46-10=36,耶!完全正確,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激動地高呼我算出來了!鞋的碼數=腳長×2-10,對嗎?”媽媽笑笑說:真聰明,就是這樣。”我心里美滋滋的。
爸爸下班剛回來,我便纏著他說:爸爸,只要你告訴我你穿多大碼鞋,我就能算出你腳有多長。”爸爸說:真的?”千真萬確!”我穿42碼鞋。”爸爸說。我采用倒推的方法(42+10)÷2=26,我脫口而出:26厘米”爸爸高興地直點頭: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緊接著,我又幫爺爺算,幫奶奶算,幫媽媽算,忙得不亦樂乎。
瞧,生活中的數學多有趣,讓我們一起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身邊的小事,去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去探索數學王國”的奧秘。
數學與生活作文6
“我們來個比賽,如果你贏了我,我就帶你去吃牛排。”
正在看電視的我聽到”牛排“這兩個字,咽了口口水,連忙關了電視機對弟弟說”說話算話哦。“”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弟弟笑著說道。于是乎,我們開始了比賽。
弟弟在兩張紙上寫上了”15×15“”25×25“,”35×35“,”45×45“”55×55“這樣幾題,我一看是兩位數的乘法,頭都發麻了,弟弟笑著說道”我允許你使用計算器,別說我欺負你。“”好叻,我贏定了!“我大喜過望,”我敢保證,就算你用計算器,也贏不了我“弟弟當即潑了我一壺冷水。哼!怎么可能,我暗想著,開始做題目。
當我用計算器按到第四題時,弟弟來了句”我結束了“,把紙扔到我的面前,我大驚,但臉上還是很不屑”你是大人,心算能力強是正常的“”那你按著這樣的數字你出題,你說完這題目我就能把答案告訴你。“”85×85“我脫口而出,原以為弟弟要想一會兒才能算出答案,沒想到弟弟也脫口而出”7225“,我馬上按了計算器,結果顯示”7225“,我不服,”95×95“,我想這下子弟弟不會說出來了,結果弟弟馬上說”9025“,計算器也顯示這個數字,我真的`吃驚了,就算是哥哥也不可能那么快算出答案啊,估計很多大人都要心酸好一會兒呢,莫非有訣竅?我于是試探性的問弟弟”是不是有啥訣竅啊“弟弟笑了”算你聰明,算這種題目也有訣竅的,以后你看到諸如25×25,35×35,45×45這樣的數字相乘時,只要記住他們的答案最后兩位肯定是25,然后再把乘數的十位數字乘以比它大1的數字,再把所得的答案乘以100加上之前的25合起來就是最終答案了,比如45×45,答案的末尾是25,再把十位上的4乘以4+1得出20,把20乘以100加上25等于20xx,就是最終的答案,同樣的道理25×25就是2×(2+1)×100+25=625,85×85=8×(8+1)×100+25=7225,明白了嗎?“
我點點頭,心想:數學中的簡便運算的方法真是好多呢,我要學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7
今天是星期天,陽光明媚,正是一個洗曬的好日子。看到媽媽正忙著洗洗曬曬,我也想幫著干活,爭做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媽媽清洗一些大件的衣服和褲子,我來清洗一些小件的襪子和手帕。沒過多久,我們就清洗完畢了,大功告成后的喜悅讓我和媽媽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清點后發現:媽媽一共清洗了5件衣服和4條褲子,我清洗了8雙襪子和5塊手帕。“我去準備衣架、褲架還有夾子吧。”我高興的說。聽媽媽說:衣服是用衣架晾曬的,褲子和襪子是用褲架上的“固定夾子”夾住晾曬的,而那些手帕是統一在一條繩子上用“單一夾子”夾住晾曬的。可到底需要準備多少個衣架,多少個褲架和多少個“單一夾子”呢?我靜靜的思考,并和媽媽討論起來。
衣服一共有5件,每件衣服一個衣架,共用5個衣架;褲子有4條,每條褲子用褲架上的'兩個“固定夾子”夾住就可以了,一個褲架上共有4個“固定夾子”,空出來的兩個“固定夾子”正好晾曬一雙襪子。哈哈,我明白了,用4個褲架,正好可以晾曬所有的褲子和4雙襪子,剩下來的4雙襪子,共有8只,正好用兩個褲架,這樣,共用6個褲架。最后只剩下晾曬手帕的“單一夾子”的個數了,這個怎么算呢?“5塊手帕,每塊用2個夾子,2、4、6、8、10共要十個夾子!”我高興的說。
媽媽又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只給你6個夾子,你會曬這同樣的5塊手帕嗎?這下把我給難倒了,給我一個小提示吧。媽媽說:“兩塊手帕可以緊挨在一起,用一個夾子夾住試一試。”
按照媽媽的提示,我想到了數學課中的《間隔問題》,我明白了,6個夾子正好有5個“間隔”,正好可以晾曬5塊手帕。這下真的完成了,親愛的小朋友們,你明白我這種晾曬手帕的方法了嗎?讓我畫圖給你看一看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8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睜大眼睛就能找到它。這不,我和媽媽去參觀舅媽家要裝修的房子,結果,就“看”出了有趣的數學。
聽媽媽說舅媽家要裝修房子,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參觀,心里忍不住地想:舅媽家的房子是什么樣的?有多大?裝修得漂亮嗎?這些小問號在我腦子里不斷地冒泡泡,還沒冒完,我們就已經走進了舅媽的新家。真是令我大失所望,屋子里面亂糟糟的,墻上的`漆也被刮得一干二凈,有兩個工人正在干活,原來,舅媽家的房子才剛剛開始裝修。
待了一會兒,我們就離開了。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舅媽家的房子是多大的,媽媽說是114平方米的。接著一道數學題就來了:一塊地板磚是80×80厘米的,每平方米地板磚70元,媽媽請我幫忙算一下,舅媽家一共需要鋪多少塊地板磚?一共要花多少錢?
我算了算,整個房子的面積是114平方米,廚房和衛生間不用鋪,去掉這個面積,需要鋪地板磚的面積大約是80平方米。
先算出一塊地板磚的面積是:80×80=6400平方厘米
換算單位: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
總面積除以每一塊磚的面積:80÷0.64=125塊
每一塊磚的價錢:0.64×70=44.8元
125塊磚乘以單價:125×44.8=5600元
現在我知道了,舅媽家需要125塊地板磚,一共花掉5600元錢。
結果算出來了,可是媽媽說,我計算的過程太麻煩了,讓我再看看。這一看,還真看出了簡便算法:需要鋪地板磚的面積是80平方米,每平方米地板磚70元,直接用70乘以80就可以了。
數學課上,李老師曾經給我們講過,數學題里經常有陷阱,題里出現的數字不一定都能用得上,有的可能是陷阱,而這次我就是掉進了這樣的陷阱里,雖然結果是對了,可是計算的過程太麻煩了,很容易出錯。
數學是很一門很精密的學科,需要我們認真讀題,用心分析,仔細計算。課堂上我們認真做題,生活中的數學更要認真對待。
數學與生活作文9
阿呆熊是森林王國最好的花匠,就是腦子轉的比較慢,所以大家就笑稱他為”呆呆花匠“。
一天,阿呆在為小獅子雪雪種月季花,阿呆一邊哼著小曲,一邊精心栽培白色月季。”小騙子“狐貍看見滿頭是汗的阿呆,心里打起了壞主意:這個笨阿呆老實,又挺笨,我騙騙他,讓我撿個大便宜!想到這兒,狐貍向阿呆走過去。
”阿呆,你在雪雪這兒干活,他給你多少工錢呀?“狐貍笑嘻嘻地問。沒有心機的阿呆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每天為雪雪種⒉塊三角形的地,每塊地的底和高都是20米的。雪雪每天給我600元。“
狐貍說:”阿呆呀,我每天也讓你中⒉塊地,但地是平行四邊形的,每塊地的底和高也是20米的。雪雪每天給你600元,我每天給你660元,還是我的.工資高,怎么樣?你愿意在我這兒干呢,還是在雪雪這兒干呢?“阿呆心想:反正都是底和高都是20米的地,狐貍給的多,那我就在狐貍這兒干吧。于是阿呆答應的狐貍。狐貍見阿呆上當,心里偷樂:阿呆這個笨蛋,果然上當了。
第二天,阿呆就在狐貍的地里干活,可是一連幾天干下來,阿呆天天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比在雪雪那兒干辛苦多了。阿呆以為那是心理反應,也就沒有太在意。中午,阿呆又累的氣喘吁吁。阿呆的朋友兔子娜娜見了就問阿呆是怎么回事,阿呆就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給了娜娜聽。娜娜聽了之后,對阿呆說:”呆呆,你上當了!在雪雪那里,你每平方米的工資是600÷(20×20÷2)=⒊0(元),但是你在狐貍那里每平方米的工資是660÷(20×20)=(元)。這樣一比,你在狐貍這兒干活不僅沒有賺錢,反而虧損了呢。“
阿呆聽了娜娜的話,第二天向狐貍辭職,繼續在雪雪家種花。在種花的時候,阿呆感慨萬千:看來數學無處不在啊,學好數學,也是對自己的幫助。”
數學與生活作文10
今年國慶節,老師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中秋節前帶張白紙和家人一起到超市看月餅。
我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情,長假第一天就拉著媽媽到超市去。月餅銷售區的月餅竟然有上百種,看得我目不暇接,唯一感嘆:包裝月餅的大禮盒太精美了!廠家一定在這上面花了很多心思。其它我就看不出有什么名堂,老師究竟讓我們看什么呢?我疑惑地把所有月餅又細細觀察一翻,發現各個大禮盒里面小月餅盒大多數是6個,8個裝的,且都是分兩行擺設布置。我指著月餅大禮盒問媽媽:“怎么里面的小盒子都擺成兩行呢,為什么不放成一行呢?”“有什么感到奇怪的呢,這樣設計不就是為了美觀嘛!”媽媽笑著說。在媽媽的笑聲中,我的腦海里閃出火柴盒的包裝,難道這樣設計也是為了節約紙的材料?那就來算算看,老師叫帶的紙發揮作用了,然后我就請媽媽幫我到文具銷售區找來筆和尺,量了一盒月餅大禮盒的長40厘米,寬28厘米,高4厘米,得出表面積(40×28+40×4+28×4)×2=2784平方厘米。如果里面的小月餅盒排布成一行,大禮盒長就是80厘米,寬14厘米,高4厘米,表面積是(80×14+80×4+14×4)×2=2992平方厘米。我恍然大悟,原來設計者是考慮到節約材料啊!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會心地說:“原來這樣設計不僅是為了好看啊!看來你還真會學以致用啊!”
我很高興,更來了探究的興致,邊思索邊把這個大禮盒里面的兩排小月餅盒壘起來,變成兩層高。媽媽立刻制止我的這一舉動:“會把下面一層裝月餅的包裝盒壓了變形的。”“這樣放,大禮盒的包裝紙只要(40×14+40×8+14×8)×2=1984平方厘米,就更節約外包裝紙了。”我不解地對媽媽說。媽媽點點頭,打開其中一個月餅的'小包裝盒。一個小小的月餅躺在里面,小月餅盒容積比月餅的體積大多了,原來設計者用空余空間來充當小月餅,是月餅盒子容積大里面月餅小啊!那當然是不能把它們堆成兩層,真的會壓壞小月餅盒的。細細一比較:少用點做月餅的原料總比多用點外包裝紙花的成本要低,我不得不佩服設計者的精心設計。
嘿嘿!原來身邊處處都可能藏著數學,關鍵是我們是不是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數學與生活作文11
星期天,家里來了客人。為了好好招待他們,于是,爸爸帶我到青果路美食一條街買吃的。我建議爸爸買肯德基全家桶、必勝客的披薩餅。爸爸說:“好的,再到附近的金三峽飯店買一份干鍋蛙。”
到了青果路,爸爸說:“時間不早了,要抓緊時間買回家。”我想了一下,對爸爸說:“在學校里,數學老師就教過我們關于這類合理安排時間、路線的問題,我們一起來好好計劃一下。”爸爸說:“現在離我們最近的地方是金三峽飯店,我們可以先去金三峽飯店買一份干鍋蛙,但干鍋蛙的制作時間為25分鐘,離金三峽飯店60米(用時約3分鐘)是必勝客餐廳,必勝客餐廳的披薩餅的.制作時間為20分鐘,離金三峽飯店160米(用時約8分鐘,離必勝客餐廳約100米,由必勝客過去用時約5分鐘)是肯德基,在肯德基排隊購買用時約15分鐘,買全食物要回到停車地點(金三峽飯店附近),你看要怎樣合理安排時間、路線?”
于是,我就在心里盤算著:如果先去金三峽飯店買一份干鍋蛙,然后去必勝客買披薩餅最后去肯德基買全家桶,本來要花的時間是25+3+20+5+15+8=76(分鐘)。可我再一想:時間好長啊!能不能盡量少點時間呢?我想到數學老師說過的話:要盡量不走冤枉路,還要盡量節約時間。那好,我再仔細的想一想。
一陣思考之后,我滿懷信心地對爸爸說:“爸爸,你跟我走,我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我和爸爸先到金三峽飯店訂一份干鍋蛙,講好半小時后回來取,再到必勝客餐廳訂一份披薩餅,講好20分鐘后回來取,接著,我和爸爸在肯德基排隊購買了全家桶,回到必勝客取了披薩餅,最后到金三峽飯店取了干鍋蛙。用時3+5+15+5+3=31(分鐘),比原來時間節約了76-31=45(分鐘)。
幫了爸爸,我非常開心,真的太有成就感了。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用心,就一定能學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12
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很廣泛,它不僅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有了解社會生活用品的重要信息,提高自己嚴謹精確處理問題的實踐能力,培養自己認真細致的行為習慣。
譬如有這樣一道題:一輛運石車晴天可運20趟,陰雨天可運12趟,一共運了112趟,平均每天運14趟。問其中幾天陰雨幾天晴?
我思考了很久:根據平均每天運14趟,一共運了112趟,可以列出算式:112÷14=8(天)假設8天全是晴天,那就能夠運20×8=160(趟),比112趟多運了160-112=48趟;把一天雨天當成晴天就多了20-12=8(趟),一共多運了48趟,就有48÷8=6(天)的雨天被算作了晴天,也就是有6天雨天,實際運送的晴天就是8-6=2(天);驗證:20×2+12×6=112(趟)。
當然這道題也可以假設8天全是雨天,那就只能12×8=96(趟),比112趟少運了112-96=16趟;把一天晴天當成雨天就少了20-12=8(趟),一共少運了16趟,就有16÷8=2(天)的'晴天被算作了雨天,也就是有2天晴天,實際運送的雨天就是8-2=6(天);驗證:20×2+12×6=112(趟)。
對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等,許多人總誤認為相互間完全可以相互轉化,毫無差別可言!其實分數和小數更多用于局部占整體的比例或額度等問題,其中分數偏向于占比或對比問題的應用,如真分數和假分數以及去分母和通分等運算方法,小數卻涵蓋了循環小數和無限不循環小數等概念,如果當前的科學模型和驗算方法能更先進的話,圓周率兀也許是一個無限循環小數,或許這又是一個大膽超前的預言了,呵呵!
如果所有分數都化成小數的話,那么運算結果將嚴重偏離真實結果,而全部小數都化為分數計算的話,運算過程完全失去數字量化的樂趣,只剩下繁瑣枯燥了!
百分數常用于概率和讓人一目了然的加減增損的比率,重要的是必須把握住和他們搭配的文字的含義,很多時候都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喔……
數學無處不在,無所不通。在這奇妙的萬千世界里,還有很多的數學知識等著我們去探索、挖掘、發現……
數學與生活作文13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既生動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是取材于生活中,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下面是我的一些親身經歷,它都證明了這是條真理。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大潤發超市購物,媽媽說:“家里的洗衣液用完了,今天要買一瓶。”走到洗潔用品貨架邊,我一看傻眼了,洗衣液的品牌很多,而且各品牌的種類也有好幾個,規格也不一樣,我就找家里用的品牌,發現有三種規格:第一種是500克包裝的標價13.8元,第二種是1.25公斤包裝的標價33.8元,第三種是2公斤包裝的標價52.8元。我正在想買哪一個,忽然想到用數學中平均數的方法算出各種規格每公斤的單價后,再比較一下單價的高低,單價低的就比較實惠,我算了一下,第一種單價是27.6元,第二種單價是27.04元,第三種單價是26.4元,我果斷地推薦媽媽買2公斤包裝的,媽媽說:“為什么”,我就把計算方法和媽媽講了后,站在一旁的爸爸和媽媽都夸我講得好,這時別提我有多高興了。
當我們買完所需的東西之后,剛要離開,我看見貨架上正好擺著火腿腸,于是我讓爸爸買些火腿腸,爸爸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又看見貨架上擺著一包一包的,同樣品牌,同樣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買一包一包的呢,還是買一根一根的?突然,我的'腦子一轉,有了,只要再用數學方法比較一下,哪一種合算就買哪一種。于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的如果買10根,每根4角,共是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錢,所以我決定買散裝的。我把我計算的過程說給爸爸聽,爸爸聽了直夸我愛動腦,因此我也就成為了爸爸的“小會計”。
數學是很奧妙的,也是很靈活的,生活中的數學還有很多種呢!所以數學能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你瞧,一個生活中的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數學題,數學是無處不在的,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14
星期天的早上,我和媽媽總要去小河邊散步。河邊種著一排樹,我們一起從河這頭的第一棵樹數到那頭的最后一棵樹,一共數到有80棵。
媽媽說:“如果我告訴你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都是5米,你能知道小河有多長嗎?”
“這還不容易。”我很快地回答道。“80×5=400米,小河長400米唄!”
媽媽摸著我的頭,笑著說:“你做題目速度是很快,但是,要仔細想清楚才行啊!”
我疑惑了,還在捧著腦袋想自己錯在哪兒呢。媽媽說:“你過來看,2棵樹之間有1個5米,3棵樹之間有2個5米,4棵樹之間有3個5米……80棵樹之間應該有多少個5米呀?”
聽媽媽這么一講,我仔細看了看河邊的.樹:原來是這樣的規律,樹中間間隔的段數比樹的棵樹少1。80棵樹的距離不是80個5米,而應該是79個5米,小河的長度原來是79×5=395米呀!
這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出去旅游,來到了一個小湖邊。湖邊也種了一圈樹,我們一邊繞著湖散步一邊數湖邊的樹,繞湖一圈總共也是數到了80棵樹。
媽媽問:“如果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還是5米,我們順著樹繞湖一圈,小湖的這一圈該有多長呢?”
我不假思索的馬上脫口而出:“79×5=395米,這樣繞湖一圈是395米!”
媽媽盯著我的眼睛,微笑著說:“你又犯了心急不愛動腦的毛病,你仔細想想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呀?”
見我還一副摸不著頭腦的模樣,媽媽耐心地講給我聽。“你看,我們從第1棵樹走到第80棵樹時有沒有繞完湖一圈啊?”
“對了,我們還要從第80棵樹走回到第1棵樹,才能繞湖一圈,所以繞一圈的話就應該是79+1=80個5米,80×5=400米。”
“再想想,如果是3棵樹圍一圈的話,是一個三角形,有3條邊組成;4棵樹能圍成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有4條邊組成;5棵樹圍一圈有5條邊組成……”
我低頭認真想了起來:原來是這樣,那80棵樹圍一圈,就應該有80個5米組成,這樣繞一圈真的是80×5=400米啊!原來看著相似的生活現象里藏著不一樣的數學常識啊!
數學與生活作文15
新的一年,媽媽說為了讓我和姐姐長個子,要給我們每天訂一瓶鮮奶喝。我們來到小區門口的超市,那里正在搞鮮奶的促銷活動。營業員說:“1升的玻璃瓶裝鮮奶,喝完以后,每5個空的玻璃瓶就可以換1瓶新的鮮奶。”媽媽說:“這個活動好,玻璃瓶回收再利用是一件環保的事情,我們要支持啊。”
接著,媽媽說:“那我們先來訂一個月的奶吧,訂30瓶好不好呀?”“媽媽,我們其實不用訂30瓶就可以喝到30瓶的奶了,因為空瓶子也可以換新的牛奶呀!”我說,“不然這個促銷活動可就沒意義了呀!”媽媽說:“你說的`很有道理,那我們要訂多少瓶新鮮的牛奶,才可以保證我們每個月喝到30瓶的鮮奶啊?”
這時,旁邊有個小朋友說:“如果訂25瓶奶的話,就可以再拿25個空瓶去換5瓶鮮奶,那不就可以喝到30瓶的奶了。”我想了想,說:“不對,那你喝完那5瓶換來的鮮奶不是還有5個空瓶,就可以再換1瓶鮮奶,那不就得到31瓶牛奶了嗎?媽媽,我們不妨再買少一點,剛好卡到30瓶吧。反正前面還有很長的隊伍也在買牛奶換牛奶,我們正好可以利用排隊的時間,再思考出一個更省錢的辦法!”
我心想:如果我們先訂24瓶鮮奶,喝完以后,其中的20個空瓶可以再換4瓶鮮奶,另外的4個空瓶,再向老板暫時借1個空瓶,就可以用5個空瓶換1瓶鮮奶了,等我們把換來的5瓶鮮奶喝完,還可以去換1瓶鮮奶,最后把那1個喝完的空奶瓶再還給老板不就好了。這樣,我們喝到了24+4+1+1=30瓶鮮奶。我把我的想法大膽的說了出來,媽媽和我一起驗算了一下,發現我們確實只要訂24瓶的牛奶,就可以通過空瓶換鮮奶的活動,保證每個月喝到30瓶的鮮奶呢。
媽媽夸我說:“寶貝,你的奧數還真沒有白學,可以讓我們省不少錢呢!這樣吧,省下的一瓶奶的錢就獎勵你和姐姐買冰淇淋吧!”我心想,雖然這個可以省一些奶的錢,但是還要時不時拿來空瓶換鮮奶可真麻煩。不過,我把這個想法憋在了心里,因為我可不想白白損失一個冰淇淋。
【數學與生活作文】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精選33篇)10-22
數學的作文02-14
生活的作文12-30
生活作文02-16
數學小作文02-14
關于數學的作文09-19
暑假生活作文12-09
生活的感受作文12-21
軍訓生活的作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