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憶春節》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憶春節》作文 篇1
窗外,鞭炮聲噼里啪啦地響起,年來啦。關于年的記憶也隨之蘇醒,鮮活地飄蕩在眼前。
4歲,過年是個麻煩事
4歲時,過年很可怕。媽媽說:“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彼,年根底下,我必須去剃頭。理發師給我圍上一塊大布,拿一把小刀在脖子后刮來刮去,很嚇人,我就哭。媽媽則使勁地用手按著我,我更怕,更使勁地哭。等到剃完頭,圍在前面的布都濕透啦。
大年三十,我要跟著奶奶守歲,很困,卻不讓睡覺。
年初一,媽媽帶著我給長輩拜年,要跪在地上磕頭,跪得膝蓋疼,還要走很多路。
最開心的是拿紅包,但是只有幾塊錢是屬于我的,其余的都裝進啦媽媽的腰包。
7歲,義務勞動發獎金
7歲那年臘月底,跟著媽媽給姥姥掃屋,打掃衛生。媽媽說,每擦一扇窗戶給1毛錢。我和表妹爭著擦,擦啦五六扇窗,我喜滋滋地去領工資,拿著掙來的錢,心里樂開啦花?墒菋寢尣蛔尰,回家后又替我收啦起來。
10歲,我的紅包哪兒去啦
10歲那年年初五,奶奶家來啦一大堆人,有兩個姨奶奶,3個姑姑,5個哥哥。我左一個右一個地要紅包,可沒一個給的,最后屁股上還挨啦媽媽一腳。媽媽的眉毛擰成一個大疙瘩,訓斥我:“10歲的`大小伙子,還要紅包,羞不羞?”我哭啦。奶奶心疼我,便背著媽媽,偷偷地塞給我10元錢。于是,那一年我第一次收啦紅包沒給媽媽;丶液,嚴嚴實實地藏起來,可惜,后來卻找不到啦。
12歲,你能拿著鞭炮放嗎
10歲左右我愛上啦放鞭炮,年年纏著媽媽買鞭炮,買一堆才罷休,放得不亦樂乎。往往是還沒過年就把鞭炮放完啦。那時候愛逞能,老在別人面前用手拿著鞭炮放,嚇得大家直往后躲,我便哈哈大笑,像是打啦大勝仗。12歲那年初三,我當著所有小朋友的面,將一個炮仗拿在手里,用香點著,卻沒響,我想看看怎么回事,剛縮回手,啪的一聲,炮仗響啦,炸得我跳啦起來,手指頭黑啦一片。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拿著鞭炮放啦。
……
噼里啪啦的鞭炮還在響著,過年啦,我又長大一歲,F在,我不要紅包也不要鞭炮,能跟爸爸媽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地一起過年,比什么都好!
《憶春節》作文 篇2
記得小時候春節是一年來心里最盼著的節日,因為過春節有很多好吃的、還可以穿新衣服、還可以不用上學、可以和鄰居家的小孩到處去玩、可以去走親串友。春節也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時候,我的家鄉----被譽為“鼓子秧歌”之鄉。
臘月29下午7點左右是驅趕“年獸”的時候,那時候的春節最愿意干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相傳“年獸”當年就是被“福壽祿”三星用“炮竹”嚇跑的,所以每當過年都會有放“炮竹”這個風俗。
每次過年趕“花花集”(臘月25)都要跟爺爺要一堆鞭炮,買回家之后不等正點,我們那些小子就開始放響了,村里鞭炮一響濃濃的'年味就有了,比誰家買的鞭炮多,誰家買的鞭炮響,那時候雖然害怕鞭炮,但是還是愿意玩。
臘月25,這一天除了敢“花花集”買菜、買響、買對聯、買
年畫、買燈籠、買新衣服之類的東西,還要掃屋子。新年新氣象
要除舊迎新,把屋子里的灰塵都打掃干凈,收拾的和新屋子一樣,看著就舒服。
臘月27、28,也是我們村里這些小子最喜歡的時候,這兩天家里要煮肉、包大包子、炸麻花、炸藕荷、炸點心之類的,準備過幾天伺候親戚,這一天還要把對聯貼上,大門和屋門都要貼上,買的漂亮的年畫也都糊上,漂亮大紅燈籠也都掛在大門外。這兩天也得理個發,然后去澡堂子搓個澡,除舊迎新除掉過去一年身上的晦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臘月29晚上就熱鬧了,這天晚上要“擺貢”每戶家里都端幾樣好菜來上貢,擺貢要擺三天,貢位寫著玉帝、灶王爺、財神爺啊,再點上香,然后全家人全了燒紙、磕頭,這樣貢位就擺好了。上完貢就是自由時間了,叫上自己一個院里的兄弟姐妹湊一桌喝酒、吃菜、聊天,吃完了打牌一直打到明天早上。
年三十也叫除夕,這一天中午一家人在家做一桌子菜,吃菜喝酒,晚上就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喝著酒,外面有放煙花和鞭炮的,濃濃的過年氣氛這時候是最濃的時候,當“春節聯歡晚會”零點敲跨年鐘的時候,這時候改下餃子吃水餃了,這時候通常每家每戶都會放煙花。
初一是挨家挨戶在村里拜年的時候,那時候記得跟著大人去挨家挨戶的轉,初二就是去姥姥家拜年了,姥姥家今天人特別多,老姨們都湊到一塊去拜年---熱鬧。
在我們家鄉還有一個風俗就是“鼓子秧歌”。鼓子秧歌是“元
宵節”這一天的表演節目,但是大家都會之前準備準備演練一下,所以初七、初八走完親戚就可以訓練鼓子秧歌了,同一個鎮上的每個村子都會出一支秧歌隊伍到鎮上比試一下,然后到縣上和市里去表演,表演節目有打鼓、打鑼、打叉子、踩高蹺、頂傘、挑貨郎、扮小丑、豬八戒背媳婦、耍傘、炮手、舉旗等,眾多鬧元宵節目。那時候賣小吃的都會跟著秧歌隊伍走,賣甘蔗的,糖葫蘆的,賣酸楂的等,這時候是我們這些小孩最高興的時候。
記憶中的春節都是濃濃的過年氣氛,而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慢慢的搬上了樓房,想做的這些事情也受到了條件的限制,慢慢的就很少有人去做了,年味也慢慢的在變,“花花集”也慢慢的變成了大型超市,年夜飯從家里也搬到了飯店,大鼓、叉子也換成了音響,孩時炸的好吃的也都是現成的了。。。。。。。。。
《憶春節》作文 篇3
放寒假了,爸爸媽媽領著我和妹妹就回老家去了,每年的春節我們全家都是在老家過的。
在我模糊的記憶里,每年的春節都是在貼春聯,掛大紅燈籠,請祖先,放鞭炮和早上互相拜年中度過的。每年我都會掙很多壓歲錢,我都會讓媽媽給我存起來,等我以后上大學的時候再用。
今年除夕包餃子的時候,奶奶把一個五角錢的硬幣包在了餃子里面,奶奶還說誰吃到包錢的餃子,誰今年的福氣就會更好。大年初一的早上我早早的就起來了,先給爺爺奶奶拜了個年,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等奶奶把餃子煮熟了,我端著碗使勁吃使勁吃,可還是讓爸爸吃到了,我說:“爸爸,今年就讓給你吧,明年我一定會吃到的,”爸爸笑著說:“好。∶髂暌欢ㄗ屇愠缘!”吃完飯,爸爸媽媽就領著我和妹妹去給親戚朋友們拜年了!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極了!
今年的春節我過的'很開心,因為有很多的小伙伴一塊玩,你們的春節是怎么過的呢?在此祝全國的小朋友新年快樂!
《憶春節》作文 篇4
現在過春節,覺得沒有一點意思。
而兒時的春節留在記憶里卻永遠忘不了的。
我對過春節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在城里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日和走親戚的時候才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花,另一種叫糕。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系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間里,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里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媽媽蒸的糕主要是用來祭祖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學考試,媽媽都要蒸個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媽媽說是為了讓兒子“高升”啊。
棗花和糕,媽媽現在還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種東西現在已經沒有了,家鄉人叫“黃蒸”,具體是哪兩個字我也說不準,姑且就用這兩個字吧。它其實就是用玉米面做的,只是在里面包了點陷,有白菜,也有白蘿卜什么的,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在我離開家到縣城上學以前,我們家平時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窩頭和玉米面粥,吃的我經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到飯店吃飯,有人特別愛點貼餑餑熬小魚,我看著玉米面做的餑餑從來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楊村鎮有一家貼餑餑熬小魚特別有名,市里有人開車跑到那兒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從承德回天津,他們要去吃楊村的貼餑餑熬小魚,那個餑餑貼的真好,但是我也沒有吃一口。童年的記憶里對玉米面特別的抵觸,這種抵觸持續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看,更沒有春節晚會了,只是等著三十晚上的餃子熟了,就該我放炮了。但是頭鍋煮熟的餃子是不讓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媽媽在每個碗里盛兩個餃子和一點湯,我和弟弟妹妹端著放在媽媽燒香的地方,有的'在門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該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當然由我來,小我七歲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擔,但是我從來沒有讓過,直到我對放炮沒有了興趣。小時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記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誰,很多年以后我問媽媽,她笑笑說,其實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誰,只是從老人哪兒學來的,為了祈求來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這樣做的。只到現在媽媽每年還在重復著這樣的活動,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覺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還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時候家里窮,小孩子過年的時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讓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給拿出來。睡覺前,媽媽把新衣服給拿出來,把舊的衣服換下來,我聞著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兒時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別早,聽到炮聲就起來了,穿著媽媽換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幾個同齡的孩子去給長輩們拜年了。小時候拜年我們叫磕頭,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頭的,大人有時候故意逗我們,不把頭磕響了不給禮物的,說是禮物,其實就是一顆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特別的禮物了。農村拜年很講究的,先給自己最近的親屬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親屬,最后的外姓的鄰居,但是不給輩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時候對鄰居的輩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經常和同伴們去比自己輩分低的鄰居家拜年,惹得大人們笑話。初一這一天孩子們都是解放的,幾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經常是和同伴們去做我們之間的游戲了。
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姥姥家離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帶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里又是無拘無束的一天,一直到過了初五,大人們該上班了,我們也快開學了,年才漸漸離我們遠去了。
【《憶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憶春節作文600字01-06
憶春節作文400字01-08
《憶春節》作文600字08-18
【精選】《憶春節》作文合集八篇05-24
實用的《憶春節》作文三篇04-25
實用的《憶春節》作文3篇05-18
精選憶春節作文600字4篇05-06
[經典]《憶春節》作文600字4篇12-12
(精選)《憶春節》作文600字3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