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1
教學要求:
一、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二、通過對具體語言文字的閱讀賞析,理解和感悟含義較為深刻的字、詞、句。
三、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準備:
幻燈片、紀錄片《揮師三江》的剪輯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音樂導入,巧引疑問
1、播放歌曲《為了誰》,引出課題,簡介背景。
2、板書課題,將“戰”字寫大些,引導學生圍繞“戰”字提出問題。
二、由疑促讀,整體感知
1、小結學生的問題,引導自讀課文。
①按“為什么戰――怎樣戰――戰的結果”將課文分為三段。
②讀準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
2、交流溝通。
3、指名分自然朗讀,正音。
三、學習第一段
1、范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根據學生的回答,聯系文中的句子,引導朗讀感悟表現形勢危急和子弟兵英勇氣慨的詞句。
3、指導朗讀。
4、你讀出了什么或腦海里浮現出了什么?
四、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教師指導書寫。
2、師生一同查找有關1998年抗洪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交流資料,切入課文
1、學生、教師分別介紹所查找的資料。
2、小結資料內容,切入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主要介紹了哪幾個場景?
2、引導概括。
(①拼命保堤 ②錚錚鐵漢 ③群眾救星)
3、學習場景一:拼命保堤
①看幻燈圖片,用自己的話想像圖意。
②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述的,哪些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朗讀感悟表現戰士們奮不顧身和樂觀主義的精神的詞句。
④指導朗讀,聯系課文內容突出語速和音高的變化。
4、學習場景二:錚錚鐵漢
過渡讀:師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向大家敘述錚錚鐵漢的事跡。
②引導畫出文中的動詞。
③指導朗讀黃曉文被釘子扎傷的句子。(重讀動詞)
5、學習場景三:群眾救星
過渡讀:師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
①默讀,思考:還有哪些感人的事跡?
②回憶所查的資料,補充省略號的內容。
③戰士們是怎樣去營救的?引導朗讀文中的話。
④洪水到哪里戰士們就飛向哪里,面對如此英勇的戰士,人們發出了由衷的贊嘆,深情朗讀“哪里……就……”、“看到……,看到……”
⑤指導朗讀。
三、小結
1、師激情概括,切入第三段。
2、朗讀第6自然段。
四、作業
1、選取一個或幾個場景,寫一篇讀后感。
2、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師生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
二、觀看紀錄片《揮師三江》的剪輯帶。
三、回顧影片和全文
1、影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述說感動的理由。
2、文中哪些段落在影片里出現過,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讀。
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
1、以小組為單位選取文中或影片中的一個場景,編演小課本劇。
2、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9.真情的回報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2
【教材分析】
課文濃墨重彩地描述人民解放軍官兵在大江保衛戰中的驚心動魄的場面、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跡,表現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協力、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課文感情真摯、語言優美,對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戰士的贊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無窮、震撼人心。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語言品味、人格影響的好教材。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借助媒體感知災情
同學們,2008年的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的大地震牽動了億萬人的心。這是我國遇到的一場大災難。但在災難面前,我們民族所表現出來的,是頑強的精神、堅強的意志以及眾志成城抗震的決心。但你們知道嗎?在1998年的夏天,我們也曾遭遇相類似的災難。
媒體播放《驚濤駭浪》電影片斷,感知98洪災。
看著這波濤滾滾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語?(洶涌澎湃、一瀉千里、驚濤駭浪、驚濤拍岸、排山倒海、萬馬奔騰、濁浪排空……)
同學們,長江中下游地區低出高洪水位幾米,甚至十幾米。如果決堤了,人民的生命和國家的財產將受到很大的損失。你能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災情的危急嗎?試一試指名讀、評價(緊張嗎?再緊張些!)(情況萬分危急)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此時此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勝利!所以,幾十萬解放軍官兵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一場氣壯山河的[讀題目:大江保衛戰],他們將與洪魔進行殊死博斗,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讀題目:大江保衛戰]。
(抗洪搶險,學生沒有情感體會,對他們來說十分陌生、遙遠。因此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情境,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十分可行。課堂上老師播放了影片《大江保衛戰》的片段,和孩子一起回顧98年長江奔騰、肆虐的洪水中,解放軍戰士搶險的場面,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走進文本探究的欲望。同時,在課上,運用媒體播放戰士用血肉之軀筑起人墻、戰士們傷痕累累的手、肩,戰士們解救一些受災群眾的圖片,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驚,喚起內心的情感。)
二、走入文本感悟真情
同學們課前都預習了課文,我想問你們都讀了幾遍?(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是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希望你能堅持)。下面老師請六個同學讀讀課文。(學生單獨讀1——4段)
古人讀書講究正襟危坐,凝神定氣,這對身心健康很有好處。同學們讀書,書應端置于你的正前方,你的身體應是松弛的,頭略向下偏,雙手自然平放于書的兩旁,身體離書桌應保持一拳頭的距離。讓我們有這種讀書方法,讀讀課文的5——6自然段吧!
看來同學們預習得不錯,課文中有這些詞語需要注意的:注意讀準“崩塌”“一綹”“電桿”等詞語
誰能告訴老師,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哪些自然段是寫搶險護堤?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救人的呢?
過渡:這場百年不遇的大水患,牽動了數億萬人的心。在這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中,我們看到面對肆虐的洪水,人民子弟兵所表現出的錚錚鐵漢形象。
(一)精讀課文賞群英圖
瀏覽一下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中表現出解放軍戰士搶時間護大堤的?找到了,用筆圈出來。在旁邊的空白處寫下你的感受,體會。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句簡短的話。(生默讀、思考、批注,師巡視。)(出示本段內容)
⑴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談體會、朗讀。
(2)“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
扛沙包來回穿梭的勞累他們全然不顧,腳趾割破了他們也全然不顧,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大堤,保住大堤”。人民戰士為人民,正是這鋼鐵般的意志堅定了他們的信念,那就是“大堤,保住大堤”。
狂風猛烈地撕打著堤岸,眼看大堤就快保不住了,戰士們,怎么辦?“他們一個個憤然跳入水中”(出示人墻課件)
這就是堅不可催的鋼鐵人墻呀!那你們愿意加入這人墻中來嗎?同學們站起來。“戰士們,狂風來了,怕不怕?暴雨來了怕不怕?巨浪來了怕不怕?”好,英勇的戰士們,讓我們高聲呼喊“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3)“經過幾個……傷痕累累”
傷痕累累,看到這個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同學們,老師把這感人的畫面帶來了,請看(出示畫面)
看到這一雙雙傷痕累累的雙手,有沒有鼻子一酸,眼眶一熱?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千言萬語無法表達我們的心情,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吧。
學完了這幾處感人的句子,同學們你們想用什么詞語或句子來形容大堤搶險這悲壯場面。
引出對聯下半部分。老師想說的是這真是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齊讀這副對聯。這副對聯就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這也是作者發出的贊嘆。
誰來把最后一段話讀好。
(讓學生反復朗讀,細細品味,當學生的感動達到一定程度時,他們的思維和情感已完全貫通,一觸即發,憑借已有的語言積累,表達自己的激昂的情感,讓激情在讀書中飛揚,從而使戰士們的英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
(二)精讀課文悟鐵漢情
過渡:如果說剛才描寫的是一組抗洪搶險的群英圖,那第4自然段就是對連長黃曉文的大特寫。
1、學生自學第4自然段。
2、全班交流。
(1)指名讀描寫黃曉文語言動作的句子。體會鐵漢本色。
(2)齊讀感悟“錚錚鐵漢”情。
3、從黃曉文身上,我們感受到了錚錚鐵漢的本色,像黃曉文這樣的戰士僅僅是一個嗎?從文中哪兒看得出來?指名讀。你還知道哪些抗洪英雄的故事?
所以文中說:“在那幾十個難忘……事跡啊!”(齊讀)
(三)精讀課文品魚水情
過渡:面對肆虐的洪水,戰士除了保護大堤,還要搶救遇險的人民群眾。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第五自然段,看看戰士們的身影都出現在什么地方
2、交流:(依次朗讀體會)
⑴洶涌的激流中,戰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欲墜的.電桿。
為什么用飛向?你從中體會到什么?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齊讀。
⑵從你們的朗讀中,我聽出來了,戰士們在迫不及待地營救受災的群眾。在安造垸,(指名接讀)他們救出了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兒園老師周運蘭;在簰洲灣(指名接讀),他們給攀上樹梢等待了近九個小時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
他們救出的又僅僅是周運蘭、小江珊嗎?(不!)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課件展示救援群眾的場面。
⑶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
指名讀,你讀懂了什么?
齊讀感悟。
人民子弟兵總是出現在最危急的關頭,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
⑷滔滔洪水中的群眾,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
指名讀。
齊讀“哪里……就……”。
你們不光讀懂了這句話,更讀懂了子弟兵們內心的情懷
三、欣賞贊歌升華感情
師:“銘記”是什么意思?板書:銘記
生:記住。
師:“銘”是什么意思?
生:銘刻。
師:銘刻在哪里?
生:銘刻在心里。
師:銘刻在心,能忘記嗎?
生:不能。
師:銘記就是永遠不會忘記。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小江珊,你會永遠銘記著——
生:我會永遠銘記:1998年的夏天,我在洪水中等待了近九個小時,是人民子弟兵救了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師:你就是周運蘭老師,你會永遠銘記著——
生:我會永遠銘記:1998年的夏天,我在滅頂的房屋上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是人民子弟兵冒著生命危險挽救我的生命。
師:同學們,我們學了這篇課文,我們永遠銘記——
生:我會永遠銘記著:在九江賽城湖的大堤上,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的身影。
生:我會永遠銘記:他們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
生:我會永遠銘記:黃曉文腳被鐵釘扎傷,他只是簡單包扎了一下,又忍著劇痛爬上大堤。
……
師:讓我們飽含深情地再讀最后一節,記住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
生:讀書
師:是的,沒有誰會忘記,也不能忘記。在抗洪救災面前,子弟兵們流血奉獻;2008年的雪災面前,子弟兵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甚至獻出年輕的生命。他們不愧為祖國的鋼鐵長城,讓我們全體起立,向他們表示永遠的致敬!(媒體出示:簰洲灣清明為烈士掃墓的圖片學生行少先隊隊禮)
師: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我們知道他們為了誰。今天,讓我們再次聆聽祖海的這首歌,讓這些英雄在我們的心中永遠定格!(媒體出示歌曲)
(教學結束時,教師讓學生談學完這一課記住了什么,因為有了前面學習的鋪墊,學生的回答精彩無限,最后教師播放歌曲《為了誰》,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看畫面,學生滿懷感動的欣賞歌曲,情不自禁地一起跟著唱,在動人心弦的音樂聲中,教師結束了這一課的教學。)
師:課后搜集98抗洪資料,在班級交流。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具準備:
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曾經有這樣一首歌唱遍祖國大江南北,許許多多的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今天我們來欣賞這首歌。
(播放VCD歌曲《為了誰》,讓學生邊聽邊看畫面,進入情境)
這首歌贊頌了抗洪救災中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1998年抗洪救災的.課文。揭示課題,簡介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疊。
肆虐:任意殘殺或迫害,起破壞作用。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2、思考分段,簡述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響了大江保衛戰。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我部隊官兵在大江保衛戰中表現神勇,涌現出許多動人事跡。
第三段(第6自然段):贊揚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三、學習第一段。
1、范讀,思考:這一段寫了幾層意思?(一、災情危急,二、奔赴戰場)
2、畫出反映災情危急的詞語、標點,讀一讀。
3、指導朗讀。
4、畫出子弟兵奔赴戰場的詞語,讀一讀。(“日夜兼程”“挺進”)
5、指導朗讀,體會子弟兵們大戰洪水的英勇氣概。
6、學生小結這一段內容。
四、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教師指導書寫。
2、朗讀課文。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4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能通過對具體語言文字的感悟和朗讀,感悟人民解放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
學習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感悟人民解放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應用無畏的獻身精神。
一、課前延伸
▲學習目標
1.預習課文,獨立解決生字詞。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方法步驟
1.預習生字詞
(1)正確認讀生字詞
(2)描紅
(3)熟練組詞
2.預習課文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標出文章的自然段。
(3)畫出文中的生字詞和四字詞語。
3. 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課文主要通過描述(x )和( x)這兩個事例,表現了解放軍官兵在大江保衛戰中的驚心動魄場面、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跡。
4.查找98抗洪的資料
5.寫出預習中不明白的問題
二、課內探究
(一)創設情境
播放視頻
(二)同伴互助
▲學習目標
1.同伴合作解決生字詞和課文,提高學習效率。
2.教師抽查,督促學習。
★方法步驟
1.同伴互查生字詞。
2. 同伴互查課文第2、4自然段
3.反饋展示
(三)自主學習
▲學習目標:有感情地熟讀課文,對重點的語句進行理解分析。
★方法步驟:
默讀課文2-4自然段:畫出文中令你感動的詞句,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邊簡單寫體會。
※早完成的同學,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畫出來的'句子。
(四)合作探究
▲學習目標:通過交流,解決問題,梳理疑難。
★方法步驟:
1.小組長安排組員按照由4-1的順序,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句,每人選擇一處有感情地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
2.小組成員共同推選代表,匯報交流。
※完成以后,小組長組織組員坐端正,準備匯報。
(五)精講點撥
1.老師根據同學們的回答,進行適當地補充、點撥,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有感情地朗讀。
(六)鞏固拓展
▲學習目標:
1.檢測對本課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2.閱讀補充材料,感悟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
3.通過寫話練習,進行生成性訓練。
★內容步驟:
1.鞏固檢測
★方法步驟:
背誦第5自然段
2.補充閱讀
★方法步驟:
(1)快速閱讀。
(2)思考:讀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3)同伴交流。
3.拓展提升
寫話練習: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內心一定有所感悟,把你的內心所想所感寫出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方法步驟:
(1)發揮想象,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一兩句話、一首詩、一個小故事,皆可)。
(2)匯報交流。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5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2、背誦課文的第5自然段。
教具準備:小黑板、錄象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復習
指名讀第一段,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這一段寫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戰中的動人事跡,主要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跡?(一、大堤搶險;二、鐵漢本色;三、勇救群眾。)
2、學習事跡之一:大堤搶險
(1)指名朗讀。
(2)看幻燈圖片,用自己的話講述圖意。再看看課文是怎樣描述的。
(3)默讀
1、畫出體現子弟兵救援神速的詞語。(聞訊趕到、頓時)
2、畫出體現戰士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詞語。(穿梭、奔跑、全然不顧、鏖戰、傷痕累累)
3、面對險惡的環境,戰士們精神怎樣?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狂風......加油!”“風聲雨聲......水水相融。”)這體現了子弟兵什么精神?
(1)看剪輯錄象實況,再現戰士搶險的場面,讓學生體會當時戰士們的心情。
(2)指導朗讀。突出重點詞句,讀出面對險情,戰士們的'大無畏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
3、學習事跡之二:鐵漢本色。
過渡:如果第一層寫的是子弟兵的群體形象,那么第二層就是特寫個體形象--黃曉文的動人事跡。
(1)自讀,用自己的話向同學們介紹黃曉文的事跡。
(2)理解“在那幾十個難忘......事跡啊!”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3)指導朗讀。
4、學習事跡之三:勇救群眾。
過渡:在大江保衛戰中,子弟兵們除了保衛江堤,還要救護遇險的群眾,這方面的感人事跡也是數不勝數。
(1)指導朗讀,讀中理解》
1“飛向......飛向......飛向......”(群眾正在危險中,戰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2“......”(這個省略號說明救人的事跡數不勝數)
3“哪里......就......;哪里......就......”(子弟兵們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
4“看到......看到......就像看到......”(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了軍民魚水情)
(2)輪讀,齊讀。
三、小結
四、作業
1、文后練習第3題。
2、背誦第5自然段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6
課時目標:
1、概述全文的思想內容。
2、學會用“驚心動魄”、和“閃爍”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快捷肆虐洶涌驚心動魄
危急嶙峋閃爍日夜兼程
2、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段
1、齊讀。
2、這段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三、回顧全文
1、概述全文的思想內容。
2、課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動,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說話訓練
1以“當長江大堤遇險時”領起說一段話。
2、1998年洪澇災害后,許多人失去了家園。當時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五、作業
1、造句。
(1)驚心動魄
(2)閃爍
2、寫一篇讀后感。
3、收集抗洪救災中的故事,在班會上講給大家聽。
六、板書設計:
大堤搶險(面)英勇
8大江保衛戰鐵漢本色(點)
勇救群眾(面)銘記
教學反思:略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三個典型事跡,從側面體會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激發對子弟兵的敬仰。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句子的訓練,感受長江遇特大洪水的旋急形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運用各種手段,通過激勵、點撥、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之深刻體會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大堤和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三個富有典型意義的材料,敘議結合,以情動人,從三個不同側面體會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體會課文中有關句子的思想感情。
難點: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激發對子弟兵的敬仰之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法、感情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5分)
1、出示長江風景圖,師述:
長江,我國的第一大江,她哺育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長江風景秀麗,氣勢磅礴。可是一向溫順的它卻在1998年的夏天出事了。而且在這件事情中涌現出了許多英雄,人們還特別譜寫了一首歌頌這些英雄的贊歌,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同學們想聽一聽嗎?(播放錄音“為了誰”)
2、師問:同學們知道這首歌是贊揚誰的嗎?生齊答。(人民解放軍)
那為什么要贊揚他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10分)
1、板書課題(22.大江保衛戰),生齊讀課題
提問:“大江”指的就是?生:長江
2、生自讀課文,要求在讀的時候咬準字音,把句子讀順。
3、檢查自讀效果:
(1)按課文分段請6個學生分別讀,在讀中相機正音。
標出幾個容易讀錯的'音:崩(bēng)塌一綹(liǔ)電桿(gān)血(xuè)肉之軀
(2)質疑:讀了課文之后,同學們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說)那哪些自然段寫的是搶險護堤,(2-4)哪些自然段寫的是救人呢(5)?
(3)那么這節課我們重點來學習子弟兵搶險的這些部分,就讓我們走進這場“大江保衛戰”。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10分)
1、[錄像:電閃雷鳴]師配音: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
[課件:出長江流域圖,指長江、荊江、武漢、九江等地理
位置]荊江出現險情!武漢出現險情!九江出現險情!長江中下游地區全面告急。
2、同學們知道嗎?A、資料:長江中下游平原區人口密集,是我國工農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但由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地面高度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數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兩岸江堤抵擋洪水。
B、提問:常言道:水火不留情,萬一大江決堤會造成什么后果?生討論。
師小結:是呀,如果大江決堤,那么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將受到巨大的威脅,此時此刻,情況真是。。。?(板書:萬分危急)。看課文,課件出示課文中用了三個(告急)、三個(感嘆號)和一個(省略號),這讓我們感覺到情況的(萬分危急)
C、如何把這種危急的情況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3、過渡: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看,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點擊課件:出示部隊出發的圖片和文字,齊讀)
4、同學們看到了:
解放軍官兵們在炎炎烈日下,朝著大江——挺進
在瓢潑大雨中,朝著大江
不分白天不分黑夜的,朝著大江
這就是---------生答-日夜兼程。你從“日夜兼程”這個詞中體會到了什么?情況非常危急;人民子弟兵心中的著急,以及他們的英勇無畏。他們是急人民所急呀,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齊讀
5、教師深情講述:是啊,此時此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勝利!所以,幾十萬解放軍官兵將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一場氣壯山河的[讀題目:大江保衛戰,],他們將與洪魔進行殊死博斗,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讀題目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的?請大家默讀
第2自然段,找出官兵搶時間護大堤的句子。可以勾畫,圈出重點詞,也可以朗讀品味。
2、你找到哪一句?說說體會。這些句子中哪些詞語最能體現官兵搶險的速度快?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3、學生反饋,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4、大家在搶時間、搶速度,腳趾割破了卻全然不顧,因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課件]齊讀:大堤,保住大堤。(加手勢)
人民戰士為人民,正是鋼鐵般的意志,堅定了他們心中唯一的信念,那就是[課件]生讀:大堤,保住大堤。(加手勢)
5、創設情景: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戰士們高聲喊道:[課件](引讀)狂風為我吶喊…
6、[課件]師:看,洪水肆虐,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戰士們怎么辦?讀讀課文中句子。齊讀。
來看,這是課文中的插圖,圖上畫的就是解放軍戰士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筑起的一道——人墻,這就是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吶,你們愿意加入這抗洪的人潮中來嗎?生演示
7、戰士們,狂風來了怕不怕?暴雨來了怕不怕?巨浪來了怕不怕?對,英勇的戰士們,讓我們一起高喊:[出課件:抗洪口號:狂風為我們吶喊。。。為我們加油]
8、師:好一群樂觀的戰士!難道你們的身體真是鐵打的嗎?你們的身體也是血肉之軀啊,但是你們又著鋼鐵般的意志,你們真是一群錚錚鐵漢啊![板書:錚錚鐵漢]理解。
9、過渡(語調弱):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終于保住了,此時的官兵們已是怎么樣?(傷痕累累)。同學們,老師把這感人的畫面帶來了,請看(出示畫面[課件:搶險后的官兵])
面對著這群疲憊不堪的抗洪戰士,面對著這群傷痕累累的錚錚鐵漢,你們想說些什么?
10、我們的老百姓也對子弟兵們也充滿了無比的敬意,他們把這份深情融入到了一幅對聯當中,課件出示[點課件:出對聯],指名讀,正音指導:這是老百姓對人民子弟兵的愛呀,師范讀。(讀得再深情些)齊讀這副對聯,是對人民子弟兵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英雄形象真實寫照
11、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卻是氣壯山河,驚心動魄呀!齊讀第二段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如果說剛才描寫的是一組抗洪搶險的群英圖,那第4自然段就是對連長黃曉文的一個大特寫。
2、默讀第四自然段,劃出令你感動的句子?體會一下黃曉文是一個怎樣的戰士?指名
做上批注,全班交流。請2、3個回答。
3、描寫的時候主要抓住了什么對人物進行描寫?動作。還寫到了什么?語言。抓住語言和動作品讀體會。
4、從黃曉文身上,我們再次感受到了錚錚鐵漢的本色,像黃曉文這樣的戰士僅僅是一個嗎?雖然只寫了黃曉文一個,但卻代表的是一個整體,“在那幾十個難忘……事跡啊!”
五、小結課文,升華情感
是啊,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黃曉文這樣的戰士用他們鋼鐵般的意志,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讓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這首歌(播放“為了誰”)。現在,你們知道這些子弟兵是為了誰嗎?是為了我們的祖國,為了我們的人民呀!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感受[出示對聯],師生齊讀。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8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同學們,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他們和幾百萬群眾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同時板書:大江保衛戰)
二、學習課文,朗讀領悟述感動
在抗洪搶險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涌現出了多少感人事跡啊!課文主要寫了三個典型的事跡,你能用小標題的形式來概括嗎?
(①保大堤②抗洪災③救災民)
(一)學習事跡之一:保大堤
1、 7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那課文是怎么具體描寫的呢?
(1)請大家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
(2)全班交流。
①“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來回穿梭……全然不顧……保住大堤”
引讀:子弟兵為了保住大堤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也……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試讀、指名讀。
②“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頓時……出現了……”
從這兒可看出什么?
部隊官兵一聽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趕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讓我們一起讀!
③“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人墻”
子弟兵面臨的困難是狂風、暴雨、巨浪,但這又算得了什么!多樂觀的子弟兵啊!讓我們一起高喊……
2、出示:(齊讀)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
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補充介紹:抗洪背后的真實事跡
真是了不起的英雄啊!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說。他們都是——錚錚鐵漢!(引說詞語)
(二)學習事跡之二:抗洪災
1、在抗洪搶險的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里,又涌現出多少英雄人物啊!請看解放軍某部四連連長黃曉文的鐵漢本色。
2、學生自讀,并找出最能體現他的鐵漢本色的句子。指導朗讀。
3、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類似黃曉文的英雄又何嘗一個呢?
資料補充:烈士李向群的英雄事跡
(三)學習事跡之三:救災民
(把第5自然段改寫成詩的形式,顯示)
洶涌的激流中,戰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
安造院,救出了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兒園老師周運蘭,在簰洲灣,給攀上樹梢等待了近九個小時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
滔滔洪水中的群眾,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
1、從詩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齊讀詩)
2、他們這樣做到底為了誰?
3、聽歌曲《為了誰》。從歌中找到答案了嗎?
三、小結結文,激情言語抒情懷
1、在這場驚心動魄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里,人民子弟兵不但保衛江堤,還勇救遇險的群眾,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人。
2、誰更銘記著1998年的夏天,銘記著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3、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通過對語言材料的閱讀感悟,體會人民解放軍為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英勇無畏,舍生忘死,而又樂觀向上的精神。
3、了解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學會在學習實際中運用。
教學重點、難點: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人民子弟兵永往直前,英勇無畏的精神風貌以及軍民之間濃濃的魚水深情。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大江保衛戰》。(生:齊讀課題)
2.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這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中,戰士們主要做了哪兩個方面的事情?
板書:大堤搶險、勇救群眾
二、學習2—4自然段
1、在這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中,涌現了無數感人肺腑的場面,我們先來看一看九江賽城湖大堤上驚心動魄的搶險場面。(板書)
2、請同學們認真默讀第二小節,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看看哪些句子讓你驚心動魄,用筆畫下來。在旁邊的空白處寫下你的感受,體會。可以重點談談對其中一個詞的理解,也可以是一句簡短的話,甚至是一個標點。(生默讀、思考、批注,師巡視。)
誰來說說,哪兒最讓你驚心動魄。先來讀讀句子,并結合有關語句談談你的感受。
3、交流,相機出示
( 1 )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
特別是哪幾個詞讓你感受到了驚心動魄呢?
“聞訊”“頓時”體會子弟兵不畏兇險,救援行動的神速。
“一條長龍”表現齊心協力。
師:是啊,戰士們一心想著保住大堤,來得多么神速啊!
(2)、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師:戰士們肩上可是一百多斤的沙包,讀得再沉重點。)
(師:索性是什么意思?干脆。你再讀讀,干脆點!)
①你告訴大家,你為什么讀了這些句子而感到驚心動魄?特別是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的?
“穿梭”這里穿梭形容什么?(形容跑的速度很快。)
“嶙峋”的片石到底是怎么樣的一種片石呢?割破了腳趾的片石,是什么片石?(鋒利的片石)。
嶙峋的片石像一把把鋒利的小刀一樣插在泥水中,而戰士們卻在泥水中來回奔跑,任片石把自己的腳趾割得鮮血淋漓,他們卻全然不顧。
“全然不顧”他們不顧的是什么?(疼痛,生命危險)顧的又是什么呢?(保衛大堤)
課文中就給我們具體介紹了一位為保住大堤全然不顧的錚錚鐵漢,他是誰呀?
★插入朗讀感悟黃曉文連長的事跡。
用心默讀這一自然段,想想黃曉文的哪些舉動令你特別感動呢?
交流:①黃曉文大聲說:“來不及了!”
②說著,一咬牙,猛地把鐵釘一拔,一股鮮血涌了出來。黃曉文隨即從身上扯下一綹布條,三下兩下把腳捆了個結實,二話沒說,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哦,是他的語言和動作讓你驚心動魄!
A、(特別是哪些詞最讓你感動呢?抓住動詞體會他的奮不顧身。)
從這些果斷的語言和動作中,讓你感受到了這是一個怎么樣的黃曉文?
B、同學們,你們有過被小刺或小釘子扎過的經歷嗎?你當時的感受是什么呢?
可我們的黃曉文連長呢,他卻果斷地拔下鐵釘,簡單快速地捆了一下傷口,就繼續在泥水中來回穿梭。
C、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描繪黃曉文艱難地穿行于稀泥中的情景嗎?
(他連走路都走不穩,他每邁出一步腳底總是鉆心地疼痛。
稀泥地里他走過的地方,到處都是鮮紅的`血水。)
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把省略號中蘊藏的豐富內容通過想象,并且用你們的語言表達了出來。
(指誰來讀讀黃曉文連長的動作和語言,通過朗讀把你感受到的表現出來呢?
師:讀得真棒,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看著你緊皺的眉頭,聽著你動情的朗讀,我的眼前一下子浮現出了這個不屈不撓的光輝的形象。
小結1:黃曉文只是千千萬萬子弟兵中的一員,他們沒有多少豪言壯語,但卻用他的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本色。
(板書:錚錚鐵漢)
小結2:同學們,鐵釘扎進腳底,嶙峋的片石把腳割得鮮血淋漓,戰士們的身體經受著巨大的疼痛。可他們全然不顧,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齊讀:“大堤,保住大堤!”)
此時,你看到了一群()的子弟兵。
(2)這一自然段還有哪些地方讓你驚心動魄呢?
設計對話。
“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著堤岸,戰士們高聲喊到:‘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他們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
①“奮然:”可以換個什么詞?奮不顧身。
“人墻”:是用什么筑成的呢?戰士們的血肉之軀筑成的。
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阻擋肆虐的洪水,能不讓我們驚心動魄嗎?
他們的這奮然一跳,也許就會被急流沖走,就會被巨浪吞沒;也許這一跳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親人了;再也不能回到自己溫馨的家;也許這一跳,孩子失去了父親;母親再也見不到自己心愛的兒子了……
②戰士此時的處境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時的自然環境怎么樣?
“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堤岸。”說明當時雨大、風狂、浪大。人跳下去很可能被洪水沖走,被巨浪吞沒。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非常惡劣的自然環境吧![播放課件]
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師述:看,此時風大浪大,雨大,洪水肆虐,眼看我們辛苦壘來的沙包全都沖走了,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戰士們,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A、戰士們,狂風來了怕不怕?暴雨來了怕不怕?巨浪來了怕不怕?
對,英勇的戰士們,讓我們一起高喊: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B、狂風、暴雨、巨浪會為我們吶喊、助威、加油嗎?你們喊出這樣的口號,是想告訴狂風,告訴暴雨,告訴巨浪什么呢?
C、看到巨浪毫不畏懼,反而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此時你們真是一群
小結:戰士們,你們也是血肉之軀,卻在江水中筑起了一座堅不可摧,雷打不動,風刮不翻的人墻。你們有著鋼鐵般的意志!真是一群錚錚鐵漢!
[指名讀]:誰來讀讀這幾句話,讀出戰士們的壯志豪情,讀出他們的英雄氣概。
[齊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部分內容,通過朗讀來表現我們內心的震撼。
(3)“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①“鏖戰”是什么意思?猜猜看。(鏖戰就是激烈的戰斗,殘酷的戰斗。)
②從哪兒可以看出這是一場鏖戰?聯系上下文來說說。
從戰士們渾身上下的累累傷痕。
從官兵們被割得鮮血淋漓的雙腳。
從黃連長被鐵釘扎傷后又爬上大堤。
在98年的大江保衛戰中,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個像黃曉文這樣的優秀戰士,才取得了這次戰斗的成功。然而也有許多年輕的戰士失去了生命:高建成,楊德勝等17位戰士,他們最年輕的只有20歲,他們用年輕的生命在浪尖上鑄成了永久的豐碑。
(誰來讀讀這句話,用你的感動,感染我們每一個人。)(指名2人讀)
(4)這是一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江保衛戰,還是一場充滿著風聲雨聲濤聲的大江保衛戰,更是一場充滿著血汗的大江保衛戰。讓我們帶這敬佩之情來讀讀這一幅對聯。
出示: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這就是錚錚鐵漢們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
總結寫法:面對肆虐的洪水,戰士們奮勇拼搏,終于保住了大堤,在大堤搶險的過程中,如果說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一組抗洪搶險的群英圖,那第4自然段就是對連長黃曉文的大特寫。這就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能全面具體而又生動形象地再現子弟兵的英雄氣概,在我們習作中可以借鑒。
四、學習第五小節
過渡:面對肆虐的洪水,戰士除了保護大堤,還要搶救遇險的人民群眾。
默讀第五自然段,說說哪句話最讓你感動?
1、你們看在“洶涌的激流中,戰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飄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戰士們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他們一心想著解救群眾。
這句話連用了三個“飛向”,戰士們駕駛的是沖鋒舟,是船,船怎么會飛呢?用“駛向”不是更恰當嗎?)
①速度快;
②被困的群眾危險嗎?他們身陷險境,心里急不急?
但此時有人比他們更急,他們是誰呀?(戰士們。)
是的,此時時間意味著生命。用哪個詞更好?(飛向)
誰愿意來讀好這句話。
誰來讀的比他更急!(生讀)
2、還有哪句話令你感動呢?
在安造垸,接讀:他們救出了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兒園老師周運蘭在簰洲灣,接讀:他們給攀上樹梢等待了近九個小時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
這一串“……”在默默地告訴我們一些什么呢?
多少人在他們的搶救下獲得了新生,感人的故事說不盡…….
3、是啊,你看“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大救星。”
A軍旗,軍徽,紅五星,迷彩服都是指誰?
B從這兩句話中你讀出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①有洪水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最危險的地方總有戰士們的身影,(戰士們的勇敢,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
(為搶救群眾不畏艱險,舍生忘死。)
此時,你又看到了一群怎樣的子弟兵?
②如果你是落難的群眾,你身處險境,你怕不怕,你會怎么想?
(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你對他們充滿了信任。)
小結:是啊,子弟兵們舍生忘死,英勇無畏,急人民所急,人民群眾信任子弟兵們,這就是解放軍和人民群眾(心連心),這就是軍民之間濃濃的魚水深情。
誰來讀讀這兩句話,讀出軍民之間濃濃的魚水情。(指名讀)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這樣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人民會忘記他們嗎?(引讀)
“銘記”是什么意思?板書:銘記
(銘刻在心里,永遠不會忘記。)
(2)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小江珊,你會永遠銘記著——
你就是周運蘭老師,你會永遠銘記著——
(3)師:同學們,我們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將永遠銘記——回顧全文
(在九江賽城湖的大堤上,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也全然不顧。)
(“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他們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
(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我們的眼前還會浮現一個個光輝的形象:黃曉文腳被鐵釘扎傷,他只是簡單包扎了一下,又忍著劇痛爬上大堤。)
總結:是的,沒有誰會忘記,也不能忘記。這里沒有淚水,只有汗水;這里沒有柔軀鋼骨,只有錚錚鐵骨。這這就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祖國永遠不會忘記,戰士們用舍生忘死的精神與廣大群眾打響了這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
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我們知道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誰!
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小節,讓這些錚錚鐵漢——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永遠定格在我們的心中!
六、布置作業:
1、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寫一次大掃除。
2、搜集抗洪搶險的小故事,利用班隊課或活動課開展故事會。
七、板書設計:
銘記大堤搶險(面)錚錚鐵漢(點)
22大江保衛戰:(驚心動魄)
氣壯山河勇救群眾(面)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10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1、概述全文的內容。
2、學會用“驚心動魄”、和“閃爍”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快捷肆虐洶涌驚心動魄
危急嶙峋閃爍日夜兼程
2、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段
1、齊讀。
2、這段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全文,點明中心)
三、回顧全文
1、概述全文的.內容。
2、課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動,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說話訓練
1以“當長江大堤遇險時”領起說一段話。
2、1998年洪澇災害后,許多人失去了家園。當時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五、作業
1、造句。(1)驚心動魄(2)閃爍
2、寫一讀后感。
3、收集抗洪救災中的故事,在班會上講聽。
六、板書設計:
大堤搶險(面)英勇
8大江保衛戰鐵漢本色(點)
勇救群眾(面)銘記
教學反思: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11
教學要求:
1、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課外延伸作業 ,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
2、情感目標: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
命財產安全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民子弟兵戰洪水斗惡浪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具準備:
投影、錄相、錄音機、歌曲《為了誰》
教學過程 :
一、播放錄相,引入新課
播放洪水肆虐錄相,師誦讀:1998年的夏天,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似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在
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與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板書:大江保衛戰)
二、自主合作,小組探究
1、在這場激烈的戰斗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文中著重描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跡?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有準確而簡煉
的`語言概括出來。(A、大堤搶險 B、鐵漢本色 C、勇救群眾)
2、合作學習。
各小組根據組員的喜好選擇學習任務,組長做好分工學習,然后相互交流,充分發表意見。
(出示投影片)學習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出令你最感動的句子,說說為什么。
(2)通過討論交流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3、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官兵們肩扛著沉重的沙包,在泥土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
,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這句話體現了什么?(戰士意志堅強、奮不顧身)你認為哪些詞語最關鍵?(穿梭、索性奔跑、全然不顧)
★“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這表現了人民子弟兵什么精神?(大無畏的樂觀主義精神,與人民心連心的本質)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哪里就有……”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范讀、輪讀、齊讀。)
三、歌曲渲染,感情升華
1、看錄相實況,再現畫面。
2、在歌曲《為了誰》的音樂中師激情談話: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
的危險留給自己,面對這樣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課后搜集有關抗洪搶險的動人故事或圖片,在班級讀書交流會中交流。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感悟人民解放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
3.拓展遷移,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富有典型意義的材料,敘議結合,以情動人,從不同側面體會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體會課文中有關句子的思想感情或理解句意。
難點: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入境導入
1.情境渲染,入境揭題:出示第一段(配樂)教生合作讀第一段。朗讀讀題。
2.回顧板書: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還記得課文主要是通過哪兩個方面來反映這場大江保衛戰的?
二、精讀感悟
(一)初步感受“錚錚鐵漢”。
1.在這場不動槍炮,不見硝煙的戰斗中,我們的人民子弟兵保衛大提,救護群眾,與肆虐的洪水展開了生死搏斗。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們的人民解放軍,你會用文中的哪個詞呢?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
2.組織交流。出示第三自然段。板書:錚錚鐵漢。理解詞語,朗讀句子。
提問:那么,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那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呢?
(二)【保大提】
學生默讀課文的第2~4段,思考圈畫。
1.組織交流,以學定教。
【一聲令下】
(1)學生交流。
(2)隨機點出“一聲令下:上!” 就從這簡簡單單的“上”字上,你讀出了什么?
(3)指導朗讀。
過渡:除了一聲令下能感受到錚錚鐵漢的本色,還有哪些地方能感受到?
【一個念頭】
(1)你特別從哪里詞語中感受到的?
(2)抓住 “全然不顧”,指導體會。
(3)抓住“一個念頭” ,反復指導朗讀。
【一道人墻】
(1)抓住“一道人墻” ,這是一道怎樣的墻?就這血肉之軀鑄就的人墻要抵擋的是什么?
(2)讓我們再來回顧那感人的一幕幕。播放抗洪錄像。
(3)小結: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這些他們全然不顧。此時,你想用那些詞語來贊美他們?
【一副對聯】
除了這些詞語來贊美他們,還有一副對聯也正是人民子弟兵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出示對聯。讀了這幅對聯,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導體會,指導朗讀。
2.在這場可歌可泣的戰斗中,涌現了許多英雄的事跡,解放軍某部連長黃曉文就是其中的一個。出示第四段。
(1)自由讀讀這段話,想想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位錚錚鐵漢的?
(2)組織交流。指導朗讀體會。
3. 寫法指導。
(三)【救群眾】
過渡:剛才我們在保大堤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那么在救群眾時,哪些語句能讓你感悟到這錚錚鐵漢本色的`?
出示第5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圈圈畫畫。
1.組織學生交流。
2.隨機出示語句,指導體會與朗讀。
▲“洶涌的激流中┅┅搖搖晃晃的電桿。”
(1)你特別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2)指導體會三個“飛向”和三個地方。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在安造垸……生的希望……”
(1) 從這里你又體會到什么呢?
抓住“三天三夜”、“九個小時”體會危險到極點,而后得到解救。
(2)抓省略號引導體會。播放錄像。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大救星。”
(1)從四個“哪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2)句中的“紅五星”、“迷彩服”等就是指——子弟兵。這是運用了借代的手法。
(3)學到這里,讀著這些感人的語句,你想到了些什么詞語?
小結,指導朗讀。
三、總結課文,課外延伸,寫話練習
播放圖片,引導觀察,學生片段練習。組織交流。
四、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保大堤
大江保衛戰—— 錚錚鐵漢
救群眾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13
《大江保衛戰》記敘的是1998年解放軍英勇抗洪的情景。課文感情真摯、語言優美,對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戰士的贊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無窮、震撼人心。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語言品味、人格影響的好教材。并且這篇文章也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們多數教師對98年的那場洪水記憶猶新,讀著文章,那些解放軍官兵與洪魔奮戰的鏡頭便會重現在腦中,便會再次動情,教師與文本的對話便水到渠成。但是,學生沒有這種情感體驗,那時他們還比較小,可能還沒有關注到這件事。那如何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呢?我便借助媒體,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感人的錄像,一曲《為了誰》激昂的歌,讓學生耳聞目睹,在如臨其境中激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激情中記住這次奮戰,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課堂上激動學生的是情,打動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是情!
讓學生在感動中“潛心會文”,與文本對話。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輕聲細讀課文,畫出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并細讀所劃之處進行品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讀著課文,腦中便會將文中語言與錄象中的一個個鏡頭聯系起來。這樣,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過錄象這一中介傳遞給學生,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場面,那一個個高大的形象。學生在感動的狀態下,思維和情感積極活動,課堂上,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想說出來,就“一觸即發”了。
新課程不僅關注學生“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還非常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因此,現代的語文教學,不僅要用好教材,更要廣開各種有利的資源,使這些資源為閱讀教學服務,讓學生的朗讀感悟真正融進自己的精神和靈魂,從而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更能獲得享受語文所帶來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悅。因此,筆者認為語文課,有了“摳”課文,還需要“開”資源,課前搜集有關抗洪英雄的故事,課后讓學生去查閱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讓學生對人民子弟兵有更深刻的理解,情感得到升華。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14
《大江保衛戰》這篇課文真實的記敘了1998年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英勇抗洪的動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體的文章。課文可分為三個版塊:險情危急、保衛大堤、救護群眾。
作為教師或許對1998年的那場世紀洪水,還可說記憶猶新,讀著文章,那些解放軍官兵與洪魔奮戰的鏡頭便會重現在腦中,便會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學生沒有這種情感體驗,而且,這是一篇簡潔的通訊報道,如果僅用常規的教學手段,就難以讓學生僅僅依靠文本實現情景的再現,從而完全投入進去,進而影響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呢?
針對本文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通過閱讀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運用各種手段,通過激勵、點撥、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之深刻體會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大堤和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課堂上我努力指導學生經歷如下的情感體驗。
一、怦然心動,以情激情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課一開始我就播放了當年長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場面,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課堂氣氛。無需多言,立刻就使學生感受到了情勢的危急,激起了學生的情感,喚起他們探究的欲望,使之怦然心動。
接著,錄像停止,我便深情并茂的引導他們誦讀課文第1自然段中的部分語句。由于先前的實況錄像已經扣動了他們的心弦,再加上激昂的敘述,很容易就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使他們的意念很快走向了文本,走向了98,走進了那令人心驚肉跳的現場,課堂上學生的'誦讀明顯的讓人感覺到洪水的瘋狂,情況的緊急,為下文“險中見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鋪墊。
二、情動辭發,以讀激情
保衛大堤與保護群眾是本文兩大動人的場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場面描寫,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寫。在教學這兩部分時,考慮到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了較強的學習能力,于是我給了他們較大的學習空間,讓其自讀2——6小節,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場景,并劃出有關語句細細品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讀著課文,腦中便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象文本所反映的一些畫面,此時讓他們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緒,是讓其在讀與思中充分的獲得文本信息,這便是文本向“主體”的流動,是用文本去感動學生。
在2、4小節的處理上,我將第4小節作為第2小節,官兵們奮不顧身運沙包的一個補充,這是因為,我細細品讀了文章,翻閱了大量當年抗洪的資料后,感覺第2小節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還遠遠不能表現戰士們遇到的艱辛與困難,而黃曉文連長的典型事跡正好是一個有力的補充,不僅是內容的補充,也是情感的補充。學生在感動的狀態下,思維和情感積極活動,所有的積累都被激活,這樣就對文本繼續進行補充,產生出新的信息,在交流了一些搜集的事例后,原有的認識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體會到官兵們運沙包的不易與艱難。這時學生是用自己的創造進一步感動自己。于是,學生在交流中使感動升級,并通過“言”與“聲”盡情抒發了自己的感情。此時此刻我再讓學生觀看錄像。通過播放解放軍抗洪錄像,以聲和形再現當年氣壯山河的長江保衛戰。學生親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洶涌的激流中,怎樣與洪水搏斗,怎樣在泥水中搶運沙包,怎樣為了保住大堤日夜奮戰甚至犧牲生命的英勇壯舉,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形象地體驗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學生的感情本已在心中激蕩,此時情感的閘門一開,感動便傾瀉而出。
在教學保護群眾一段時,我也是借助學生已有信息的積累,去再現官兵們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艱難與危險。然后,通過激情引讀使感動升華。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15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國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襲擊著荊襄大地。平日里溫順柔美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一旦長江大堤被沖毀,后果將不堪設想,怎么辦?怎么辦?瞧!解放軍官兵來了,他們與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板書課題:大江保衛戰)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自讀全文,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內容是什么?(進行簡單標注,學習作讀書筆記。)
2、提自讀要求:
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畫出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或查字(詞)典,理解本課詞語;
③、畫出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反復多讀幾遍。思考:它為什么讓你感動?
3、檢查自主學習情況。
①、指名逐段讀。
②、教師相機正音,正句。
③、引導學生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并簡單說說讓自己感動的原因。
三、精讀課文,重點感悟。
1、請同學們再次默讀文章,細細品味讓你心頭為之一震的句子,批注原因或感受。
2、交流:
①、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讓你感動呢?(指名說)第二自然段。
評價:你讀得比較流暢,能說說它讓你感動的原因嗎?
生答:這段話讓我看到了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讓我猶如身臨現場。
②、你能說說“驚心動魄”的意思嗎?(板書:驚心動魄)
驚心動魄就是讓人心靈震撼,完全使人心神撼動的意思。(評價)
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令你驚心動魄的詞或句。
指名交流。“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我是從“頓時”“一條長龍”感受到解放軍官兵在那么短的時間內,竟然來了那么多!可見解放軍官兵是把人民群眾當作自己的親兄弟啊!
指名說“官兵們肩扛著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大堤,保住大堤!”談感受。
師:是啊,他們肩扛在泥水中來回穿梭腳趾被割破了卻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什么念頭?)
生答:保住大堤!
指名讀這句話,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師:狂風巨浪沒有嚇倒人民子弟兵,反而使他們斗志昂揚,高聲喊道:(喊什么?)
指名讀。“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讓我們齊讀這句話,感受其中的魄力。
師:還有哪些詞讓你心頭為之一震?
指名說。“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不顧自己的血肉之驅”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真是令人佩服啊!
如果是你面臨這樣的陷境,你會猶豫嗎?為什么?(學生自主談,教師順勢指導,使學生明白,此時此刻解放軍官兵不能猶豫,也不會猶豫,因為他們是人民子弟兵。)
過渡:他們不是鐵人,但他們是與人民心連心的人民子弟兵,他們的意志是用鋼鐵鑄成的`。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請同學們自己默讀后面的文章,畫出最能打動你心房的句子并且思考為什么?在句子旁邊做簡單地標注。
交流:(略)
四、課堂練筆,升華主題。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解放軍的戰斗場所,解放軍的任務就是保家衛國。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哪里有火災,哪里就有( );哪里有災難,哪里就有( )。”
五、小結。
這正是軍為民,民擁軍,軍民一家親,軍民魚水情啊!讓我們與大江永遠銘記1998年的夏天,永遠銘記我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永遠銘記這攝人心魄的軍民魚水情!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03-25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04-17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02-15
[實用]《狐假虎威》續寫作文12-28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熱】05-29
【熱門】狐假虎威續寫作文06-01
【薦】狐假虎威續寫作文06-01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薦】05-30
【精】狐假虎威續寫作文05-29
狐假虎威續寫作文【推薦】06-10